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中地理新课改的困惑与思考

2013-05-28朱玉兰

教育改革与实践 2013年3期
关键词:教辅新课程新课改

朱玉兰

从2010年秋季开始,我省高一年级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我们的地理教师一方面努力实践新课程改革的思想理念,探索新课程改革的种种问题,品尝新课程改革给师生带来的诸多成功喜悦,同时我们也不乏困惑、失落和顾虑。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谈谈我对地理新课程改革的一些困惑和思考。

一、考纲暂时缺失,如何应对高考

要想使课改目标落到实处,高考改革势必配套进行。但实施新课改近一年了,仍未见到与新课程配套的高考考试大纲(或考试标准),高考怎么考?考什么内容?这些都不明确,使目前的教学处在盲目之中,老师们都在焦急地等待观望。再有对新旧教材之间存在不一致的内容如何处理?如果按照课标进行教学,又怕将来考纲对这些内容有要求,而且在与之配套的练习题和单元测试又出现了这些内容。若补充讲吧,课时又受到了限制。还有实施新课程改革后,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师如何评价?如果没有一个全新的标准,仍拿最终的升学结果来评价教师,势必会阻碍新课改的深入发展。

二、如何把体现新课程理念与落实教学目标统一起来

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由于对新课程理念的过度强化,从而产生了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凡课一定要体现新课程理念,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课就一定是好课?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新课改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有的地理教师以此为依据,在课堂上放开手脚让学生自由学习、自由讨论,教师只简单罗列出本节课的重、难点知识,然后袖手旁观;学生对简单的问题会在课本上勾画出,不理解的问题也会展开讨论,课堂气氛比以前活跃多了。但总发现在课堂上活跃的其实就只有那么几个学生,大多数学生等着听其他学生的发言,等着听老师的结论。

2.“滥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使教学过程由传统的“满堂灌”变成了“机灌”。教师们在课外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将讲课的内容制成精美的课件,上课时打开电脑,从头到尾点点鼠标、敲敲键盘,演示教学内容并讲解,其间穿插一些简单的地理问题,要求学生用“是不是”“对不对”作答。表面上看着热闹煽情,吸引了学生的眼球,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但大多数问题都是老师预设好的程序化的内容,学生可不假思索地回答“是”或“不是”,根本无法提高学生的地理能力和地理思维。

3.探究学习法是教学过程中最流行的方法。每逢公开课必有探究,甚至将一些毫无探究价值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学生为老师讲课而探究,参与人数众多,课堂气氛活跃,一节课结束,既没探究出什么结论,学生也感觉没学到什么新知识。

三、“引导”“讲授”等教学方式还要不要

自新课程实施以后,很多老师对传统的“引导”“讲授”等教学方式产生了一种排斥和恐惧心理,避之犹恐不及。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还要不要教师的讲授?对于处于学习阶段的学生来说,特别是地处偏远山区学校的学生,地理基础知识薄弱,地图意识淡薄,缺乏基本的学科知识、学科思维和能力,有的甚至连地图上的方向都无法判别,让其自主学习,让其自由探究,是无法按时按量完成教学任务和落实教学目标的。即便是对地理基础较好的学生来讲,其思想和思维远没有达到成年人那样深刻成熟。只有通过老师及时有力的引导和讲授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和提升,知识与能力得到丰富和增长,激发起学生更深刻的思考,从而完成对知识的个人建构,这也是高效率的教学活动的基本要求。所以,教学并不反对讲,不该讲的时候讲了是多余,该讲的时候不讲也是教学的失误。

四、教辅材料的选用十分困难

现在,学校为我们订的教辅材料是通过教育行政部门下发的清单选购的。结果发现,还是旧教材的内容,许多题目是超出课标要求的;而若要自己选用好一点的新教材配套的教辅材料,则因各种的限制不能订购;同时即使现在较好的新教材配套的教辅材料,许多题目的能力要求也是很高的,不太适合我们这一类学校学生,需要精选。因为编写的人在都没有教过或者没有很好的研读教材与课标。

五、教学由课堂向课前、课外延伸

新教学方法提倡学生自主、探究、开放式地学,加之我们班生数多,要在课堂内充分体现学生学习过程和照顾每个学生是几乎不可能的,另外我们每周只有两节课,两节课间时间相隔长,知识学过容易淡忘。为此我们针对必修二内容相对比较简单的特点确定以新教法为教学主基调并在学生中推行“课前小组自学讨论式"学习作为辅助将教学从课堂中延伸到课前,具体做法是:将学生按座位位置每四个或三个做为一个学习小组,小组长轮流当,老师每节课布置好下节课要学的内容,由小组长组织小组成员学习讨论新课,梳理知识脉络、讨论教材相关问题形成小组结论、初步完成相应练习,这样课堂上教师即可组织让学生整理知识、发表见解。经过两周的尝试,我们认为这样方式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学习热情比较高,通过课前小组讨论学和课堂师生互动学有效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也很好地解决了课堂时间不足和学生数多的问题。

总之,任何一项改革都是一项任重道远的任务,它不可能一蹴而就,需不断探索,新课程的改革和实施也不例外。目前的新课改处于不成熟的探索阶段,要正确、深刻地认识与理解现代地理教育的特征,突破旧的思维方式,逐步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教学观、质量观等素质教育新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打下扎实的基础,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

猜你喜欢

教辅新课程新课改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非法劣质教辅须严打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新疆:不得强制学生购买教辅材料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教辅出版,痛并快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