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种简便可靠的交流电压掉电检测方法

2013-05-05王云鹤

船电技术 2013年10期
关键词:市电正弦波中断

王云鹤



一种简便可靠的交流电压掉电检测方法

王云鹤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武汉 430064)

针对现有几种交流电压掉电检测方案的不足,本文提出了一种简便可靠的分段式交流电压掉电检测方法。详细分析了该掉电检测方法的原理,并进行了软硬件设计以及实验验证,最后还将其应用于一台UPS设备进行了切换实验。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掉电检测 不间断电源(UPS) 旁路切换

0 引言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计算机应用的日益普及,使得用电设备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要保证供电的可靠性,必须保证能够对交流电压的幅值进行快速的检测。

目前,对交流电压幅值检测的方法有多种。有基于RC充电电压来判断交流电压掉电情况,即:先对电网电压进行分压,再进行滤波,然后再经过RC充电电路;当电网电压正常时,电容上有一个恒定的电压值,当电容上的电压超出或者跌落出该值的一定范围之后,就认为电网已发生故障。该方法硬件实现简单,但对RC的充放电时间要求精确,对硬件参数的漂移很敏感,影响了掉电检测可靠性与快速性。也有基于自动控制理论的方法,即:以市电信号作为给定,以输出电压幅值与锁相后的正弦乘积作为反馈,给定减反馈后的偏差乘上一个加速因子后经过PI调节,便可对其输出的幅值进行快速判断。该方法的不足之处是原理相对复杂,同时对参考正弦与市电的锁相情况密切相关,实际上很难得到理想的效果。本文提出了一种简便可靠的分段式交流电压掉电检测方法,并通过实验进行了验证。

1 掉电检测原理分析

1.1 原理描述

图1所示中,第一个通道表示频率为50 Hz、有效值为220 V的正弦波经过全波整流后所得的波形,记为波形1。第四个通道表示比较电压V,它与波形1的交点分别为a、d、e;第五个通道表示比较电压V,它与波形1的交点分别为b、c;第二个通道表示半周正弦波与比较电压V比较后的电平,记为波形2;第三个通道表示半周正弦波与比较电压V比较后的电平,记为波形3。

当半波正弦电压经过a点时,波形2会有一个下降沿;当半波正弦波上升到b点时,波形3会有一个下降沿;当半波正弦波经过c点时,波形3会有一个上升沿;当半波正弦波经过d点时,波形2会有一个上升沿。

图1 掉电检测原理分析图

掉电的判别方法:当检测到波形2的下降沿后,经过t(a点到c点的时间)的时间仍然没有检测到波形3的下降沿,则说明在ac段内市电掉电;当检测到波形3的上升沿时,在不到t(c点到d点的时间)的时间内就检测到波形2的上升沿,则说明在cd段市电掉电;当检测到波形2的上升沿时,若经过t(d点到e点的时间)的时间仍然未能检测到波形2的下降沿,则说明在de段市电掉电。基于上述理论分析,将半周正弦波分成了ac、cd、de三段,市电幅值在任意一段中发生故障均可快速检测出来。

1.2 比较电压的选取

上节中分析了市电幅值的检测原理,但并未给出比较电压V以及V的具体数值,而这两个比较点的选取至关重要。波形4对应的比较电压V的选取会直接应到检测的快速性;波形5对应的比较电压V的选取会影响欠压判断的可靠性。

对于220 V的交流电压,当考虑±15%的允许波动范围时,其电压幅值最低为

为准确的判断市电是否有欠压情况,将比较电压V选为264 V。

掉电检测的关键是要快速准确,本文采用的方法是三段式分析法,要想保证任意区段下的掉电均能较快的检测出来,理想的方法是将a到e这10 ms等分成ac、cd、de三段。需说明的是,此时假设市电电压处于临界欠压情况,即b点与c点是重合的。于是有

为了快速检测各段的市电幅值情况,故取比较电压V选为130 V。

2 掉电检测系统

2.1 系统设计

图2为掉电检测的系统示意图,其输入为220 V的市电,输出为两路互补的控制信号。

图2 掉电检测系统框图

先通过电压互感器对市电进行检测,然后经差分放大电路对其进行变比调整,再经过精密整流电路进行全波整流,将整流后的电压信号分别送入比较值不同的两个比较器,再将两路比较器的输出信号送入MDU进行处理,最终通过IO口发出两路互补的信号用于控制晶闸管的切换。

2.2 硬件电路设计

2.2.1电压检测及其放大电路

图3 市电采集与放大

图4 比较电路

本实验中采用天瑞公司生产的TR1102-1C电压互感器对市电电压进行检测,其原副边变比为220 V:3.53 V。为了提高检测精度,将互感器的输出电压经差分电路对其进行放大,放大比例为620 K/220 K。

