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明非正统建筑的现状、特征和发展——以贵州格凸河风景名胜区重点景区(洞寨)实施规划为例

2013-05-13胡纹奉婷

重庆建筑 2013年12期
关键词:建筑文化

胡纹,奉婷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重庆 400045)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国内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所撰写和传授的建筑史,通常只是关注某些精选的文化。在各个因素的影响下,广为传颂的是那些为特权、宗教等修建的建筑,而甚少提到普通老百姓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的房屋。如若称前者为“正统建筑”,而后者便是“非正统建筑”。 彼得罗·贝鲁斯基(Pietro Belluschi,1899-1994,美国建筑师)曾说:“这些艺术(非正统建筑),并非为少数精英或专家发明,而是由具有共同文化传统的人群集体根据群体经验,自发而且是持续创造活动形成的。”第五次产业革命的到来,缓解了人与环境的紧张关系,使人类进入信息化时代的同时,也进入了环境时代,越来越多的建筑师在面对现代城市结构和生活方式瓦解与崩溃的现状时将目光转向了非正统建筑的研究。非正统建筑在原始文明中似乎没有地位,但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能抛弃从这类建筑中获得经验。本文涉及的简明非正统建筑是贵州安顺紫云县格凸河地区苗族民居,文中对当地传统建筑和传统聚落的特征及影响因素做简单研究,并结合实际项目初探对当地简明非正统建筑的现状、保护和发展。

2 三种影响因素

在不同时代背景下,那些没受过正规训练的建造者天才般地把建筑融入自然环境,他们的天才与成就以及有时近乎乌托邦般的幻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是优秀感知判断的结果。而这些优秀的感知判断似乎都能从自然地理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经济地理环境这三种因素中找到根源。

2.1 自然环境因素

2.2 社会文化环境因素

地域社会文化对建筑地域特征的决定作用来自上层。特殊的地域生活模式、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对建筑的地域特征的产生构成决定作用。格凸河地区山高坡陡,河流深切,制约了交通的发展。交通闭塞造成了山区少数民族长期与世隔绝,信息交流受阻,背离以等级制度为基础的政治制度和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制度的建构,而形成了自身更为人情化的居住氛围。聚落的空间秩序、第四维度(时间)在聚落中的印记、尺度宜人的公共活动场所、以黄色为基调的建筑立面色彩、亲切质朴的建筑立面材质等等鲜明的区别于现代建筑冷冰冰的钢筋混凝土。

2.3 经济地理环境因素

经济地理环境因素是地域聚落和建筑发展的基础,对聚落的形成、性质和分布也有深刻的影响。地域总体经济结构的影响是宏观上的。区别于以商业活动为经济主导地区的多层面交流,格凸河地区封闭的社会背景,以农耕文化为主的经济地理环境造就了当地聚落和建筑特有的地域特征。受限于经济,伟大的建造者展现了令人敬佩的把建筑和自然融合的才能。对资源的充分利用,对复杂地形游刃有余的征服,形成了虽然单一却也唯一的建筑形式,宣告了它强有力的识别性。其中极富特色的是,在把粮食看做是神明所赐的农耕社会里,粮仓建筑是非常神圣的地方,虽然此类建筑的尺度很小,但其特殊的形制便决定其有着永恒的纪念意义。

3 当地建筑的现状、保护和发展

在开展格凸河景区重点片区实施规划项目之前的调研中,将格凸河地区水塘镇格村的中洞作为调研的主要对象,以期望对当地建筑的现状做粗略的评估,并能对后期项目的展开寻找突破点。

