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2013-04-29冯毅明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3年8期
关键词:环境监测应用

冯毅明

摘 要:石墨原子吸收法以其检出限低、灵敏、方便,在环境监测痕量分析中获得重要应用。现分析了石墨原子吸收法的检测分析原理,探讨了分析方法、质控要点及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关键词: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环境监测;应用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是原子吸收光谱法中的一种,它是利用被测元素原子的蒸气(即原子化)对共振波长光的吸收作用进行分析的方法。实现原子化的方法有火焰法和非火焰法两种,石墨炉原子吸收法为后者之一。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在分析中的特点极为突出,其检出限为10-14~10-10g,精度3%~5%,并且液体和固体都能直接进样;不足之处是受背景吸收影响,精密度比火焰法差[1]。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可用于痕量分析,在环境监测中可用来分析约30种金属元素[2]。现探讨了检测分析的原理、方法及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1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的原理

1.1 检测分析原理

原子吸收光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通常由光源系统、原子化系统、分光系统、检测控制系统等组成。

1.1.1 光源系统由供电电源、空心阴极灯等组成,其作用是产生待测元素原子吸收所需的特征谱线(锐线光谱)。

1.1.2 石墨炉原子化系统由加热电源、石墨管状炉、保护气控制系统和冷却水系统组成。其中加热电源提供电能。石墨管作为加热元件可产生最高3000℃的高温。保护气控制系统可控制氩气在管内外的流动,一来防止管外空气对石墨管的氧化作用;二来控制管内原子蒸气的流向,防止其流向管两端而增加吸收背景;在原子化阶段则减少或停止向管内供气,避免原子蒸气被稀释,以延长其在管内的停留时间。冷却水系统可保护金属电极,当原子化结束后,石墨管可被迅速冷却,以便接受下一个样品。

1.1.3 分光系统由外光路系统和单色器两部分组成,作用是将待测元素的谱线与其他谱线分开。

1.1.4 检测控制系统由测量读取系统和微机控制系统组成,前者将单色器的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并经放大显示出来;后者对进样、原子化操作、测量读取及石墨炉运行等进行集中微机控制。

1.2 一般操作过程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的操作包括进样、干燥、灰化、原子化、净化和冷却几个阶段。试样(5~100?滋L溶液)进入石墨管,在105~120℃下干燥,然后在约500℃下灰化。为避免干燥和灰化时样品飞溅损失,升温速率要较平缓,干燥时升温一般不超过5℃/s,灰化时升温不大于50℃/s。干燥和灰化用时约20~45s。升温至最佳原子化温度,时间约3~10s。对不同的样品,合适的温度、时间参数需要通过实验来确定。

2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的分析与质控方法

2.1 实验条件选择

2.1.1 分析线选择。一般选择共振谱线,可提高灵敏度。但待测元素含量较高时,选择非共振线更容易得到合适的吸光度值。

2.1.2 光源选择。一般空心阴极灯要经过10min~20min预热,电流输出才能稳定。选择电流应适中,通常选额定值的40%~60%。一般应选较低电流,但若出现连续背景光谱,可选用较高电流。

2.1.3 狭缝选择。在可区分吸收线与干扰线条件下,尽量使用较宽的狭缝,但对于谱线复杂的元素,应选用较窄的狭缝。

2.1.4 仪器光路对光后,选择适宜的惰性气体、流量及石墨管类型。

2.1.5 选择适宜的干燥、灰化、原子化、净化温度与时间。

2.2 干扰因素与消除

2.2.1 基体干扰。干扰因素有:进样时的数量、位置;惰性气体流速;灰化时低沸点元素挥发,待测元素与基体元素共挥发、包裹效应,如低沸点Pb、Cd常会与一些元素的卤化物一起挥发。消除干扰方法:保持样品每次注入位置一致,保持冷却水压与惰性气体的流速稳定;采用逐次稀释并重复分析的方法校正;加入基体改良剂,稳定被分析物或去除干扰成分,如加入磷酸铵稳定Cd;或将氢气与惰性气体混合可以抑制化学干扰。

