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研究

2013-06-05盛海平上海市闵行区梅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201104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年10期
关键词:病史量表康复

盛海平(上海市闵行区梅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 201104)

·调查分析·

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研究

盛海平
(上海市闵行区梅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 201104)

目的评估社区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并对影响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应用脑卒中专门化生活质量量表(SS-QOL)中译本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和量表评定,并对影响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进入回归方程的变量为经济状况、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医疗费用支付形式、个人生活习惯及康复治疗。结论经济状况、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医疗费用支付形式、个人生活习惯及康复治疗是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

脑卒中;生活质量;相关因素

脑卒中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因而已逐渐成为全球范围内重要的非传染性疾病。近几十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脑卒中也已成为我国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然而我国专业性的康复资源十分有限,相当一部分脑卒中患者经综合性医院神经科抢救存活后,尽管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也只能回到社区一级医院或者家中,而得不到规范的康复治疗,他们的生活质量明显受到很大的影响。如何改善这些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正越来越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本研究主要探讨影响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旨在强调人们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对这些相关因素要进行及时干预和控制,从而全面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1]。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12年1月~12月梅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病房及门诊的258名脑卒中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其中男138例,女120例。年龄64~93岁,平均年龄80.37±6.295岁。纳入标准:1)符合2005年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诊断标准[2];2)全部病例均经过头颅CT和MRI检查证实。排除标准:1)严重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2)恶性肿瘤患者;3)因失语、耳聋、意识障碍、智能障碍等影响量表评定者;4)既往有精神疾病病史者[3]。

1.2 方法

1.2.1 一般情况调查表 包括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经济状况、高血压病史、高脂血症病史、糖尿病病史、个人生活习惯(吸烟、饮酒)、医疗费用支付形式(医保、自费)和康复治疗(功能锻炼和物理治疗,每天1次,每次30分钟)。

1.2.2 脑卒中专门化生活质量量表(SS-QOL)中译本 1999年Williams等综合了前任量表的经验,首次以病人为中心(量表以病人提供的资料为基础)制定了脑卒中专门化生活质量量表,并在国外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令人满意[4]。在国内,王伊龙等对SS-QOL中译本进行了研究,认为其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5-7]。该量表包含生活能力、情感、社会生活方面和一道独立的总体健康状况的问题,总共52个问题。接受测试者根据自己近1~2周内的感受进行评分,总分52~258分,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1.3 统计方法

应用统计软件SPSS V19.0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探讨影响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

2 结果

2.1 纳入本研究的病例总共258例,其一般情况调查结果如下,,见表2.2

2.2 纳入病例患者生活质量得分情况,见表2.2:

2.3 影响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

导入可能对86例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12个因素,分别是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经济状况、高血压病史、高脂血症病史、糖尿病病史、个人生活习惯、医疗费用支付形式和康复治疗。以生活质量为因变量,导入因素为自变量,应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影响脑卒中总体生活质量的危险因素。结果见表2.3.1。其中,因职业均为退休,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时,予以剔除。

表2.1 纳入病例的一般情况

表2.2 纳入病例的生活质量评分*

表2.3.1 回归系数的估计结果

自变量经济状况、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医疗费用支付形式、个人生活习惯及康复治疗对应的P值均小于0.05,可见自变量经济状况、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医疗费用支付形式、个人生活习惯及康复治疗有统计学意义。

以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总分为Y,经济状况为X1(小于1450的为1;1450至3500,包括1450但不包括3500的为2;大等于3500的为3),高血压病史为X2 (有高血压病史的为1;无高血压病史的为0),糖尿病病史为X3 (有糖尿病病史的为1;无糖尿病病史的为0),医疗费用支付形式为X4(医保的为1;自费的为0),个人生活习惯为X5 (有吸烟饮酒的为1;无吸烟饮酒的为0),康复治疗为X6 (有康复治疗的为1;无康复治疗的为0),可得回归方程:

3 讨论

3.1 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评定量表的选择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脑卒中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明显上升。脑卒中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了严重影响。而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生活质量成为用来评估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生活质量函括的领域广泛,要评定这样复杂问题,需要非常详细的资料。尽管目前存在很多量表如WHOQOL、SF-36等用于评定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是因为这些量表并不是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评定的专门量表,所以评定出来的结果不能真实地反映出患者情况。本研究选用脑卒中专门化生活质量量表(SS-QOL)中译本被证明是一份较好的用于测量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量表,其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及内在一致性,所以评定出来的结果比较真实可信[4-9]。

