APP下载

秘匙追踪

2013-06-15东方抱月张芷芊

人生十六七 2013年16期
关键词:翰墨胖子老爸

东方抱月张芷芊

秘匙追踪

东方抱月张芷芊

第二章:地图上的标识

(接上期)

“我的妈呀?”

这么多朝代啊,上哪去查啊,难道能弄到时间机器,去当时的皇家档案馆,找一帮老学究,在各类古书里折腾?再说了,要是能有那本事,折腾那干啥啊?直接把你祖先找到,就说,谜底是啥,准行!翰墨和老爸研究着地图,只剩麻婆胖子看着胡狄一个人在那狂喷!

可是,他一点生气的样子也没有,胡狄的表情是最正常不过的了。

“不过,这有一行字啊!”

胡狄突然不说了,因为他看到了一行红字。

“京西,八大处,证果寺;北新桥,雍王府;泰山石敢当。”

“这是什么意思?”

“证果寺?”

翰墨想了一想,打开自己的笔记本电脑,搜索。

网速很慢,几乎是一条一条地显示,但终于搜出了结果。

证果寺始建于唐朝天宝八年(749年),是北京城历史较为悠久的佛教寺院之一。

寺中有一株黄连木,树龄有600年以上。

在证果寺有一个秘魔崖,此崖是一块从山顶悬空伸出来的巨大岩石。这块岩石是两亿年前的堆积石。崖下是一个天然石室,室内供有佛像。

证果寺还有一个宝瓶石门,雕有精制蟠龙莲花图案,门边刻着唐代诗人常见的名句:“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在深山密林中,有多处前人留下的石刻,值得我们欣赏和研究,近年就发现了“庄子”石刻和“一一止戈”石刻。

“一一止戈”石刻表面平坦,有“神圣威武”四个大字,每字约0.3米。上面还刻有“一一止戈”四个大字,大小与“神圣威武”相当。此石刻的年代和镌刻者有待进一步考证。

“你看这些记载。”翰墨用手指着一些重点的文字介绍。“再看图。”胡狄、麻婆胖子和老爸都仔细地盯着上面。图上的记载特别注明了,“武”字是验证密码的关键。

“密码?什么密码啊?”翰墨有些糊涂。

麻婆胖子的思维来得慢,可一张嘴就是唬人的话:“密码,就是游戏保护码呗,防止盗号用的。”

胡狄眨了眨小眼睛,一脸坏笑地说:“胖子,你的意思,翰墨妈妈玩了一次失踪,留下一大堆历史密码。翰墨就拿着密码去找,找到一扇大门。全是电脑控制的,翰墨就用他那兰花点穴手,一点一点,就把密码点出来,激活,大门打开。一大堆古人列队迎接,其中就有翰墨妈妈?”

胡狄说到这儿,冲翰墨不停地转眼珠。翰墨可没笑。

翰墨的老爸点了点头,说:“可以这样理解。”

麻婆胖子有些得意地笑了。

之前找到的这些资料,翰墨和麻婆胖子、胡狄看得晕晕乎乎的,不过勉强看完了,接下来,就是查找雍和宫的资料。

“我知道雍和宫。”胡狄突然冒出一句。

“你?”

麻婆胖子讥笑道:“我还知道‘血滴子’呢,知道那点事,不是武侠小说演绎的,就是作家编出来的。我还知道甘凤池、吕四娘啊,雍正被刺,是不是叫吕四娘割了脑袋啊?”

胡狄眨着小眼睛,一副不屑一顾的样子。

那神态,爱信不信!

