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输尿管镜下电切加球囊扩张术治疗输尿管狭窄的临床疗效

2013-05-30梁建奇林灼怡

当代医学 2013年17期
关键词:球囊输尿管复发率

梁建奇 林灼怡

输尿管狭窄是临床常见的泌尿科疾病,其中包括良性狭窄和恶性狭窄两部分。既往临床多采用开放性手术治疗,此方法对患者的创伤较大,患者的并发症发生多,且容易发生再狭窄。而随着腔镜设备的改进,医生的手术技巧提高,使用腔内泌尿外科技术对输尿管狭窄进行手术的效果较好。本研究分析输尿管镜下电切加球囊扩张手术对输尿管狭窄的治疗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 2010年1月-2012年1月恩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输尿管狭窄患者 70 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确诊。使用随机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 35 例,其中男 21 例,女 14 例,年龄最大为 71 岁、最小为 17 岁,平均年龄为(45.66±10.57)岁;单侧狭窄 31 例,双侧狭窄 4 例;开放性手术后再狭窄 17 例,炎症狭窄 13 例,其他 5 例。实验组患者 35 例,其中男 22 例,女 13 例,年龄最大为 72 岁、最小为 18 岁,平均年龄为(45.47±10.05)岁;单侧狭窄 32 例,双侧狭窄 3 例;开放性手术后再狭窄 19 例,炎症狭窄 12 例,其他 4 例。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等差异均不明显,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腔内钛激光手术治疗。患者常规麻醉后取截石位手术治疗。激光光纤为 365 μm。将导丝插入到肾盂后,通过输尿管镜操作孔将光纤插入,从下到上进行切割,并逐步地将狭窄段切除,切除到输尿管全层,通过镜下观察患者的管壁外脂肪组织为切除完全。手术后常规地置入F6、F7 双J管。

实验组患者给予输尿管镜下电切加球囊扩张手术。患者从尿道外口在直视状态下进境,准确地观察膀胱和患者双侧输尿管口的情况,通过输尿管导管引导置入输尿管镜病变部位,缓慢地进镜,直至患者的狭窄部位。在 6 点和 12 点的位置对输尿管狭窄进行纵向切开,直至观察到脂肪。随后沿着导丝将球囊置入到输尿管狭窄部位,压力泵注水加压到 20 cmH2O,维持 10 min。随后缓慢地将球囊扩张装置撤去。通过镜下观察患者的输尿管通畅情况,通畅满意后将球囊扩张装置撤去。留置双J管。

1.3 观察指标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 3 个月后的疗效。随访患者 1年,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复发率。疗效判定标准:痊愈为患者经过B超和静脉肾盂造影显示其输尿管狭窄完全消失,患者的肾积水情况基本消失。好转为患者经过B超检查和静脉肾盂造影后,其输尿管狭窄和肾积水的程度有明显减轻。无效:患者B超和静脉肾盂造影显示其输尿管狭窄无好转,肾积水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的所有数据处理均采用SPSS19.0 软件包进行处理,检验水准α为 0.05,以 95%为可信区间,计算结果中P<0.05 时,为样本差异明显且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复发率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使用χ2检验。

2 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与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与对照组复发率比较,实验组复发率更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论

输尿管狭窄包括良性输尿管狭窄和恶性输尿管狭窄,良性输尿管狭窄由包括非缺血性狭窄及缺血性狭窄[1]。其中缺血性输尿管狭窄为开放手术或者化疗后导致的,非缺血性狭窄多为结石排出或先天性狭窄[2]。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复发率比较(例)

以往临床多采用开放性手术对输尿管狭窄进行治疗,其对患者的创伤较大,患者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较多,容易在手术后发生再狭窄。而随着腔内设备、医生治疗方法的提高,使用腔内泌尿外科技术对泌尿科疾病进行治疗的效果较好,手术对患者的创伤小,且安全可靠,效果明显。

钛激光手术具有较好的组织凝固、止血和气化作用,其热损伤较小,患者瘢痕形成少,手术后不容易发生复发,因此其对输尿管狭窄的治疗效果较好。此方法是利用激光瞬间功能,促进组织凝固和气化,使切割的效果较好,患者手术后损伤小[3]。

而使用电切加球囊扩张手术的优势则更为明确,有效地避免了单纯球囊扩张的疏通不充分,且可以避免手术后再次狭窄的发生。电切方法可以将导致输尿管狭窄的病因进行较好的切除,尤其是较多患者的输尿管狭窄部位已经形成了纤维增生[4],电切手术可以将狭窄段的输尿管进行全层切开,避免了术后狭窄的发生。两种方法联合使用,不但效果显著,且可以有效地避免复发。从本次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尽管无明显差异,但是实验组患者的手术后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在电切加球囊扩张手术的治疗过程中,首先医生要严格地掌握适应证,术前要明确患者的病因和狭窄的部位及狭窄的程度,对狭窄段在 2.0 cm以上[5],有占位性病变,有输尿管外壁压迫导致的输尿管狭窄不应进行此手术治疗。同时,在切口过程中要进行全层切开,一旦切开不完全会导致狭窄不能被消除和复发,因此要切开到肌层直至腹膜外脂肪。此外,在手术中由于患者的呼吸运动会导致输尿管的移动,因此要在切开输尿管狭窄段时暂停患者呼吸,以确保切开精确。在输尿管外侧方切开要保证视野清晰,不要一次性多太多组织进行切开,并观察是否有血管搏动,防止对的大血管产生损伤。

综上所述,使用输尿管镜下电切加球囊扩张手术治疗输尿管狭窄的效果较好,其手术后复发率较低,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措施。

[1]贾占奎,陈瑞廷,金志波,等.电切加球囊扩张术治疗输尿管狭窄的疗效分析[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2,33(5):344-346.

[2]郁华亮,叶林阳,杨渝,等.经皮肾穿刺顺行法球囊扩张术治疗良性输尿管狭窄[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0,30(9):2212-2214.

[3]郁华亮,叶林阳,林茂虎,等.高压球囊扩张术后留置双D-J管治疗输尿管回肠吻合口狭窄[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1,31(7):1279-1281.

[4]郝强.经尿道不同腔镜技术治疗输尿管狭窄的效果分析[J].西部医学,2011,23(6):1075-1076.

[5]张正龙,张继来,陈明,等.球囊扩张与开放手术治疗输尿管狭窄的疗效比较[J].湖北医药学院学报,2012,31(4):330-332.

猜你喜欢

球囊输尿管复发率
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应用疗效和复发率分析
甲硝唑配合红外光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有效性及对复发率的影响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ALA-PDT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及复发率分析
切割球囊用于冠状动脉疾病治疗的现状及应用前景
经尿道输尿管镜下治疗输尿管结石合并远端输尿管狭窄26例临床观察
球囊压迫法建立兔双节段脊髓损伤模型
延伸护理对颈椎病针刀术后复发率影响
输尿管结石并发输尿管息肉66例临床分析
开放手术辅助输尿管镜处理输尿管结石1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