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电行业专利情报概述分析1

2013-05-25钱进文

风能 2013年3期
关键词:专利申请风电检索

钱进文

(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100176)

风电行业专利情报概述分析1

钱进文

(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100176)

根据目前风电的技术和市场特征,本文从中美两个重要区域及重点的风电企业对风电相关专利信息情报进行检索分析,并借鉴已发生的风电行业专利纠纷案例进行描述和讨论,为风电行业尤其是整机企业了解行业技术信息及经营发展提供参考。

风电;专利;纠纷;分析

0 引言

专利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竞争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各行业的技术领先企业,更是将其作为保护自己、打压对手、制定规则、垄断市场的最常见和有效的武器。

在风电行业,诸如通用电气(GE)、安耐康(Enercon)、歌美飒(Gamesa)等国际风电巨头都有发起专利诉讼以达到其商业竞争目的的案例,多数风电企业甚至包括国内的一些企业牵涉其中,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重大影响。据相关统计,截至2011年,国内有风电机组下线并保持运营生产的企业有44家,批量生产的有25家,其中,金风科技、华锐风电、国电联合动力、明阳风电4家企业跻身全球前10名[1]。

本文根据目前风电技术和市场特征对主要国家和地区以及重点风电企业有关风电专利信息的情报进行了检索分析,并借鉴已发生的风电行业专利纠纷案例进行讨论。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的统计,专利所记载的技术信息量约占整个技术信息量的90%,根据WIPO的估算,利用专利信息可缩短研制周期60%,节约费用40%。利用专利信息使高新技术的研发在高起点上开始,避免低水平重复研究,并避免潜在的侵权风险,同时通过专利信息可了解所属行业技术发展现状,跟踪了解参与者的专利技术,能更好地为风电企业了解行业技术信息及经营发展提供参考。

1 国内风电专利情报分析

首先对中国大陆的风电专利检索结果进行分析,在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库进行风力发电相关专利检索,对检索所得数据进行筛选并分析如下。

1.1 历年申请趋势

中国大陆的风力发电专利活动周期比较长,从开始建立相关的专利制度后就开始有了相关的专利申请,但是早期的专利申请量并不大。直至2000年之后,风电专利的申请量增长迅速,但总体增长趋势趋于平稳。

对比分析图1和图2[2],可以看出,风电专利申请数量随着风电市场的迅速发展而迅速增加。专利申请趋势基本反映了该行业的发展趋势,国内风电技术专利申请数量也是伴随着风电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而增加的,同时也与中国政府近几年大力提倡和鼓励知识产权创新与保护密不可分。

1.2 法律状态分析

在检索到的中国风电技术专利申请中,有较大比例为实用新型申请,一般被认为具有更高价值的发明专利所占比例基本保持在略高于50%的水平,按趋势分析,后续发明申请的比例会逐渐增高。

对上述检索结果的专利法律状态进行分析如图3和图4所示。通过分析发现,由于近些年发明专利申请增长迅速,有50%以上的发明专利申请仍然在审核当中。在不到50%的已知审核结果的发明专利中,只有总数20%的目前仍然具备有效权利,20%以上的发明专利目前处于失效状态,其失效原因有审查驳回未授权的,有申请人主动放弃而未获得授权的,有授权后未能进行维持的。

大部分有效的有权专利都是近年申请的,即刚获授权不久。由于申请时间较短,所以大部分的专利还拥有较长的保护期限(发明专利保护期限为自申请日起20年,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的保护期限为自申请日起10年)。

图1 中国风电专利新增及累计申请趋势分析

图2 中国风电装机容量新增及累计趋势分析(MW)

图3 中国风电发明专利法律状态分析

图4 中国风电实用新型专利法律状态分析

而前几年的专利申请,尤其2000年以前的专利基本都是无效状态,除去发明在审查阶段未获授权的原因外,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授权后的专利实用价值不高,对于权利人来说并不值得支付逐年增加的维持年费,从而导致失效。总体上从发明专利20年的保护期限来看,专利的生命周期维持比较短。

