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丹参提取物中酚酸类含量的快速检测法

2013-05-17蒋成英杨荣平张小梅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3年3期
关键词:试液酚酸光度

励 娜,胡 荣,蒋成英,杨荣平,张小梅

重庆市中药研究院,重庆400065

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Bge.的干燥根及根茎。性微寒味苦,具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的功效。用于胸痹心痛、脘腹胁痛、癥瘕积聚、热痹疼痛、心烦不眠、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疮疡肿痛[1]。丹参药材中主要含脂溶性和水溶性成分。其中水溶性成分主要为丹酚酸类化合物,如丹参素、丹酚酸A、丹酚酸B、丹酚酸C、迷迭香酸等,具有改善微循环、抗血栓、促进组织恢复等作用。现代医学认为,丹参酚酸类成分能够缩小心肌梗死的范围,减轻其病情,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同时有明显的抑制血小板聚集、抗凝、溶纤及降低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2]。

《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丹参项下收载用HPLC法测定丹酚酸B的含量标准,测定时间在20 min以上,只能测定丹酚酸B单一组分的含量,不利于丹参药材水提物的整体质量控制。本实验应用硝酸铝络合显色原理,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丹参提取物中酚酸类的含量,并对方法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快捷、准确,大大缩短了丹酚酸含量测定时间,提高了丹参药材质量检测的效率,为丹参药材及其水提物质量控制提供了有效方法。

1 仪器与材料

UV-160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公司);BUG25-12超声波清洗机[220 W,50 KHz,必能信超声(上海)有限公司];数显恒温水浴锅(上海梅香仪器有限公司);AEG-45SM电子天平(十万分之一,日本岛津公司);BP121S电子天平(万分之一,北京赛多利斯科学仪器有限公司)。丹参药材提取物(南京泽朗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批号:090927);丹酚酸B对照品(南京泽朗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批号:115939-258A0056)。试剂均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1 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2.1.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称取丹酚酸B对照品1.6 mg,置于10 mL容量瓶中,精密称定,加入75%甲醇溶解并定容至刻度。即得每1 mL含0.16 mg的丹酚酸B对照品溶液。

2.1.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丹参提取物粉末约0.02 g,精密称定,加沸水使溶解,冷却后定容于25 mL容量瓶,摇匀,作供试品溶液。

2.2 测定波长的选择

取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5 mL,分别置于25 mL量瓶中,顺序加入 5%NaNO23 mL、10%Al(NO3)30.5 mL、NaOH 试液 15 mL,加水至刻度,摇匀,放置5 min后,在400~800 nm波长范围内扫描,二者在482 nm有最大吸收,故选择482 nm为测定波长。

2.3 分光光度法条件筛选

2.3.1 5%NaNO2用量考察

取供试品溶液各5 mL,置于25 mL量瓶中,分别加入 5%NaNO20、1、3、5、10、13 mL,再加入 10%Al(NO3)30.5 mL和NaOH试液5 mL,加水至刻度,摇匀,放置5 min后,在482 nm波长处测定其吸光度分别为 0.074、0.330、0.441、0.398、0.438、0.432。结果表明,5%NaNO2用量在3 mL时样品吸光度较高,故5%NaNO2用量选择在3 mL为宜。

2.3.2 10%Al(NO3)3用量考察

取供试品溶液各5 mL,置于25 mL量瓶中,加入5%NaNO23 mL后,分别加入10%Al(NO3)30、0.1、0.5、1、3 mL,再加入 NaOH 试液 5 mL,加水至刻度,摇匀,放置5 min后,在482 nm波长处测定其吸光度分别为 0.065、0.431、0.469、0.522、0.511、0.478。结果表明,10%Al(NO3)3用量在0.5 mL时样品吸光度较高,故10%Al(NO3)3用量选择在0.5 mL为宜。

2.3.3 NaOH 试液用量考察

取供试品溶液各5 mL,置于25 mL量瓶中,加入5%NaNO23 mL、10%Al(NO3)30.5 mL 后,分别加入 NaOH 试液0、1、5、10、15 、16 mL,加水至刻度,摇匀,放置5 min后,在482 nm波长处测定其吸光度分别为 0.164、0.358、0.496、0.511、0.550、0.551。结果表明,NaOH试液用量在15 mL和16 mL时样品吸光度均较高,同时吸光度值相差不大,故NaOH试液用量选择在15 mL为宜。

2.3.4 显色时间的考察

取供试品溶液5 mL,置于25 mL量瓶中,加入5%NaNO23 mL、10%Al(NO3)30.5mL 和 NaOH 试液15 mL,加水至刻度,摇匀,分别在 0、3、5、10、20、30 min后,在482 nm波长处测定其吸光度分别为0.522、0.522、0.521、0.517、0.515、0.514。结果表明,在放置5 min内吸光度值较高且稳定,5 min后吸光度值开始下降较明显,故选择的显色时间为5 min。

