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沒有刀光劍影的華山論劍

2013-04-29

台商 2013年8期
关键词:民進黨媒體台灣

「民進黨中國事務委員會」成立後第一場的「華山論劍」,2013年7月4日在民進黨中央黨部召開,由主席蘇貞昌親自主持,由於採取閉門會議,外界看不到會中「刀光劍影」的過程,熱鬧有餘,精彩不足。

民進黨為何捨「政策大辯論」而代之以「華山論劍」的閉門會議?從名稱上即可看出端倪,這是「華山論劍」而非「華山比劍」,動的是口而不是刀,沒有彼此刀光劍影的過招,也不會有人被圍剿以致傷痕累累。若採取公開辯論,必然會有媒體因素介入,歧異會被放大,矛盾也會被加深,對民進黨想要維持的團結形象無益,對蘇貞昌所要扮演的桶箍角色也有所不利。他希望百花齊放,「所有意見都能被容忍」,並宣示「沒有正方、反方,大家都在台灣同一方」,意圖站在制高點來節制謝長廷的孤軍挺進大陸的路線,這就是蘇貞昌當天顯得老神在在的原因。

蘇貞昌在開幕詞講得很清楚,預先為民進黨的大陸政策定了基調──《台灣前途決議文》未修改前,仍是民進黨大陸政策的指導綱領和核心思想,基於政黨競爭,必須「和國民黨有所區隔」,而且「不必和國民黨去競爭北京的支持」。

提前離席的謝長廷,事前安排了剛好與華山論劍「撞檔」的三立電視台專訪,他還藉著與已經退黨的沈富雄同時出現會場的方式博得一個上新聞的鏡頭,同時在提早離席時稍留片刻,接受各家電視、新聞媒體攔截專訪,當天曝光度最高,可謂最擅於利用媒體的人。他表示,「兩岸政策能有共識,對台灣會比較好,只要對台灣好,大家都會往中間走。」他說,「只要是往中間接近,又何必再計較誰向誰接近。」話中含意,就是民進黨的大陸政策應該與國民黨減少差異,藉著模糊化來淡化台灣選民乃至大陸對民進黨的疑慮,他的大陸政策思維路線已經很清楚,也與蘇貞昌大相逕庭。相較於民進黨其他政治人物還在會議室裡「華山論劍」時,先走一步踏上祭祖之路的謝長廷,不但走進香港與大陸官方智庫中國社科院合辦研討會,又在深圳和台商見面,還跟國台辦主任張志軍閉門深談。他孤軍深入大陸,已經走上一條不歸路。成功了,他的貢獻無可取代,失敗了,他也必須獨嘗苦果。

「華山論劍」預計將舉辦九場,在2013年年底之前完成,屆時,民進黨版的大陸新政策也快出爐了。

猜你喜欢

民進黨媒體台灣
蔡英文與賴清德演雙簧?
泡沫之後,誰主沉浮
「九合一選舉」催生的台灣最大黨
從盧麗安到王炳忠
「台灣競爭力論壇」談台灣競爭力
前進兩岸香港:新媒體浪潮:變革還是挑戰?
前進兩岸香港:媒體變革——運用與思考
聚焦新媒體,社會向前行
奧巴馬「欽點」台灣反恐意欲為何
2014是「台勞」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