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提升人才培养水平的路径选择

2013-05-16孟现志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教学质量课程教育

孟现志

(商丘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河南商丘476000)

自具有现代意义上高等教育组织雏形和特征的中世纪欧洲大学诞生以来,高等教育机构从远离社会、追求“纯粹学问”的象牙塔,逐渐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轴心。其职能也从人才培养,逐渐拓展到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以及文化传承创新。但是人才培养作为高等学校基本职能的主题始终如一,成为古今中外大学之根本任务。因此,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成为摆在大学管理者面前的两个基本课题。就实质而言,前者是对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和质量标准问题,后者则是人才培养的运行体制机制问题。

在世纪之交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进程中诞生的一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通过合并、调整、扩建等方式,形成区域大学,成为承担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扩招任务的主力军。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加强“硬件”与“软件”建设,十多年间实现了规模的迅速扩张,也在学校内涵建设、特色创建等方面进行了系列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总体上看,地方本科院校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专业结构不尽合理、办学特色不够鲜明、教师队伍建设与培养培训薄弱、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不强”等问题,还不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需要,以及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不小差距。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快速持续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目前已进入发展方式上的转变期、办学结构的调整期、深化改革的攻坚期和开放水平的提升期。在我国高等教育全面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及全面提升教育质量的新形势下,新建本科院校应以国家新一轮本科教学工程建设为契机,着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打造自身特色和优势,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好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一、科学设定学校发展目标与专业人才质量标准

(一)学校合理定位

在高等教育结构与体系研究中,如何划分高等学校类型,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又是一个高等学校定位与发展不能不解决的问题。因为面对复杂交错的多样化高等学校模式,要按照一定的划分标准分别归类,使所有高校能够各就各位,明确各自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制订合理的发展规划[1],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

合理定位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2007年,高等教育知名专家潘懋元先生在《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与特色发展》中指出:现在新建本科院校急需解决的问题就是重新定位的问题[2]。2008年,潘懋元在《再论新建本科院校的定位、特色与发展》中,较详细地介绍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的《国际教育分类标准法》(1997年修订稿)关于高等教育的分类办法[3]。它将第三级教育(中学后教育)分为两类:5A类和5B类(见图1)。5B类是培养实践人才,学习年限较短,一般为2-3年,也可以延长至4-5年或更长,学习内容是面向实际,适应具体职业内容的,“主要目的让学生获得从事某个职业或行业,或某类职业或行业所需的实际技能和知识”;5A类是培养理论人才,学习年限较长,一般为四年以上,并可获得硕士学位证书,“目的是使学生进入高级研究项目或从事高技术要求的专业”。5A类又可分为5A1与5A2,5A1是按学科分类,一般是为研究做准备的,培养专门的学术型人才;5A2则按行业分类,主要培养各行各业所需要的专业人才。

图1 第三级教育(中学后教育)

参照国际教育标准分类,结合中国高等教育的实际,潘懋元等专家认为我国的高等学校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学术型大学、应用型本科高校、职业技术高校。三种类型的区别,主要在于人才培养目标不同,并无层次高低之分,更无社会地位高低之别。各种类型之间,可以架设“立交桥”。新建本科院校大多应定位于5A2类,应朝专业性应用型的高等教育发展[4]36。它可以培养专业硕士研究生,但以培养本科生为主;它可以进行科学研究,但以应用理论研究和开发研究为主。同时,它虽面向行业,但与面向具体职业的高职高专不同。它培养的是行业的高级专门人才,专业口径较宽,适应面较广。不但要求有一定的理论水平,而且应当加强通识教育。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尊重学生选择,实施分流培养,造就三类人才:师资型、学术型、应用型。想当教师的可选师资型;想在技术、开发、推广、经营、管理、社会服务等领域发展的可选应用型;想进一步深造的可选学术型。对选择“教师教育方向”的学生,应加大教育学科课程的整合,开放“教师教育训练中心”,强化职业技能训练,培育学生的基础教育新理念,实践教育技术新方法,苦练教师教育基本功。对选择“应用方向”的学生,通过增加实践实训课程、建立导师制、开放实验室、建立大学生创新基金、鼓励学生申报学校创新基金项目、参加各类比赛、邀请行业专家与知名学者作报告等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对“继续深造”的学生,以打造专业领域拔尖人才为目标,以精英培养模式进行设计,为他们将来从事更高层次的专业学习和研究奠定基础。