“老爸,我这些天一直在做梦。我先梦见一条走不完的走廊,黑黑的,很长很长,四周好像都是壁画。我看不太清。我走得急,像是在赶火车。走得快时,那些壁画好像会动,就像大型的走马灯。不过,我看不太清。后来,我仿佛站在了壁画上。我的脚下是一座天桥。对,就是我常去的市中心的那座天桥。人不太多,好像下着微微细雨。我听到有一种声音在周围回荡,也不知道为什么,我就觉得那是妈妈在说话。她说:“儿子,记住后面那个人!然后,妈妈就消失了,剩下我一个人站在天桥上。”

第一个人:胖子,五十多岁,黑面,蓄须。第二个人,准确来说是第二对人,一对姊妹花,也就十八九岁。第三个人:一个上了年纪的阿婆。

翰墨说完这些话,胡狄和麻婆胖子都睁大了眼睛。

“怪梦,不要紧,我这有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还有咱老祖宗的《周公解梦》。”胡狄说着,左手掏一下,一大堆盗版书放在了翰墨面前。

“这些有用吗?”这回终于轮到麻婆胖子训人了。

“没用!”翰墨和老爸一起开口了。

“没有用?不会吧?”

胡狄像是早有准备,说这些话时,像是在背台词。

翰墨老爸开口了,说:“小子,就别演戏了,跟个小猴精似的。你家的那快废铜烂铁呢?”

胡狄摸着后脑勺,咧着嘴,不好意思地笑着。

“废铜烂铁?”翰墨被老爸的话搞蒙了。胡狄家的东西,哪怕是废铜烂铁老爸居然都知道,这事想起来就觉得诡异啊!要知道,现在说哪里发现了鬼楼,哪里有僵尸啊,都会当笑话听,为什么,因为那跟假的没什么区别。所谓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可现在,这些事都发生在自己身上了,就更令人觉得不可思议了。

胡狄取出了一个用油纸包着的东西,打开,里面是一个半圆的铁块。

真是废铁?翰墨愣住了。

翰墨的老爸笑道:“这是铜做的,是唐朝的。”

“我知道唐朝!”麻婆胖子说。

“你知道?”

翰墨的老爸显然和麻婆胖子并不是很熟,要不然,是不会这样问的。

麻婆胖子一见能插上嘴,马上口若悬河地讲起来。“唐朝,那是从隋朝手里得的江山。话说隋炀帝杨广昏庸无道,把他老爸隋文帝给杀了,诱杀了大哥,还调戏了亲妹妹,最后娶了自己的继母。一个烂货,那老百姓能干嘛,整他!于是,有了贾家楼四十六友聚义。瓦冈山程咬金探地穴,当了混世魔王。十八条好汉领着十八路反王大战四平山,然后……”

“别,求你了,现在可不是评书连播时间。”

胡狄眨着小眼睛,冲麻婆胖子龇牙一笑。

翰墨老爸被麻婆胖子逗乐了。

“你们这帮孩子啊,就那点历史知识,还是来自评书啊,现在资讯那么发达,学点啥不好啊,要是当初能有这么便利的条件,小墨妈妈就不会东奔西走地到处探访了。即使是去,我也能通过通讯手段,随时和她联系。”

说到这儿,翰墨老爸有些悲伤。

翰墨知道,老爸又开始想妈妈了。小时候,翰墨最常见的就是老爸这副模样。

胡狄打破了沉默。

“叔,你能再多讲讲这铜牌的事吗?”

“啊。”

翰墨老爸说:“胡狄,这铜牌是你家传的,你先说说它的来历吧,看和我知道的一样不?”

说起铜牌的事儿,胡狄的表情好像换了个人似的。

胡狄的父亲在很小的时候就出车祸死了,剩下他和妈妈。后来妈妈改嫁,又生了弟弟。胡狄当时上小学,看不惯继父的嘴脸,就东一家西一家地混吃混喝。

后来,胡狄的奶奶找到了他,把他接回家。

当时,胡狄的爷爷已经患脑血栓,瘫痪在床。

胡狄的奶奶身体还算硬朗,一家三口,相依为命,只是爷爷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终于,在一个大雪纷飞的黄昏,爷爷到了弥留之际。

奶奶和胡狄守在他的身边。爷爷几次昏迷,又几次醒来,好像是有什么要紧的事没说,不能闭眼。

就这样,大雪下了一天一夜。翌日黄昏,爷爷突然清醒了许多。他的眼睛,一直盯着门。

好像,有什么人要来。

“奶奶,会有人来吗?”

