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多卡因静脉预处理预防桡动脉穿刺疼痛的临床研究

2013-05-29赵洪英阙铰

当代医学 2013年22期
关键词:桡动脉利多卡因预处理

赵洪英 阙铰

经桡动脉穿刺采血是急诊科护士常用的临床基本技能,由于该部位神经末梢非常丰富,穿刺所造成的疼痛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恐惧、应激。随着优质护理的开展以及对疼痛管理的日益重视,如何减轻护理操作给患者带来的不适是护理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本研究采用利多卡因静脉预处理的方法有效减轻桡动脉穿刺所致的疼痛,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彭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12年6-9月急诊留观室需行单次桡动脉采血的患者80 例,年龄19~69 岁。排除标准:严重心肺疾患、慢性疼痛综合症、感觉异常、外周血管疾病、意识障碍、交流障碍、24 h内使用镇静镇痛药物。采用计算机随机法将80 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利多卡因预处理组,每组40 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操作前均采用20 号静脉留置针于拟行桡动脉穿刺侧手背浅静脉建立静脉通道,以5 mL/(kg·h)速度静滴复方氯化钠。操作前关闭静脉输液,将上肢抬高15 s,并于桡动脉穿刺点上方3~5 cm捆扎一橡皮止血带阻断静脉回流。两组患者均通过手背静脉通道推注预处理药物,对照组为生理盐水3 mL,利多卡因组为利多卡因30 mg(3 mL),2 min后松开橡皮止血带即行桡动脉穿刺采血,所有患者采血操作均由同一名护士进行。动脉穿刺采血一次不成功者均退出研究,所有退出病例均纳入等量新病人重新分组完成。

1.3 观察指标 桡动脉穿刺采血后即刻使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法对患者穿刺导致的疼痛进行评分。操作前向患者讲明在视觉模拟评分标尺上0 分为无痛,10 分为最痛,0~10 分代表疼痛逐渐加重,患者根据自己的感觉在标尺上标记代表其疼痛强度的点。操作完毕后行病人满意度评分,采用4 点评估法: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很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5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 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利多卡因预处理组桡动脉穿刺所致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表2),利多卡因预处理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表3)。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s)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s)

组别 例数年龄(年) 性别(男/女) 身高(cm) 体重(kg)对照组 40 47.2±3.7 28/12 159±6.4 58.1±8.4利多卡因组 40 42.3±3.3 22/18 162±7.1 55.9±6.1

表2 两组患者疼痛和满意度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疼痛和满意度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疼痛评分对照组 40 5.28±1.62利多卡因组 40 1.50±1.40 t值 11.18 P值 0.00

表3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例)

3 讨论

经桡动脉穿刺采血行血气分析是是判断患者病情的重要项目之一,也是急诊科护士常用的临床基本技能[1]。然而,有创操作导致的恐惧和不适不仅给患者带来身心方面的创伤而且降低患者对医疗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研究表明,血中pH、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参数具有不稳定性,可因病人呼吸和心率的骤变而迅速变化,桡动脉穿刺引起的疼痛将影响动脉血气分析结果的准确性[2]。穿刺所致的伤害性刺激,可引起某种致痛物质(如K+、H+、组织胺、5-羟色胺缓激肽)释放,作用神经末梢产生痛觉冲动[3]。在过去的研究中有较多方法用于缓解这一操作导致的疼痛,采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涂抹局部皮肤或利多卡因无菌棉片局部湿敷后再行穿刺,在缓解疼痛方面均有一定效果[3-5],但上述方法受到起效时间的限制;穿刺前采用局麻药局部浸润麻醉可取得较为完善的镇痛效果[6],但其本身即属于一种有创操作,同样会给患者带来伤害和痛苦。本研究旨在寻找一种起效迅速、镇痛完善而本身又不给患者造成伤害的镇痛方法。

利多卡因为酰胺类局麻药,是一种膜稳定剂,通过抑制钠离子内流,阻断动作电位产生,能阻断各种神经冲动的传导,应用于局部能使局部感觉和痛觉消失[7]。在静脉阻断后预注小剂量利多卡因获得局部静脉麻醉效应是预防药物注射疼痛的经典方法,较多研究表明上述方法能显著降低丙泊酚、罗库溴铵等药物注射痛的发生率和疼痛严重程度[8-9]。龚建辉等[10]采用双头止血带加压后在阻断区域内注射低浓度利多卡因完成四肢远端小手术的麻醉镇痛。本研究使用橡皮止血带阻断静脉回流并在阻断区域内预注30 mg利多卡因,2 min后行桡动脉穿刺将患者的VAS评分从(5.28±1.62)降到(1.50±1.40),表明该方法预防桡动脉穿刺导致的疼痛起效时间短,镇痛效果完善。此外,静脉阻断后注射小剂量利多卡应并不导致患者注射局部疼痛不适,操作过程中及操作后无明显心血管不良反应发生,与对照组相比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虽然单次桡动脉穿刺采血可引发较为明显的疼痛,然而较为熟练的护士可在较短时间内操作成功,所以该项操作要求一种起效快、镇痛完善,而维持无需过长且本身无创的止痛方法。本研究使用小剂量利多卡因所产生的局部麻醉效应均满足上述要求且未见不良反应。然而,上述方法在实际操作中亦有其缺陷,首先要保证在穿刺点附近建立有静脉通道,其次由于利多卡应的心血管效应,该方法不适用于有严重心血管疾患如中重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

综上所述,局部静脉阻断后预注30 mg利多卡因能迅速提供较好的镇痛效果,有效缓解桡动脉穿刺导致的疼痛,提高患者满意度,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1]陈丽莹,梁梅.改良桡动脉穿刺方法的观察和护理[J].中外医疗,2011,30(13):106.

[2]夏玲.桡动脉穿刺疼痛的护理干预及效果[J].护理研究,2006,20(36):3343-3344.

[3]夏玲,赵宏胜,王忠勇,等.不同表面麻醉时间预防桡动脉穿刺时疼痛的临床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7-9.

[4]顾军养,王素萍,朱燕君,等.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在小儿桡动脉穿刺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2):186-187.

[5]龚凤球,梁志为,谭静涛,等.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对外周静脉穿刺镇痛时效性分析[J].护理学报,2012,19(8):61-62.

[6]徐雯.利多卡因局麻下对抽动脉血气标本疼痛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17):2033.

[7]朱辉,李莲,朱涛,等.异丙酚静脉注射痛的机制及预防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29):3807-3809.

[8]Pang WW,Huang S,Chung YT.Comparison of intravenous retention of fentanyl and lidocaine on local analgesia in propofol injection pain[J].Acta Anaesthesiol Sin,1997,35(4):217-221.

[9]Jeon Y,Baek SU,Park SS,et al.Effect of pretreatment with acetaminophen on withdrawalmovements associated with injection of rocuronium: a prospective,randomized,double-blind,placebo controlled study[J].Korean J Anesthesiol,2010,59(1):13-16.

[10]龚建辉,赵敏毅,吴志忠,等.局部静脉麻醉在四肢远端手术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20):111-112.

猜你喜欢

桡动脉利多卡因预处理
求解奇异线性系统的右预处理MINRES 方法
利多卡因分子结构研究
术中持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的应用进展
基于预处理MUSIC算法的分布式阵列DOA估计
浅谈PLC在预处理生产线自动化改造中的应用
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护理探讨
地塞米松加利多卡因局部封闭治疗约诊间疼痛和预防肿胀中的作用
地西泮联合利多卡因在人工流产镇痛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基于膜过滤的反渗透海水淡化预处理
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术后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