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区办事处”:身披情景剧外衣的新闻栏目创新之道

2013-05-17文/王

中国记者 2013年7期
关键词:办事处栏目社区

□ 文/王 昊

(作者是长春广播电视台市民频道总编)

编 辑 陈 芳 chenfang@xinhua.org

一、闭合的信息链构建是“社区办事处”的根基

2008年末,策划栏目的时候,筹办小组在本土化的方向、排他性的设计、坚持原创概念及实用性方面进行了激烈争论。最后定名“社区办事处”,原因如下:

1.社区在未来中国的舞台上会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也蕴含着丰富的信息资源,它是带有本土化特性的优质信息资源。

2.“办事处”的字面表述很官方,很直接。真实的办事处在社会中的作用,也类似信息处理中的“把关人”,信息需要在这个场所进行汇集、分类、分派、处理、反馈。那么构建一个虚拟的“办事处”,区域范围内的事件就能集中体现,也承载了人群的各种症候,这符合情景剧的效果,是一个可延展的原创元素。这是“社区办事处”在运行中引入戏剧元素的初衷,也形成了信息链环节中信息筛选、发送、收集反馈的关键一环,既有象征意义,也有实际效果。

3.交互设计是社区办事处最初设计中必须完成的元素。在这个“办事处”中,需要接收大家的提问,也要处理问题,给予答复,这是真实的办事处特有的交互场景。信息的筛选、处理、反馈都要在这样的场所中完成。这是破解许多栏目无法实现受众反馈的困扰之处。

二、特殊信源——社区阵地

社区在战略上成为“社区办事处”本地化生存策略的目标。2009年全年,“社区办事处”策划了社区日特别活动,每周下一个社区,带去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政府部门现场的答疑解惑、电视节目的现场录制、免费的露天电影。这些亲民本土活动拉近了栏目与观众的距离,在线下形成了一定影响力。一年的时间,“社区办事处”收获了34个铁杆社区,这些社区被称为“社区阵地”。“社区阵地”一方面和栏目形成了稳固的基层人脉基础,向栏目提供大量的鲜活线索;另一方面,社区为居民服务的功能在电视上得到了强化。这种单线的局部联络,很具有一种亲情的契约效果,办事人能在自觉自愿的状态下投入到帮办行动中,多数新闻事件在社区协助下更有利于解决。

目前,长春350个社区与“社区办事处”建立了联系,其中近百个社区加入到“社区阵地”的平台中。“社区办事处”在长春市编织了一个特殊信息处理的大网,观众在这张信息网中,不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到一个局域空间内。栏目在社区中找到了特定类群中的关键人物,这里有着无法比拟的巨大信源。这类信源被分为四个类别:政府各服务部门的驻街机构;在社区内居住或工作的社会专家学者;有特点有故事的人;社区的组织机构成员。

三、“社区办事处”的特殊信息加工过程——间离效果

德国戏剧革新家布莱希特是“社区办事处”获得创作灵感的源泉,布莱希特的间离效果也是栏目最初制作整体风格的理论基础。栏目组内部的人员每个人都为此学习了一段时间,并从中得到了与众不同的收获。其中最为精炼的风格共识就是:熟悉—陌生—熟悉。

长春广播电视台“社区办事处”从创办到现在,要给一个很客观的归类很难,原因就是传统意义上的新闻栏目有着鲜明的特点。真实性、客观性、时效性等已经是新闻门类一个规范标准,客观权威,经得起推敲是任何一个新闻栏目追求的目标。“社区办事处”由于自身突破太大,全国没有同类型的节目,也因为他的戏剧化元素,很难进行精准的归类划分。“社区办事处”的古怪在于主体内容是新闻,但表达方式充斥着解构和戏剧化,其间真实和虚化的分寸又把握得恰到好处,最终追求的目标依旧是新闻真实,间离的戏剧元素仅仅起到了突出和强化作用,这是栏目特殊的信息加工方式。

“社区办事处”成功把情景剧和新闻之间的区分混沌化,价值和特色在这种破坏中实现。在重构了“社区办事处”的风格后,展现在受众面前的是一个被陌生化处理的真实。间离的过程,就是人为地与熟知的东西疏远的过程。“社区办事处”之所以有如此的演播室结构,设置四个不同的人物,其实就是把新闻陌生化处理,而最后的效果是更真实地贴近生活。

四个人物有着四种不同的性格。王主任热情、干练、经验丰富,有时有些唱高调,但更多的时候很体贴下属和居民。老张,比较滑头,办事不按套路出牌,但目的还是善意的。小雯,有些虎,什么话都说,经常在爱美和爱吃之间痛苦挣扎。琦琦,有些高傲,但不彻底,有些小资,又没多少钱。他们在人格特性上代表了部分人群,呈现是客观的,也没有脱离新闻的基础事实描述,达到了布莱希特提出的演员在感情上与角色保持距离的二元状态,把更大的空位留给观众,当与观众产生感情共鸣后,观众便成了角色,开始了内心的表演。这增进了栏目的亲和力,让观众获得思考争辩的乐趣。

四、“社区办事处”的信宿反馈作用

“社区办事处”力求追求区域范围的“场效应”。在一个空间范围内,即便是个案,也是有人在旁观望,他们试图窥探邻居的隐私,试图了解事件会不会影响区域规则、氛围、利益,会不会让自己的生活发生变化。如果栏目的记者能够把个案变成或引申为一个值得公众思考的案例,那就会把这个“场效应”发挥到最佳。一户带动一片,一事反映一面。为了达到“场效应”,栏目在早期还设计了记者的形象,让记者的每一次行为都具有自我推介意识,比如佩戴徽章。

在同一个“场”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对等的,容易形成交流感。在这个环节中,“社区办事处”提出了一项“黄金办结”的准则,这也被称为栏目质量标尺。民生新闻有一定浮躁性,追求现场、矛盾冲突、事件的本源,但事件的结果往往要等发酵之后才会给予进一步涉及,在这一过程中不良的处理过程和不良的民众与职能部门的沟通方式促成事件的向恶趋势,这并非是良性社会处理问题的态度。“社区办事处”强调的黄金办结除了质问、探究,还鼓励和宽容,这更加倾向于事件的结果向善趋势,同样使事件得到解决,但表达方式就大不一样了。所以“社区办事处”从来不做规则和制度的监督者,而做促进者。

猜你喜欢

办事处栏目社区
社区大作战
3D打印社区
关于栏目的要求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栏目主持人语
“大师问答Ask the Guru!”栏目问答精选(二)
栏目制,为什么这样红
八路军新四军办事处知多少
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石家庄办事处
如何积极应对社区老年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