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半干旱地区杨树林带伐根嫁接更新试验

2013-05-29孙学顺王力刚赵岭

防护林科技 2013年3期
关键词:杨树林优良品种林带

孙学顺,王力刚,赵岭

(1.黑龙江省双城市幸福乡政府,黑龙江 哈尔滨 150131;2.黑龙江省森林与环境科学研究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161005)

在原有待更新的杨树林带伐桩上采用嫁接的方式更新林带是优化林带树种结构、减少更新成本且快速恢复林带功能的重要途径之一。尤其是在半干旱地区,由于诸多影响林木成活生长的因子制约了杨树林带传统植苗更新的进程,积极探索杨树林带更新的方式尤显必要。本项研究即是针对此问题所作的有益尝试。

1 试验区域及概况

本项试验选在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三北工程区,地理位置为122°24′~128°19′E,44°04′~48°58′N。包括哈尔滨、齐齐哈尔、大庆、绥化全部或所属部分市县(区),区域面积10.4万km2,占全省幅员的22.9%。

气候属于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热量分布从西南向东北递减,水分由西向东递增。年均气温0.7~4.2℃,年均降水量368~573mm,≥10℃积温2 383~2 900℃,无霜期120~150d。

植被为长白植物区系。近年来,随着天保工程的实施,封山育林使得该区的次生植被有所恢复,其规模在逐年增加。在广大农区则营造了大面积的人工林,品种主要为杨柳、落叶松、樟子松、云杉、灌木柳等。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设计与材料

本项试验选择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镇作为试验点,地理坐标为47°50′—48°02′N,123°30′—123°46′E。在该镇兴七村对原有四行小黑杨林带采取半带皆伐方式,伐除两行(阳面),用伐根做砧木,提纯小黑杨、小黑14、青山杨、银中杨、山新杨种穗为接穗。每一品种嫁接规模为600延长米,重复3次,共设15个试验区段,每段200延长米,共计3 000延长米。嫁接后培土5cm再覆膜处理,待20~30d后进行抠膜放苗。嫁接时间为5月中旬。

2.2 试验方法

采用韧皮部插接法嫁接,工序如下:

2.2.1 种穗选择与处理 选择上述杨树当年扦插的优质种条加工成待嫁接的种穗,种穗长12~14 cm,径0.8~1.0cm,嫁接前30d将加工好的种穗放入苗木窖中湿沙埋藏。

2.2.2 平截伐根与砧木处理 采伐林带一般在嫁接前的10~15d进行,以避免伐根失水,有利于嫁接成活。平截伐根,使之贴近地面,一般高5~10 cm。在伐根东和西两侧选择根径平滑部位,在上部削去树皮,露出韧皮部。

2.2.3 接穗制作 用4刀法削,第一刀在芽背下0.3~0.5cm处削成略带弧形的斜面,第2、3刀在斜面的左右各轻刮一刀,使两侧稍露出形成层,第4刀在斜面的背面反下刀,把过长的部分削去,使削面长达1.5cm。接穗上方保留1~2个饱满芽,在芽上方1.0cm处剪断。下刀要准确迅速,刀口要平,接穗随削随接。

2.2.4 插接穗与稳固接口 在伐根准备好的部位,将木质部和韧皮部中间用刀尖剥开小缝,插入接穗,接穗斜面的顶端要贴住木质部,接正后用手捏住接口,用1寸钉将穗钉在砧木上,后用塑料薄膜盖好,并马上用表层湿土将接穗与伐根全埋,埋到接穗以上5cm为止。

2.2.5 保墒、放苗及管理 用厚地膜覆在土堆上,然后用土盖严,边缘踏实,便于保墒。一般在嫁接20~30d后,嫁接苗开始出土,及时抠膜放苗,如遇干旱及时浇水。在6—7月,在苗木长至50cm以上时,及时培土,便于提高幼苗的抗旱、抗风能力,同时除芽、除蘖,防治病虫害。

3 试验结果与分析

3.1 成活率状况

通过嫁接技术更新改造现有低价和成过熟杨树林带,使优良品种在原有林带基础上得以更替,从而使防护林带树种得到优化。试验结果表明,以小黑杨伐根为砧木,不同优良杨树品种为接穗的嫁接成活率存在较大差异(见表1):其中小黑系列优良品种为接穗的嫁接成活率普遍较高,平均在90%以上,山新杨嫁接成活率70%左右,银中杨成活率不足50%,最小为青山杨,仅为25.0%。可见小黑杨林带嫁接以同一派系的黑杨派嫁接成活率较高,其他如白杨派系与青杨派系的嫁接成活率相对较低,说明黑杨派品种与白杨派、青杨派系的品种嫁接形成层结合性相对较差,不如黑杨派品种之间形成层结合效果好。

表1 嫁接更新各品种生育及成活情况统计结果

3.2 生育状况

由表1可知,嫁接的杨树各优良品种生长状况同样存在差别:提纯小黑杨年均高生长量为83cm,小黑14为99cm,银中杨为93cm,山新杨为106 cm,青山杨为130cm,以青山杨高生长量为最大,其次为山新杨,其余品种差别显著(0.05水平);各品种径生长量仍以青山杨为最大,年均为1.5cm,其次为山新杨为0.95cm,依次为小黑14为0.81cm、提纯小黑杨为0.75cm,银中杨最小为0.5cm。

综上结果,相对比较而言,采用银中杨为接穗更新小黑杨林带成活率较低,生长量一般;以青山杨为接穗嫁接更新小黑杨林带虽生长量较大,但成活率较低;以山新杨为接穗更新小黑杨林带生长量较大,成活率不是很高;小黑系列中优良品种嫁接更新小黑杨林带成活率较高,生长亦较好。可见嫁接更新小黑杨林带应以小黑优良品种为宜,银中杨、青山杨效果不是很理想,不宜采用,山新杨应慎重考虑,不宜推广应用。

4 小结

以小黑杨伐根为砧木嫁接5种优良杨树品种试验表明,小黑杨与小黑14嫁接效果最佳,成活率可达90%以上,高生长量平均可达90cm以上;青山杨与银中杨效果最差,嫁接成活率不到50%,尽管青山杨生长量最大;山新杨嫁接效果介于上述两者之间,成活率为70%左右,高生长量次于青山杨。因此嫁接更新原小黑杨林带应以小黑系列中优良品种为宜。

猜你喜欢

杨树林优良品种林带
安徽天长 建试种基地育优良品种
“杨树林”计划
北美海棠优良品种及在城市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打造珍贵彩色林带 建设浙中生态廊道
大长夜
寒地多年生毛樱桃改接李优良品种技术
杨树林地生活污水生态处理研究
杨树林间复合种植模式及造林技术
公路绿化带降噪效果初步研究
水稻育苗关键技术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