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创业文化的“软实力”如何成为中原崛起的“硬支撑

2013-05-14张进杰茹珊等

卷宗 2013年1期
关键词:价值引导软实力现状

张进杰 茹珊等

摘 要:在我国经济发展现阶段,创业成为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缓解就业压力,发挥人才优势的重要途径之一。大学生创业文化可以引导创业方向、营造创业氛围,形成精神动力,凝聚大学生群体的智慧和力量,是影响创业的重要因素。同时大学生创业文化又具有精英文化的特性,能够起到联系主流文化与大众文化、价值引导与现实批判的作用。我们对河南省九所高校展开调查,显示出以河南为例的中部地区大学生创业文化仍处于萌芽阶段,创业文化氛围不浓厚、特征不明显、大学生思想较保守,但大学生创业文化又显示出了旺盛的生命力,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相关部门应给予恰当科学的引导,使大学生创业文化茁壮成长,更有力的推动经济和创业的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文化;现状;价值引导

第一部分:导言

1.1 大学生创业文化的界定

1、创业与创业文化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存在指社会的物质生活过程,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的,它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并对社会存在起促进或阻碍的作用。 大学生创业与大学生创业文化作为社会存在于社会意识的两方面,是相辅相成,互相作用的。一方面,大学生创业文化是基于大学生各种各样的创业行为而产生,并在这个基础上不断发展而来的,没有实际的大学生创业行为,就没有大学生创业文化;另一方面,大学生创业文化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它是先进的精英文化,能对于大学生创业起到积极的影响作用。大学生创业文化能够激发大学自身及其师生群体的创业意识和热情,增强创业能力,同时能够鼓励和支持创业行为,为创业型人才培养及师生群体的创新创业提供动力、氛围和必要条件。因此我们研究中原地区大学生创业文化,既可以了解到中原地区大学生创业文化的特点、作用以及目前的发展状态,更重要的一方面的是通过大学生创业文化对大学生创业的能动作用,使其能够发挥积极的一方面,在大学中形成良好的创业氛围,促进大学生创业不断走向成熟,取得更好的发展。

说到大学生创业文化,大学生创业文化具有一般意义上创业文化的特点,但又有着大学生作为创业者的独特特征,关于大学生创业文化的定义,娄东生认为,大学生创业文化是指一种能够激发大学自身及其师生群体的创业意识和热情,增强创业能力和动力,鼓励和支持创业行为, 提供创业保障的价值观念制度行为与环境氛围的集合体,大学生创业文化要为创业型人才培养及师生群体的创新创业提供动力、氛围和必要条件。张效东把大学生创业文化界定为,在大学中形成的关于创业的观念形态、价值标准、道德规范、精神风貌等文化规范的总和。两位学者从不同角度为大学生创业文化做出了定义,大学生创业文化不仅仅体现为一种精神或者观念,大学生创业文化应该是一个集合体,界定的大学生创业文化是指依附在大学生身上,大学生创业者或者有创业想法的同学所反映出来的自身的价值观念、思想态度、精神风貌、综合素质以及在创业中积累的共性的经验教训;在大学中形成创业氛围,大学生的创业认知、创业认同度以及关于创业的观念形态、价值标准等文化规范;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的关于创业的机制环境。

1.2调查背景及意义

我国的大学教育基本完成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型,每年向社会输出大量的人才,但随之而来的便是人力资源社会供给与社会需求的不平衡,需求与供给结构的不协调,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成为摆在大学生和政府管理者面前的问题,因此,许多专家学者开始探求一种全新的大学生就业途径: 创业;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总体部署,不久前召开的党的十八大再次提出了“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把鼓励创业、支持创业摆到了就业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一2020)》中,明确提出了要推进大学创业教育,政府也出台了各项帮扶创业的政策,各地大学生创业活动风生水起, 但是目前我国大学生创业的比例还不到大学生总人数的2% ,相比发达国家20一30% 的创业比例还有很大差距。

中原经济区(CPER)地处中国中心地带,是全国主体功能区明确的重点开发区域,范围涵盖河南全省、延及周边地区,地理位置重要、市场潜力巨大、文化底蕴深厚,在全国改革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2011年国庆前夕,国务院正式出台《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建设中原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河南省是我国的人口大省,大学生报考人数常年位居全国第一,2012年,河南省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将突破50万,普通中专毕业生也将达20万人,加上往年河南离校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全省面临就业的大学生接近80万,就业的总体形势严峻,结构性矛盾突出,河南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较大压力。为了推动大学生就业,促进大学生以创业带动就业,缓解河南大学生巨大的就业压力,河南省政府在《河南省建设中原经济区纲要》和《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要大力扶持大学生创业的若干政策。我们都说“少年强,则中国强”,毛主席也曾经说过:“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毛泽东选集>第五卷)。

大学生创业必将成为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力量;在知识经济的时代,大学生创业已经逐渐向技术密集型、信息产业等领域转变,推动拥有新思维、新知识、新技术的大学生创业行为能够促进更多具有创新精神的经济体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学生创业受到很多人的关注, 目前对于大学生创业的研究却很少, 并且大多都是理论性的, 实证研究十分少,而在现有的我国对于大学生创业的研究中,很大一部分又集中在大学的创业教育和大学生创业的实务操作方面, 关于大学生创业文化方面的研究很少,创业文化对于创业者来说十分重要, 良好的创业文化是创业成功、创业企业大量产生与蓬勃发展的前提条件。那么对于大学生创业者来说, 理想的创业文化应该是怎样的? 政府的政策的导向是否正确, 还是存在着错位? 如何才能培育创业文化, 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 这些都是目前迫切需要研究的内容,但是国内对于这方面的研究很少。 而对河南省这个典型的创业地区, 还没有人做过大学生创业文化方面的研究,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希望很大一部分就寄托在当今大学生身上。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此次的调查以河南省内的大学生为例,选取河南省内不同地方,不同批次的高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广泛的调查样本确保了此次调查结果的客观准确。

1.3 研究大学生创业文化的意义

1.3.1 大学生创业文化助推中原崛起

中原经济区建设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持续走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为基本路径。着力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着力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着力推动文化发展繁荣,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努力把中原经济区建设成为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板块。那么大学生创业文化的软实力如何成为中原崛起的硬支撑呢?