(二)科学制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

大学生是一个具有双重特征的社会群体:一方面他们是普通的社会公民,与所有社会成员一样;另一方面,他们又是特殊的社会群体,负有特定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因此,大学生的素质要求也应包含作为普通社会公民的素质要求,如讲诚信,遵守法律和社会公德,身心健康等。诚心而论,作为做人的基本道理,这些素质无论如何都是不可或缺的,但重在养成教育,由家庭教育和基础教育奠定根基,大学教育不应过多地关注于此。因为高等教育还有更为重要的使命,即造就能够从事专门职业的专业人才(professionals)。

而对专业人才来说,专业维度上的素质更为关键,如果大学不能给学生“专业(profession)”方面的素质,漠视培养专业人才的责任,那么大学教育的“高等性”、“专业性”何从谈起?鉴于专业人才类型结构与职业领域的不同,这里给出具有普适性的基于“专业(profession)”的大学素质教育内容体系框架[5](见表 1)。

表1 基于专业的大学素质教育内容体系框架

学校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认真考量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和高等教育发展现状,确定人才培养的根本特征和教育教学重心,针对每个专业精心设计人才培养方向、培养规格与业务培养要求。结合行业标准与自身实际,制定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确定学生应具备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科学设定学生的知识(应知)、能力(应会)、职业伦理(应是)素质要求,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和教育教学运行方式,并通过学校教学的“宪法”——人才培养方案的形式予以正式确定下来。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研究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是为改革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比较清晰的操作思路。龚怡祖较为科学地界定了培养模式的内涵: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某种标准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它们在实践中形成了一定的风格或特征,具有明显的系统性和范型性。其外延应为整个培养过程,它所针对的是位于办学模式之下、教学模式之上这样一个区间的教育问题。培养模式是某种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的实践方式,处于连接理论与应用的中介位置,是培养目标和培养过程之间的“操作接口”。兼顾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的情况,“人才培养模式”的要素一般可包括专业设置模式、课程体系构造形态、培养途径与知识发展方式、教学运行机制、教学组织形式和学业评价方式等。

培养模式是一个拥有诸多构成要素并按照一定方式联系起来的复杂结构,它对环境的适应并不是均匀地分布于每个要素。培养模式的革新,可以是一种要素为主的改变,也可以是几种要素同时调整,还可以是所有要素都发生变化。这要依据时代特点和实际需要而定,而且要充分考虑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整体效应。人才培养活动是一个综合设计和利用教育资源、以全面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为目标的培养过程,这种综合化与个性化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对各个要素的透彻理解和巧妙组合。

(一)创新专业设置模式

专业设置是高等学校根据科学分工和产业结构的需要所设置的学业门类,高校专业设置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标志,它规定着专业的划分及名称,反映人才培养的业务规格和工作方向,直接影响着招生、培养、学位授予、就业和教育质量评估等方面。高校可从“设置口径、设置方向、设置时间、设置空间”四个方面创新专业设置模式。设置口径上:合理利用专业目录,拓宽专业口径,适当增设目录外专业;设置方向上:拓展专业方向,实行大专业、多方向;设置时间上:增加弹性,进校时模糊专业界限,按大类培养,到一定阶段实行分流培养;设置空间上:增加学生转专业、跨院系、跨校选修等学习自主权。

(二)创新课程体系构造形态

课程体系历来被视为人才培养的核心。不同类型的教学计划,本质上是由不同类型的课程提供的。衡量课程体系的指标有开课性能指标和选课性能指标。加强课程资源建设,丰富课程类型,提高课程质量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性工作。建立模块化、系列化课程体系,注重优化课程结构,增强学生的选择性是培养个性化人才的关键。要科学设定专业核心课程,合理安排公共课程与专业课程、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比例,处理好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的关系,构建文理渗透、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将素质教育贯穿于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