同样,早期的实用新型专利的生命周期也比较短,申请时间为5年左右的实用新型专利维持有效的比率只有50%左右,对于申请时间在5年以上的实用新型专利维持有效的比例更低。

1.3 权利人分析

将检索到的专利以专利权人进行类别分析,在检索到的中国风电相关专利涉及到近千个专利权人,有一半以上为个人权利人。本文重点对国内及国际的风电企业专利申请进行分析。

对国内及国际装机容量排名靠前的风电企业按申请专利数排列分析,如图5所示。在国内风电技术专利申请中排名前三位的为风电行业的国际巨头GE、西门子(Siemens)和维斯塔斯(Vestas),专利申请均超过300件。其中,GE的专利申请量更是达到了800件左右,远远领先于其他风电企业。另外, Enercon和三菱重工(MHI)两家国外公司在中国虽没有市场销售,却依然在中国进行了较多的专利申请。

相比于几家国外的风电企业,中国本土的风电企业也有一定的专利申请数据,在专利申请排名前十中占据了5个名额,相比前两年有较快的增长势头。但是与国外的风电企业相比,国内风电企业的专利申请中,实用新型专利占了较大比例。

如果只对发明专利申请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发现,排名前十的只有3个国内企业:三一电气、金风科技和联合动力。而目前在中国拥有最多授权专利的是Enercon,之后依次为GE,Vestas,Gamesa,都是海外的风电企业。相比之下,中国本土的风电企业在拥有发明授权专利数量上明显不足。这也明显地反映出国内企业在技术创新和技术话语权上仍处于弱势地位。

再从专利法律状态分析,可以明显看出这些国外及国内的主流风电设备商的失效专利比例明显较低,且大部分主流风电设备商的在审发明专利比例要高于总体水平。我们也可以看出,大部分主流风电设备商近些年在中国的专利申请量较多,且处于增长状态,即随着专利的公开和审查,将会有更多的专利获得授权。

从图6看到,国外的风电设备商较早地进行了专利申请布局,尤其是Enercon,早在1999年就开始在中国进行了专利申请,2002年达到最高峰后随即下降,近些年申请量急剧降低,但依然保留了少量的申请。因此,虽然Enercon目前在中国不拥有较多的申请量,但是却拥有最多的授权专利量。同时,Enercon在中国的专利申请策略也基本反映了其在中国的市场策略。其早期的专利申请可能是考虑过中国市场并将其作为牵制竞争对手的策略,但后来由于一些原因一直没有进入中国市场后就调整了其专利申请策略,申请量有所减少。不过,中国作为重要的风电装机市场并具有较多的风电设备竞争对手,因此依然考虑在中国维持一定量的专利申请。

图5 主要风电设备商国内风电专利申请对比

图6 风电设备商历年中国专利申请趋势分析

Enercon的专利申请人甚至绝大多数的发明人都是Enercon的老板Aolys Wobben先生,可见其对专利战略的重视程度。而且,Enercon多次发起或涉入某些专利纠纷案件,具有较强的攻击性。但由于其多次在专利纠纷中未尝胜果,尤其是在印度与印度子公司的专利纠纷,这也许是其专利战略和企业市场发展战略有所转变的原因。另外,GE和Siemens在中国的专利申请数量一直保持增长,这也与其在中国的市场和竞争策略是一致的。

2 海外风电专利分析

为更全面地了解风电行业专利概况,在对中国风电专利申请进行宏观分析后,我们将以具有技术和市场代表性的美国为例,了解相关风电技术专利的概况。

由图7可以看出,与中国的情况类似,美国的风电技术专利申请量在2000年之后出现了较快的增长。考虑到专利申请从申请递交至公开有一段时间,所以2010年及2011年的数据并不能完全反映该年度的申请量。从总体趋势上看,增长还是趋于平稳的。

图8对检索到的美国风电专利申请权利人按数量进行了排名比较分析,排在首位的是美国本土企业GE,专利申请量远远领先于其他公司。结合其在中国的专利申请可以看出GE对把专利作为市场竞争手段的重视;其次是风电跨国巨头Vestas,申请达到500件左右;随后的第三梯队有MHI、Enercon和Siemens,申请量在300件左右,但是从图9可以看出,Enercon这些年的专利申请相比于早期保守很多。接下来的梯队是REpower,Gamesa,Nordex,申请量约100件;其中,LM作为叶片供应商也有着较多的专利申请量。(由于专利申请公开时间的滞后性,近些年的数据并不能完全反映该年度的申请量)