软实力是一种文化影响力。

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发现,经济的发展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经济范畴,它同时也应是一个社会范畴和人文范畴。文化作为发展主体的背后因素,其影响发展主体的各种行为,包括经济行为,并通过发展主体的组织整合功能而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软实力与硬实力具有同等的重要性。中原崛起是经济、政治、文化综合发展,文化环境是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创业文化可以促进中原地区文化环境的优化,推动创新能力的提升,可以促进区域创新网络的发展和完善、从而达到社会资本的积累、减少交易费用、促进知识的传播和创新扩散并能激发新思想、新方法的应用",促进新的产业链的形成,增强区域的竞争力和发展的可持续性!为中原崛起提供文化支持。同时创新就是对旧的东西的打破,中原地区长期位于中国的政治中心,受到大一统专制的驯化和儒家思想的影响,人们思想普遍趋于保守,通过创新能力的提升,可以改变中原地区人们思想保守的,形成创新的思想氛围。

1.3.2 硬支撑:

1、根据上面的分析,大学生创业文化上可以缓解就业压力、促进经济的发展,改善民生,使中原地区更加和谐。

2、调查结果显示,现代大学生创业逐渐趋向技术密集型、信息产业等领域,拥有新思维、新知识、新技术的大学生创业能够促使农业现代化,优化第二产业的发展,扩大第三产业的比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3、创业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也就是文化影响力,大学生创业文化的影响,促进更多的大学生投身创业,良性健康的创业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够提升创业的成功率,通过创业带动就业,缓解就业压力。

4、大学生创业文化不仅仅是激励更多的大学生投入到创业事业中,同时,大学生创业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创业文化的创新、责任感、开拓进取、不畏挫折等精神也激励着成长中的青年人。这些优良品质作为宝贵的精神财富陪伴着走入社会中投入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青年人。创业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中原经济区的人才质量,创造了更多更丰富的人才资源。

5、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学生创业必将成为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力量;在知识经济的时代,大学生创业已经逐渐向技术密集型、信息产业等领域转变,推动拥有新思维、新知识、新技术的大学生创业能够促进更多具有自主创新的经济体发展,转变经济发展结构,推动产业升级。

6、活跃经济发展氛围。大学生是最具有活力群体之一,推动大学生创业文化的发展,使全社会形成重商的氛围,改变传统的士农工商的传统思维,推动更多的人投身到创业活动中。

1.4 研究大学生创业文化的意义还在于

1、能够增强大学生创业的稳定性,推动大学生创业持续发展。大学生创业不是短期的政策,而是需要长期的建设,大学生创业文化巩固了大学生创业所积累的进步和成果,在大学生创业的初期,大学生创业文化协调社会和社会组织,整合各方的资源,保障大学生创业的稳定与规范。

2、大学生创业文化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竞争基础。大学生创业文化是政府、社会、市场共同起作用形成的,这样大学生创业文化便具备了大学生创业所需要的价值规范和结构,大学生创业的道路更加规范,发展前景更加广阔。

3、大学生创业文化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社会基础。大学生创业需要得到社会的认同,尤其是需要改变现实社会中“重仕轻商”的官本位的思想,使大学生创业能够得到社会的舆论支持。大学生创业文化通过与社会的各个阶层的文化的交流后,能够提高大学生创业的社会认同度。

4、通过对河南省大学生创业文化的研究, 还可以发现大学生创业者与以前的民营企业创业者的区别, 也就是当今具有高学历的创业者与草根 企业家的区别, 他们在创业的行业以及对创业文化重要要素的认识等方面的不同,从而为其他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在中原崛起的背景下研究大学生创业文化对实现中原崛起和大学生创业政策的制定及具体的施行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部分:调查对象及方法

2.1大学生的界定

本文所讲的大学生是指在高等院校就读的和毕业未超过两年的大学生。

2.2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的对象为河南省八所高校的在校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共500份,收回有效问卷共497份。调查样本涉及各个年级的本科生和部分在读硕士研究生,除此之外,调查样本还充分考虑了调查对象的性别、家庭状况等,所以本次调查的样本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调查结果具有较强的可信度和说服力。大学生是大学生创业文化的主体,调查目的主要是为了了解中原地区大学生群体对大学生创业文化的认知、态度、情感、受影响程度、意见与建议等等。最后,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综合和分析,对中原地区大学生创业文化进行全面的呈现。

2.3访谈对象

访谈对象为具有普遍代表性的创业成功的大学生和创业失败的大学生,首先这些创业者的创业实践是大学生创业文化的突出外在表现,而这些创业者受大学生创业文化的影响也最深。访谈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了解大学生创业者身上反映价值观念、思想态度、精神风貌等创业文化层面的特点以及他们创业成功或失败的经验教训。文章通过列举典型案例,综合其他案例,对这些案例所体现的文化内涵和价值旨趣进行深入分析。

2.4调查问卷说明

1、我们定义的创业文化其内涵包括以下五方面内容:价值观层面 价值引导、精神鼓舞;典例(经验教训);大环境政策机制;小环境校园;比较(中原地区与东南沿海地区、美国对比、城乡对比)我们根据内涵制订了我们的调查问卷。

调查结果 题目

创业认知 您对创业了解么

您对创业的理解是

您对创业的了解来源于

创业意愿 您对在校大学生创业怎么看

您毕业后的打算是

18、如果您创业失败,接下来您会选择

创业意向 您认为在校大学生创业在哪个阶段比较合适

10、 您选择创业,会选择哪种方式

11、 您选择创业,会选择那些领域

13、 您选择创业,您倾向于在哪个地区创业原因是

创业动机 9、如果您进行创业,您的创业动机是

创业环境 7、以下大学活动中,您认为哪一项有助于创业

13、如果您选择创业,您倾向于在哪个地区创业

15、您觉得现在的社会环境是否支持创业

16、如果您选择创业,您最希望学校提供哪些方面的帮助

17、在创业培训中,您觉得应该包过哪些方面的内容

19、如果您创业遇到挫折,您最需要哪些帮助

大学生创业的优势和劣势 22、您认为大学生与其他社会群体相比,在创业上有哪些方面的优势和劣势?

大学生创业趋势 23、您认为未来大学生创业人数会 原因是

2、调查方法

①问卷调查法。调查对象为大学生创业文化的受众群体,主要指普遍的在校大学生。我们根据大学生创业文化的构成要素设计了问卷,用以了解大学校园中创业文化的现状。问卷共有23道题,在问卷发放之前进行了试测,并请教了相关老师,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②访谈法。访谈对象为创业文化的典型表达者和深刻被影响者,即创业者,以大学生创业者为主,也有一小部分与创业相关的社会人士。主要了解大学生创业者身上反映价值观念、思想态度、精神风貌等创业文化层面的特点以及他们创业成功失败的经验教训,社会人士对大学生创业的看法、对创业文化的感知度等。

③文献研究法。主要参考了国内外较新的创业、文化、大学生教育、创业文化等方面的书籍,使我们更好得了解大学生创业文化的研究现状、获得更多的比较资料等。

④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我们用SPSS10统计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了科学、多维度的分析,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对问题作出定性判断,发掘问题实质。