(三)创新培养途径与学生知识获取方式

1.运用多种培养途径

培养途径从认知渠道上看,可分为教学途径与非教学、跨课程教学途径;从使用方式上看,可分为基本途径与综合途径。两种划分不是绝对的,彼此互有交叉。

一般认为大学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是课程教学、学术活动、科学实验与社会实践。综合途径则是“产学研结合”培养途径,加强高等教育与社会特别是与产业(行业)部门的联系,将自己的人才培养舞台延伸到校内研究与开发基地或校园之外,甚至将培养过程部分或完全移植到用人单位进行合作培养。校企合作、联合培养人才的最大特点是理论与实际在培养过程中结合得更紧密,强化了问题教学、活动教学、参与式教学的成分,又将社会上的最新科研成果和企业先进的管理方式引入教学过程,人才成长、成熟得更快,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强,有潜能的学生更容易脱颖而出。

区分教学途径与非教学、跨教学途径,是现代教育理论与传统教育理论的分野。教学作为大学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包括课程教学、实践教学、课程设计、学年论文、毕业设计、毕业论文、考试等各种教学行为。教学活动是大学的基本活动,对系统培养大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至关重要。当代人才培养活动呈现出综合化的趋势,已大大超出了纯教学的范畴。在许多重要品质的培养上,诸如培养价值观念、思想底蕴等人文素质和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乃至学科视野与工作能力方面,非教学与跨教学途径往往比教学途径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要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以下途径是值得重视的:一是加强教学活动与科研、生产、经营、管理等活动的结合,着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与实干能力,如引导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设立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项目等;二是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校内实践和社会实践活动,如美国大学为此专门设置独立活动小学期;三是强化环境氛围的育人教化功能,如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实行跨系科、混年级安排宿舍的管理制度等。

2.改变知识发展方式

知识在大学中以何种方式传递,对人才培养模式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知识在传递过程中出现的形态以及知识与学生之间形成的相对关系,即是知识发展方式,前者主要涉及课程建构,后者主要涉及教学过程。从课程建构上,我国大学习惯于以学科作为各门课程知识体系的设计中心,知识高度系统化、规范化。学科课程占主体地位,活动课程、隐性课程不受重视。反映在教学过程建构中,表现为完全围绕知识的灌输来进行,课程本身仅仅是作为特定知识体系的载体,培养环节之间呈单向度的信息流动过程:即学生通过听课和阅读获取知识,通过实验证明知识,走上工作岗位则释放知识。学生知识获取方式是多为“传授—接受”模式,“满堂灌”是其主要特征。教师讲、学生听,师生互动交流少,学生对知识死记硬背、机械记忆。

创新知识发展方式,就要打破学科体系在课程中的唯一设计中心,学习者、活动、问题、结构、混合观点等,都可以成为课程设计的中心,保持知识的未完全系统化状态,使其更接近于人类的真实工作环境。教学建构上要呈现知识信息双向流动:学生从课堂上获得知识,同时又要要求其创造性的分析文献和撰写、发表论文;做实验不仅仅是进行理论验证,而且要求其进行创造性的设计;参加生产劳动不光是实习,而且要求其进行科学研究。要大力推进“案例教学”、“探究式教学”、“参与式教学”、“研讨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等,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把培养学生的基础性学力和发展性学力有机结合起来。

(四)创新教学运行机制

一般而言,在培养模式各要素中,教学运行机制是最为活跃的一个变量。人才培养过程中选课、选教学环节、选知识发展方式、选专业、复合、连读等自主空间的大小,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教学运行机制来调节的。教学运行机制是指教学计划在培养过程中运行时所依据的工作原理,反映为对培养过程具有方向性影响的那些教学制度,可分为基本制度与组合制度。学年制和学分制是维护教学正常运行的两种基本的教学管理制度。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学生学习个性化、多样化需求日益增强,要加强教学运行制度创新,推动教师进行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推动学生进行独立、自主和探索性学习,可通过将基本的教学计划按照一定的专业设置模式和附加的课程结构相配套,以便产生各种组合式培养计划,如双学位制、主辅修制、连读制等,加快培养宽口径、复合型人才。

