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品用纸包装和容器质量安全标准体系探讨

2013-06-05陈勇邹宇辉郑勇伟

质量与标准化 2013年2期
关键词:纸包装原纸食品包装

文/陈勇 邹宇辉 郑勇伟

食品用纸包装和容器质量安全标准体系探讨

文/陈勇 邹宇辉 郑勇伟

食品用纸包装和容器是食品接触材料中使用历史最久、范围最广的制品之一,是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食品用纸包装和容器质量安全标准与发达国家和地区存在较大差距,不利于食品用纸工业的发展。应在加强食品用纸包装和容器质量安全基础研究和建立完善质量安全标准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产品的市场准入管理和质量安全监管,切实保障企业的健康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

食品用纸 质量安全 标准 探讨

食品安全问题包含食品内在质量安全,以及与之接触的包装材料和容器的质量安全。我国《食品安全法》规定,用于食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是指包装、盛放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剂用的纸、竹、木、金属、搪瓷、陶瓷、塑料、橡胶、天然纤维、化学纤维和玻璃等制品与直接接触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剂的涂料。

一、食品用纸包装和容器产品现状

食品用纸包装和容器是食品接触材料中使用历史最久、范围最广的制品之一。它除具有质轻,便于印刷、加工、运输和携带外,还能回收可再利用,符合当今社会低碳循环经济发展的理念。纸的基本材料是植物纤维,大致可分为木材纤维、草类纤维、韧皮纤维和棉麻纤维4种,利用这些纤维材料和辅助材料,经过制浆、调料和抄造处理,制成适用于不同用途的纸制品。随着食品科技和造纸工业的迅猛发展,许多新型的纸质包装材料和容器不断出现,造纸工业与化学工业的结合度进一步加强,其含有的有害物质对食品可能造成的污染也逐渐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广义上食品用纸包装和容器是指盛放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剂的纸制品、复合纸制品以及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剂生产、流通、使用过程中直接接触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剂的纸容器、用具和餐具等制品。根据2007年6月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食品用纸包装、容器等制品生产许可实施细则》的规定,我国对食品用纸包装、容器等制品实行生产许可管理,第一批实施市场准入的产品目录中,食品用纸包装单元涉及8种产品,食品用纸容器涉及5类共13种产品。我国食品用纸包装和容器生产企业分为两类,一类是造纸企业,食品包装和容器的原纸为自产,专业生产加工食品用包装和容器等制品,这类企业规模较大,数量较少;第二类是加工企业,原纸为外购,企业根据需求进行纸包装和容器的成型、印刷,这类企业规模较小,数量较多。

二、食品用纸包装和容器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与之相反的是食品用纸包装和容器产生的质量安全问题日益显露。

原纸是食品用纸包装和容器卫生质量安全控制的源头。我国食品包装用原纸卫生管理和标准中,要求食品包装用纸不得采用废旧纸和社会回收废纸作为原料,也不得使用荧光增白剂或对人体有影响的化学助剂为添加剂,对原纸的感官、理化指标、荧光性物质和微生物等作出了规定。目前,食品包装用原纸的主要质量安全问题表现在:

①原纸不清洁

我国多数食品用纸包装和容器为加工企业生产,原纸易受储存、运输等影响,产生污染,甚至霉变,从而使制品微生物指标不合格。

②使用有害化学添加剂

部分造纸企业为提高原纸白度、改善感官指标,制浆或抄纸时经荧光增白剂处理,使原纸中含有荧光增白剂化学污染物;在加工包装纸时涂工业用蜡,使其含有过高的多环芳烃化合物。

③农药残留

纸原料及加工成型中易含有残留的有机物农药,如有机氯农药(OCPS),是发现和使用最早的一类具有杀虫活性的氯代烃类化合物,这些农药可通过包装迁移污染食物。

传统纸张印刷油墨主要有树脂型和溶剂型两种,均含有重金属、残留溶剂和有机挥发物等有害物质,可通过化学迁移对食品造成污染。印刷油墨中若采用染料代替颜料,染料的迁移性会直接影响包装食品的安全。此外,添加硅氧烷类促进剂的油墨,会出现甲醇等有害物质,这将影响包装食品的安全。现今,与食品接触材料的印刷应采用食品级油墨,如大豆油墨、柔印UV油墨,但食品用纸包装和容器中实际使用还很少。