2.2.2全波精密整流电路

将上述差分电路输出的正弦电压信号Usys_f送入该全波精密整流电路,可以得到一个频率100 Hz的由正弦波正半周组成的电压信号Usys_h,该电路的幅值增益为1。

2.2.3比较电路

由分段式掉电检测的原理可知,其关键在于两个电压比较点的设定。通过计算分析,264 V的市电电压应该对应12 V的电压比较点,130 V的市电电压对应5.9 V的电压比较点,COMP1与COMP2分别表示这两个比较器的输出电平信号。

通过以上硬件电路处理,得到了反映市电幅值情况的电平信号COMP1与COMP2。将这两个信号分别送至PIC18F4680单片机的外部中断INT0以及外部中断INT2两个引脚上,经过单片机处理后,利用IO口发出CON1与CON2两路控制信号。

2.3 软件设计

单片机的软件部分主要包括主程序、定时器0中断程序、外部中断INT0程序以及外部中断INT2程序。其中,定时器0中断主要用于计时,实验中将定时器周期设为100ms,并且每次中断时都设置一个定时标志。外部中断INT0以及INT2既可以是上升沿触发,也可以是下降沿触发,他们分别用于记录COMP1与COMP2的电平变化情况,并置相应的边沿标志。主程序部分先对系统初始化,然后根据相应的标志判断市电情况并发出相应的控制信号。下面分别给出了主程序、INT0中断以及INT2中断的程序流程图。

图5 全波精密整流

图6 主函数流程图

图7 中断INT0流程图

图8 中断INT0流程图

3 实验结果

基于上述原理分析以及软硬件设计,通过实验对其掉电检测的快速性与可靠性进行了验证,最后还将其应用于一台单相UPS进行掉电检测及切换实验,具体的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如图9 (a)、(b)、(c)、(d)所示,分别记录了市电正常、市电ac段掉电、市电cd段掉电以及市电de段掉电的波形。图中,CH1表示市电整流后波形,CH2表示比较输出信号COMP1,CH3表示比较输出信号COMP2,CH4表示切换控制信号CON1。图9(b)、(c)、(d)中的时间光标增量表示从市电掉电到发出控制切换信号所需的时间,它们分别为3 ms、4.5 ms以及4.6 ms。实验结果表明,不论市电何时掉电,通过该方法均能够快准确的对其进行检测。

如图10所示,记录了将该检测方法用于一台UPS进行了掉电检测及切换实验波形。CH1表示输出电压波形,CH2表示市电电压波形,CH3表示晶闸管切换控制信号的波形。实验结果表明,在市电掉电后,该UPS系统仅用了6.5 ms的时间完成了市电的检测以及晶闸管的切换过程,保证了负载的不间断供电。

4 结论

本文提出了一种简便可靠的分段式掉电检测方法,并进行了软硬件的设计以及实验验证,最后还将其应用于一台UPS设备进行了切换实验。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快速可靠的完成掉电检测过程,可将其应用于UPS等系统中。

图10 UPS切换实验波形

[7] 陈坚, 康勇. 电力电子学——电力电子变换和控制技术[M]. 第三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287-288.

[8] 段善旭, 熊健, 康勇, 陈坚. 一种UPS的数字化锁相及旁路检测和切换控制技术[J]. 电工电能新技术, 2004, 23(1): 8-10.

[9] 徐金榜, 罗慧, 周永鹏等. 后备式UPS中市电幅值检测速度提升新方案设计[J]. 电子技术, 2003(3): 47-48.

[10] 黎明, 姜学东. 基于PIC单片机的交流电源掉电检测系统[J]. 电源技术, 2006: 74-75.

A Convenient and Reliable Detection Method for AC Power Failure

Wang Yunhe

(China Ship Development and Design Center, Wuhan 430064, China)

TM93

A

1003-4862(2013)10-0016-04

2013-05-31

王云鹤(1975-),男,硕士,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舰船电力系统及设备。

猜你喜欢

市电正弦波中断
数据中心中压供电系统自动投切实例研究
单相正弦波变频电源设计与实现
一种互动式逆变器用市电切换电路设计
采用BC5016S的纯正弦波逆变器设计及制作
基于FPGA的中断控制器设计*
跟踪导练(二)(5)
千里移防,卫勤保障不中断
双轴太阳能跟踪与市电互补的路灯控制系统
采用云采集技术的市电互补光伏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嵌入式技术的电网同步正弦波发生装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