(五)创新教学组织形式

任何先进的教育思想、改革理念,如果不能内化于教学改革之中,那只能是空想。教学组织形式是教学活动的时空构造方式,它的变化会对培养过程的时间形式和空间形式产生影响,进而影响教育教学资源的配置及使用效率。班级授课制是目前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其在学生参与度、理论与实际结合等方面的弊端一直受到诟病。

1.创新教学空间构造形式

采用班级授课、小组讨论、个别学习相结合,以及班级小型化和个别辅导的方式,以适应参与式、讨论式、问题式、案例式等强调学生主体意识和能动性的新型教学方法的应用。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优质教育资源,创新教学组织形式,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水平,跨专业、跨院系、跨校、跨地区甚至跨国家选修课程,通过课程软件提取相关的教学内容单元进行学习和研究,甚至进行自我学习测评和鉴定,分享跨国优质教育资源。

2.创新教学时间安排形式

推进学分制教学改革,创新教学周期设计,合理安排教学时间。通过长短学期、学季变化和大、中、小、微型课程的分化组合,适应日益增多的选修课、实践课、课程设计和社会实践的需要,有利于培养活动各环节更好地衔接。根据学生的认知现状、认知规律和学习活动的特点,优化课堂教学时间结构,给师生互动和学生活动留下足够的空间。鼓励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实践,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在高积极性、高自主性和高实践性中发生变移。

(六)创新学业评价方式

对每一个学生的学业成绩作出科学评价是教学的基础性工作。目前高校主要依靠考试测定学生学业成绩。现有的考试考核方法有其合理的一面,但也存在很多局限性,部分考试手段甚至存在严重的弊端,这些弊端往往会通过左右学生的学习方法而与教学方法中的弊端合流,形成恶性循环,阻碍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为此,可推进两个方面的改革:一是推进考试的科学化程度,合理设计考试题型,对记忆力的要求要尽量淡化,更重视检查学生组织知识的方式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二是以终结性考试与日常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取代单一的考试方式,增加学业成绩与平时教育的相关性,减少临时突击奏效的可能性。

三、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我国培养的大学生基本理论与基本训练较好,这算是个强项,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不足,则是个致命的弱点。

赵敏卿探讨了人的创新能力的“四原理论”,认为人的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人的先天素质、环境、实践和创新性思维”四个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并提出了人的创新能力培养的四个原则:教育思想观念上要重视全体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教育过程中教师要着眼于促进和改善学生的内化进程;教育组织形式上要营造宽松、开放、安全的育人环境;教育教学方式方法上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采取多样化措施,落实因材施教[6]310。这些看法和建议对新建本科院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一)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教学计划中应加大实践教学比重,确保实验教学、专业见习、课程设计、学年论文、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围绕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标准,多措并举,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学校要不断增加实践教学经费投入,加强实践教学过程管理。一是加强实践教学建设。有针对性地选择条件好的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等,建立实习基地,有组织地安排学生开展实习活动,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着力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改善学生实验条件。加大实验室建设力度,尽量满足学生的实验需求。鼓励学生根据实验目的,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努力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加大校企合作力度。结合学科专业的特点,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与企事业单位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为学生提供创新实践机会。

(二)搭建学生科研平台

学校设立专项资金,增加投入,为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经费支持,资助学生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激发学生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高度重视学生创新科研基地和创新团队的打造,采取各项措施整合优势资源,推动学生参与各类科研创新活动。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调动学生自主参加科研项目和教师指导学生科研的双向积极性,以参加省级、国家级各类专业竞赛活动为抓手,建立本科生参与科研创新活动的长效机制。支持学生在省级、国家级平台上得到锻炼,展示成果,形成教学、科研和社会实践有机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能发展学生的智力,扩大视野,使个人特长得以发展,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大学校园的文化建设,还能促进身心健康,对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其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学校要充分挖掘区域历史文化资源、学校自身办学历史传统资源,在校园绿化、美化、亮化、人文化等方面融入育人元素,营造人文化、现代化、生态化的大学校园环境,打造校园文化品牌。

