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析新班子

2013-05-14赵杰

中国新闻周刊 2013年10期
关键词:王军新闻周刊李克强

赵杰

随着新总理李克强在中外记者会亮相,他身边的四位国务院副总理也一并登场:张高丽、刘延东、汪洋、马凯。未来协助李克强工作的,还有杨晶、常万全、杨洁篪、郭声琨和王勇5名国务委员。

这10位高官,与同样由刚闭幕的全国两会所决定的25名国务院各部委“一把手”一道,构成中国新一届国务院班底。

“50后”当家

统揽本届政府班底成员履历,李克强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七位总理,以58岁的年龄成为改革开放以来5位总理中最年轻的一位。副总理中,曾任广东省委书记的汪洋与李克强同岁,而另外三位分别为67岁(张高丽)、68岁(刘延东)和67岁(马凯)。

5名国务委员中,除59岁的郭声琨和58岁的王勇,其他3位均年过60岁,其中,担任国务院秘书长的杨晶刚满60岁,常万全和杨洁篪则分别为64岁和63岁。由此,10个人中不满60岁者4人,其他6人又以65岁为界各占一半。以出生年代为界划分,则有6名“50后”占过半比重。

在国家行政学院公共行政教研室主任竹立家看来,这样一个年龄结构是一种“新老结合、注重稳妥搭配和过渡”的人事安排。他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认为,本届国务院领导班子整体特点在于“沉稳、稳妥”,体现出一种政策选择上的延续性。

回溯2008年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所决定的国务院组成人员名单,除李克强这位时年53岁的副总理,其他9人均年过60岁。不过,后者中只有梁光烈和戴秉国两位超过65岁,分别为68岁和67岁。而在“胡温新政”正式拉开大幕的2003年,当届国务院领导班子中,只有时年59岁的副总理回良玉一位未满60岁,其他9人中,有4人同为65岁,曹刚川以68岁最为年长。

本届政府人员构成主要以“50后”为主,而刚刚产生的国家主席习近平同样生于1953年,在竹立家看来,这意味着从此中国的决策将由“新生代领导人”主持。这一代人,青年时期都在改革开放后度过,因此,在改革路径选择上会更有决心和信心。

“50后”在25名部委“一把手”中也居大多数,共有20名,占比80%。以年龄划分,60岁以上共16人,占64%。

而2008年产生的国务院部委“一把手”27人名单中,未满60岁者以17人居多,约占63%,其中农业部长孙政才时年45岁,最为年轻,现在是重庆市委书记。2003年产生的当届此名单中,60岁以上者居多,共16人,占去28人中的约57%。

如果以十年一期前后名单做对比,在每个执政周期更替时,国务院班子成员以60岁以上者居多。

“为保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这一特点会在过渡期比较明显。”竹立家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今年这一特点尤其明显。“这是因为现实中问题越来越多,要面对的矛盾越来越复杂,更需要保证政策的相对稳定。”

高学历凸显

北京大学法学教授姜明安,是李克强的大学同学和故交。他对自己的老同学充满了信心和期待。姜明安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李克强为法学科班出身且成绩优秀,此后还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对于经济运行规律熟稔于心。许多发达国家的领导人,都有法学和经济学的背景。

本届35人整体班底中,除个别人无明确显示外,履历中有法学和经济学教育背景者共23人,占比约66%。“这在某种程度上显示,依法治国、科学治国理念渐次成熟。”竹立家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李克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首位博士总理。而这一高学历的特点,同样体现于其班组成员中:副总理中,刘延东为法学博士;汪洋和马凯则分别为工学硕士和经济学硕士。5位国务委员中,杨洁篪和郭声琨分别为历史学博士、管理学博士,王勇则为工学硕士。由此,在这10人领导班子中,博士占比40%,硕士以上学历占比达70%。

在25位部委“一把手”中,具有博士学位(历)者,共10名,占比40%。他们当中,文科教育背景凸显,占比逾70%。

专业性同样得到体现。北师大前校长袁贵仁留任教育部部长,汽车领域专家万钢留任科技部长,具有财政学博士学位和高级审计师资格证的刘家义担任审计署审计长,同样为高级经济师的社会学博士高虎城担任商务部部长,有世界经济专业教育背景的苗圩为高级工程师,担任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

在中共中央党校政法部公共管理教研室主任王军看来,在李克强的班子里,知识化和专业化的特点非常明显,“这也是近年来中共干部任用的趋势。”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竹立家对此表示认同,“本届班底的知识化水平较高,这也是在当前全球化、知识化时代特色鲜明的背景下,中共所做的与时俱进的努力。”

蕴含改革思路

新组成的国务院班底中,有几位官员因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的实施,而颇受关注。此番改革涉及到铁道部拆解、撤并,以及卫生、计生领域的合并,等等。而由此使得本有“小国务院”之称的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再度扩权,也再度引发热议。

相应地,这些部门的负责人也将成开启相应领域新时代的“拓疆者”。其中,原任国土资源部部长的徐绍史就任国家发改委主任,他在3月16日下午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责任很大,压力也很大。”

