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校全英语留学生班中医教学的问题及思考

2013-06-06黄光英张明敏刘艳娟

中西医结合研究 2013年1期
关键词:中医学留学生英语

王 玉 黄光英 张明敏 刘艳娟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西医结合科,武汉 430030

随着中国社会不断发展,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国际间的经济和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许多中国学生选择到国外留学,海外留学生也逐渐来到中国求学。我国近年来接收外国留学生人数每年均以10%左右速度增长,2008年22.3万人,2009年23.8万人,2010年26.5万人,2011年29.3万人[1],其中医学留学生数量增长最为迅速[2]。留学生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留学生教育的迅速发展也为广大的医学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个崭新的研究课题[2]。全英语教学是医学院校培养海外留学生的基本途径[3],本校从2007年开始开设临床医学留学生班,培养本科生,教学方式以全英语教学为主,我系承担了基础中医学的全英语教学任务,这对学校和教师都是一种全新的挑战。作为任课教师,特将授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总结如下,并提出自己的思考,探索解决对策,供各位教师及同仁参考。

1 遇到的问题与困境

首先笔者将本校留学生来源作简要分析。本校留学生主要来自亚洲、非洲,这也直接导致我们的教学过程中遇到了不小的问题与困境。见表1。

表1 留学生来源分析

1.1 语言障碍导致交流不畅

在留学生班全英语中医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最大的问题是语言的障碍导致沟通困难[4]。我校留学生绝大部分来自东南亚、非洲和美洲,虽然经过短期培训,中文仍不能满足上课交流需要,因此师生之间沟通的唯一语言只能是英语。在学生方面,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约10%~20%的学生可用英语自由交流,但大部分学生只能用英语进行不充分的交流;在教师方面,承担授课的教师基本为临床医师,毕业于医学专业而非英语专业,除少部分人有出国留学经历,大部分教师无法用英语与留学生就教学内容进行自由交流。基于上述两方面原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存在障碍,教师无法将自己的知识与经验充分的传授给学生,学生也无法充分的理解授课内容。师生之间缺少互动,教学效果欠理想。

1.2 教材匮乏影响教学效果

中医学起源于中国,比西方医学的起源要早得多。其理论体系受到古代的唯物论和辨证法思想——阴阳五行学说的深刻影响,从理论到实践都与西方医学迥然不同。因为是有中国特色的学科,不可能与其他学科一样有国外现成的原版教材可以引进,所以一直以来都缺少权威的、完整的双语或英文教材,不少教学内容都是教师自己临时编排,因此课程既缺少教学大纲,又缺少课程标准,由于不同的教师对教学深度和教学内容的把握存在差异,由此导致教学效果可能受影响。

1.3 学生知识水平及学习能力差异

我校留学生来自不同国家,既往学习背景及知识水平有很大差异。如有一位学生来自加拿大,已获得博士学位,因为对我国传统医学有浓厚兴趣故而来我校学习。该学生英语流利,知识结构完整而丰富,对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深度也有更高的要求。而超过80%的学生刚刚高中毕业,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背景知识知之甚少,学习能力有限,这就给授课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既要满足大部分学生的学习需要,也要兼顾有特殊需要和要求的学生。

1.4 文化背景差异导致理解困难

中医学理论是在古代阴阳五行哲学思想指导下形成的一整套理论体系,它的内容包括阴阳五行、脏腑理论、经络、针灸、中药、方剂、辨证论治等。中医学的认识与思维方法是多元化、多层次的,是广大劳动人民两千多年医疗实践经验的总结[5],因此,它与西方医学有着截然不同的理论体系。留学生主要来自东南亚、非洲和美洲,具有不同的宗教信仰和文化背景,很多中医学理论、概念、中医术语等留学生难以理解,甚至想用学生熟悉的语言或西医术语来表达清楚都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2 思考和对策

针对上述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境,我们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和总结,并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以下对策。