图1 中洞区域位置图

3.1 贵州安顺紫云县格凸河中洞民居建筑的概况

3.1.1 区位背景

中洞位于贵州省安顺市紫云苗族布衣族自治县水塘镇格村,距镇政府18公里,四面群山环抱,属于喀斯特地貌。洞口向南,高30m,宽80m,深200m。面积16000m2。人类进入紫云中洞居住的历史始于清代,后发展为苗族人民聚居的聚落。20世纪才从居住了百年的“下洞”往上迁徙,搬至中洞,现居住有王、罗、梁、吴四姓。有20户,人口84人,有民房17间,教室4间,球场1个。民房均为三开间木结构无顶房屋。四周用木板或篱笆圈围。中堂是堂屋,堂屋左次间后间为火房。其余均作为卧室用。楼上用木板铺平,放置粮食和不常用的东西等。洞内设有一所小学,2008年下半年搬迁。紫云中洞内现存的民房和教室基本完整,球场场地完好。中洞的小学已经废弃,因没有老师肯在这里教书,山下确实已经建好的房屋待山上居民搬去,村民却不肯离开依旧居住在洞中。洞壁形成天然的屏障,人们在这里居住生活,山路崎岖,条件艰苦,交通不便,兴许旁人看来很是不解,但或许忽略掉这些外在条件,真正让当地人不舍的是那些无形的生活气息和传统文化。

图2 中洞建筑群的文化内涵

3.1.2 价值意义

中洞建筑群的文化内涵十分丰富。从选址、布局、结构到装饰,都比较形象、全面、集中地反应了传统的宗教观、道德伦理观和风水观念,是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的典型体现,具有鲜明的民族传统色彩、独特的地方风格,不仅在中国民居中特有,即使在世界民居建筑群中也是非常特别的。同时,它又有一种非正统建筑的乡土美感,无论是单体上还是整体布局以及与自然环境的完美结合上,其艺术价值不但体现在画境、意境美方面,也体现在内部的装饰以及生活场景等诸多方面。以洞穴作为天然屏障,聚落体现了当地居民善于利用地势优势的特点,但中洞洞穴一面开口,在声光热方面都有很大的缺陷,当地居民却利用建筑的方位布置、布局、稳定性、采光通风等方面都很独到的措施有效的解决了这些问题。同样的问题在格凸河景区项目中也存在,因此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也开创了新的建筑艺术形式。

3.1.3 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结合地面调查、物探、钻探验证等工作,可以看出,治理区的地下采空区主要为侯家镇镇办企业采矿形成的采空区,规模较小,形态特征比较规则。采空区分布于I-1号矿脉以北约5~35m范围,东西长约170m。

贵州紫云县中洞寨被冠以 “中国最后的穴居部落”的名号,洞内建筑多为三开间砖木结构,屋顶有屋架但没有屋面(便于采光),大多建筑破损严重。A建筑,洞内保存较好的建筑之一,三开间两层木质结构建筑,四周用木板圈围。中堂是堂屋,堂屋左次间为火房。其余均作为卧室用。楼上用木板铺平,放置粮食和不常用的东西,进深两开间为卧室。屋顶没有穿斗式的屋架,只有简易的搭制单坡,覆上遮雨布遮挡洞顶滴水。B建筑,该建筑总共6间,每间开间6m进深4.2m,一层砖石结构,屋顶有木质穿斗构架但没有屋面。由于原学校已迁至山下,所以该建筑已荒废无人使用。

图3 中洞建筑结构

由于实地考察的时间有限,来不及对每栋建筑进行测量评价。总的来说洞内建筑保存情况不容乐观,大部分房屋破损严重,但建筑风格依然明显。然而在整个洞内最有价值的或许是其生生不息的生活气息所彰显的一种独特的文明,略显杂乱的生活场景,是一种人情化的小天地,是居住者投入情感的场所,无论是晾晒的衣物,堆放的柴火,还是悠闲的家禽,都给予这个内向性的空间浓厚的生活气息。山洞洞壁自然天成的凹凸纹理也呈现出一幅生命的画卷而具有情感色彩,同时由于墙面上不断出现的虚实明暗的变化,使上下两个场景相互渗透,使有限的空间呈现不同的层次而获得丰富的内涵。这种代表不同情绪的多层次流动空间叠加后所得的复合表情所营造的意境,是绝非单一的三维空间所能达到的。正是这种意境,给予中洞建筑群超越建筑本身的价值。

3.2 格凸河风景区重点景区实施规划——洞寨

中洞村的调研给予格凸河风景区重点景区实施规划——洞寨的设计很大的启发,不仅仅在建筑实体设计上提供了宝贵的素材,其整体极富情感的空间以及表现出的传统文化氛围为本次设计提供了灵感来源。