①上光处理

部分食品包装盒、袋等制品,其表面经过上光处理,能提高印刷图文质量,达到防潮、耐磨效果,但上光油中甲苯等溶剂残留会造成包装食品的污染。

②覆膜处理

食品用包装纸的覆膜材料基本为高分子塑料薄膜,薄膜在加工过程中都会使用一定的助剂和添加剂,如增塑剂、抗氧剂、爽滑剂、防雾剂、光稳定剂和热稳定剂等,这些化学助剂容易产生物理迁移和化学迁移,危及食品安全。

缺乏对食品包装材料的重视和有效监管,部分食品包装企业使用非食品级的白板纸包装食品;在含油食品包装中使用不具抗油性的纸张,使有害物质渗入食品;市场上大量的纸袋、纸托盘、纸杯等容器不经QS许可随意盛放食品。

三、食品用纸包装和容器质量安全标准体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食品包装工业的迅速发展,我国在食品用纸包装和容器方面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法规体系。目前,我国食品用纸包装和容器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分为基础标准、卫生标准、产品标准和方法标准4个层次,其中卫生标准为强制性标准,产品标准中除一小部分为强制性标准(见表1)外,其余的产品标准、基础标准、方法标准均为推荐性标准。

表1 食品用纸包装和容器质量安全强制性标准

①标准缺失

随着食品用纸包装和容器使用范围的不断扩大,现有标准已明显滞后于产业的发展。如QB 2294-2006《纸杯》标准中规定,纸杯用原纸表面应覆有石蜡、聚乙烯涂层或聚乙烯膜等材料,但至今没有形成相应的涂蜡纸、淋膜纸产品标准,使纸杯生产企业在选择原纸时没有相应的标准依据;QB/T 4033-2010《餐盒原纸》标准适用于经淋膜加工后生产餐盒的原纸,但QB/T 2431-1997《纸餐盒》标准规定,仅适用于以植物纤维为主要原料生产的纸餐盒,不适用于覆膜和淋膜的餐盒,使得QB/T 4033-2010《餐盒原纸》没有对应的产品标准可以适用;食品包装纸已经大量在糕点、烤禽等含油类食品中使用,但防油等级及其测试方法一直没有相关的国家标准,等等。诸如此类标准缺失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我国食品用纸包装和容器在质量安全标准体系方面存在缺陷。

②检测方法标准不严谨

GB/T 5009.78-2003《食品包装用原纸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中,对荧光物质规定为:从每个样品中随机取5张100 cm2的试样,分别置于波长254 nm及365 nm的紫外灯下检查,任何一张试样上最大荧光面积均不大于5 cm2。当在检测纸杯等较小产品时,不可能取下100 cm2的试样,即使取下,考核荧光面积也成问题。另外,该标准中对脱色试验用的水、正己烷没有规定浸泡温度、时间,增加了实验的不确定因素,缺乏科学性、严谨性,易造成判断的不准确。

③有害污染物缺少指标限制

我国食品用纸包装和容器卫生标准检验项目为:铅(以Pb计)、砷(以As计)、荧光性物质、脱色试验、大肠菌群、致病菌(志贺氏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缺少多氯联苯(PCBs)、甲醛、五氯苯酚等有害污染物检验项目,这些有害物质均有可能来自废纸回用、印刷油墨、粘胶剂或表面防腐处理,这不仅不利于我国食品用纸包装和容器的产品质量安全,也不利于生产技术和产品标准与国际同步发展。

四、提高食品用纸包装和容器质量安全标准体系的建议

我国在食品用纸包装安全方面的研究工作刚刚起步,研究基础比较薄弱,对有害物质危害的发生机理、识别理论与技术、评价指标体系、风险分析技术、预测以及安全标准法规等方面缺乏系统研究。所以,应加强我国食品包装用纸的安全性研究和评估工作,充分利用质检技术机构的人才、技术、设备和信息等方面的资源优势,组织力量开展纸制品安全基础研究工作,尽快建立食品包装用纸中重要有害物质的安全性评价技术方法,完善我国食品包装用纸有害物质安全评价体系。

