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过程中的动力机制控制探析①

2013-04-29李海文

科技资讯 2013年8期
关键词:过程控制高校教学

李海文

摘 要:高校核心工作是教学工作,办学水平也集中体现在教学过程当中。分解教学过程为教的过程和学的过程,提出两个主体;提出过程控制的基本要素,广泛涉及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强调了引导控制的优先地位;提出了双动力机制的思想。通过双动力机制实现两个主体的互相推动;实现教学过程控制的优化与创新;实现教学与人才培养工作的提升;实现办学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高校教学 过程控制 双动力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3(b)-0219-02

高校教学随着社会发展经历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更加注重宽厚基础和专业交叉知识的教学模式,以此去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人才需求;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在一些重要问题的解决和有效手段的建立等方面仍有欠缺;在宏观教学控制方面问题依然较多。

1 传统控制管理存在的问题

(1)不同的院校由于基础条件和历史沿革的差异,虽然专业设置不断增加,生源整体素质和办学条件却差异很大,所以都应该制定适合自己的办学方针和目标定位,在自己的目标框架下,采取一系列有效手段,去实现自己的办学目标。

目前的问题是:十多年来学校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学校的外延发展;放在了增加专业、扩张规模等方面。在内涵建设方面缺乏战略性规划和系统的发展思路。我国正处在经济快速发展,大量需要人才的历史时期,历史对我国高等教育赋予了极大的期望。实际上却是毕业生极大的就业困难和急需人才难以满足并存,纠其原因足以说明目前的高等教育急切需要推出全新的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

另外,在目前的管理工作中,优化专业设置、安排课程计划、课时设计的合理性等方面也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例如:老旧过时课程更新问题;一些高难度课程同时开设问题;部分核心课程的课时不足问题(尤其是工程类专业核心课程的实验课时);许多专业学生课表拥塞,自习时间与理论教学时间失衡问题。这些也许不是什么新问题,但切实面对并做好这部分工作却是十分重要的。

(2)学生在学习上存在着盲目性问题。许多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感叹的说:“现在的大学生在学习的自觉性和用功程度上普遍不如数十年以前的大学生”,其实,这里的原因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过去的大学生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进行学习的,自己的任务就是学习,不需要去考虑毕业后从事什么工作,但是对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大学生而言却并非如此,他们在学习的同时,需要考虑:我们现在所学的这些知识在将来找工作的过程中能够发挥多少作用呢?用人单位更为青睐适用型人才,更为侧重对于知识应用能力和事物观察能力的要求。在学校的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认识不端正、学习不踏实,投机取巧,突击考试,混个“及格”了事,这其中是否存在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成绩评价体系方面的问题?

其次:现在的大学生基本属于“九○后”的一代,更为表现出自我管理能力的不足。一些人不能吃苦,由高中进入大学如释重负,哪里还顾得上四年以后的事情。一些人甚至于不会学习,特别表现在自习时间的安排管理,无人管束时不上自习。

再次:即便是一些学习态度认真的学生,很多人认为自己,以后的工作尚不知干什么,以后工作时,干什么再突击学什么也不失为一种办法。另外,出于就业的考虑盲目考取各种证书,某种程度上影响到正常的课程学习,耗费时间倒也学习了一些知识,但是由于时间上的冲突,不得不将教学课程向后挤压到很小的时间区段,直接影响正常课程的有效学习。

(3)外界干扰学生学习问题。当代大学生所处的时代不同于过去,各种媒体对于他们时刻产生着各种各样的影响,电视与网络的多元化对他们的影响甚至于超过了老师和家长的影响,尤其是网络游戏和手机微博占去了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现代文明的消极面在部分学生中被盲目的扩大化。另外,由于生活观念的变化,非理性的异性交往更是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又不知耗费了多少时间和精力。

2 教学过程控制的关键要素

教学过程原本是教与学两方面构成的一个复合过程,我们可以把这两个进行分解整理后归纳出教学过程的关键要素,进而帮助我们更好地去研究教学过程的控制问题,更为有效地实施教学过程的控制,进一步提高教学过程的质量水平。

(1)明确教学过程的两个主体地位的问题:既然教学过程是教与学两个过程的复合体,就应该存在两个主体,就是教的主体和学的主体。具体说就是教师与学生两个主体。我们以往把教学管理的重心更多地放到了对教师和对教的过程的管理,而对于学的主体和学的过程往往缺少有效的管理,我们只能检查学生是否到课以示敦促,仅此而已。

(2)明确教师主体的三个要素(为什么?教什么?如何教?):要真正明确“为什么教”而不要停留在空泛的层面上,我们需要教出什么样的学生才算合格?合格的标准是什么?只有回答好这两个问题才可以算是明确了为什么的问题。合格的标准并不是哪一门课程单一可以确定的,而应该是一所学校在确立办学宗旨、办学特色的过程中业已确立下来的,是应该具有时代特色的。而当今时代的特色就应该是知识性和创新性并重的特色。其二是“教什么”的问题:如果我们只是限于教会学生本门课程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许多课程领域的知识更新速度是不尽相同的,加之学生未来工作的不确定性以及现代社会人们的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需要,可以看出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提高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提高观察事物、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则是更为重要的。其三是“如何教”的问题:大学中的教学实难做到因才施教,但也不能不区分对象、不区分情况、采取千篇一律的方法去教。保证所有课程的实践环节和综合训练也许不现实,但在每个专业的课程计划中保证部分核心课程的实践环节和综合训练则是非常必要的。一个好的教师应该是指导和帮助学生学习好知识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而不仅是概念和知识点的讲授。

