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方位品牌再造讓美國人愛上中國茶!

2013-04-29

台商 2013年8期
关键词:設計消費者美國

作為世界三大飲料之首,「茶」在中國家喻戶曉、倍受青睞,「泡茶喝」也是很多人的日常生活習慣,茶葉市場興盛不衰。可是在美國,這個習慣卻始終難以占有一席之地。

為什麼「茶」在中國擁有「好人緣」

1.歷史悠久

中國是茶的發源地,中國茶道也已自成一派,古詩詞歌賦中也很常見。「茶」又寓意清雅、和諧、吉祥、長壽,與中國人根深柢固的儒家思想吻合,中國人懂茶、喝茶自然不足為奇。

2.靜心養生

茶的種類多樣,且各具養生功效,泡茶、品茶的過程也能靜心,對於注重修身養性的中國人來說,「茶」儼然為待客、休閒的首選。

為什麼「茶」在美國卻市場平平?

1.認知度不夠

美國人接觸茶相對較晚,對茶的了解不夠普及,更不會像中國茶的愛好者那樣對各種茶的功效如數家珍。

2.生活節奏快

中國茶複雜考究的泡飲程式,與美國人生活的快節奏背道而馳,使他們更青睞於像咖啡、可樂之類的速飲。

莫將中國模式複製到美國市場

在美國市場,茶飲料消費量僅排第七。然而,隨著美國人對文化和健康的關注,一些排名在前的高熱量碳酸類、酒精類飲料已經越來越被消費者擯棄。更多的人開始關注茶的健康功效和文化內涵。其增長率遠遠高於其他任何飲料。

因此,讓美國人泡中國茶喝,前景可觀。

E企業的茶葉品牌在大陸已有一定知名度,看到了有待開發的美國茶市場,於是找到了上海日紳品牌行銷(以下簡稱TB2),想以精準的設計定位和策略進軍美國市場,讓我們分析E品牌的優勢,目標和瓶頸。經過觀察,TB2首先找出了E企業主打的茶葉品牌的局限性:

1.優質茶的品種繁多,包括中國各區域特色;

2.冗長特殊茶名,一般人難於分辨記憶;

3.中國化的散茶包裝罐,不適用於美國市場;

4.同時作全部不同茶種的市場推廣,以示其權威性。

「先發展」帶動「後發展」,細節見功夫

通過全面分析,TB2為E企業進軍美國市場提出了如下的具體提議:

1.突出一至兩個重點種類宣傳推廣,開山闢路,打好基礎

E品牌的茶有數十個不同種類,並且英譯的傳統中文茶名對於不太熟悉中國茶的美國人來講,既難懂又難記。結果就是品牌和名字都難讓消費者記住。

在初期篩選一兩個種類優先發展,在宣傳推廣上更有重點,讓消費者首先更容易記住品牌,從而增加品牌的識別度,打好根基,又能更準確地了解消費者的購物傾向。同時也是一次試溫,降低風險。

2.簡潔的圖文結合 一目了然

考慮到美國人的生活習慣,給出了熱茶和冰茶兩種沖泡方式,並進行了按步驟的簡易圖解,一目了然,簡單易懂。雖然消費目標人群是不了解茶文化的底蘊,但是,透過形象的圖解,仍可有效地教育消費者,以期方便迅速的達到喝茶的最大效益。

3.袋泡茶解決多重麻煩

在中國市場,茶葉主要以散裝和聽裝為主,除了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控制茶的量和濃度,泡茶時茶葉被沸水沖開,盤旋、升降、變形,喝茶時吹開茶葉的過程都是一種享受。因此,對於很多茶愛好者來講,「袋泡茶」會少了很多「對茶的感覺」。

然而,對於尚未熟悉中國茶的美國人來講,僅在茶葉量的控制上就少了很多直覺,「茶葉到底放多少合適?」,「茶葉要泡多少才正確?」自然會給初學泡茶者帶來一定的兩難。而袋泡茶則可迎刃而解這些難題,也恰恰迎合了美國人生活節奏快的特點,整個過程都變得更方便更流暢。

4.整體設計中西風格適度平衡

中國市場的茶葉包裝盒大多採用鐵盒或是包裝精美的其他材質,符合中國茶飲者對茶的講究。現在,要打美國本土市場,整體風格需要符合美國人的消費習慣;包裝設計應當以簡潔大方為主,不宜太過繁瑣,並有速飲的特徵。中式設計的人物插畫點綴,需要融合西式的風味,使產品更突出的同時,又能告訴他們:「這仍是正宗的中國茶。」

5.外盒+內包+茶袋

外盒:定位產品品質,盒尾開孔的精巧設計,讓消費者在使用時取放方便;

內包:密封錫紙包材,確保茶葉原味,易取易撕;

茶袋:可生物降解的環保材質,與茶本身健康養生相呼應。

6.其他種類後續跟進,綠青紅花,各具功效

在品牌逐步形成的情況下,循序推進綠青紅花茶種,讓美國人漸漸地了解不同種類中國茶帶來的不同養生效果。在了解的基礎上,又有前期鋪墊的品牌效應,會有更多消費者更加願意去根據不同的功效挑選不同的種類。

猜你喜欢

設計消費者美國
有必要完善加大對消費者的保護
Flower Seeds
歐俊軒:澳門帶給我設計的靈感
中国版Zara
阅读理解练与析
美國東亞圖書館的歷史沿革
消费者偏好下的两在位制造商阻止策略选择研究
消费者调查数据统计
立體訓練
美国时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