①完善食品用纸包装和容器卫生标准

我国食品包装用纸国家标准要求的检验指标项目较少,检验要求低。目前,我国对食品用纸包装和容器质量安全的法律依据仅有1990年11月26日卫生部令第8号发布施行的《食品包装用原纸卫生管理办法》和GB 11680-1989,具体的检测指标见表2。

表2 我国食品包装用原纸卫生标准

这些法规标准制定年限过长,已不适应我国现在食品用纸的生产发展需求。随着造纸工业与化学工业结合度的加强,无论是原纸,还是在加工成制品的过程中均可能添加或产生有害物质,所以,应根据产业的发展趋势,及时制定相应的卫生标准和检测方法标准,有效促进产业的健康发展。

②加快国外先进标准和方法的引进

总体上,我国食品用纸标准与欧美等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最新颁布的一系列法令、法规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其中,最主要的差距是我国有害物质安全指标检测的是含量,而欧美检测的是迁移量。迁移量检测是用于测评从纸包装材料中迁移到食品中成为食品的一种成分的有效测试方式,这种方法也是新型包装材料能否用于食品包装的必选测试项目。显而易见,欧美的安全指标更符合产品的实际使用状况。所以,应加快引进国外先进标准和相关检验方法,积极与国际接轨,有效应对发达国家在该领域的技术贸易壁垒,保障我国企业经济利益和与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

食品用纸包装和容器是列入我国生产许可证管理的产品,由于我国食品用纸包装和容器大多数生产企业小而散,企业缺乏有效的检验手段,虽取得生产许可证,但出厂产品仍存在质量安全隐患。所以,质监系统应在强化食品用纸包装和容器市场准入管理的基础上,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采用持续的质量监督抽查、风险监测等监管手段,有效保障和提升我国食品用纸包装和容器质量安全性。

五、结论

食品用纸包装和容器是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排除食品用纸中化学残留迁移对消费者健康产生危害,世界各国均颁布了一系列安全法规。目前,我国食品用纸包装和容器安全标准与发达国家和地区存在较大差距,不利于食品用纸工业的发展。因此,在加强食品用纸包装和容器质量安全基础研究和建立完善质量安全标准体系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强化产品的质量安全监管,切实保障企业的健康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

[1] 芦春梅,付鑫,卢利军,等.纸质食品包装材料中37种有机氯农药残留的气相色谱测定法[J].中华纸业,2011,32(6):39-42.

[2] 康启来.食品级纸盒安全卫生质量控制之我见[J].印刷质量与标准化,2010,12:48-51.

[3] 许洁玲,王勃,许思昭,等.食品纸质包装材料中的有害物质的产生与分析[J].现代食品科技,2009,9:1083-1088.

[4] 张庆生,曹进.食品接触材料安全性风险分析及国内外法规管理纵览[J].中国药事,2011,25(3):219-223.

[5] 黄崇杏,王志伟,王双飞,等.国内外食品接触纸质包装材料安全法规的现状[J].包装工程,2008,9:204-206.

Food use paper packaging and containers,which use materials that directly in contact with food,are the products that have very long history and widely used.They are important elements of food quality and safety.Currently,main gap exists between China's quality safety standards of food use paper packaging and containers and those of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regions,which may hinder the development of food use paper industry.Based on enhanced basic research on quality and safety of food use packaging and container,and an established perfect quality and safety standards system,by further strengthening product market access management,safety and quality supervision,the goal is to ensur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enterprise and the people's food safety.

Food paper;Quality safety;Standard;Disscuss

(作者单位: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检测研究院)

猜你喜欢

纸包装原纸食品包装
食品包装设计优秀作品选登
食品包装设计优秀作品选登
食品包装机械的自动化技术
Pringles Unveils New Recyclable PaperPackaging品客推出新的可回收纸包装
上善纸业20万t高强瓦楞原纸项目正式投产
食品包装发展趋势
湖南省包装联合会纸包装行业工作会议顺利召开
湖南省包装联合会纸包装行业工作会议顺利召开
景兴纸业拟投建30万t/a瓦楞原纸生产线
不同压纹对卷烟用滤嘴棒原纸及滤嘴棒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