(3)明确学生主体的三个要素(兴趣、想象力、良好的学习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的学生主体似乎处于受体地位,似乎是一种被动地位,这是我们目前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极为不利的因素。其实,这正说明了我们尚有许多工作做得还不到位。如果我们通过一系列有效手段将学生主体扭转到主动地位,我们的教学质量的提高必定是大有空间的,而这一部分正是目前工作最为薄弱之处。一旦实现了这样的地位扭转,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教学过程中才真正实现了两个积极性彼此推动的内在动力机制。在这样的双动力教学过程条件下,学生主体尚有三个问题需要我们很好的去处理。即:兴趣、想象力、良好的学习方法。许多人都会赞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样一句话,带有兴趣的学习是快乐的,不知疲倦的,同时大脑的思维和记忆也是积极高效的。想象力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尤其是创造性思维活动中的作用是绝对不可以低估的。想象力的水平虽然与天分有些关系,但是后天学习过程中的积累和发掘也是非常重要的。这种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发挥着积极作用的同时,又使得这种能力得到发掘和积累。这种能力的好坏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在校学习阶段,还将会对于他们今后的创造性工作产生巨大的影响。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良好的学习方法。许多大学生进入大学之初,由于学习环境、管理方法、生活方式都与中学阶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一时间难以适应。必须在学校的组织引导下,使他们尽快地适应新环境,找到好的学习方法,并且不断交流、不断优化。

(4)构建网络教学平台,解决好辅助教学问题:当代大学生更加追逐个性化发展,这一特点也往往会体现在学习上。他们一方面表现在对一些课程的厌学情绪,一方面又表现在对一些非计划课程的无助的自学当中。作为教育者的学校又应该在这当中如何去引导,如何为他们提供一些有效的帮助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构建网络教学平台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引导学生正确地利用这一当代文明成果,更多地了解网络,积极地使用网络;还可以为我们增加与学生沟通和交流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走近学生,了解学生,更为有效地帮助学生;还可以在计划课程、选修课程等方面开展更加丰富多彩的辅助教学活动。

(5)“宽进严出”,杜绝混文凭的机会思想的影响:从近年来高考升学率来看,比之以往不可谓不宽,但目前的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表现出对于部分学生厌学的无奈,同时又表现出对于这部分学生的迁就。也许正是我们的迁就和温和,在一定程度上放纵了他们,造成一种混及格、混毕业、混文凭的懒惰情绪。这当中积极的探索新的更为有效的学习评定方法势在必行,同时可否保留一定比例的淘汰率,保留必要的学习压力,将宽进严出掌握到适度、适时,当为必要之举。

3 有效引导问题

我们以往的教学过程控制更多的注重硬管理,而淡漠了软管理。这里说的软管理一是多理解当代大学生的所处环境,多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多一些正面的引导,多一些必要的帮助。

严格的说专业并无好坏之分,关键是在学生中树立坚定的专业思想,使学生真正了解自己所选所学的专业,热爱自己的专业,了解专业的前沿趋势,激励学生投身于专业事业的发展中去。各个专业的学科带头人应该挑起这份责任,开办讲座和定题学生演讲的方式去影响和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带着热情学习是健康的学习。

学生有了学习的热情又会反过来促进教学,促进教师,促进学科建设、优化课程配置,提高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

解决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的问题,我们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考虑,就是学生理性选择专业方向问题。由于高考之初学生对于专业的选择往往是缺乏理性的,是在一定的外界影响和对于所选专业缺乏足够了解的情况下做出的,与自身特长的结合未必恰当,在后期的学习中严重感到不合适或力不从心。对于此种情况,可否为学生创造一个对于专业方向理性的、更为适合自己的再选择机会。

对于学习的成绩考核方法是否可以做一些有益的探讨,杜绝短期突击等以往已经明显暴露出来的问题;将纯粹的概念学习引导到综合应用、解决问题的学习中去。考核不及格,提供补考机会,补考不及格,要求重修,取消毕业前清考制度可能更为合理。

对于一些专业的课程配置出现自习时间严重低于组织教学时间,我们不能一味做加法,还要敢于做减法,不能总是做加法有功,做减法受过,保证合理的自习时间,并监督用好自习时间。

综上所述:教学过程控制应该两个主体同时抓,分别针对各个要素实施有效控制,推动实现教学过程的双动力机制,两个主体互相推动,实现教学过程控制的不断优化、不断创新,使学校的教学与人才培养工作不断提升,办学水平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姜丽红,臧晓雷.关于对教学过程控制的理论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1(4):20.

猜你喜欢

过程控制高校教学
智能阀门定位器的工作原理及故障处理
幼儿园互动式区域游戏环境的研究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如何有效施行“活”“趣”“实”
从教育的本质意义浅谈微课的作用地位
关于未来“会诊化”高校教学模式构建
MOOCs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的研究
新时期排球运动在高校体育运动中的价值
互联网+背景下数学试验课程的探究式教学改革
创新管理,完成鞍钢自主集成的冷轧2130工程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