四、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从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市场和用人单位反馈的信息看,重视学生的非专业素质日益成为用人单位选聘毕业生的基本取向,这给局限于专业素质和提高课程成绩、忽视非专业素质培养的大学教育提出了新挑战。走出综合素质培养知识化教育的误区,优化教育模式和管理机制,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社会工作和社会公益活动,建构基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大学生综合素质平台,是把大学素质教育引向深入的关键,也是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一)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多种基于发挥专业特长的社会实践活动

专业知识和技术是大学生素质的核心。大学生要积极参加多种基于发挥专业特长的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利用学科专业优势,向社会贡献聪明才智。(1)创新(创业)活动。学校、政府、企业和风险投资机构要提供环境、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条件支持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2)各类竞赛。结合学科特点,进行学术竞赛活动,如学术论文大赛、专业设计大赛等。(3)社会调研或企事业单位兼职。社会各界都要鼓励大学生以自己的专业特长,通过适当方式参与政府、企业的咨询、管理和服务。(4)国际化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大学生参加“假期海外短期游学计划”,使他们体会世界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学会文化认同和调适。

(二)倡导以团队精神为基础的社会工作参与

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是当今社会个体必不可少的素质。大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工作可以锻炼自身的社会能力,学会与人交流、沟通、合作、共事,培养协调和管理等方面的能力。

社会工作是锻炼大学生社会能力的重要途径,要鼓励大学生竞争班级、学校的学生正式组织——班委、团委、学生会等干部职务;鼓励创建和参加校内外的各种正式的组织和合法的非正式组织,如学术活动社团、兴趣小组等,在活动中学会处理各种人际关系,锻炼和培养交流、沟通、组织、协调、管理能力。

(三)引导以奉献爱心为导向的社会公益服务

爱心和服务精神是社会的润滑剂,也是人类最为可贵的品质。学校要积极引导大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服务,如社会志愿者活动、义务植树、义务献血、社区服务活动等,使大学生成为热心公益事业,乐于向社会和人们奉献爱心的高素质的社会公民。

(四)建立以“知行并进”为旨归的合作式学生培养模式

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聘请用人单位的优秀人员做兼职教师;(2)加强学校与社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3)大学生到用人单位进行短期实习。这样大学生可以学到书本上没有的东西,学会以实践的眼光看问题,避免好高骛远,眼高手低。

(五)引入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养成的多种辅助教育形式

借鉴国外一些大学的经验,我们可以采用一些辅助教育形式,如学术沙龙、咖啡屋、读书研讨会、学术辩论会等,创建融研究、娱乐、交流于一体的人性化、多样化、个性化的大学生培养环境,让学生在竞争的环境中培养问题意识、责任意识、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五、建立教学质量保障长效机制

建立教学质量保障长效机制是高校教学管理之目标追求,也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的必然选择。

(一)正确认识教学硬件建设与质量文化建设的关系:打造学习资源平台,营造良好质量文化氛围

先进的教学设施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建设,是教学现代化的基本保障。加大投入、建好平台已成为地方本科院校的共识。教学基本建设包括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内容和手段建设、实践教学服务平台建设、教学队伍建设等。新建本科院校要进一步强化学习资源平台建设,保障充足的师资队伍、教材供应、先进的图书资料、完备的仪器设备和后勤服务。学校要牢固树立教学的中心地位意识,加大教学投入,加强教学基本设施的建设,创造良好的教学条件,孕育良好的育人环境,优美舒适的学习环境。

科学、有效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应建立在对学校的办学目标准确了解的基础上,包括对办学定位、发展战略和特色项目的了解;建立在对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准确把握的基础上,包括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的了解;建立在对教学目标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包括课堂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学期教学目标、专业教学目标等。

