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气象台站搬迁问题的思考与建议

2013-04-29郭磊邵庆文任文江张静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3年9期
关键词:气象台站

郭磊 邵庆文 任文江 张静

摘 要:对基层气象台站频繁迁移所带来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从保护气象探测环境和迁建费用等方面就如何避免迁站或被迫迁站时的应对措施及建议提出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气象台站;搬迁;措施及建议

准确的气象观测资料,是气象部门研究天气和气候变化规律,充分利用气候资源为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尖端科学试验提供气象服务,进行国际气象情报交换的基本依据。为此,气象台站必须有一个符合一定技术要求的观测场地和环境,并长期保持不变,才能确保气象观测资料的准确可靠。目前我省有相当部分的气象台站的观测环境程度不同的受到破坏,甚至有的被迫迁移,情况相当严重。这不仅造成财力、物力上的浪费,而且使长期积累的观测资料的代表性、连续性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因此,加强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工作显得非常重要。

1 基层气象台站现状

1.1 基层气象台站观测环境现状

由于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基层台站的气象探测环境不同程度地受到破坏,有的还相当严重。2007年山东省气象局组织开展气象探测环境综合调查评估,从调查的情况看,一些地方气象探测环境遭到城市建筑包围,影响了气象观测数据的代表性和准确性,气象观测台站被迫搬迁。以高青县气象站为例,1962年建站,1965年因场地积水迁移,距离原站址直线距离770米,2003年1月1日,因城市开发迁站至县城东郊,距原址8千米;近期,县政府招商在气象局西邻建温泉度假村,主楼高17层,距观测场不到100米,就建度假村影响气象观测环境问题,最终结果仍是被迫迁站。

1.2 地方政府对于保护观测环境的态度

不能说当地政府对于观测环境不重视,但是在当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前提下,城市建设规模化膨胀,当城市建设与保护观测环境有冲突时,政府往往退而求其次,将所谓的中心开发地带——气象台站所在地让位于招商引资和开发建设。

1.3 面临的选择

面对观测环境的严重破坏,基层台站一般面临两种选择:改造或迁站。

2 如何避免迁站

迁站是不得已的事情。要想避免迁站必须从两个层面上去做,一个是技术层面,一个是交涉层面。两个层面必须相辅相成才能达到目的。

2.1 技术层面

观测场改造就是从技术层面上避免迁站的一种措施,如果能够对现有气象探测环境加以保护和改造,能够消除危害探测环境的因子,比如观测场地适当抬高、砍伐周围超高的树木、拆除违章建筑等,以维护现有气象探测环境。那就可以避免迁站,不但节省大量的财力物力,而且可以保证气象资料的代表性、准确性和连续性。

2.2 交涉层面

2.2.1 气象探测环境要纳入当地城市建设规划

《气象法》和《山东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明确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法定标准划定气象探测环境及保护范围,并将保护范围纳入城市规划或者村镇规划”,因此,我们应该未雨稠缪,早作工作,把还未列入城市规划的气象观测场所纳入当地政府城市规划系列,只有这样,城市开发建设时,规划部门才可能考虑到这一点,由此影响气象探测环境的事情发生。以高青县气象站2003年1月1日新迁站址为例,当时迁站时,就不在政府规划之列,因此,此次城市开发建设,规划部门就不可能考虑到保护气象探测环境的问题。

2.2.2 报吁请当地人大等权力机关干预

由于城市建设开发等政府行为,气象探测环境将要遭到破坏时,可以请人大等机关出面进行干预,因为人大是法律执行的监督机关,他们的出面干预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2.3 与当地政府沟通

气象部门属于双重领导,也是政府一部门,保护气象探测环境不受破坏也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在气象探测环境即将受到破坏时,首先就应该报请当地政府出面制止违法行为,如果效果不佳,应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并请其与当地政府交涉。

