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要把人生浪费在正事上

2013-05-14咪蒙

读者·校园版 2013年9期
关键词:感兴趣我会人生

也许我一生中最幸运的事,就是自我觉醒比较早,明白自己喜欢什么,能够早日开始,并在一条道上走到黑。

我常跟很多中学生和大学生聊天,最大的感触是,他们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哪怕是正在念哥伦比亚大学、多伦多大学的品学兼优的三好青年,面对我这个最简单的问题:你喜欢你的专业吗?他们也敢给我来个一脸茫然的表情,好像我的问题很多余。他们说:“没想过,我妈说读商科有前途,以后容易找工作,我就念了。”或者说:“我妈说当律师赚钱多,她总不会害我。”

父母和教育体制联手,把青少年改造成听话的机器、不思考的机器、赚钱的机器。陈丹青说:“现在的学生,开口就在背书,没有自己的思维和判断。”我觉得更可怕的是,很多学生没有自我。如果你连自己的爱好、价值和特长都看不到,你又如何独立自主地看待这个世界?

有个姑娘说:“我就喜欢做机械的、不费脑的、单调重复的工作,像糊火柴盒啊、盖章啊、收发信件啊……”这样多好,年纪轻轻就深刻地了解自己,“守脑如玉”也是一种珍贵的理想啊,比没有理想好多了。

做你感兴趣的事,如果这种兴趣还能赚钱,这种人生就是上等人生。常常有学生问我:该选择年薪低一些但稳定的工作,还是年薪高但变数大的工作?我总是回答:选择你更喜欢的那一个。别理睬这个专业吃香、那个职业前景好这种鬼话,做你喜欢且擅长的事,在任何一个行业,你都可能很抢手。

我成天喊着不要把人生浪费在正事上,但又一直耻于承认,我其实就是个工作狂。谁说工作和娱乐必须截然分开?我把工作当做玩,我玩的时候也在工作,在这种模式中,我过得很爽。

我的电脑桌面上有一个文件夹,我会把日常看到的有趣、有创意、有想象力的句子、图片、视觉设计等玩意扔进去,每隔一段时间整理一次,把它们归类到我的笑话库、语录库、标题库、选题库、图片库、版式库里——这些都是我的养分。别人可能是遇到问题才临时找方法,而我是随时都在更新自己的素材库,有这种充分的准备打底子,我才能在工作中游刃有余,才能过着每天睡到自然醒的生活。

于我而言,无趣是万恶之源。我的一大乐趣,就是把自己变得有趣,研究别人怎么说话、怎么写出好文章、怎么做好一次采访、怎么写好一部电影剧本。

看韩剧,遇到好玩的台词我会随手记录下来;看美剧,我会顺便分析对白为什么好笑,有哪几种有趣的方向;我会思考《我老爸说了》里面70岁高龄的刻薄鬼,他的毒舌是如何形成的;我会琢磨一下《罪案终结》里如何以意外的情节来构成小幽默。

事实上,我常常在一些莫名其妙的事上延伸思考。只要我感兴趣的,不管它多无聊,我都会让自己尝试从多个角度切入思考,随时让自己做思维训练。

我喜欢在煎蛋网上看英国的笑话集——一些聪明的、没节操、无底线的段子。我会挑特别有智慧的保存下来,没事就研究一下它们的逻辑,分析一下其中幽默的生成原理。其实所有的幽默段子都是有规律的,我对分析的过程感兴趣。像伍迪·艾伦的幽默,通常就是“抽象原理+日常生活”的混搭,比如:“我不相信有来生,但是我还是会带上换洗的内衣裤。”

我看书比较快,坚持每周看两本“正经”书,不是随便翻翻,而是从头到尾读完,记读书笔记,顺便把漂亮的句子记下来。

我看《康熙来了》,会忍不住分析蔡康永是怎么把一个尴尬的问题抛给被访者,并巧妙地让对方跳入一个提问陷阱里的——单就这个题目,我觉得可以写出至少1万字的专业分析。

很多同学也一直问我:咪蒙呀,怎么才能说话更有趣、文章写得更好?其实,眼界是认识的前提。你写的每一个字,都会不经意地泄露你的智商和见识。你是不可能写出超越自己智商和见识的文字的。仅仅看我这本书里列出来的书单是远远不够的,光随时记录和分析也是不够的,我跟很多“85后”接触,发现他们最大的问题不是没有文笔、没有创意,而是没有完整的知识体系。最基础的书目里,《中国哲学史》、《中国美学史》、《中国通史》你至少需要每一类选其中一两个喜欢的版本通读一遍,而《全球通史》、《西方哲学史》和社会学、心理学的经典著作也应该系统地读一读;中外文史哲大家的经典作品,都得看吧?随便问问,《鲁迅全集》你看了吗?《胡适文集》你看了吗?《王小波全集》你看了吗?这些都是再初级不过的内容了,别急于求成。说话和写文章的核心,无非观点、叙事和修辞,但最重要的还是观点,没有丰厚的知识储备,就只能指望自己是天才了。

这么一说,便觉得做了这么多努力,才把文章写成这副德性,我得有多蠢啊!

我写了那么多,以分享经验的名义,不过是为了把自己浪费时间的行为上升到理论高度。我认为分析、思考、学习是人生最有趣的事之一,虽然我分析、思考和学习的内容常常是一些很无聊的事——专心致志地耍无聊,这就是我的理想人生。

猜你喜欢

感兴趣我会人生
对自己感兴趣
人生中的某一天
我会分辨
我会玩
人生悲喜两字之间
独一无二的你
编读往来
现在是几点
斜倚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