⑤功能分析法。我们的调查报告从大学生创业文化对经济的潜在推动力量和创业文化作为精英文化特性对社会发展的价值引导的角度出发分析大学生创业文化,并探索引导创业文化茁壮成长的方法。

⑥个案研究法。由于访谈对象较多,这次在典型案例分析部分得出的经验教训,是在个案研究法基础上完成的,但具有广泛性和普遍性。

⑦对比分析法,我们采取对比分析的方法,通过与发达国家、东部沿海地区创业文化的对比,以及中原地区城乡创业文化的对比,来分析现在河南大学生创业文化的现状以及发展前景。

第三部分:调查结果与分析

3.1 调查结果与分析

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下面从创业认知、创业意愿、创业意向、创业动机、创业环境、大学生创业的优劣势条件、大学生创业发展前景等七个方面对中原地区大学生创业文化现状进行描述和分析。

绝大多数大学生虽然对创业有一定了解,但整体来讲,中原地区大学生对创业文化的了解程度较低,创业文化的不够成熟,仍处于萌芽与发展阶段。另一方面,创业文化在中原地区大学校园里越发流行,波及范围趋广;大学生已经感受到了创业文化,成为其受众群体。

2、绝大多数大学生虽然对创业有一定了解,但整体来讲,中原地区大学生对创业文化的了解程度较低,创业文化的不够成熟,仍处于萌芽与发展阶段。另一方面,创业文化在中原地区大学校园里越发流行,波及范围趋广;大学生已经感受到了创业文化,成为其受众群体。

3、在创业概念的理解上,中原地区大学生对创业的理解较为传统,集中在开公司、个体经营等项目上,只有较少部分人接受开发前沿科技项目和创办社会服务项目等较前沿、新生的创业项目。由于河南省地处中部内陆,经济较为落后,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环境,思想观念相对保守。

4、在信息获取渠道上,首先,中原地区大学生创业文化的传播主要依赖于有形的宣传手段,如网络、报刊、创业相关活动等,而无形的传播手段,口耳相传所起的作用并不大;其次,大学生创业文化对其受众群体的影响较小;最后,尽管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有关支持在校大学生创业的政策,但由于对其精神和政策的宣传不到位,大学生无法充分了解到相关信息,形成了不畅通的格局。

5、以河南省为例的中部地区大学生基本接受大学生创业这一社会现象,对其认同度较高;这源自于近些年来大学生创业人数的增多与创业文化的迅速发展、传播和普及,另一个角度来看,大学生采取包容、支持的态度将更有利于中原地区大学生创业文化的进一步成长与成熟。

创业意愿

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愿意创业或有过创业的想法,但只有极少数的大学生打算将来真正实施创业行为,一方面说明大学生创业文化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另一方面这一落差也充分说明创业并没有成为大学生考虑和选择的一个主要出路,大学生创业文化的发展还不成熟。只想不做”这一现象是中原地区大学生创业文化存在的显著问题之一。因为担心创业失败而放弃创业这主要是由于现在大学生普遍缺乏冒险精神,但这与创业的风险系数相对较高也有密切关系;因为担忧创业难以长远发展而不选择创业,说明大学生对前途的打算和考虑偏短期化,缺乏明确的长期的生涯规划。

当遭遇创业失败是仍有大部分选择继续创业,反映了大学生年轻、有激情、斗志,一旦认准了目标,则实现目标的愿望很强烈,这是大学生创业者的特点,也是优势之一。

创业意向

大部分同学倾向于大三、大四以后开始创业。随着年龄的增长拥有了更多的社会经验和更深的社会认知度,大学生会开始考虑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这也是大学生创业必备的自身条件。

在创业方式的选择上,大部分选择与朋友合伙或向创业成功人士寻求帮助。说明当今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同时也能够对自身有清楚的认识。选择自主创业的少,这是大学生自身条件不足、创业过程艰辛这一现状的结果。受大学生家庭环境大学生创业文化影响不大。

在领域上,一方面,多数人仍选择传统领域,再次反映了中部地区大学生创业观念的保守性;另一方面,部分人选择新兴领域,反映大学生创业领域选择的多元化。大学生在考虑创业领域时普遍有较理智的思考,能将自己的兴趣爱好与市场前景相结合以确定自己的创业方向并有效运用自身掌握的知识,从自己更有优势的领域入手进行创业

创业动机

超过一半的大学生把追求财富作为创业的动机之一,说明求富心理大学生群体中广泛存在,虽无可厚非的,但也要警惕大学生拜金主义的滋生。

以积累经验和增长知识才干为目的而进行创业,这是大学生创业文化的独特之处,是大学生创业文化和一般创业文化的区别之一:处在大学阶段的青年人更注重自身经验、知识和才干的增长,他们倾向于将创业作为种途径来锻炼自我。

此外,一部分大学生选择创业有被迫的成分,即家庭条件比较贫困,为减轻家庭负担而创业或者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而创业。

创业环境

数据显示,大学生对于学校提供的社会实践活动、有关创业的大赛或培训有着相当的认可,过半的同学对此持积极态度。学校应该多举办与创业相关的讲座或活动,丰富大学生的知识技能。

大多数同学希望学校能够提供交流合作平台、联系社会力量提供帮助,使得他们能够与志同道合的人咨询共享,优势互补,并希望得到社会有关指导。大学生由于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所限,在创业上存在一定劣势,需要学校和社会的帮助提供创业培训的和希望学校提供创业项目孵化基地也符合大学生创业者的需求。

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下,大学生在选择创业的时候能够关心市场行情。创业政策、创业过程和创业相关法律法规等创业的硬性条件也是大学生创业时普遍关注的。

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整个社会大环境是支持大学生创业的,他们对创业的社会环境持乐观态度;但也有不少人说不清楚社会对创业的态度,这说明社会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需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应该更加到位,态度应该更加明朗。同时,也有一小部分认为社会不支持大学生创业,说明当今社会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度仍有待提高,要将目标口号落到实处,使政策能够契合大学生的实际需求。

对于缺少社会经验和创业实践的大学生来说,在遇到挫折时最急需的是专业人士的分析指导,因此成立专门的创业咨询指导机构是最契合大学生创业者需求的。其次,资金对大学生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学校与社会更多关注风险投资,成立创业基金或者积极引进天使投资等可以更好解决资金问题。作为心理素质较高的大学生群体,一般能够正确对待创业中遇到的挫折,这也是大学生创业者独具的特点与优势。

多数人倾向在家乡或者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进行创业,除了在家乡能够有较好创业基础外,选择在东部沿海地区创业,是因为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市场广阔,投资环境好,发展空间大、机会多。而中西部地区经济落后,观念较为保守,基础设施、政策等方面都跟不上,发展空间小;这清楚的反映出中部地区创业文化的不足,在中部地区发展创业文化任重而道远。