全体师生员工要提高质量意识,树立质量文化理念[7]。学校要加强质量宣传教育,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宣传质量信息,奖励质量成就,促进质量观的转变,建设良好的学风和校风。质量意识的培育一要靠制度,这是核心和关键所在;二要靠学习交流;三要靠氛围营造。

(二)正确把握制度建设与制度实施的关系:不断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健全管理运行机制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在引进、消化、吸收校外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制定科学规范的教学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教学监督、评价、激励和考核的管理机制,并在教学管理中进行改革创新。

构建包括教学目标监控体系、教学过程监控体系、教学信息监控体系三部分组成的完整闭合的本科教学质量监控系统,实现对教学质量的全面监控和全程监控。进一步完善本科教学工作委员会、督导组、教学基层组织的教学质量监控职能;健全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教学管理、教学条件及教学保障在内的质量目标责任制;完善对教学目标的事前监控、对教学过程的实时监控和对教学信息的反馈监控。完善各级教学督导制度、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制度、网上教学信息收集和教学信息反馈制度、教学信息员制度、教学异常情况报告制度等教学监控措施。

加强教学评价制度建设,建成以学生网上评价为主体的包括自我评价、专家评价、同行评价、领导评价在内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和校内校外有机结合的教学评价机制。进一步创新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建立科学、完整、操作性强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完善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定期采集和公布本科教学基本状态信息和数据;加大对教学评价结果的奖惩力度,引导和激励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进一步完善同行专家和院系两级领导听课评价制度、期中教学检查制度、教学专项评估制度、课堂教学网上评教制度、课堂教学评奖制度、毕业生追踪调查制度等,确保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教学质量评价组织机制、政策机制和操作机制。

进一步加强基层教学管理队伍建设,不断完善教学管理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实施对教学工作的指导、检查、评估、评议与监督,建立健全基层教学组织,负责把教学环节的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基本形成由学校主管领导负责、教务处牵头、系部为基础、各职能部门协调配合的教学管理组织体系。进一步明确院、系/部教学管理工作的职责和目标,明确学校教学管理的主导地位和院、系/部教学管理工作的主体地位,改革与完善教学经费分配与目标效益挂钩的分配体制,完善教学管理人员的岗位责任制。

(三)正确认识管理教师教学与促进学生学习的关系: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服务

“教学以学生为本,办学以教师为本”是国外发达国家高等学校管理最主要的经验。要调动广大教师学生参与质量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在教学输入上,重点抓好师资队伍的建设,完善教师进修、深造的培训体系,提高师资队伍素质;严格招生质量管理,加大生源基地建设;牢固树立教学的中心地位意识,加大教学投入,加强教学基本设施建设,创造良好的教学条件;注重孕育良好的育人环境。

在教学过程中,要严格学籍管理,做好入学注册、选课、考试、辅修、转专业等各环节的管理。加强对课堂教学质量的监控,要定期不定期地组织专家、同行听课,重点检查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基本功、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组织开展学生评教活动,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和要求,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果。积极开展实践教学,建立一批实习基地、工程训练中心等,为实践性环节教学、工程设计训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

在教学输出上,做好对人才培养质量与效益、毕业生质量的评估,建立毕业生跟踪调查制度。通过调查分析,检查学校的专业设置、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是否适应社会的需要,并研究改进。

新建地方院校要突出地方化、应用性、教学型的学校定位,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着力培养应用型人才。教学管理过程中重视发挥教师在办学中的主体作用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形成有利于办出特色,有利于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师生教学积极性,有利于推动教学改革的教学管理制度和学籍管理制度。要突出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建立基于学生自主学习和专业发展的教学质量文化,为学生服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正确认识内部评估与外部评估的关系:构建内外结合、全方位、立体化质量保证体系