2.2.4 运用法律武器

《气象法》和《山东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明确了危害气象探测环境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并规定“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审批可能影响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的建设项目时,应当事先征得有审批权限的气象主管机构的同意。”适当时候要考虑运用法律武器,但应谨慎运用,是不得已而为之。

3 迁站对策及建议

如果观测场四周已被建筑物包围,视野缩小,云、能见度、天气现象等项目的观测受到严重影响,气象要素的观测记录失去了代表性,或者周围开发建设已成定局并将严重影响观测环境,那么,迁站就势在必行。

3.1 迁站面臨的问题

迁站面临很多的问题,其中关键的是选址、迁建费用、新站建设等问题。

3.2 对策及建议

3.2.1 选址

选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新址必须按照法定标准划定气象探测环境的保护范围,并纳入城市规划或者村庄和集镇规划。第二,拟建观测场四周的地理和自然环境符合《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要求。第三,按照《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关于对比观测的要求,新址与原址的直线距离不超过2000米、海拔高度差值低于10米,则不需要对比观测。因此选址时应尽量考虑到这一点。第四,要尽量考虑职工工作、生活的便利。

3.2.2 迁建费用

迁站能否成功,迁建费用是关键,《气象法》第二条明确规定,确因城市规划或者国家重点工程建设,需要迁移气象台站的,迁建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这项规定可以这样理解:一是企业或有关单位在该站址搞建设,迁建费用由该企业或有关单位承担。二是政府征用该地搞建设,则费用由政府财政负担。三是开发建设由政府组织而使观测环境遭到破环,则迁站费用由财政和影响单位共同承担报。

3.2.3 新站建设

要充分利用迁站这一契机,积极争取上下支持,多方筹措资金,努力建成一流台站目标。新站建设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基础设施建设,一个是文化建设,也就是说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相互配套的问题。笔者走过不少新迁单位,普遍感觉大楼越来越高,大院面积越来越大,办公条件越来越好。但你走进办公大楼时,给人以空荡荡的感觉,偶尔挂几幅张贴画,形式老套,内容陈陋,标牌制作简单随意,缺少文化内涵,彰显不出气象特色。

“软环境”是相对硬环境而言的,它是物质条件以外的诸如政策、文化、制度、思想观念等外部因素和条件的总和。要搞好“软环境”建设,促进气象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首先要大力推进“文化塑局”战略,弘扬气象人精神,凝炼气象文化特色。其次,要求单位领导重视文化建设,开阔思路,创新载体。三是要群众参与,集群众智慧,丰富文化阵地内容。四是将当地人文文化和气象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机关大文化。五是对于单位规划,大院绿化美化及行业的标识、门牌标语等细节,最好请专业人士或有一定文化素养和特长的职工参与构思和设计,总体效果不仅体现绿化、美化、亮化,还有内涵丰富的气象文化。

4 结束语

为切实保护好新的观测环境不被破坏,保持气象资料的连续性,避免再次迁站带来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损失,必须做好以下几点:一是进一步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山东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的宣传工作,增强政府及社会各界保护气象探测环境的意识。二是新站址必须在城建、规划、土管等部门进行备案管理。三是时刻注意政府招商引资、城市开发、规模建设等各种信息,以便及早采取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

[1]中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北京:气象出版社,1999.11.

[2]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中国气象局编,2004.7

[3]山东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山东省气象局编,2005.7 .

[4]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1.

作者简介:郭磊(1968-),男,山东高青人,山东高青县气象局工程师。

猜你喜欢

气象台站
县级气象台站装备保障工作现状与发展研究
浅析县级装备保障维护
气象服务现状及改进建议
基层气象台站在农村气象防灾减灾中的作用
新形势下县级综合气象业务与人才培养管理工作初探
淮安市基层气象台站现状与思考
基于基层气象台站预报服务的几点探讨
气象台站在农村气象防灾减灾中的作用探讨
新形势下县级综合气象业务与人才培养管理工作初探
政府在基层气象台站保护气象探测环境中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