2.1 提高教师中医英语授课水平,保证教学质量

2.1.1 进行英语培训,强化口语训练 语言障碍是中医学全英文授课的最大困难和障碍,为了强化教师的英语口语水平,一方面学校可针对性开设英语教学培训班,邀请有经验的外教上课,以提高教师的听力水平以及口语表达能力;在另一方面可尝试开展留学生教学观摩课,挑选有留学经历并具备丰富英语授课经验的教师来上课,利用他们的示范作用,指导并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具有全英语授课能力的青年教师。

2.1.2 认真备课,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有资料[6]显示,中文教学的备课与授课时间比为5∶1,而英文教学的备课与授课时间比为20∶1。从上述数据不难看出,英文授课需要教师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准备教案和幻灯片课件,熟悉上课内容,尤其对本节课可能会涉及到的专业词汇,一定要多读多练,直至熟练为止。这些工作做好后,可自己模拟上课情景反复练习,直到发挥自如。

2.1.3 准确翻译中医专业词汇及中医理论 由于缺乏权威、系统的中医学英文教材,许多中医专业术语如何准确地译成英文,国内学术界尚未达成共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广泛查阅资料,借鉴前人经验,并充分利用网络的作用,参考国外原版英文文献,力争准确翻译每一个专业词。对某些中医理论中特有的概念,如“气”、“阴阳”、“三焦”等,在英语中很难找到对应语,此时音译是最好的选择。在实际教学中应用,学生反映理解基本没有障碍。

2.2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设计

课堂教学结构设计是课堂教学中保证质量与效果的重要一环。结合中医学的授课特点,在设计中我们努力做到重点突出,以点带面,注意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如PBL教学法、Sandwich教学法,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再由教师及时归纳总结,收到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2.3 注重使用丰富多媒体资料

由于留学生宗教信仰和文化背景的差异,使他们在教学中对中医文字描述的理解上存在障碍,因此多媒体资料的配合使用对他们显得尤为重要。使用多媒体资料既可以丰富教学形式,又可以弥补留学生语言理解上的不足。如在对四诊的讲解中,得神、少神、失神、假神等概念学生理解困难,配合图片、视频等资料辅助教学,可使留学生记忆深刻。再如中医学中的特殊概念、名词,如“疳积”、“乳蛾”等病证表现,以文字、语言形式很难解释清楚,学生也难以理解,但如果换作图片资料,则可充分展示其形、色等特征,使文字表述更加直观,便于理解。

2.4 结合临床见习,理论联系实际

课堂上学习的中医课程尚停留在理论阶段,只有理论联系实际,才能让留学生们进一步加深理解,从中收获更多。但学生尚未进入临床阶段,几乎没有机会接触到患者,因此我们在课程进行中特地安排了两次临床见习课程,由带教教师带领前往中医科病房进行临床见习。通过临床见习,学生可以亲身体验中医特殊症状、舌诊、脉诊,并在带教教师指导下结合典型病例展开病例讨论,将课堂所学学以致用,融会贯通,通过这种方式大大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了他们对中医学的兴趣,深获留学生好评。

随着我校留学生人数的增加和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留学生教育的影响力和受重视程度逐年增加。而中医学课程作为我国传统医学和文化的代表,在留学生班进行全英文授课有着重要意义。作为授课教师,我们应不断提高自身的英语表达能力,课堂应变能力,同时努力学习中医英语专业词汇,思考中医理论的解释方式,丰富教学方法,让课堂学习变得生动有趣,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让中医学在世界范围内发扬光大!

[1] 佚名.2011年来华留学生简明统计分析[M].北京: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2011.

[2] 曾庆冰,朱汉袆,吴曙光,等.医学留学生医用化学英语授课教学方法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1,13(10):946-947.

[3] 陈勇,陈传林.提高医学院校海外留学生全英教学质量的若干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11,19(6):1245-1248.

[4] 黄李平,凌江红,刘启华.留学生的中医教学问题与对策[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6):8-9.

[5] 潘爱华,易露茜,田勇泉.国外医学教育相关机构及研究趋势[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9,28(2):157-160.

[6] 吴正荣.病理学实验课留学生教学实践及体会[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9,9(5):524-527.

猜你喜欢

中医学留学生英语
中医学关于“瘀血”的用法
中医学关于“证”的用法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留学生的“捡”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西洋参防护放疗旁效应损伤的中医学机制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
中医学中的“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