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胺碘酮对老年室性心律失常治疗效果的观察

2013-05-29周志堂

当代医学 2013年21期
关键词:心动过速室性胺碘酮

周志堂

室性心律失常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心律失常,其引起心律紊乱的根源来自心室异常,主要包括: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和心室颤动(室颤)等。室性期前收缩患者如果合并有器质性心脏病,容易导致室颤,甚至引起猝死等严重后果。所以对于室性心律失常,需进行及时准确的诊断,明确其原因、诱因以及对预后的影响,以便进行及时正确的救治[1]。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特别是在老年人群中危害更甚。本研究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采用胺碘酮对老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0年2月-2012年8月期间在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人民医院诊治的老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194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依据临床诊断、心电图检测确诊,符合室性心律失常的诊断标准[2],已经排除本研究药物禁忌者。病因主要包括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病和心肌炎等,患者临床表现均有不同程度的室性期前收缩(30 次/h),同时合并有心悸等症状,心率均达到60 次/min以上。将所有患者依据随机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7 例,对照组中男性64 例,女性33 例,年龄61~78 岁,平均年龄(65.4±9.2)岁;患者病程1~19年,平均病程(8.5±6.3)年;其中短阵室性心动过速29 例、频发多源室性期前收缩25 例、连发室性期前收缩24 例、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9 例、室性期前收缩R-on-P 7 例、室性期前收缩R-on-T现象3 例。观察组中男性66 例,女性31 例,年龄60~79 岁,平均年龄(64.8±8.9)岁;患者病程2~20年,平均病程(8.6±6.5)年;其中短阵室性心动过速30 例、频发多源室性期前收缩24 例、连发室性期前收缩25 例、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8 例、室性期前收缩R-on-P 6 例、室性期前收缩R-on-T现象4 例。通过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各方面综合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全部患者在入院后,确认近期(10 d内)已经停止使用抗心率失常类药物,在配合心电图、血常规、肝功能和X线等检查的情况下,对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根据卫生部心血管用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给药)。观察组在对照组行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使用胺碘酮进行口服(剂量为:100~200 mg/次,每日2 次)治疗。两组患者均以治疗4 周为1 个疗程;治疗期间注意对患者体征和用药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并根据患者情况施治,防止用药过量和药物副反应的情况发生。

1.3 观察指标 定期(每周1 次)对患者进行检测,包括心电图、肝肾功能和其他常规指标,参照《全国抗心律失常药物疗效标准》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观察评价,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室性心律失常改善情况。

1.4 疗效判定 患者经过治疗后疗效判定标准:临床症状得以恢复,期前收缩次数减少70%以上,心电图恢复正常,判定为显效;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期前收缩次数降低50%~70%,心电图基本恢复正常,判定为有效;临床症状无改善或恶化,期前收缩次数减少50%以下,心电图显示不正常或情况变差,判定为无效。

1.5 统计学方法 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采用SPSS 11.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采用t或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统计 两组患者室性心律失常改善情况统计对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显著,总有效率达90.7%,优于对照组患者的8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n(%)]

2.2 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情况观察 通过对两组患者肝、肾功能进行检查,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无严重药物不良反应情况发生,观察组5 例(占5.2%)出现窦性心动过缓,10 例(占10.3%)出现甲状腺功能异常;对照组6 例(占6.2%)出现窦性心动过缓,11 例(占11.3%)出现甲状腺功能异常;均未影响治疗,在调整给药后恢复正常。

3 讨论

胺碘酮是临床上常用的Ⅲ类抗心律失常药,对于轻度非竞争性的α及β肾上腺素受体具有阻滞作用,也具备轻度Ⅰ及Ⅳ类抗心律失常药的性质[4]。其主要电生理效应是将各部位心肌组织的动作电位及有效不应期进行延长,对于消除折返激动有辅助作用;通过抑制心房及心肌传导纤维的快钠离子内流,让传导速度减缓,达到中止心动过速的目的;能够取到降低窦房结自律性的作用,不会影响到静息膜电位及动作电位高度;对于房室旁路前向传导的抑制比逆向抑制大;能够直接扩张冠状动脉及周围血管,并可对甲状腺素的代谢产生影响。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出现甲状腺功能异常有10 例(占10.3%),但均不明显,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在停止或减少用药后即恢复正常。结果表明,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采用胺碘酮对老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治疗,效果良好,能够在保证用药安全的情况下,改善患者心律失常症状。

[1]蓝荣芳,徐伟.起搏相关室性心律失常的识别与处理[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12,26(1):11-14.

[2]张定宝,马跃华.稳心颗粒治疗老年室性心律失常98 例疗效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9,30(9):45-47.

[3]李学林.小剂量胺碘酮维持治疗在抗老年室性心律失常中的应用[J].四川医学,2008,29(9):1158-1161.

[4]廖德宁,楊志健.胺碘酮药代动力学和电生理特性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09,23(6):475-476.

猜你喜欢

心动过速室性胺碘酮
《思考心电图之169》
观察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探究
《思考心电图之161》答案
曲美他嗪治疗心房颤动致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疗效观察
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效果观察
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56例临床分析
室性心动过速电风暴的诊治及进展
室性期前收缩性心肌病
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