作为大学生这一独特群体,年轻有斗志和道德修养高是其突出优势,能够直面创业中的困难,诚实守法,这是良好创业文化的体现。选择专业知识丰富和思维模式不同的人数却未超过一半,但实际情况创业这一综合性很强的行为对专业知识和创新思维方式的要求是很高的,创新思维不足,思维模式固化是大学生的一大硬伤。在我国提出“中国创造”,着力于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背景下,将专业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创业中,发挥创造性思维去创业是值得提倡的。

由于中国教育模式的缺陷,缺乏经验和阅历成为大学生创业的最大劣势。从一定程度上讲,强调实践的大学生创业文化能够弥补教育僵化缺陷;大学生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资金也是主要的问题,贷款不易、风险投资体系不健全社会没有为大学生提供很好的支持;大学生与社会接触少,不了解社会的需求,因此没有好的创业的方向也是不可忽视的劣势,同时表明创业文化的引导作用还很弱。

大部分大学生看好创业的,此外上文中提到的大部分大学生认为创业条件首先是市场环境,目前大学生创业者已经开始关心市场环境,从侧面反映出了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提升;在社会与学校的进一步努力下,大学生创业意愿应该会愈发增强,创业的前景会愈发光明。而在谈及原因时,就业压力是最主要的创业原因,这就说明就业压力对大学生影响很大,是推动大学生创业的最主要的外因;而其他的原因并未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现在的创业环境仍有待改善。

自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支持青年创业”后,我们有理由相信,大学生创业人数会逐渐增加,创业文化将是引领潮流的先进文化。因此加强宣传与引导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3.2典型案例分析

个案研究法是研究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为了更加深入、全面地研究大学生创业文化,我们对大学生创业成功案例、失败案例和社会人士进行了访谈。选取大学生创业成功和失败的案例进行研究,一方面因为大学生创业者大学生创业文化的影响最深,另一方面大学生创业者的创业实践反过来又凝结了创业文化的重要部分影响着其他人。我们对访谈结果的整理和分析如下:

(一)成功案例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的王泽,是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在学校孵化园中“孵化”两年之后,成功创立了公司。他一开始,在校期间为了赚取生活费,利用课余时间捣鼓点小生意贴补伙食,后来越干越有兴趣。2008年,他召集学计算机专业的同学开网店,后来他们为企业建网站、设计网页,学院发现他们有创业的冲动后,腾出房子免费供他们使用。王泽积累了一定的资本,毕业后便开办了沃奇科技公司。在其获得不错的回报的同时,还吸纳了很多大学生就业,实现了多赢。王泽在创办公司的初期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但在他的不屈不挠中走向了成功。

王泽身上体现了许多我们在访谈中见到的几位成功者所共同具有的优秀品质,也体现了精英文化的特性。在当前这个市场经济充满风险大家都在积极谋求一份稳定、体制内的工作的时候,王泽却敢于将自己的创业想法付诸实践,在创业的困难中不断挑战自己,王泽身上体现了精英文化中的不断超越、勇于追求自由,不依附于主流想法的特质;在王泽成功创业的影响下,为周围人起到了模范带头的作用,打破了周围人对大学生创业难、风险大的直观感受,精英文化在与主流文化不断博弈中不断发展,同时对主流文化通常具有引导作用,影响大众的价值观。当然在王泽的成功中也离不开学校孵化园的帮助,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大学生创业的缺陷,促使大学生创业取得成功。

(二)失败案例

成功的人毕竟是少数,更多的创业者在创业的途中倒下了。“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是绝大多数人都死在明天晚上看不到后天的太阳。”马云常对青年创业者这样忠告。我们通过对一些创业遇到挫折的同学的访问,总结出了创业失败的几点共性普遍的原因,这些原因仍然是与我们讨论的创业文化有着必不可分的关系:

张芳(化名),河南农业大学一名大三学生,在一次科研实验中研制出一种新型猪饲料,这种饲料的营养成分主要从某种植物中提取,成本较低,营养较高,纯绿色无污染,猪吃了副作用小,并可以加速生猪的发育,明显提高猪肉的蛋白质含量。张芳很快为自己的这项发明申请了国家专利。很多大型饲料公司非常看好这项发明,纷纷表示愿意以高价购买张芳的这项专利,但是张芳并没有答应,因为她的心中一直有一个创业梦,她打算凭借自己的发明创建一家饲料公司。不久,她和几个好友一起组建了一个创业团队,撰写了一份商业策划书,然后大家每人出资5万元,募集了共计30万元的启动资金,在市郊租赁了几件房舍,购买了两台机器设备,并到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进行注册。几经波折,张芳终于成功组建了绿野生态饲料公司。不久,张芳便遇到了让她更加头疼的问题:由于前期没有联系好足够多销售渠道或客户,公司生产的产品严重滞销,产生了大量的积压。在缺乏利润来源的情况下,原料费、房屋租赁费、工人工资等各种费用有接踵而至,给这家新成立的企业雪上加霜。不久,公司出现了资金链断裂问题,濒临破产困境。各种问题让张芳感到心力交瘁,再加上由于创业自己的学业已经受到严重影响,张芳最终决定放弃创业。后来,张芳把自己的专利卖给了一家大型饲料公司。

张芳创业的失败,是多种原因造成的,从中也可以看出中原地区大学生创业文化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大学生缺乏足够的创业知识。而创业知识是大学生创业文化存在和发展的基石,也就是说大学生创业文化存在的基础不稳固。饲料市场在中国已经相当成熟,竞争也很激烈。张芳的专利虽然很先进,但是她在创业之前,并没有进行相应的市场调查,没有摸清楚市场行情,这是是盲目创业的行为。创业以后她们也没有足够的营销渠道,这是导致公司随后的困境的主要原因。在中原地区,很多大学生只是凭着一腔热情去创业,但是他们市场意识并不强,也不了解经营之道。缺乏创业知识、只凭热情创业、对创业抱有幻想是导致许多大学生创业的失败的原因。这是大学生的现实情况决定的,也启示我们以后要在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这个创业文化的根基上下功夫。