图7 美国风电专利历年申请趋势分析

图8 主要风电设备商美国专利申请比较

图9 主要风电设备商在美国专利申请历年趋势分析

图10 主要风电企业全球专利申请分布2. 国家和地区缩写代码分别是:AR—阿根廷;AU—澳大利亚;BR—巴西;CA—加拿大;CN—中国大陆;DE—德国;DK—丹麦;EP—欧洲;ES—西班牙;MA—摩洛哥;MX—墨西哥;NZ—新西兰;US—美国;ZA—南非;WO—国际申请。

为了更多地了解风电专利全球申请情况,将Vestas,Enercon,Gamesa,REpower,Suzlon,LM几家(未包括GE)全球主要同族申请情况做了分析,如图10所示。(由于数据库及时间限制,未能对如日本等较重要的专利数据进行检索,数据显示为排名靠前的主要地区和国家)。从图表中可以看出如下几点:

(1)风电的专利申请及市场覆盖了除南极洲的各大洲,这些风电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了较广泛的专利申请;

(2)风电的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欧洲、北美洲和亚洲,这也是风电技术发展和应用领先地区,也是风电技术和市场竞争最激烈的区域;

(3)相比其他地区,各风电企业在其本土区域进行了大量专利申请;

(4)各风电企业的专利战略与企业发展战略相关联,且各自战略风格不同。如Enercon,其专利申请的侵略性比较强,倾向于广撒网形式,在全球主要地区均有较大量的申请,即使在未有较高份额的市场占有率地区。相比Enercon,Vestas和Gamesa的专利申请策略针对性更强,除同样在本土有较多的申请外,更多地关注于主要的市场及竞争对手所在地。

可以看出,各国各地区的风电专利申请分布情况基本反映了目前全球风电设备技术和市场竞争的格局情况,也反映了企业的相应策略。

3 风电行业的专利纠纷案例

如前所述,多家风电设备商均发生过专利纠纷,其中GE与MHI的纠纷安全比较具有代表意义。GE与MHI均是涉及多个领域的跨国巨头,分别为美国和日本在相关领域具有标志性的公司。这两大公司在风电领域爆发了令人瞩目的一系列专利侵权诉讼事件,这非常值得行业内尤其是国内的同行者研究。

2008年3月7日,GE公司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U.S. International Trade Commission,ITC)提起诉讼,指控MHI公司侵犯了其风电机组相关专利(US5083039、US6921985和 US7321221),并要求在美国地区禁止进口MHI的风电机组产品,MHI方面则否认侵犯专利权,双方的专利之战正式打响。

需要关注的是,在GE公司提起诉讼之前的2007年,MHI宣布其在美国收到的2.4兆瓦风电机组订单已达411台。

2009年8月,ITC法官初步认定MHI侵犯其中两件专利(US5083039和US6921985),随即MHI对初步判定结果提出异议。

2010年1月,ITC经过复审重新判定认为GE并未在美国实施该专利技术,因而不符合337条款的相应要求,MHI没有违反337条款。对此,GE声称对裁决结果进行上诉。

2010年2月,GE又在美国德克萨斯洲北区联邦法院起诉MHI侵犯其另两件美国专利(US6879055和US7629705)。

2010年5月,MHI在美国阿肯色西区联邦法院状告GE违反反垄断法,指控GE滥用专利诉讼打击竞争对手,恐吓以及欺诈其客户来阻碍竞争,垄断市场,并寻求近10亿美金的赔偿。(最终未得到法院支持,否决了该诉讼动议)

同样是在2010年5月,MHI在美国弗罗里达洲中区联邦法院起诉GE侵犯其美国专利(US7452185 )。

在上述涉及到GE的5件专利申请中,由于US5083039在诉讼期间达到专利保护期限而无效未议,其余4件分别被提及复审请求。这5件专利有1件为机械结构相关的专利技术,另外4件均为电力电子控制相关的专利技术,也体现了GE风电专利申请布局的特征——大部分专利技术均为电控控制技术。

