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感冒有良方

2013-06-05大医堂

中华养生保健 2013年4期
关键词:藿香风热风寒

大医堂

感冒是儿童常见疾病,因其抗病能力较差,每当气候骤变或者护理不当时,外邪便乘虚而入,导致发病。普通感冒初起的症状主要有连续打喷嚏、流清鼻涕、鼻子堵塞、发热头痛、嗓子肿痛等。常言道:“风为百病之长”,风邪常兼夹寒、热、暑、湿等病因为患,据此,中医将感冒分为风热感冒、暑湿感冒、风寒感冒等证。这也是比较常见的儿童感冒,可以在家处理。当孩子的病情比较重时,尤其在流感流行时,就不能掉以轻心了,一定要带孩子到医院找医生诊治。否则病程迁延,病情加重,还会引起许多疾病。

◎ 风热感冒

但是当风邪和热邪结伴而行,一起进入体弱儿童的体内时,就会引发风热感冒。这类患儿一般以发烧为主要症状,怕冷怕风不太明显,鼻子堵塞流浊涕,咳嗽声重,或有黏稠黄痰,头痛,口渴喜饮,咽红、咽干或痛痒,大便干,小便黄,检查可见扁桃体红肿,咽部充血。

风热感冒的罪魁祸首是风邪和热邪,所以治疗时应以辛凉解表为主,也就是既要为身体降温,祛除热邪,又要给身体逐风,赶走风邪。菊花自古以来就是疏散风热的良药,不妨为孩子煮一些菊花粥来试试。

<菊花粥>

【源出】《老老恒言》

【选用材料】干菊花15克,粳米60克。

【制法】

①将干菊花研成细粉,备用。

②粳米淘洗干净,倒入锅中,加适量清水,用大火煮沸。

③改用小火继续熬煮,直至米烂粥稠。

④调入菊花粉,稍煮片刻,搅拌均匀,即可。

【用法】每日2次,供早、晚餐时空腹食用,稍温即服,汗出不畅者可热服。

【功效】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适应症】适用于感冒风热,发热头昏,目赤多泪,眼目昏花,眩晕头痛,疮疡肿痛等症。

【食疗解义】菊花,又叫菊华、秋菊、九华、日精、帝女花、笑靥金等,光听这名字就会让人浮想联翩,遐想不断,再加上华润清雅的外观,幽幽袭人的清香,“擢颖凌寒飙”、“秋霜不改条”的内质,其风姿神采,足以成为温文尔雅的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难怪自古文人皆爱菊,每当“毫端蕴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时,好诗、好词、好文章便会一气呵成。

古代赏菊是从其实用性开始的,中国古书《全芳备祖》中记载菊花的“苗可以菜,花可以药,囊可以枕,酿可以饮,所以高人隐士篱落畦圃之间,不可一日无此花也”。这里说“花可以药”,那它究竟可以医哪些疾病呢?名医李时珍给我们做了很好的解答:“利五脉,调四肢,治头目风热,脑骨疼痛,养目血,去翳膜”,功效颇多。但我们这里只择其一而用之,那就是“治头目风热”,因为我们患的是风热感冒嘛。

菊花品种繁多,琳琅满目:白瓣黄心的、黄瓣黄心的、白瓣白心的……似乎无从选择。但欲治疗风热感冒,菊中之杰还当数滁菊。滁菊又叫“白菊”,花蕊金黄,花瓣晶莹玉白,素有“金心五瓣”之美誉,疏散风热的效果最强。如果出现嗓子发干、头发昏等“热伤风”症状时,用滁菊来救驾是您不错的选择。

常言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明星菊花也有它的无奈。菊花粥只适用于风热初起,对于久病重症的患者,它则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恳请您的谅解了。

◎ 暑湿感冒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长夏之季,淫雨霏霏,致使暑湿之气过盛,肆虐猖狂。脏腑娇嫩的儿童,假如调护不当,如在空调房间呆得太久,或者过食生冷不洁之物等,便会使暑湿之邪袭表困脾,引发暑湿感冒。患儿多表现为发热或身热不扬,微恶风寒,汗出却不解热,口干却不欲饮,头晕,食欲不振,甚至呕吐,泄泻,身体困倦等症状。

暑湿感冒是暑湿为风寒所遏而致,所以除风祛湿是关键,而祛湿又是重中之重,兼具双重功能的藿香粥可以为您解决这个难题。

<藿香粥>

【源出】《医余录》

【材料选用】鲜藿香30克,粳米50克。

【制法】

①将新鲜藿香择洗干净,切细段。

②放入榨汁机中,榨取藿香汁液。

③粳米淘洗干净,倒入锅中,加适量清水,用大火煮沸。

④改用小火,继续熬煮。

⑤煮至粥将熟时,兑入藿香汁。

⑥继续熬煮,煮至米烂粥稠,停火焖5分钟即可。

附:如果是干藿香,可以捣成碎末,每次取用10克。

【用法】每日2次,供早、晚餐食用,稍微后空腹服用。

【功效】芳香化湿,发散表邪。

【适应症】适用于外感暑湿之邪而出现的发热胸闷,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头重体倦,呕恶吐泻,腹胀腹痛,口臭等症。

【食疗解义】藿香,说到这个东西,大家的第一反应可能就是藿香正气水了。不少喝过这类药水的人都会皱着眉头抱怨说:“藿香正气水效果虽好,价钱也便宜,但这种药好难喝哟。”

清代名医徐大椿曾经写过一篇著名的医论《用药如用兵》,说治病救人要像用兵打仗一样。那么,对于暑湿感冒我们应该如何“用兵”呢?这种病的病根儿到底在哪里?