2、大学生的许多现实条件使大学生创业受到限制,不利于大学生创业的成功,阻碍了大学生创业文化的发展。创业成功需要许多条件和因素,比如资金、足够的精力、人际关系、社会经验、对政策法规的了解等等。由于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他们在以上很多方面都是缺乏的或者是受限的。比如,大学生没有自己的生活来源,创业启动资金的募集较为困难;学校是大学生的主要生活场所,他们与社会的接触不多,社会经验和人际关系缺乏;大学生面临的学业压力较重,他们很难在创业上投入大量精力等等,这些都是大学生创业存在的劣势或者限制性条件。大学生的成功创业实践是大学生创业文化发展的主要引擎,如果大学生创业实践缺乏必备的条件,最后势必阻碍大学生创业文化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的国家、社会和学校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完善的机制保障,充实大学生创业文化的制度内涵,从而为大学生创业创造必要的条件,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3、大学生创业抗挫折能力较差,创业意志不够坚定,创业精神并没有被有成为大学生内心的重要精神支撑之一。许多创业的大学生没有预估到自己在创业中可能遇到的诸如工商注册、经营管理、企业公关等方面的困难和不足,他们遇到挫折后就很容易打退堂鼓,怀疑自己的创业想法和创业能力,遇到困难就想退缩,创业意志不坚定,最终创业实践在这些重重阻碍中被放弃。

大学生创业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校园文化对学生接受知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培养技能等有着重要作用。校园文化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十分广阔的环境,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更重要的是可以开发他们的潜能,提高各方面的素质,促进其个性的全面发展,所以校园文化建设对学校教育和管理有着不可或缺的促进作用,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创业精神作为大学生创业文化的精神内核,理应成为大学生的精神引擎之一和校园文化的主流之一,所以学校方面应该注重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培养,发挥创业精神在大学生个性发展和意志品质形成方面的作用。

3.3中原地区大学生创业文化与其他地区的比较

对中原地区大学生创业文化城乡对比、以及与国内其他地区、其他国家的创业文化进行对比分析,有助于把握中原地区大学生创业文化的本质和规律,并对中原地区大学生创业文化作出正确的评价。

1、城乡对比

在对城乡差别的认识中,文化和心理层面的的差异占绝大部分。就观念而言,农民作为一个群体,有于其自身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特殊性以及在社会中的特定地位,自然会形成他们自己对待世界、社会和人生的基本态度和观念。因此相较于城市,农村观念较为封闭、保守,对具有更高风险的创业接受程度不高;就文化与科技而言,城乡收入比已经由改革开放之初的1.6:1拉大到现在的3.2:1,而隐性收入则是6:1,文化和技术上的差异更是不可比拟。农村教育、科技和文化艺术等领域发展较为缓慢。因此在我们的调查中,来自农村的同学普遍对创业了解较少,甚至有部分同学完全不了解。同时农村的同学的创业意愿较城镇同学更低,创业方向是更趋于保守。

2、与其他地区的比较

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同时也是创业活动比较活跃的地区,东部地区的大学生创业文化明显比中原地区发展的层次高。从自然环境上看,东南沿海交通便利,接触新鲜的外来事物早而广,开放时间早,商品经济活跃;从人文环境上看,东南沿海地区思想更为开放,更富冒险精神与创新精神,这些独特的条件为大学生创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与环境,相比较中原地区而言,社会对大学生创业认同度愈发增强,支持创业的呼声更高。

3、与其他国家的比较

众所周知,美国是大学生创业的“大国”;由于大学生创业开始的较早,现在已经形成了成熟的大学生创业文化。著名的“硅谷文化”就是其中优秀的代表。硅谷的创业环境相当优越,从风险投资到教育,到创业者的心态,形成了一个良好的生态系统,基本上这个创业体系是一个值得学习的。

李开复博士在我国创办了创新工场,这是一家致力于早期阶段投资,并提供全方位创业培育的投资机构,同时也是一个全方位的创业平台,旨在培育创新人才和新一代高科技企业。他曾任Google、微软全球副总裁,其在接受美国科技博客网站VentureBeat采访时分享了自己对中美创业文化差异的见解。他认为,中美两国的教育差异、家庭影响、对失败的不同态度等决定着中美两国创业文化的差异性。如中国的教育体制并非为指导创业而建立;中国的教育滞后于政府的政策。中国大学毕业生往往拥有出色的技能,但缺乏在营销、销售、运营和领导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虽然从创业环境上来说美国和中国表面上来看有各种不同的地方,比如说美国的天使投资比中国更发达,比如说在美国更多的是良性生态系统的创新,开放系统的创新,中国更多是竞争性多一些,但根本上的最大问题,是教育。中国人对教育的思想,这几千年来,更多的是灌输知识,学习知识,而不是发挥自己的独特个人化的这种想象力的一个刺激和鼓励的一个空间;同时,很多成功的企业家都表示,在创业中失败是必不可少的;失败为他们提供了最为宝贵的经历。一些风投机构也认为,在向目标企业注资之前,须看该团队有几次失败的经历;而中国的情况却非如此。人们不理解风险与失败。在中国,人们习惯与以成败论英雄,成者王,败者寇的思想对创业活动具有很强的阻碍作用,创业失败即意味着彻底的失败,这种既定的思想限制了创业青年的经历积累,阻碍了大学生投身创业活动的积极性,也遏制了创新思想的产生。

安纳利·萨克森宁在其著作《地区优势:硅谷和128公路地区的文化与竞争》中分析指出,从地理位置上硅谷不如128公路地区,从人才上,硅谷也未必占有大的优势,但它却从小到大,成为高新技术开发区学习和模仿的样板,归根到底还是源于其所特有的文化,这种文化远比技术、资本和人才重要。所以,文化竞争是未来竞争的重要手段,谁拥有了文化优势谁就拥有了竞争优势,而中原地区经济的发展同样也要依赖于其特有文化优势,也就是根植社会文化土壤的大学生创业文化。

3.4中原地区大学生创业文化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创业文化初步形成

在大学生创业不断取得进展,并逐步为大家所接受的过程中,中原地区大学生创业文化初步形成,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为大学生创业文化的形成提供了较好的土壤,校园文化和社会政策的出台也逐渐为大学生创业奠定了较好的环境基础。

2、大学生创业文化的基础环境有一定构建

大多数同学知道所在学校设有管理和指导创业的行政机构,并且也表示学校对创业的同学会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场所支持。

3、创业文化的效果有初步显现

①大学生对创业行为有普遍认同

从中央出台政策大力推动创业,到大学生创业成功典例不断涌现,大学生在社会大环境的熏陶中,越来越认同创业行为,觉得将其作为今后大学毕业的出路是切实可行的。并且,绝大部分同学支持创业活动,并表示现在的社会是支持大学生的创业行为的。此外,即使原本没有创业想法的同学也表示愿意参加有关创业的培训和讲座,这表明他们对创业文化所传达的精神是认可的。

②大学生创业热情较高

根据调查对象所反馈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到大部分同学表示自己有创业的想法,想成为创业者而非就业者,并且很乐意参加学校或社会所举办的创业讲座和培训。其外,高校中的创业社团也的到大家的肯定,并且在逐渐增多,规模不断扩大。这说明目前创业文化可以激起大学生的兴趣。