3.2 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相关因素的关系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影响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为经济状况、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医疗费用支付形式、个人生活习惯及康复治疗。其中,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和个人生活习惯与患者生活质量成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4.867,-4.236 和-4.167)。分析原因,高血压、糖尿病和不良生活习惯不但是脑卒中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而且一旦发生脑卒中,控制不良,还会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这与很多循证医学证据是一致的[10-12]。

经济状况、医疗费用支付形式和康复治疗与患者生活质量成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2.414,8.117和4.574)。可能原因是,我国脑卒中患者经抢救治疗后,存活者70%-80%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他们往往需要康复治疗或长期护理,相关医疗费用支出甚高。而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医疗保险体系未健全的情况下,多数患者因为经济原因没有得到及时规范的治疗,导致他们遗留严重的功能障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而脑卒中后,对患者进行及时的康复治疗,可以改善其受损功能,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在六个相关因素中,医疗费用支付也影响了患者高血压、糖尿病的治疗依从性和康复治疗的开展,因此其相关系数最大。

与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相关性不大的因素有性别、年龄、职业、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和高脂血症病史。对于性别对患者生活质量是否有影响,目前存在争议,不同研究其结果各不相同。本研究显示性别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无明显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对生活的期望值逐渐降低,对生活的要求逐渐减少,因此年龄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不大。因纳入研究的患者均已退休,所以无法明确职业(在职或退休)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现在社会对老年人关爱意识的增强,老年患者活动、娱乐休闲公共设施的增加,给老年患者提供心理交流的平台,所以婚姻状况(配偶是否健在)对脑卒中患者的影响不大。虽然文化程度较高的患者掌握的专业知识可能比文化程度较低的患者多,但由于近几年全科医学的发展,患者很容易在社区获得相关的知识,所以文化程度对生活质量影响不明显。患者对高脂血症的关注不如高血压和糖尿病,很多患者在问卷调查时并不十分确定,本研究显示高脂血症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不大。

在六个相关因素中,全科医生可以在社区工作中进行干预。不管是高血压、糖尿病的治疗,还是康复训炼,全科医生都可以在日常的诊疗活动中开展。全科医生可以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劝阻患者戒除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积极做好脑卒中患者高血压和糖尿病的管理,通过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使患者的血压、血糖达标;在脑卒中患者抢救治疗的同时,及早开展康复训练,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最终让患者重返社会。而经济状况、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则有赖于整个社会力量的参与。在目前医疗保险体系未完善的情况下,全科医生作为社区的管理者,可以积极协调、调动社区资源,解决因经济困难而无法及时治疗的患者,使其得到有效规范的治疗。

3.3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

由于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很多,研究中不能面面俱到,比如中医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本次研究没有设立正常人的对照组,因此不能对比脑卒中患者与正常人生活质量的差异。

[1] 陈进,倪朝民.影响社区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研究.中华物理医学和康复杂志.2008.2.

[2] 饶明俐.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1-79.

[3] 陈 进,倪朝民,陈瑾,等.影响社区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研究.中国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8.2.

[4] Muus,I;Williams,LS Ringsberg,KC Validation of the Stroke Specific Quality of Life Scale(SS-QOL):test of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Danish version(SS-QOL-DK) Clinical rehabilitation2007.

[5] 张 方,傅书勇,王曼,等.采用SS-QOL测量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和BI结果值的相关性研究.中国药事.2010.

[6] 李军涛,王伊龙,于进洪,等.脑卒中专门化生存质量量表(SS-QOL)中译本在冀南地区效度的研究.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07.

[7] 王伊龙,马建国,李军涛,等.脑卒中生活质量量表中译本信度和效度及敏感度的初步研究. .中国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3.6.

[8] 庆 慧.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评价研究的思路与方法.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7.

[9] 柳卫民,郑丽芳,梅元武.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评估及其影响因素.中国临床康复.2005.8.

[10] 吴江.神经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8:153-155.

[11] 陈灏珠,林果为.实用内科学(第13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9:2825-2840.

[12] 吕传真.神经病学(第二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12:127-161.

(本文编辑 马宏宇)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2013-08-22

盛海平(1973),男,主治医师,湖北人,本科,研究方向:全科治疗,邮箱:ins.2008@163.com。

猜你喜欢

病史量表康复
通过规范化培训提高住院医师病史采集能力的对照研究
角色扮演法在内科住院医师病史采集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深度学习的甲状腺病史结构化研究与实现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医生未准确书写病史 该当何责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慢性葡萄膜炎患者生存质量量表的验证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