2.2.2 背景吸收。进行原子化时,可能因炉内气体的某些分子吸收带覆盖待测波长,此时可利用背景校正器(氘灯校正或塞曼校正)或非吸收线扣除背景。若这些方法无效,可将待测元素进行化学分离或利用自吸效应。

2.2.3 谱线干扰。主要是谱线重叠干扰,使吸收信号测量结果异常偏高。可采用小光谱通带进行消除。

2.2.4 有机碳干扰,如Mo元素形成碳化物后原子化困难,采用热解涂层的石墨管能减少碳化物的形成。

2.2.5 试样污染的影响。试样制备时受到污染,例如进样器滴头就是一种常见干扰源,应使用1:5HNO3浸泡并用水洗净。石墨热解是另一常见的干扰原因,使用前应高温空烧5~10次。

2.3 质量控制方法

2.3.1 采用标准曲线法时,应每隔一段时间就利用1个试剂空白和3个标准样做校准曲线,再用1个试剂空白和1个接近中间范围的标准样进行检验,全天的检验结果必须在原始曲线30%之内。如果次日再分析20个以上的试样,则必须对处于或接近中间范围的每10个试样进行1次加标检验,且检验结果增值部分必须在30%以内。每分析20个试样,应分析1个双样和1个加标样。

2.3.2 采用逐次稀释法操作时,应对等分样,并稀释成相同体积,其中一份加标。但须保证稀释后待测元素浓度应?叟5倍仪器检出限。两份样品分别进行分析,若未加标样测定结果乘以稀释系数,与原始结果出入不超过10%,则可认为没有干扰。

2.3.3 当成分复杂,不能配制与试样一致的标准溶液时,可使用标准加入法。但试样与标样曲线斜率应基本一致。考虑干扰影响,试样与标样应有相同响应,并且没有光谱干扰并能校正背景。

2.3.4 应妥善保存所有质控数据,以备日后参考或校验。

3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工业废气和机动车尾气的排放,污染了大气环境,再通过沉降(降水和降尘)方式进入河流、土壤,进一步污染了水源和地表土壤。测定水中的重金属,一般采用分光光度法、火焰原子吸收法,但前处理较繁,灵敏度不高。唐信英等人[3]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分析了大气降水中的Mn、Pb、Fe、Cr、Cu、Cd、Zn元素。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型号为Agilent 3510型,石墨炉型号3511G及各元素空心阴极灯。实验条件:波长213.3~357.3nm,狭缝宽度0.2nm,灯电流215~352V,试样进样20?滋L,氩气流量200mL/min。采用标准曲线法进行测定。检出限为0.54~2.2?滋g/L,加标回收试验回收率101%~105%。

本人在监测站分析地表水、饮用水源水的Cu、Ni、Pb、Cd、Ba五个项目,以及测定土壤质量的Pb、Cd和工业废水的Pb、Cd均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型号为瓦里安的AA220Z型,配有上述5中元素的空心阴极灯,另外配有GTA110Z塞曼校正器。手工配制好上述五个分析项目的标准使用液作为母液后,再将待测试样排放好,利用仪器的自动配制进样模式,能自动化完成测定标准曲线和试样分析任务。具体实验条件见下表1。

4 结束语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检出限低、灵敏、方法简便、快速,非常适合用于环境监测中的大批量分析,但是该方法的干扰问题也不能忽视,应选择适宜前处理方法,把握好加热时间、温度和抑制干扰的措施,可以应付大多数试样的测试。

参考文献

[1]冯玉红.现代仪器分析实用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210-230.

[2]邢军.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在农业环境监测中的应用[J].光谱实验室,2012,29(3):1544-1550.

[3]唐信英,郑有飞,吴荣军,等.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降水中重金属[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8,20(2):32-34.

猜你喜欢

环境监测应用
环境监测系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
大气污染问题的环境监测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对环境监测数据造假必须零容忍
便携式GC-MS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