③改善大学生精神面貌和思想认知

调查结果显示许多及时没有创业想法的同学,也认为创业文化可以带给他们许多积极的影响,例如:勇敢,创新,坚毅,挑战自我等等,这会在塑造大学生精神面貌的时候起到积极的作用。此外许多同学愿意参加学校举办的有关创业的培训和讲座,他们认为即使自己不愿创业但是讲座的内容还是会给自身带来许多有益的影响,这表现创业文化可以对大学生的思想认知产生积极影响。

现状:

在肯定结果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很多问题,毕竟目前创业文化知识初步形成,处于萌芽阶段,许多方面还不成熟,表现出的问题也很多,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

1、创业文化环境不健全,物质资源缺乏

目前大多大学生表示渴望学校给予创业更多的支持,特别是场地和资金贷款的支持,认为学校的对创业进行支持的承诺往往流于形式,成为空谈,科技园区的真正利用少之又少,这表明了目前大学校园缺乏这方面的物质支持。

2、创业文化的制度保障有所缺失

法律制度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文化,良好的法制环境,是创业的前提和根本保证。只有不断健全和完善与创业有关的法律体系,努力克服制约创业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积极谋划体制和制度上的创新,才能形成良好的创业环境,从而支持和保护好创业者的创业实践和创业成果,促进创业文化的发展。现实情况是我国的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还不健全,很多创新技术得不到很好的保护,这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社会的创新能力。

3、创业文化单一缺乏内涵

当许多同学被问到创业的时候表示不确定该如何表述,并且大多数同学认为从事一个盈利项目即创业,表示出了对金钱和财富的盲目追求,这体现出现今创业文化在对大学生对创业的认知方面没有起到较好地构建。

4、创业文化没有很好地激发主体活力

目前许多大学生认为创业是缓解就业的一种举措,更像是把就业当作就业的替代品,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实行。这说明创业文化并没有很好地激发主体的活力,促使其发自内心真正去从事创业。

5、创业文化没有很好地引导大学生适应社会需求

在对创业行为调查中,我们看到同学们倾向的创业领域还都集中于传统行业,愿意以高新技术进行创业和愿意从事新型产业的同学都很少。这一现象与现在社会所需求的创业行为时相悖的,如今高新技术产业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且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型产业对于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产业现代化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6、创业文化无法在各个高校形成一个系统,创业精神难以得到继承

河南很少有高校能够进行创业指导,大部分的高校并没有创业指导,而进行创业指导的高校,往往是以课堂创业知识教育为主,无法形成一个完善的创业文化系统。这多体现在河南一些大学可能有创业文化的理论教育,却没有实践创业文化的机会。同时创业文化并没有成为大学校园文化的一面旗帜,大学生也没有受到校园创业文化的熏陶。大学生创业文化作为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在建设校园文化时往往会遗漏对其的培育和构建。

7、创业文化的制度保障严重缺失,需要营造一个和谐的环境

法律制度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文化,良好的法律制度环境,是进行创业的前提和根本保证。只有不断健全和完善与创业有关的法律制度体系,努力克服制约创业经济发展的制度障碍,推动制度上的创新,才能形成良好的创业环境,从而支持和保护创业者的创业实践和创业成果,促进创业文化的发展。现实情况是我国的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还不健全,很多创新技术得不到很好的保护,这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社会的创新能力。具体到我们河南省,虽然河南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推动大学生创业的政策,但这些政策的实效性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对大学生创业的推动作用不明显。

8、官本位思想对大学生创业文化得到社会认同有负面影响

千百年来儒家文化中尊卑有别的社会等级观,“ 学而优则仕”的读书做官论为河南人的人生观、价值观打上了深深的“官本位”烙印,人们崇拜权威,“唯权是从”! 这种思想有着潜在的“人生杀伤”力,它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大学生的创业创造活力。对社会来说,这种文化已通过舆论和观念对大学生创业文化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是社会不认同或者对大学生创业文化漠视的主要原因。

第四部分:结论与建议

4.1发展前景分析

中部地区大学生创业文化的发展前景:发展前景的预估—前进行与曲折性的统一

1、大学生创业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①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即人类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和社会意识即人类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包括社会心理、道德、宗教、政治思想、法律、艺术、科学和哲学等基本要素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认识和解决社会历史问题的出发点,是社会理论的基石。社会意识的产生及其内容是以社会存在作为自己的物质基础,并且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而创业文化就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性产物,它体现着社会历史发展观基本问题的撞击和融合。从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来看,作为尚处于萌芽状态的新兴事物,创业文化具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其前景发展不可估量。

②社会意识一经产生,又具有巨大的相对独立性,即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对经济政治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进步的思想意识对社会发展起巨大的推动作用,反动腐朽的思想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消极阻碍的作用。在上文中已有所阐述,创业文化是连结大众群体文化的精英文化,它以受教育程度或文化素质较高的少数知识分子或文化人为受众,旨在表达他们的审美趣味、价值判断和社会责任,具有很好前瞻性、先锋性、引领性;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及要鼓励青年创业,证明了创业文化是顺应历史发展的先进文化,理应逐步被人民大众接受并持续发展。

③创业文化植根于一个商业性生态系统,它们深深地立足于地方、整个社会,并依附于人而存在。未来若干年,随着高校、社会环境的逐步倾斜,舆论环境的进一步优化,会有越来越多的青年选择创业,创业文化的受众群体广,主体将会增多,创业文化良好的群体基础势必进一步扩大;

2、曲折中前进

此次中部地区大学生创业文化的调查显示,大学生创业文化仍处在萌芽阶段,但是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具有先进性。但是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先进事物要在重重阻力中才能得以发展,尤其是仍处于萌芽阶段的大学生创业文化,创业文化氛围不浓厚,中部地区的大学生的观念较传统,社会经济环境较保守,大众对大学生创业及创业文化的发展不够认同。大学生创业文化要想蓬勃壮大,创业文化的软实力真正成为经济发展的硬支撑这条道路是漫长而曲折的。大学生创业文化作为精英文化的一种,也符合国家政策这一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只有在实践中不断的发现创业中遇到的问题及创业文化不被大众接受的原因,并积极得寻求主流文化加以解决和完善,才能使大众更好得接受创业文化,创业文化才能深得民心,茁壮成长。这个过程必定是不断遇到挫折并积极改正的过程,这个过程必然会伴随遇到问题的痛苦与改正中面临的阻力,因此中部地区大学生创业文化的发展是在曲折中前进,任重而道远。

4.2 促进大学生创业文化的对策与建议

确立大学生创业文化的发展目标,应充分认识到我国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都将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要认识到中原地区现在还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我们要把先进性要求和实际情况结合起来,通过与不同地区、不同国家大学生创业文化和中原地区传统文化等方面的不断交流、吸收和融合,在借鉴中发展,在碰撞中整合,形成中原地区自己的健康、科学、可持续发展的大学生创业文化,为大学生创业提供积极的帮助,鼓励更多的大学生自主创业,缓解就业压力,促进中原地区经济的发展。