“不会,我们家不是本地的,爷爷奶奶又没有亲戚,也没上过班,谁会看我们这样的老头子老婆子啊?”

爷爷看了看奶奶和胡狄,示意他们噤声。

好久,响起了敲门声,很轻……好多年以后,胡狄再回想起时,还是觉得,那声音像是音乐,令人痴迷,甚至醉入其中。

“开门!”爷爷低低的声音。

这一瞬间,竟可以出声了!

奶奶连忙去开门,脚步有些踉跄。

门外,是一个穿风衣的人。风雪迷离,只是在那人来到的一刻,好像都停住了!

看不清那人的脸……

叙述到这里,胡狄禁不住打了个冷战。

“对,很轻……”

不知道为什么,胡狄的感觉就是很轻。

那人走到爷爷的床前,坐在一把破旧的老木椅上,开口讲话。

很怪,他说的话,带着一种说不出的诡异,好像每个音节我们都很熟悉,但整个意思令人完全弄不懂。

爷爷不停地点头,好像那话的意思全能理解。

终于,那人把揣在衣袋中的手拿出来了,手很白,没有一丝血色。

尽管天很黑,胡狄还是看得清清楚楚。

更令人不解的是,那人的手中竟托着一盏灯,一盏只在电影中才会出现的老式油灯。

油灯的火苗很小,小到好像一颗豌豆那么大。真不知道那人是怎么弄的,这么大的风雪,他走在路上,都没给吹灭。

爷爷笑了,很开心的样子。

那人突然用胡狄和奶奶听得懂的话说:“那牌子呢?”

那人还是刚才一样的语气,说:“还是在老地方,你什么时候用,什么时候就在。”

爷爷点点头,说:“洛水一别,千载悠悠,他还是老样子!”

那人笑了笑。

不知道为何,屋子里一下子亮了,好像是春暖花开的时节,连呼吸中都带着花香。

“当然,只是更忧愁了而已。”

“那是!”爷爷接着说。

“一日不空。”

那人接着说:“一日不成佛!”

这天过去了,爷爷奇迹般地好了。

胡狄感觉像在做梦。那很虚幻的风衣人消失了,但小得如豌豆黄的灯,还在爷爷的床头摆着。这也证明了,风衣人的来访,绝对是真实的。

风衣人走后,胡狄曾问过奶奶。奶奶只会说:“菩萨保佑!”

等问到爷爷时,爷爷的答复很简单:“那灯是武当山绝顶,真武殿中的长明灯里借来的,送灯的人叫张三。”

胡狄还是不解,再问,胡狄的爷爷就不开口了。

“通天续命灯!”

翰墨的老爸突然开口了!

“什么?续、续啥?”麻婆胖子喊出来。

翰墨的老爸没理会麻婆胖子的错愕,继续说起铜牌的来历。“武当山在湖北,就是你们都知道的武当派,前后历时十三年,凝聚三十万人心血建造的160万平方米的皇家道场。据说,从天空中往下看,天峰是武当山的最高峰。其形状像一只巨龟,背甲高耸,驮着绝顶金殿。紫金城墙如龟甲裙厚朴浑然,前方兀立的一座山峰,恰似龟首,昂然向天。天柱峰高1612米,终年云腾雾绕,彷佛是银蛇缠绕玄龟。

那是真武大帝的道场,我们常说古代的风水中,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所谓玄武,是指北方真武大帝。传说很多,单说绝顶神殿的表面,就是用2000两黄金采用鎏金法制成的。后世猜想,当时修造宫殿的人,在山顶升起火,架起缸。在缸中加入水银,煮沸后再加入金片,不停搅拌,形成金泥。这过程会出现剧毒,想来会死人的。等金泥做好后,工匠再把金泥涂到铜的表面上,完事用炭火烤,水银蒸发,留下金子,形成金碧辉煌的鎏金顶。

