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蒜黄温室网式密植多茬栽培技术

2013-02-23

中国蔬菜 2013年9期
关键词:白皮出库温室

采用温室网式密植多茬蒜黄栽培技术,通过合作社统一购进种蒜、统一贮存、统一栽培模式、统一销售,实现每667 m2年产商品蒜黄13 万~15 万kg,平均效益13万元以上。

辽宁省葫芦岛市高桥镇万家屯村的蒜黄已有几十年的栽培历史,但多为零星种植,不成规模。2006年在召集人的带领下成立了葫芦岛市万家绿丰合作社,建立了蒜黄生产基地。合作社投资400万元,建立了1 000 m2、贮存能力达到2 000 t 的恒温库,统一购进种蒜,统一贮存,并且统一栽培模式,统一销售。目前蒜黄生产基地温室面积达到133 400 m2(200亩),年产蒜黄500万kg,产值3 000万元,纯收入500万元。高产温室年播种10 茬,每667 m2年产蒜黄13 万~15 万kg,平均效益13万元以上。通过多年的实践,形成了蒜黄温室网式密植多茬长季栽培技术,生产的蒜黄具有“白长、色好、耐贮、无污染”的特色(图1),产品主要销往东北、内蒙古和京津地区。

图1 温室网式密植蒜黄

1 温室建造

蒜黄生产的温室结构比较简陋,与高效节能日光温室结构不同,棚向随地势而定,采用半地下式,平地下挖1 m,矮后墙、长后坡,后墙高1 m(下挖的后截面即为后墙),后坡长2 m,钢管骨架,跨度6.5 m,为便于管理,长一般不超过40 m,两排横梁,两排立柱,横梁及立柱间距3 m,拱架间距75 cm,外保温是草苫加纸被或草苫加棉被,主要是为蒜黄生长提供暗室,不靠日光取暖,采用煤炉加温。

2 长季栽培茬口

蒜黄的生产周期为每年8月中旬到翌年5月中旬,每20d(天)左右1 茬,历时9个月。

3 种蒜的购买及贮存

每年6月末到7月初为种蒜的购置期,栽培区建有恒温库,按照每户的生产规模和生产周期,从山东省长清县批量购进白皮紫蒜,经过简单挑拣即入库贮藏,贮藏温度在-4~-3℃,保证种蒜休眠,以后根据不同种植期及时出库“醒蒜”种植。

由于白皮紫蒜恒温库贮存至翌年1月初时基本解除了休眠,休眠结束后的种蒜温室软化栽培时长势差,产量低。为了延长栽培季节获得高产,于1月中旬从黑龙江肇东市购进上年11月收获的白皮蒜替代山东白皮紫蒜继续生产,该蒜由于收获晚,休眠期也相对延迟,可放入-4~-3℃的恒温库或相同温度的室内,根据播期随时出库“醒蒜”种植。

4 种蒜处理

4.1 出库“醒蒜”所谓“醒蒜”就是用人工提温的方式迅速解除休眠,刚出库的蒜种,由于冷库的特殊条件及蒜的呼吸作用,往往在蒜种外会有水珠或看不见的湿气,出库后不能直接把种蒜放在“醒蒜室”内,要单层摆放充分见风后,待种蒜表面水分蒸发后再码垛,每包种蒜约40 kg,大约5个包码1 垛,10 d(天)倒垛1次,保持温度5℃左右,20d(天)左右时掰开蒜瓣,每瓣蒜的胚芽生长点到达出叶口视为“醒蒜”结束。“醒蒜”期间要时刻监控垛温,温度过高易“捂垛发包”,造成种蒜播后长势弱,产量低,植株不整齐,不利于管理,影响采收品质。

4.2 泡蒜种蒜种植前要充分浸泡12 h(小时)左右。可在温室内建专门的水泥池,水泥池大小根据温室种植面积而定,40 m 长的温室,水池宽1 m、长3 m、高1.2 m,每次能泡蒜600 kg。当吸水率达到种蒜质量50%左右泡蒜结束,然后将种蒜表面水分排尽沥干,下次泡蒜时再适量添加新水,水不变质就不更换,更换下来的泡蒜水可作为蒜黄田的灌溉水,经过充分浸泡的大蒜出苗快,长势整齐。从黑龙江购进的白皮蒜泡蒜后还要闷放2d(天),然后再人工去除干瘪的茎盘基部,注意不要伤到茎盘,否则易造成不出苗或出苗慢。

