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腔内微创技术治疗输尿管狭窄的临床分析

2013-05-30陈建军

当代医学 2013年17期
关键词:肾盂导丝B超

陈建军

随着激光碎石术逐渐走进临床[1-2],它治疗效果的卓越性已经引起重视,随之而来的一些并发症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3]。微创手术是今年来新起的一种有效且痛苦轻的疗法,湖南省湘钢医院研究了腔内微创技术治疗钬激光碎石后输尿管狭窄,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选择了 32 例采用腔内微创手术进行治疗输尿管狭窄的患者。其中男 22 例,女 11 例;年龄 22~52 岁,平均(31±4.3)岁。所有患者出现腰背部胀痛症状和肾区叩痛体征。病程 15 d~15年。所有患者经超声、静脉肾盂造影、逆行肾盂造影等相关影像学检查证明输尿管狭窄诊断明确,狭窄段长 0.5~1.5 cm。狭窄部位:肾盂输尿管连接部 2 例,输尿管上段 18 例、中段 8 例、下段 4 例。位于左侧的 14 例,位于右侧的 16 例,双侧的 2 例。尿常规检查无明显感染,患侧肾脏无明显积脓表现。同时排除输尿管腔完全闭锁,输尿管导丝无法通过者。

1.2 方法 采用Storz F8.9 硬性输尿管镜;Wavelight 60 W钬激光碎石机,频率 1~30 Hz,脉冲能量 0.5~4.0 J;德国Wolf窥镜用液压灌注泵,0.138 mm进口斑马导丝及国产F6 输尿管导管。

所有患者均使用输尿管肾镜硬镜手术治疗。麻醉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患者取截石位,首先经将输尿管镜经尿道置入,然后通过液压灌注泵水压扩张输尿管口,置入斑马导丝,在导丝指引下,将输尿管镜置入输尿管,控制灌注水压,缓慢进镜,到达病变位置。小心于输尿管管腔狭窄处置入导丝,导丝通过狭窄部位,在导丝指引下缓慢硬性通过狭窄部位,经过狭窄后视野瞬间变宽阔,进镜阻力减小。继续向前推进输尿管镜直至肾盂,通过输尿管镜本身扩张管腔。扩张满意后于输尿管镜下直接留置 2 根F6 输尿管内支架管,3 个月后拔除。若出现输尿管镜无法通过狭窄或扩张欠满意,则通过操作孔道插入钬激光光纤至狭窄处,调整激光能量为频率 10~30 Hz,脉冲能量 3.5~4.0 J,尽量切开狭窄处输尿管壁全层至周围脂肪组织,位置视术中情况决定。后留置导管引流。术后每 3 个月复查GFR、B超和IVP+KUB。随访 2年。

1.3 观察指标 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和术后患者的治愈情况,记录患者的住院时间。

疗效评定标准:患者取出F6 管后 1 个月复诊,(1)治愈:腰部胀痛等症状缓解,B超示肾积水明显减轻或消失;(2)好转:腰部胀痛等症状基本消失或明显好转,B超示肾积水有所减轻或未减轻也未加重;(3)无效:腰部胀痛等症状无缓解,或很快又重新出现,B超示肾积水加重或无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 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设定为α=0.05,P<0.05 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和住院时间情况:手术时间 20~40 min,平均 30 min。出血量 0~20 mL,平均 8 mL;术后 3 d内将尿管拔除。术中未出现因发生输尿管穿孔而中转开放手术,未出现死亡病例。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患者住院的时间为 5~7 d,平均 6 d。

2.2 患者治疗前后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术后随访 12~24 个月,其中 30 例患者达到临床治愈,术后经超声、静脉肾盂造影等影像学检查显示输尿管狭窄段消失或较治疗前增宽;2 例出现狭窄复发,再次行腔内治疗治愈。患者术后症状好转,相关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统计数据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

2.3 患者治愈情况 狭窄位于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患者全部治愈,输尿管各部分治愈情况见表2,但各部分治愈率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输尿管各段治愈情况

3 讨论

输尿管狭窄可由多种原因所致,其中术后瘢痕形成或者手术本身损伤等,可导致患侧肾功能损害甚至肾功能丧失。随着腔内辅助仪器的发展,腔内微创治疗输尿管狭窄也成为理想的术式。许多研究者已经在临床中应用报道[4-6]。

目前的应用激光碎石术在临床中逐渐出现,它的输尿管狭窄的并发症就逐步引起重视和治疗。湖南省湘钢医院采用腔内微创手术来治疗输尿管狭窄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输尿管镜硬性扩张针对狭窄段短且程度较轻的患者,对于狭窄较重的患者,那段输尿管一般弹性也较差,输尿管镜进镜会比较困难,那么需要导丝协助,有技巧的小心加大输尿管镜推助力,使输尿管硬镜体通过狭窄部位进行扩张。退镜时更要缓慢,并加大灌注液流量扩张输尿管,有必要使用肌松剂,避免造成输尿管拉断或输尿管黏膜撕脱。整个操作过程中仔细小心,在微创治疗的同时防止输尿管的再损伤。本次研究的 32 例患者整个手术过程中手术时间 20~40 min,平均 30 min。出血量 0~20 mL,平均 8 mL;术后 3 d内将尿管拔除。术中未出现因发生输尿管穿孔而中转开放手术,未出现死亡病例。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患者住院的时间为 5~7 d,平均 6 d。术后随访 12~24 个月,其中 30 例患者达到临床治愈,2 例出现狭窄复发,再次行腔内治疗治愈。由于微创手术治疗时间短,术后也无明显并发症,康复时间也短,特别适合长期从事体力劳动的病人,便于他们接受,那么在基层医院开展就有意义,也容易扩大规模。

综上所述,腔内微创技术治疗后输尿管狭窄具有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1]潘杰.钬激光治疗输尿管结石并息肉 42 例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1,17(247):26-27.

[2]鲁卫民,蒋政干,王志金,等.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 86 例[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1,36(12):1330-1332.

[3]陈健,刘元晓,岑松,等.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并发症分析及[J].广东医学,2010,31(9):1134-1136.

[4]陈骋,石家润,官润云,等.输尿管狭窄的腔内治疗[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12,27(4):277-278.

[5]孙璇,夏昕晖,王固新,等.输尿管镜治疗医源性输尿管狭窄 34 例分析[J].海南医学,2012,23(11):56-58.

[6]彭庆,董自强.输尿管狭窄腔内治疗的现状[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11,26(10):794-797.

猜你喜欢

肾盂导丝B超
基于高频超声引导的乳腺包块导丝定位在乳腺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经输尿管软镜钬激光内切开引流治疗肾盂旁囊肿21例体会
怀孕做阴道B超,会引起流产吗
超声引导动静脉内瘘经皮血管成形术(二)
——导丝概述及导丝通过病变技巧
彩超对预测胎儿肾盂分离转归的临床价值
胎儿肾盂扩张相关疾病的三维超声诊断研究
写字的尴尬
巧用一元二次方程的“B超单”
肾衰合剂对大鼠肾盂高灌注压损伤的保护作用
腹部B超与阴道B超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