即将62岁的徐绍史易职,在一位国土资源部人士看来颇有“委以重任”之意,也蕴含着新领导层重要的改革思路——推进城镇化。过去五年间,徐在国土资源部的成绩可圈可点。在中国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加快过程中,徐推进实施耕地保护地方政府主要负责人“问责制”,以解决日益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土地问题,使得土地违法案逐年下降。由此可见,由他领导发改委,或将助推城镇化这一改革最大红利尽快彰显。

而一度让中国受益甚巨的人口红利,用业内专家的话来说,“已经消失殆尽”。人口政策的调整,在刚刚闭幕的两会上再度成为热点议题。在“大部制”改革方案中,卫生部与计生委合二为一,成为“大卫生”格局启幕的标志。观察家由此推测,计划生育国策或将松动,医卫体制改革将强化。而这一改革的是否能够得到有效推进,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该部委的“新掌门”李斌。

李斌此前曾任国家人口计生委主任,并于2012年就任安徽省省长,成为当时中国唯一一位女省长,期间领衔创造了享誉全国的安徽医改模式。在公立医院改革方面,安徽成为唯一有两个国家试点联系城市的省份。至于相关改革,这位新主任上任伊始即表示,“将从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做起,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

至于“铁老大”谢幕,执掌“大交通”布局第一棒的杨传堂,“两会”期间已数度遭遇记者围堵。在被问及数年来困扰民众的“购票难”等问题,这位59岁的新任部长提出,将由多部门联手解决。至于“大交通”时代的综合运输体系,他表示“将掀开新的一页”,并认为挑战不大,对人员融合等工作均有信心。

“国务院人事任用,必然要紧密结合中国未来发展的经济布局、工作重心、宏观目标等进行。”中共中央党校政法部公共管理教研室主任王军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根据目前布局,虽然副总理分管领域尚未公开,但是可以推测,李克强会围绕自己在记者见面会中所强调的三项任务布局:持续发展经济、不断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正。

新政“法”字当头

在会见中外记者的开场白里,李克强提到“忠诚于宪法”“对法律的敬畏”。这在王军和姜明安看来,均体现着新一届政府“法”字当头的执政理念。

“这应该说是中国多年来法治建设的进步。”王军认为,十八大之后新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数度强调依宪治国理念,而李克强此番表述,更进一步体现新政的一个重要内容和依据。本届全国两会虽为换届年,但议程中并无修宪事宜,这在王军看来,表明中国宪法已趋成熟,宪法的基本原则、规定已趋完备。李克强关于“忠诚于宪法”之说,是一种成熟的理念。

在年逾八旬的北京大学政治学专家李景鹏看来,李克强此说“似乎是向宪政迈进了一步”,是依法治国理念的明确和强调。竹立家对此表示认同,并认为这是打造法治政府、有限政府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任何一项改革举措的凭据。

李克强在提及中国改革进入深水期或攻坚期观点时,用语“触及利益比触及灵魂更难”,来描述改革将要触动的固有利益格局。“既得利益往往会阻碍改革,此前的讨论多在学者层面,如今李克强明确提及,表达的是一种攻坚克难的决心。”李景鹏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利益是一种现实的诉求,灵魂是一种意识的升华。王军分析认为,李克强此观点旨在强调改革所遭遇的现实与意识之间的难题,前者由于更直接、更复杂,较之对于取得改革的共识更为艰巨。

姜明安则倾向于从语义背景来解析,他认为,李克强一代年轻时经历过“文革”,之后也经历了改革开放,深知人与人之间触及灵魂之难。但是,要触及多年来发展所形成的固有利益格局核心,则“难上加难”。

依据王军的观点,打破固有利益格局,无疑是要形成新格局,现在的困境就在于该形成路径很难推进。“新利益格局的形成,最难的是社会各种习惯的转变,也即专家口中探讨的公民社会的成熟、中介组织的培育等等,这需要的是政治体制改革,而非仅限于经济和行政领域。”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转变格局还要取决于中国现实承受代价的能力。

中共十八大报告强调,要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由此,2010年至2020年的十年,成为学者热议的中国第四个重要战略机遇期。如今,机遇期还剩下7年时间,而中国当前面临的现实是:人口红利消失殆尽,土地红利也空间几无,市场机制变形,财富分化加剧,这些问题使得社会矛盾日益尖锐。问题当前,时间紧而任务巨。

对此,李克强强调“改革是最大的红利”。竹立家认为,改革的当务之急是改革议题的转变。“未来5至10年,改革的中心议题必须围绕公平、公正,打造起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在经济领域,要保持既有成果,必须尽快转变发展方式,改善经济结构。与此同时,行政与政治体制改革必须配套推进。”

(周瑶对本文亦有贡献)

猜你喜欢

王军新闻周刊李克强
石榴树想法妙
我要好好来欣赏
蜜蜂和油菜花
可爱的小丫丫
旅行的没落
今天的会就开到这吧
你为什么要学会拒绝
李克强:RCEP谈判要踢好“临门一脚”
李克强的“高铁外交”成绩单
美《新闻周刊》回归纸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