确定我们的发展目标之后,我们从政府、社会、学校、大学生本身四个方面提出了促进中原地区大学生创业文化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政府方面

1、加强制度建设,为大学生创业文化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

制度建设是中原地区大学生文化形成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因素。首先,政府应从全局出发,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制度上的依靠,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制度,为大学生创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保护。其次,要针对大学生建立创业失败救助机制,帮扶失败大学生创业者顺利度过难关,这样可以解除一大部分大学生创业者的后顾之忧,使其能够更加全身心投入到创业活动中去。大学生创业是新兴的潮流,其规范化的发展至关重要,只有规范化的发展,才能被更多的人所接受,才能使大学生创业得到全社会的认可和支持。

2、实施资源倾斜,加强对大学生创业者的资源支持力度

市场竞争机制作为商品经济活动中优胜劣汰的手段和方法,对大学生创业文化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大学生创业目前在各方面条件都是脆弱的,且大学生创业面临的对手是熟悉市场运作的成熟企业,它们很难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因此, 政府需要为大学生创业文化的发展提供保护和支持。政府掌握着大量的资源,在社会范围内进行资源再分配时,着力对大学生创业者进行资源倾斜,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扶持,以提高其竞争力和成功率。对于中原地区的大学生来说,由于所处地理位置的差异,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大学生创业者相比较,他们占有的有力资源更少,这就要求国家重点支持中原地区的大学生创业者。在加快中原崛起、中原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背景下,加大对中原地区大学生创业者的支持显得更加重要。

3、加大教育投入,完善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

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是国际通行的促进大学生创业的办法,美国是这方面的先行者,正是美国良好的大学创业教育,为美国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的再次腾飞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国一些高校已经试行创业教育,如KAB课程,可以在更大范围内进行推广。在这样的条件下,政府应该加大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投入,通过高校、社会培训机构、官方机构等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为大学生创业提供知识技能条件。

4、完善金融制度建设,为大学生创业文化提供物质保障

现在大学生创业首要的阻碍因素就是资金问题,由于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无法获得足够的资金进行创业,此时就需要社会资本的介入。风险投资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但是现在由于金融制度的不完善,导致风险投资发展缓慢,这就导致了大学生创业资金来源匮乏的窘境。根据国外的经验,成熟的风险投资是创业者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其中包括比尔盖茨还有扎茨伯格等成功人士。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创业文化认知度

政府应当对创业文化进行大力宣传,通过主流媒体对创业文化的概念、特征和价值取向进行宣传,消除对创业文化的认识误区,构建主流文化,并且可以宣扬优秀的大学生创业成功典型案例,使他们的价值取向、精神状态、行为方式对创业大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将创业文化融合成为主流文化的一个分支,通过政策宣讲、读本发放、举办官方论坛和会议等方式扩大创业文化的影响群体,提高社会各方对创业文化的关注度和认同感,增强创业文化氛围,为大学生创业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以中原文化精神为引领,培育中原特色大学生创业文化

厚重的中原文化培育了中原人民诚实忠勇、踏实肯干的优良品格。新时期中原文化更加生机勃勃,孕育出愚公移山精神、红旗渠精神、焦裕禄精神和“三平”精神等优秀的中原文化代表,这些精神文化充分体现了中原儿女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坚强勇敢、百折不挠的独特品质。大学生创业文化的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内核与中原文化精神高度契合,所以我们可以把中原精神文化融入大学生创业文化,以中原精神文化为引领,培育具有中原特色的、中原人民易于认同和接受的大学生创业文化。

增强政府的社会服务

在社会服务方面,政府应该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与社会创业成功人士和组织的交流平台、成立大学生创业的咨询服务机构和管理机构,从而使畅通创业大学生与社会相关人士和组织的沟通渠道,使大学生创业的到更多社会力量的帮助。

①转变社会传统观念,为大学生创业创造宽松的社会舆论环境

各个社会组织和群体, 主要是以媒体为核心的社会组织,要加强度大学生创业的正面宣传,使社会舆论转向对大学生创业文化的关注和理解。在大学创业文化形成的初期,社会认同感非常脆弱,这是由我国几千年来传统的儒家文化所决定的。儒家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轻商的思想,比如儒家宣扬“士农工商”的等级思想和“学而优则仕”的官本位思想,认为经商者社会地位低下,经商活动也是一种粗俗少文的活动,“君子不器”;而学习好的人就应该做官,做官才是正道,做官才能有出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在大学生创业文化发展的初期,需要依靠主流意识的转变来推动大学生创业文化的发展。

②建设鼓励创新机制,营造开放的社会氛围

创业是一种创新行为,创新就是对过去旧的事物的突破,创新是创业文化的重要内容。现在大学生要有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和打破常规、敢于质疑的创新思维。党中央多次提出要建设创新型社会,推动社会建设又好又快发展。在中部崛起的战略指引下,提升创新意识对河南省十分重要,在河南省“十二五规划”中,就明确提出要建设创新型河南,打造区域创新中心,因此要鼓励创新,形成开放包容的社会氛围。

③扬弃中原本土文化,连结新兴创业文化

作为本次调查对象的中原地区,具有其独特的文化烙印。要想在中原地区宣传、发展新兴的创业文化,务必要在熟识其固有本土文化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保留有利于促进创业文化的部分并以此连结创业文化,丢弃不利于发展创业文化的部分并加以改善。

一方面,中原地区曾经长期占据中国的政治中心,受到大一统的驯化,儒家文化的影响更加明显,在儒家文化的长期熏陶下,中原文化也具有了自我中心主义的傲慢和政治文化的优越性,思想保守,对外来文化、 新事物、新思想产生本能的排斥,思想较保守,这就突出表现在不愿意创业而是直接找工作、创业方向选择的保守等;另一方面,长期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人民像未经雕琢的璞玉,出淤泥而不染,具有淳朴、善良、踏实、勤奋的优秀品质。在这样的现状下,当务之急是改善其传统保守的性格,提升中原人的创新精神、冒险精神,宣传敢为人先的勇敢态度;其次,中原人民淳朴善良的良好品质不能丢,这样培育出的创业文化才是干净纯粹的,更有生命力与发展潜能的。

④加强社会方面与学校联系,将创业文化引进校园

社会成立专门组织与学校方面进行对接、连结,组织与创业文化相关的宣传、讲解、培训活动,组织社会上创业成功人士进入校园与在校创业者沟通交流;