恶寒发热,鼻塞流涕,说明是外感表证(外风所致);呕吐腹泻,食欲减退,则常常是由于津湿中阻而导致的脾胃不和。其实,这也是一位中医看病的分析过程。像这种疾病,病根儿是由内湿、外风叠加而成的。因此,治疗的时候,就要兵分两路,摧毁两大病魔的方阵。

那是不是还得搬救兵啊?不用。我们的藿香可以“一箭双雕”“以一敌二”。中医认为,其味芳香辛散,具有解表之能,可以直击“外风”病魔;其性微温,具有祛湿之能,可以猛攻“津湿”老巢。而将其与大米共同熬制成粥,在祛邪的同时,还能更好地扶正,补充正气。

暑湿感冒虽然算不得什么大病,但也足以扰得人心烦意乱,情绪低迷。藿香虽然“才貌俱佳”,但却“不求闻达于诸侯”,能够随遇而安。

◎ 风寒感冒

秋冬季节,天气逐渐变冷,面对阵阵袭来的寒风,一些抵抗力较差的宝贝,便开始流鼻涕打喷嚏,无汗怕寒不发热,或热度低,毫无疑问,这一定是风寒感冒。因为风寒入里,所以怕寒怕风,通常要穿很多衣服或盖大被子才觉得舒服点;只受风寒,并无火症,所以鼻涕是清涕,如果鼻塞不流涕,喝点热开水,也会开始流清涕,同时还伴有头痛,周身酸痛,食欲减退等症状。

风寒感冒虽然症状多多,但治疗时一定要提纲挈领,抓主要矛盾,辛温解表是关键,说通俗点儿就是需要出点儿汗,如果您采取食疗治法的话,不妨试试下面这道发汗散寒的葱白粥。

<葱白粥>

【源出】《济生秘览》

【选用材料】粳米50克,葱白、白糖各适量。

【制法】

①将葱白剥去外皮,冲洗干净,切成细段儿,备用。

②粳米淘洗干净,先用冷水浸泡半小时,然后捞出,沥干水分。

③将粳米倒入锅中,加适量清水,先用大火煮沸,

④放入葱白,改用小火熬至米烂粥稠。

⑤加入白糖,搅拌均匀,即可食用。

【用法】每日1至2次,根据病情、体质酌情加减,趁热空腹服用,发微汗,连续服用2天。

【功效】发汗解表,散寒通阳。

【适应症】适用于伤风感冒、寒热无汗、头痛鼻塞、咽喉肿痛、便结尿少、腹痛腹泻等症。

【食疗解义】

患了风寒,大家往往习惯熬点儿姜汤,其实葱白也是防治感冒的高手,其发汗解表,散寒通阳的功效与生姜相比,不分伯仲。它性质温热,就像火能够御寒一样,性温的葱白一样能够起到抵御寒邪的作用。要说它的气味,那可是令嗜爱者恋之若狂,厌憎者避之不及,辛辣刺激,鲜明特殊。也正是由于这份儿辛辣,葱白便具有了解表散寒的特点,能够将束缚在体表的寒邪遣散输送,重新回归到自然的家园。《本草略要》中也曾记载,“葱性辛温,可以发汗解表,治疗伤风感冒、头痛”。

我们再从中医五行方面来看一下葱白,其色白,中医五色中,白色入肺经,而“肺主皮毛”。外感风寒,皮肤毛孔均被寒邪束缚,此时唯有把肺的防卫功能加强了,才可以将束表的寒邪驱逐出境。

我国北方多用大葱(主要食葱白),而南方则常吃小葱(葱白葱绿均食)。为什么?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个地方的饮食习惯,必定与它的水土气候有着密切的联系。北方多风而且较为寒冷,人们极易感受风寒,使皮肤毛孔闭塞,而大葱则可以打开毛孔,透邪外出。南方温热多雨,毛孔不会闭塞,自然也就无需开孔通窍,吃点儿小葱调调味道也就可以了。

到这里,如果您正感着风寒,也许就要下厨举刀一试了。是不是“啪、啪”两刀,斩头断尾,只取葱白?且慢,葱作药用时常常连须食用,也就是临床上常说的“连须葱白”,因为葱根也是一味很好的药材,在祛风散寒上也有着很不错的效果。所以您还是“刀下留须”比较好一些。

猜你喜欢

藿香风热风寒
内蒙古冬季风寒温度分布特征
藿香
龙年生人初之气运气养生
有口臭用藿香煎汤漱口
有口臭用藿香煎汤漱口
秋夜吟
风热感冒会出现5个症状
药食同源藿香叶
热伤风,喝薄荷粥
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