2012年3月,美国法院裁定,MHI侵犯了GE的风电技术专利,并向GE支付1.69亿美元。[3]但是,MHI的损失不仅于此,在2008年GE对MHI发起相应的专利诉讼起,直到2011年10月,MHI才在美国市场获得来自Duke Energy的风电机组订单。

然而,在应用专利手段进行互相竞争中,并不一定都上升到法院的专利诉讼案件,在日常工作中对竞争对手的专利信息跟踪并采取相应的预警措施可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保障。如对Enercon与Vestas的一件纠纷专利EP1386078为例,进行专利的信息检索分析,该专利均具有大量的同族申请,进一步查询,在这些欧洲专利申请授权后,即遭到了多个公司对这些专利提出无效异议,其被提起异议的情况如下:

•2005年12月15日,SEG提出异议申请

•2005年12月15日,Nordex提出异议申请

•2005年12月15日,ABB提出异议申请

•2005年12月16日,Vestas提出异议申请

•2005年12月16日,Gamesa提出异议申请

•2005年12月16日,REpower提出异议申请

……

该专利申请在诉讼发生之前就有Nordex、Vestas、Gamesa、REpower等多家企业都提出了异议申请,可见这些风电企业对于彼此的专利申请非常关注。因此,即使发生专利诉讼,专利的无效或异议也将作为一个重要的应对方法。由此可见,平时对行业和竞争对手的专利技术跟踪和风险管理显得非常重要,不至于去打无准备之战。

由此可见,专利纠纷产生的原因并不简单是技术上的侵权,而是背后企业商业利益的争夺。针对国内的众多风电厂商,在不断强调知识产权的本土市场和进入欧美等发达地区的国际市场,专利等知识产权游戏规则会被这些国际巨头熟练地运用于市场竞争活动中。国内风电企业要保持和提升竞争优势,尤其是要走向国际化,如何能了解和适应这些规则,甚至运用这些规则为我所用将是国内风电企业走上国际化竞争的必修之课。

建议在企业开展研发工作的同时,应把专利工作全方位地融合到具体的研发工作中。除了加强专利挖掘和申请工作,提升专利申请外,加强专利信息的检索和分析,引导和鼓励技术人员关注专利技术,培养研发人员在研发过程中对专利信息充分利用,也是十分重要的,利用专利信息可以从技术和市场等方面更好地了解行业和这个行业的参与者,为企业的技术和市场提供决策依据,从而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支撑。

[1] 李俊峰,等.中国风电发展报告2012[R].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12,9.

[2]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2011年中国风电装机容量统计[J].风能,2012(3):40-45.

[3] GE wins latest round of MHI fight[EB/ OL].Windpower Monthly. http://www. windpowermonthly.com, 2012-07-09.

Analysis of Patent Information on Wind Power Industry

Qian Jinwen
(Goldwind Science & Technology Co.,Ltd., Beijing 100176, China)

Based on the wind power technology and market characteristics, the paper searched and analysed the wind power patent information focused on the Chinese and US market, and discribed and discussed the patent disputes between the different wind turbine suppliers. Some suggestions were proposed to the wind turbine companies so as to provide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wind power; patent; dispute; analysis

TM614

A

1674-9219(2013)03-0056-06

2013-01-20。

钱进文(1983-),男,硕士,主要从事技术研发工作和企业专利管理工作。

1. 本文中的所有数据、信息和观点仅提供信息参考,不作为任何法律依据,不承担任何责任。更多的风电行业专利情报分析请参见作者编写的《风电专利综述2012》。

猜你喜欢

专利申请风电检索
2019年第4-6期便捷检索目录
海上风电跃进隐忧
分散式风电破“局”
风电:弃风限电明显改善 海上风电如火如荼
专利申请审批流程图
专利申请三步曲
专利申请审批流程图
专利检索中“语义”的表现
重齿风电
国际标准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