学校方面

1、广泛开展创业宣传活动,促进大学生创业文化在校园的传播

开展校园创业文化节、创业主题活动,在同学中宣传创业文化;通过传统媒体和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新媒体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宣传创业文化的;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可以积极举办创业文化节、创业事迹报告会、创业演讲赛、创业计划大赛、创业培训班等活动,浓郁校园的创业文化氛围。还可结合专业特点,开展模拟股市竞赛、商务谈判大赛、广告策划大赛、公关大赛等活动,丰富第二课堂的创业教育形式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交际能力、集体精神和协作精神,逐步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推动大学生对创业文化的了解。

2、开展创业教育,将创业文化融入日常教育中。

让创业教育与实践相结合,是创业文化在高校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学校可以设立与创业相关的课程,现在大学创业教育的导师大部分不具有创业经验,照本宣科等,这导致创业教育大效果大打折扣,另一方面是现在的创业教育课本大部分为西方翻译过来的,与我国的实际情况并不适应,因此在创业教育中,可以聘请有创业经验的人士担任指导老师,同时注重加强对符合我国国情的创业教程的编纂。大学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时,应渗透创业教育的内容,积极组织一系列有特色的创业文化活动,由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去检验、去实践、去丰富,使在创业文化熏陶下的学生作为主体积极参与大学创业文化建设。以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品质和创业能力。同时学校可以成立创业指导中心对有创业兴趣的同学提供全面的创业教育教育和力所能及的帮助。在我们提倡大学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帮助时,我们也要注意矫枉过正,导致大学过分注重创业方面的教育。当然,在提倡为大学生提供创业教育时,也要掌握适度原则,防止过分注重创业方面的教育,使大学教育沦落为创业训练营。

3、开展创业主题活动,构建大学创业文化的行为文化

广泛开展创业文化活动。创业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影响学生素质培养最直接的方式,是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品质和创业能力的重要渠道,是学生对创业文最直接的体验。把创业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文学、史学、哲学、音乐、美术等人文知识的学习及校园人文育人环境的改善,使广大学生具备较好的创业人文素质和敢为人先的创业精神,培养学生创业心理品质。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创业计划大赛。系统提升学生创业素质。加强学生社团组织建设。创业型学生社团也是高校对学生进行创业意识和技能教育的有效载体和途径。学校要鼓励和倡导成立有利于进行创业教育的学生社团,大力支持开展创业主题的社团活动。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实践能力。如许多高校建立了大学生创业协会、创业俱乐部等创业型学生社团,将志趣相投的同学组织在一起,相互学习,相互激励,共同开展创业文化活动。

4、平等对待大学生就业和大学生创业,对两者提供相同是资源支持

我国的大学教育特殊性在于行政色彩浓厚,这就导致大学教育唯数据论,只注重能够出成绩的数据。而大学生创业文化无法得到足够的重视,主要表现就是各个学校只把就业率作为教学成果和综合实力的考核指标,没有把大学生创业情况纳入其中。因此学校要转变观念,对待就业创业同等的低位和资源支持,把大学生创业参与度和成功率也作为教学成果和综合实力的考核指标之一,为创业文化在校园中的发展和传播提供充足的物质基础,这样才能在校园中形成浓厚的创业氛围,为大学生创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保证。

5、完善创业教育机制,构建大学创业文化的制度文化

在学校的制度层面上,要按照现代大学制度的要求,围绕培养创业型人才的目标,从教学组织、创业文化、创业实践、资金保障等方面出台相关制度,不断健全创、肚教育制度,努力形成有利于创业教育的科学机制。在办学理念方面。许多高校明确把“创业型人才”纳入人才培养目标。在教学管理方面,设置创业实践学分和创业课程学分,成立大学生创业指导委员会和创业教育研究所。具体指导、实施学校的创业教育。改进学籍管理,允许大学生休学保留学籍,创办高新技术企业,以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在学生管理方面,主动适应创业型人才培养要求。从内容、形式和方法上改革学生管理工作,让学生在相当自由的时间和空间里,围绕自己确立的创业目标自主学习、掌握技能,营造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育人环境。

大学生自身方面

1、树立就业危机意识,激发创业文化精神

现在大学生就业压力大:从2001 年到2007 年,大学毕业生人数一路攀升,近5年中毕业生人数平均每年增加66.2万人,平均每年增长13.7%,同期的社会新增加就业岗位基本稳定在每年900 万人。然而近几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呈下降趋势,就业形势严峻,大学生就业压力逐年增加。对大学生自身而言,当外在压力增大时,就会逐渐激发创业的可能性,使大学生更有勇气创业,凝聚成创业文化精神。

2、培养不怕吃苦、迎难而上、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

坚强的意志品质是创业活动中所必需的,也是大学生创业文化的核心要素之一,因为创业之路充满了艰辛,缺乏坚强的品质很难成功。在平时大学生要注重锻炼自己的坚强的意志品质,为以后的路打好基础。

第五部分:结语

此次针对创业文化的调查显示,以河南为例的中部地区大学生创业文化尚处于萌芽阶段,氛围不浓厚;但作为新兴的社会意识,创业文化显示出其旺盛的生命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我们相信,在相关部门恰当科学的引导与帮助下,创业文化的成长与成熟指日可待,它将成为推动中原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强有力支撑。

值得肯定的是,我们这次所选的主题是创业文化,创业文化尤其是大学生创业文化是具有生命力的新鲜事物,它在活跃创业氛围、发挥其精英文化特性、建设和谐社会等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力量;但是却极易被大众所忽视,目前研究创业文化的学者也较少,涉及大学生这个重要群体的更是少之又少,甚至许多方面还是空白;此外,本次调查数据来源真实、分析科学、结果可靠,希望此关于中原地区大学生创业文化的调查报告能够为研究学生工作、创业问题等方面的专家学者提供参考;

但我们这次的调查也有一些不足和局限性。我们这次所调查的对象仅限于河南地区的九所高校,不能够完全代表整个中原地区的大学生创业文化;调查问卷的设计、编制由于学识所限,还不够科学和全面;针对培育大学生创业文化的建议,仅从我们大学生视角出发,仅代表我们学生层次对大学生创业文化的理解,或许有相当的局限性。在今后的进一步研究探讨中,希望能够有所提升与改进,使作品更趋完善。

参考文献

[1]丁影,大学生创业文化的特征、问题与对策[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11(03)

[2]邵世志,程哲.大学生创业文化的建构与思考[J]. 当代青年研究.2011(06)

[3]肖怡.国外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发展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J]. 当代经济 2012(5)

[4]胡树华,中部崛起的战略与政策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5(05)

[5]王延荣,构建中国特色创业文化[J],河南社会科学.2003(03)

猜你喜欢

价值引导软实力现状
工程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变化特点及引导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试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价值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