5 做畦

蒜黄畦一般宽3 m,长约6 m 左右(随温室跨度在留足作业道后而定),一般采用半地下式,下挖50 cm后再将表土返填15 cm 厚,畦埂一般用普通红砖单砖沿畦方向横立4层,水泥钩缝,顶层每个砖缝内分别砌入2 根铁钉,留作挂两侧栽培畦防倒伏网用。

6 密植

6.1 山东白皮紫蒜 由于山东种蒜浸泡后抗压性下降,摆蒜前要在靠近前底脚的畦头铺一层15 cm厚的营养土,随铺土随摆蒜,避免人为踩蹋铺土,造成土壤板结。营养土为3 a(年)内不重茬的菜园土,每立方米土加入三元复合肥(N∶P∶K 为15∶15∶15)0.5 kg,可避免蒜黄后期脱肥造成茎秆强度不够而倒伏,提高蒜黄产品的商品性。摆蒜时背对着作业道方向倒退着摆蒜,将蒜密集码在畦面上,无需分级栽培,码蒜时一定要用力向下稍按,以使种蒜基部与土壤紧实接触。由于山东种蒜个大,每畦码放320~325 kg,每667 m2摆蒜约35 万头。

6.2 黑龙江白皮蒜 先整畦铺15 cm 厚营养土,营养土的配方同山东白皮紫蒜,先在作业道上操作摆蒜,逐渐向畦内,在栽好的种蒜上铺1 m 见方的木板并踩在上面,随栽随移动,便于操作和压实压平种蒜。由于黑龙江的种蒜个头稍小,用种量相对少些,每平方米16.5 kg 左右。每畦码放300 kg,每667 m2摆蒜38 万头。

7 摆蒜后的管理

7.1 水肥 栽完蒜后要浇透水,以后整个生长期再浇水3次,5~6d(天)浇1次,采用大水漫灌,收割前3~4d(天)不浇水,以增强蒜黄的耐贮性。在有底肥的情况下,整个生长期不再追肥。

7.2 温度 白天最适温度为15℃,最高20℃;夜间最适温度为12~13℃,最低8℃。

7.3 光照 蒜黄属软化栽培,整个生长期只见散射光,在苗高25 cm以上时稍加大散射光量,通过前底脚卷帘见光。温室外保温材料起保温和遮光作用,室内靠取暖炉加温,取暖炉建在靠作业道侧,每10 m一个取暖炉,为加大散热面积,炉桶向前延伸到前底脚后,平行前底脚方向延伸约10 m后烟囱口露出温室外。每天每个取暖炉在严寒季节用煤10 kg 左右。

7.4 架防倒伏网 为了防止蒜黄长到一定高度后发生倒伏,经过多年摸索后,播后采用8 cm 见方的尼龙网罩在畦面上,形成网式栽培模式,尼龙网要距离种植畦面30 cm 高,与畦埂平,两端固定在畦两端预埋的木棍或竹竿上,畦中间的尼龙网的两边钩挂在预先砌在砖缝的铁钉上,每畦一网,整个网一定要绷紧(图2)。

图2 密植蒜黄防倒伏网

8 采收

一般在栽培后20~25d(天)即可采收,此时蒜黄长42~45 cm,收割时要紧贴蒜苗基部下刀,捆把出售,1 kg种蒜可采收蒜黄1.2~1.4 kg,播种1次,只收割1次,随后将种蒜清除,准备播种下茬。一般播种8~10 茬。注意决不收割第二刀,蒜黄是高投入高产出产业,二刀蒜黄产量品质都大大下降,虽然省去了种蒜成本,但占用大量了时间和人工。采收前要控制浇水,避免水分过大,否则不利于产品的贮藏与运输,影响产品品质。

猜你喜欢

白皮出库温室
浅谈李根白皮的应用及其替代品*
现代温室羊肚菌栽培技术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配方高架库空箱出库程序的优化设计与应用
可以避免一个温室化的地球吗?
四部门发文要求切实加强国家政策性粮食收储和销售出库监管
足球黑白皮
散粮出库 加快腾仓
优化拍卖出库流程控制防范拍卖出库环节财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