2.4 线性关系考察

精密移取对照品溶液 0.5、1、2、4、6、6.5 mL,分别置于25 mL量瓶中,顺序加入5%NaNO23 mL、10%Al(NO3)30.5 mL、NaOH 试液 15 mL,加水至刻度,摇匀,放置5 min后,于482 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以丹酚酸B的浓度(mg/mL)为横坐标(X)、吸光度值为纵坐标(Y),进行回归,回归方程为Y=0.8071X+0.0427(r=0.9977)。结果表明,丹酚酸B含量在0.0782~1.0166 mg范围内,吸光度值与含量线性关系良好。

2.5 精密度实验

精密吸取丹酚酸B对照品溶液(0.16 mg/mL)5 mL于25 mL容量瓶中,按2.4中显色条件操作,经放置显色后,于482 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连续6次,RSD值为0.009%,表明仪器精密度较好。

2.6 稳定性实验

2.6.1 对照品稳定性试验

精密吸取丹酚酸B对照品溶液(0.16 mg/mL)5 mL于25 mL容量瓶中,按2.4中显色条件显色后,分别在 0、0.5、1、1.5、3、4、8、12、24 h 测定其在 482 nm波长处的吸光度。吸光度平均值为0.668,RSD值为1.57%。结果表明,对照品溶液在24 h内较稳定。

2.6.2 样品稳定性试验

取丹参提取物粉末约0.02 g,精密称定,按2.1.2项下制得供试品溶液,取供试品溶液5 mL,按2.4 中显色条件显色后,分别在 0、0.5、1、1.5、3、4、8、12、24 h测定其在482 nm波长处的吸收度。样品24 h内总酚酸含量平均值为19.553%,RSD值为3.26%;12 h内丹酚酸含量平均值为19.718%,RSD值为1.66%,表明供试品溶液在显色后12 h内基本稳定。

2.7 重现性实验

取丹参提取物粉末约0.025 g,精密称定,5份,按2.1.2项下制得供试品溶液,分别取供试液5 mL,按2.4中显色条件显色后,测定其在482 nm波长处的吸收度。计算丹酚酸的含量平均值为19.416%,RSD值为1.18%,表明实验重现性良好。

2.8 回收率试验

精密称取已知含量的丹参提取物6份,精密称定。按样品中丹酚酸含量的80%、100%、120%精密加入对照品,按2.1.2项下制得供试品溶液,分别取供试液5 mL,按2.4中显色条件显色后,测定其在482 nm波长处的吸收度。计算回收率为101.652%,RSD值为0.81%,结果见表1。

表1 加样回收率试验结果(n=9)Table 1 Results of recovery test(n=9)

2.9 样品的含量测定

按拟定含量测定方法对丹参药材提取物3批样品进行检验,结果见表2。

表2 3批样品中含量测定结果Table 2 Content of salvianolic acid determined in 3 batches’sample

3 讨论

本实验测定法较用HPLC法测定丹酚酸B单一成分含量更快速、简便,同时对丹参药材水溶性大类成分的控制也更为准确、可靠。同时,可根据本实验方法及结果,将显色剂组合开发为测定试纸等快速测定用产品,用于含邻二酚羟基的酚酸类化合物的测定。对药材的种植、加工、炮制等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开发利用价值。

丹参药材中酚酸类成分含量约为10%~13%[3],而本实验测定含量在19% ~20%,原因在于本实验测定的是丹参水溶提取物中酚酸类成分的含量,理应比丹参药材中酚酸类成分的含量高,实验目的在于考察方法的可行性。

丹酚酸类成分受热见光均不稳定、易氧化,故样品制备好后应及时检测。同时,应注意样品的避光低温保存。

本法简便、准确,重现性良好,可用于丹参药材及提取物的质量控制。

1 Chinese Pharmacopoeia Commission(国家药典委员会).Pharmacopoeia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Beijing:China Medical Science Press,2010,Vol I.70.

2 Gao X(高霞),Wang ZM(王著明),Wen SJ(温守俭).Different water extraction and alcohol precipitation process for the purification of salvianolic acid process.Jilin Med J(吉林医学),2009,30:614-615.

3 Ye Y(叶勇).Comparative study on determination of salvianolic acids content by colorimetery and HPLC.J Zhejiang Univ Tradit Chin Med(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30:350-351.

猜你喜欢

试液酚酸光度
一种基于SOM神经网络中药材分类识别系统
PCR仪温度过冲特性有限元仿真研究
双咖酚酸在小鼠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与组织分布
乘用车后回复反射器光度性能试验研究
丹参中丹酚酸A转化方法
川芎总酚酸提取工艺的优化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与12种常用注射剂的配伍稳定性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皮试液集中配置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光度曲线反演空间目标形状的发展现状
水泥试样三氧化二铁的测定(基准法)中如何快速准确地调节pH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