教学质量是高等院校的生命线,建立自我完善、自我约束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进行动态教学管理和人才培养工作自我评价的首要条件,也是实现科学管理的重要保证。高等学校外部质量监测体系,能够全方位、多角度汇集社会各行业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信息。可以根据外部对学校教育质量的反馈,调整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目标,建立新的人才培养标准,保障和提高教育质量。同时,外部质量监控能提供关注质量的体制性环境,有利于学校与外界的交流与沟通,并能为高等学校展示教学成就,证明自身价值,树立良好社会形象,为争取外界支持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发展良机。由此,只有正确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坚持内部质量保证与外部质量监控相统一的教育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才能实现科学的质量保障,才能有效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大学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主体由大学、政府、社会三方组成。第一,大学作为内部保障的主体,需要对自身的教学质量进行监控和自我评价,使教学处于不断优化和完善的良性运行过程。第二,要积极参与政府组织的评估活动。政府作为外部保障的重要主体,其主要职能有三方面:一是加强对大学教学质量保障工作宏观调控与管理,督促大学建立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二是直接设立教学评估机构开展对大学教学工作的评价和监督;三是授权中介机构对大学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定期向社会公布评价结果。第三,自觉接受社会力量的评价。社会参与大学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的主要形式有行业协会、民间团体、新闻媒体的评价等。社会力量的参与能及时将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及其他有关信息直接反馈给学校,使学校及时了解社会各部门和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保障大学教学质量沿着社会需要的方向发展。

六、打造丰富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平台

一个设计科学、稳定有序的培养过程,以及丰富优质的教育资源,对于人才培养活动的顺利进行和人才培养质量的稳步提升是极为重要的条件。教师队伍、教学设施和课程资源是影响本科教学质量的基础性条件。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建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积极开展教师培训、教学改革、研究交流、质量评估、咨询服务等各项工作。鉴于新建本科院校中青年教师比重过大的现状,实施“青年教师素质提升计划”,要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与培训工作,强化青年教师培养培训制度、新教师和新课程试讲制度,举办“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教师教学大赛”;努力打造一批教学质量高、科研反哺教学、结构合理的优秀教学团队,发挥其典型示范、引领带动作用。

(二)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建设优良教学条件

进一步完善教学基础设施、仪器设备、图书资料、实践教学基地等基本办学条件。加强实践教学平台建设。通过制度保障,加大实践专项经费投入,加强专业教学实验室建设与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积极进行实验教学改革,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提高实验课开出率和实验效果,推进实验室开放。

(三)加强课程建设,打造优质教学资源平台

实施优质课程资源计划,打造优质课程资源平台。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加大对全校公共选修课程建设力度,实施“名师名课计划”,构建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模块。着力提高课程质量,形成注重素质拓展和能力培养、密切跟踪学科发展前沿的课程及教学内容体系。对学校现有的精品课程、优秀课程加强动态管理,定期评估检查,丰富知识体系,继续扩增精品课程数量,促进内涵发展,不断提升层次。完善教育技术平台,将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建立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平台之上。

七、结语

近十多年来,公众的高等教育需求充分释放,曾经狂热的学历文凭情结有所淡化,这是社会发展和竞争所引发的人才观的变化,折射出高等教育需求的务实取向。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出社会需要、公众认可的人才,这是高等教育的使命所在。打造办学特色,提高学校管理能力,这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当务之急;特色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短期的应景之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必须实现从“外延发展”到“内涵发展”的转变,切勿盲目跟风,也不能一味追求综合性和科研型大学的建设,必须根据面临的新情况、新形势、新问题,以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专业人才为目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紧紧围绕人才培养这一根本任务,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为核心,着力加强质量标准建设,着力优化专业结构,着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着力改革体制机制,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力争在解决影响和制约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上取得新突破,践行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现实使命,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应有的贡献!

[1]潘懋元,吴玫.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问题[J].复旦教育论坛,2003(3).

[2]潘懋元.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与特色发展[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教育学刊),2007(7).

[3]潘懋元.再论新建本科院校的定位、特色与发展[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教育学刊),2008(7).

[4]赵临龙.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定位问题[C]//赵临龙.新建本科院校创建特色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

[5]孟现志.大学科技人才精益教育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03.

[6]赵敏卿.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培养[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7]孟现志.新建普通本科院校质量文化建设刍议[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8(5).

猜你喜欢

教学质量课程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