3.2.1 项目背景

格凸河风景区重点景区实施规划的规划范围属于格凸河风景名胜区的一部分,规划面积为88.5公顷,占整个景区的三分之二。本次规划主要在现有旅游景点资源的基础上,以亚鲁王文化为核心,开发新资源,形成系统的亚鲁王文化旅游景点。其中包含的四个重点景区构成“一城三寨”的特色业态布局,洞寨便是其中的一个重点景区。基地为规划范围东侧山腰位置的喀斯特穿洞,总用地面积为9203m2,两面采光,洞壁为自然天成的凹凸纹理,洞内植被覆盖率较高,地势北低南高。

洞寨承载的自然地理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所传递出神秘而神圣的信息,因此,洞寨的业态定位为祭祀表演、蜘蛛人攀岩表演、休憩观光。

3.2.2 方案设计

遵从洞寨祭祀的主要功能,洞内的主体为亚鲁王祭祀台。另设两栋新建建筑,建筑吸收了该地区洞内建筑特征,竹木材质构架主体,屋顶设屋架但不设屋面等等。建筑分布两个地方,一个在洞口,便于观景并能吸引山下视线,形成独特景观,另一处在洞内贴着岩壁,四开间两层。祭祀文化是苗族保存较为完整的文化之一,目前,老一代歌师纷纷去世,年青一代因时代的变化已不大了解,其祭祀文化的传承堪忧,有必要把这一传统借用旅游表演的方式传承下去,洞寨具体天然的神秘性,是安排这一活动的最佳场所。

图4 中洞景区规划改造图

区别中洞建筑群的居住功能,洞寨设计从另一方面展示了苗族的传统文化。建筑单体吸取中洞建筑作为洞内建筑的特征,对声光热的有效解决以及地形优势的有效利用,创造出具有神圣气氛的祭祀空间。

洞寨所依托的典型地理地貌是喀斯特山洞,目前周边自然环境较好,但局部地方仍存在环境污染和绿化不足的现象,因此在解决洞内建筑及景观设计的同时,对周围景观环境也应有一定的控制。将田园、绿地、水系等绿色空间引入视线范围内,形成与周围自然景观相协调呼应的景观视线通廊,保持视线通廊连续通畅,在可见范围内不得出现有碍观瞻或与群落风貌不协调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全面保护自然地理景观,禁止开山挖土裸露地表或随意建设破坏山脊天际线,控制洞寨整体格局和空间形态特征,全方位、多层次的控制现有的自然景观。

4 结语

非正统建筑通常是根植于农村的建筑形式,是广大劳动人民自己动手建造起来的一种生活生产场所。不同的非正统建筑反映不同的社会背景,体现着不同的文化与风格,同时又是不同气候、地理条件下,人们运用不同的材料和不同的技术手段,利用或改造不同的自然地貌的结果。他们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空间特色,有不同于城市的特殊的自然环境,有其可贵的科学和艺术内涵。从某种角度上讲,他们是一种特色鲜明的旅游资源,也是一种内容丰富的设计灵感来源。然而,现实不容乐观,这些宝贵的建筑遗产,正一日日破败,一天天地从中华大地上销声匿迹。确实应该马上采取行动,对其进行必要的保护以致发展,更应该从这些宝贵的建筑遗产中寻找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建筑创作灵感。

(说明:文中所用图片均为笔者自己拍摄和绘制)

[1]伯纳德.鲁道夫斯基.没有建筑师的建筑:简明非正统建筑导论[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1.

[2]张松.建筑遗产保护的若干问题探讨——保护文化遗产相关国际宪章的启示[J].城市建筑,2006,(12):9.

[3]王宇.地域文化视野下的河南传统建筑研究[D],北京:北京建筑工程学院,2010.

[4]杨宝,宁倩.传统生土民居建筑遗产保护对策——浅议福建永定客家土楼的保护[J].华中建筑,2007(10).

[5]孙大章.中国民居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620.

[6]闵庆文,孙业红.农村文化遗产保护: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新机遇[J].世界环境,2008 (1):62.

[7]马晓丽.建设和保护:沉重而迫切的话题[N].中国建设报,2006-10-10(1).

猜你喜欢

建筑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山居中的石建筑
谁远谁近?
听,建筑在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