金殿中最神奇的是终年不息的长明灯,无论殿外什么天气,风雪交加还是电闪雷鸣。从1416年点燃那一天,从未熄灭过。有人传说,是金殿中供奉着定风珠。五百年来,灯火长明。胡狄爷爷收到的,可能就是来自武当山绝顶神殿的长明灯之火点燃的续命灯!一口气说了这些,翰墨的老爸有点口干。

胡狄要去饭店拿水,翰墨叫住他,从背包取出预备好的矿泉水。喝了水,翰墨老爸继续讲:“你们都知道诸葛亮五丈原摆七星北斗阵,向天借命的事吧。”麻婆胖子点了点头。

在历史人物里,麻婆胖子最熟悉的就是诸葛亮。为了套近乎,麻婆胖子一向称其为“亮叔”。

“亮叔在五丈原向天借命,都是魏延,那脑后长了反骨的家伙坏事,闯帐踢翻七星灯,坏了亮叔的大事,要不三国就不是归晋,而是归蜀了!”

麻婆胖子忿忿不平地说着自己的独家理论。

“那是时也命也!逆天意,总会出差错的。”说着,翰墨老爸意味深长地看了看翰墨。

胡狄问:“叔,那我爷爷的灯是从武当山拿回来的?那么远的路,怎么就不灭呢?”

“很多事情是无法解释的。我这么多年,读了很多杂书,最大的体会是学无止境!但我想,这么多年,那灯在你家,尽管微弱得跟豌豆一样,总是不灭。”

“是啊!”胡狄大声地说,“不仅不灭啊,爷爷还说怕命相不对的人冲煞,我也不懂。从那以后,爷爷就把灯放到自己的床边,别人很少进他的房间。”

翰墨老爸嘟囔了一句。

“什么?”三个孩子齐问。

“没啥,那灯是特殊的人用特殊的方式带到这里的。”

“他是谁?”

“我也不知道。”

几个人的嘴,张得大大的,合不拢!

是的,铜牌就是鬼使神差的信物。我们家也有一块,只是小墨妈妈失踪时,带走了。

“对,鬼使神差!”

听到老爸的口气中的不容置疑,翰墨有些呆住了。

“为什么?”翰墨问。

“因为他叫张三,而且,他和胡狄爷爷说过一句话。据此,我判断他是鬼使神差的人。”翰墨的老爸开始分析。

“胡狄说的那个风衣人,和他爷爷的对话,以及送来的借命灯,都证明了来者的身份。最特别的是,他与胡狄爷爷的对话。你们不知道,民间传说中最有名气的神仙里,观世音菩萨、地藏王菩萨绝对是知名度最高的。但只是菩萨,并未成佛,为什么?”

“传说,观世音菩萨许下心愿,要度尽世间最后一人,一日未度尽,一日不成佛;地藏王菩萨则发誓:地狱一日不空,一日不成佛。”

翰墨、胡狄、麻婆胖子都摒住了呼吸,被菩萨的大慈大悲所感动。

对于那些求仙拜佛只为私利的恶棍们,菩萨是绝对不会保佑他们的。

翰墨老爸看着他们几个神情肃穆的样子,接着说:“奔走在阴阳两界,上通天庭,下达地府的人,即为鬼使。切莫小看了这鬼使,他可不是你们想象的牛头马面,青面獠牙。翰墨妈妈和我恋爱那阵儿,我就见过一个鬼使,对了,我该和你们说说翰墨的妈妈。”

(未完待续)

猜你喜欢

翰墨胖子老爸
小胖子嘟嘟
翰墨飘香的砚台
翰墨飘香的“溯盐”魅力
小胖子是如何炼成的?
老爸
翰墨高吟
这些老爸,“爸”气十足!
在翰墨飘香中拥抱新的春天
老爸的喷嚏
谁说胖子没有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