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铃薯抱窝生产技术

2013-05-21郑艳美刘全国

中国蔬菜 2013年9期
关键词:主茎拱棚块茎

□ 郑艳美 刘全国

马铃薯抱窝生产关键技术:早春搭建塑料小拱棚,覆盖双垄,脱毒微型薯留3~5个健壮芽,定向播种,稀植,以多次培土抱窝替代中耕除草;注重叶面施肥,地膜、拱棚膜适时解除;调控植株长势。

马铃薯小拱棚双垄覆膜抱窝生产技术是唐山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马铃薯脱毒生产技术研究与应用”的一项技术集成与创新。该技术已在唐山玉田县大安镇、丰南区大新庄镇、钱营镇等马铃薯种植区连续3 a(年)推广应用,每667m2产量达3875kg,推广面积50hm2(750亩)以上。

马铃薯小拱棚双垄地膜抱窝生产技术是指早春搭建塑料小拱棚覆盖双垄,脱毒微型薯留3~5个壮芽,定向播种,株距30~35cm,行距50cm,多次培土抱窝,按照生长进度追肥,叶面喷施专用型植物生长营养液,调控植株长势,形成马铃薯直立矮化粗壮丛生茎分层抱窝生产(图1)。

图1 马铃薯抱窝生产

1 播种前准备

1.1 整地做垄 秋末开始整地,土壤深耕15~20cm,表面整平,每667m2撒施有机肥6000~8000kg,按行距50cm为中心线,自两边向中心培土,做成高10cm的拱圆状垄,上表面宽15cm左右。播种前10~15d(天)垄沟内灌足水分,并搭建两垄一拱的小拱棚,高50cm左右,垄上覆膜,使土壤蓄热,覆膜前每667m2用50%乙草胺乳油80~150mL兑水50kg 均匀喷雾除草。

1.2 催芽 春节后(1月下旬~2月初)将微型种薯(单薯质量5~6g,唐山玉田以早大白为主、丰南以荷兰十五为主)用0.1%~0.2%高锰酸钾液浸泡10~15min(分),或用2%硫脲浸泡20min(分),放在5~15 ℃的室内能见光的位置进行醒种催芽,一般15~20d(天)出芽,播种前用高效、低毒、广谱杀菌剂25%嘧菌酯(阿米西达)悬浮液1000~1500倍液喷洒微型薯表面,进行消毒处理,防止种薯或幼苗受病原菌侵染,风干后待播。

2 播种、培土与肥水管理

2.1 抱窝生产定向播种 马铃薯抱窝生产是指马铃薯地下块茎多如一窝鸡蛋样的生产方式,采用脱毒微型薯留3~5个健壮芽整薯浅播,通过多次培土完成。2月中旬当拱棚内5cm地温稳定在3~5℃时播种。抱窝生产株行距要大,播种时行距50cm,顺行向按株距30~35cm用木槌或铁锹把打孔,孔径略大于微型薯直径,深约5cm,每个孔的底部施磷酸二铵约15g作底肥,并与底土混匀,充分利用微型薯顶芽的顶端优势使顶芽(芽眼)向上定向点播,薄膜的孔口用土封严,并扣上小拱棚。

2.2 播种后多次培土抱窝

2.2.1 蹲芽土 在2月底3月初,小拱棚内膜下地温达8~15 ℃,部分幼苗开始拱土时进行第1次培土蹲芽,延缓顶芽出土时间, 增加土内节数,培土厚2cm左右。培土时将定植孔口处的塑料薄膜扩大,使所培土与底土相连,地膜孔口用土封严。此时要保持小拱棚状态完好,以免影响地温上升。

2.2.2 分茎扩窝土 3月中旬幼苗高10~15cm时,揭开地膜进行第2次培土,培土后将地膜整平。微型薯整薯播种,芽眼多,形成的主茎多,主茎越多,抱窝生产潜能越大。培土前将主茎分向四周,保留3~5个壮芽,并用土压住基部5cm左右,使各主茎自中心分开,培土厚5cm。

3月下旬逐渐揭小拱棚通风,白天揭开,晚上盖膜,避免夜间低温使植株遭受晚霜冻害,采用渐进式揭棚膜的方法。

2.2.3 困匍匐茎土 4月上旬,当气温达到15 ℃时,去除小拱棚。现蕾期匍匐茎尖端开始膨大时进行第3次培土,厚5cm,以防止匍匐茎露出地面变成新的枝条。

2.2.4 防绿薯土 4月下旬马铃薯进入膨大盛期,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每隔1周喷1次,连续喷3次。为防止块茎露出地面出现绿薯而进行第4次培土,清除地膜,培土厚5cm左右。经过4次培土,最终形成垄背宽35cm、高25~30cm的高垄薯窝。

2.3 肥水管理

2.3.1 追肥 据试验,每生产1000kg马铃薯需吸收氮3.5~5.5kg、磷 (P2O5)2.0~2.2kg、钾(K2O)10.6~12.0kg,N、P2O5、K2O吸收比例为1∶0.4∶2。整个生长过程按照适时、适量、适肥的原则追肥。生长前期施氮为主,团棵现蕾期施磷为主,生长后期块茎膨大期施钾素;第2次培土前每株每次追施尿素15g,揭膜后每隔15d(天)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1次;在第3和第4次培土时每667m2分别施45%硫酸钾肥20kg;第4次培土后,叶面喷施天达2116植物生长营养液(植物细胞膜稳态剂) 地下根茎专用型叶面肥,每隔10~15d (天) 喷1次,连喷3次。

2.3.2 浇水 第2次培土后,每次结合施肥、培土浇水1次,第1次浇水量不能过大,以免降低地温。揭膜后马铃薯块茎膨大期要经常保持土壤湿润,为防止干湿交替形成畸形薯,要适时浇水。

2.4 植株生长势调控 当马铃薯植株株高40cm时,喷施矮壮素2000~2500mg·kg-1,延缓地上部茎叶旺长,促进块茎膨大,防止因植株过高而出现倒伏现象(图2)。

图2 大垄直立矮化丛生茎

3 病害防治

春播马铃薯主要病害为早疫病,湿度大是病害发生的诱因,应着重预防。每次培土浇水、小拱棚湿度增加时,用80%代森锰锌(大生)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64%恶霜·锰锌(杀毒矾)可湿性粉剂400倍液喷施防病。

4 采收

5月底至6月上中旬即可采收,采收前1周停止浇水,此时正值马铃薯市场供应淡季,市场售价高。

猜你喜欢

主茎拱棚块茎
早春拱棚胡萝卜管理要点
遮阴处理对白及块茎产量和有效成分的影响
不同来源小麦品种主要产量性状的比较分析
金荞麦收集系株型相关性状遗传变异分析
短期窖藏下马铃薯块茎品质指标的变化趋势
甘蓝型油菜双主茎YD 4899的选育及表型性状比较分析
天气转冷 拱棚多膜覆盖早进行
马鞍型白及组培种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及通径分析
马铃薯品种‘荷兰15号’主茎密度与植株性状及块茎产量的关系
HPLC法测定马铃薯块茎中糖苷生物碱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