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河道生态建设思考

2013-04-29杜娟郭旭阳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3年9期
关键词:生态建设河道

杜娟 郭旭阳

摘 要: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水土流失已经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作为河道整治的根本,围绕水土保持工作建立起一个系统的河道生态建设至关重要。水土流失对于河道的影响更为巨大,只有使水土保持工作治理建立在整体流域环境系统建设的基础上,才能够在保持整个流域生态系统平衡的基础上改善河道的生态。

关键词:河道;水土保持工作;生态建设

1 问题及危害

1.1 问题

1.1.1 治理措施违背了自然法则:水土保持工作作为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一种外部干预,该活动必然有着正负两个方面的效应。如果在河道治理中不考虑河道生态系统的平衡性,以系统性的损失来换得局部河道的改善,其必然也将对其它流域段的生态平衡造成威胁,这是当前在河道治理中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此外,在河道治理的方法和手段上不少地方片面的采用河道衬砌的治理办法,表面上这种钢筋水泥夯筑的河堤安全可靠,实则弊端百出。其一,混凝土修筑的河道使得水生物难以生长,使得河水失去了自凈能力;其二,河道衬砌的治理办法也将使得河道两岸的植被大为减少,直接影响到河道沿线自有的生态平衡;其三,混凝土修筑的河道也使得地表水难以渗漏,破坏了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自然流通,最终导致河道沿线的生态恶化。

1.1.2 人类活动造成水质恶化和生态失衡:通常来说,河流大都承担着河道沿线城市用水和排污的任务。近年来大规模的开发建设,使得不少建筑垃圾被随意倾倒到河道两岸,不仅造成了河道的淤积,还使得河流水质深受污染,最终让昔日的清水河变成了眼下一个又一个的“臭水沟”。尤其是部分城市在建设中盲目填河造地,破坏了河道的水系。此外,大量的生产、生活污水未经净化处理就直接排入河道,污染了河道的水质,最终造成了河流生态系统的崩溃和失衡。

1.1.3 监督缺位:部分城市管理者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对河道的污染往往视而不见。尤其是对于那些大的开发项目和企业,政府往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他们污染环境的行为视而不见。虽然国家已经出台了相关的政府法规,但地方执行不到位,对于河道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视度和宣传力度不够,也缺乏一个系统的监督体制和惩处机制。

1.2 危害

1.2.1 增加了旱涝洪灾发生几率:一方面,水土流失造成了枯水季节河道水量的减少,严重的将造成水源的枯竭和河道的断流;另一方面,水土流失也造成了洪水季节河道水量增加,增加了地表径流,最终加剧了洪涝灾害的程度。具体来说,水土流失对河道水量的影响体现在:一是使得土壤的蓄水量减少,增加了径流的年内变化,使得枯水季节水更少,而洪水季节水更多;二是水土流失使得河道、湖泊、水库发生淤积,蓄水容量减少,也同样使汛期水更多,枯季水更少。

1.2.2 造成水库淤塞:在水力的侵蚀下,河道沉积的泥沙会随地表径流流向水库,一方面淤积的泥沙将减少库容,不仅降低了水库的防洪能力,久而久之也将降低水库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上游河道流失的水土将沉积在下游,导致下游河道的河床抬高,影响到河道的行洪能力。

1.2.3 破坏生态系统:河道水中泥沙含量的增加,以及随着地表水流进入河道的水体中所含的农药残留物等污染物质,无疑将造成河道水质的污染,不仅稀释了水体的自净能力,最终也将破坏河道的生态平衡。

2 河道生态建设中水土保持工作的实施

城镇化建设的加快,使得人类对城镇内部及其周边地区水土资源的干扰和破坏加剧,引发了日益严重的水土流失,给河道水土保持工作带来了诸多的难题,也将制约城市现代化的发展。围绕水土保持工作建设河道治理生态建设,是当前城市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1 建设原则

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河道水土保持工作生态建设的建设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按客观规律办事,力求河道生态系统的平衡;二是坚持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三是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的原则。

2.2 具体策略

2.2.1 制定科学的建设方案:江河流域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环境系统。虽然水土保持工作在解决江河水患中的所用异常突出,但是水土保持工作自身作为一种人类强加给自然的外界干预,其必然存在正负两个方面的影响。为此,在进行河道水土保持工作生态建设的时候,就需要按照自然环境的演化规律来制定科学可行的方案,不能顾此失彼。就河道治理而言,在制定水土保持工作方案时,要综合考虑河流系统水沙组合的关系以及输移规律,以避免干扰或是破坏河流的动态平衡,不让局部流域得到治理而导致下游河道泥沙加剧的情况再次发生。具体而言,在河道水土保持工作规划中药考虑一下因素:一是流域治理对河流能量输入的影响;二是水土保持工作治理对河流水文学特性的影响;三是流域治理对河流水动力学特性的影响;四是水土保持工作治理对河道演变的影响。

2.2.2 注重综合治理,生态治理河道:河流不单单是指河槽,其是包括上下游水库、农田灌溉等在内的一个复杂系统。明确了这一点,在进行河道水土保持工作时,就需要注重综合治理,从生态平衡的角度来进行水土保持工作。其一,河道周边水土流失的区域内植树造林,因为植被的破坏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地表植被的减蚀作用非常突出,比如植被的茎叶能够降低雨滴的对土壤的冲刷,而且还可以减缓地表径流的速度,这些对于减少水流对土壤的侵蚀和冲刷都非常重要。与此同时,对沟、河、路、渠的堤岸坡面布设生物措施,在减少雨水对河堤侵蚀、固结土壤的情况下,还可以营造出景观河道的形象;其二,改良河道辐射区域内的耕作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还可以增加地表的覆盖率和粗糙度。此外,合理调整农作物生产结构也是治理水土流失的重要措施。需要强调的是,虽然人工植树种草是使河道两岸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的一个关键步骤,但必须把天然植被保护放在同等要位置才能达到既定目标。

2.2.3 建设管护机制:河道水土保持工作涉及的范围广,治理难度也相当大。故此,为了巩固河道水土保持工作治理的成果,就需要建起一个持久性的管护机制,坚持治管并举,让河道治理驶入良性发展的快车道。为了实现河道水土保持工作治理与管护的协调进行,就需要政府出台相关的政策,在河道日常管护、取水排污、项目开放等方面做出规范性的规定,从而理清各方的关系,明确责任,真正做到“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二次破坏。

3 结束语

作为水资源保护的源头的基础,没有水土保持工作,水资源保护和治理就失去了支撑。对于河道而言,水土保持工作也通常重要,也只有建立在水土保持工作基础上的河道生态建设才是可持续的、稳固的。面对河道水土保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河道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巨大危害,有必要从流域整体系统出发,制定科学的建设方案,同时加强法制宣传和监督,并注重生态建设的管护机制建设,最终建立起一个围绕水土保持工作的河道治理生态建设。

参考文献

[1]刘锦.淮河中游地区建立蓄水湿地的可行性研究[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2]于晓芳,王春辉.东方红湿地自然保护区环境评价[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3]黄璞 ,于洪贤.湿地科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作者简介:杜娟(1985,1-),女,山西运城人,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水文水资源。

猜你喜欢

生态建设河道
河道里的垃圾
山溪性河道植物选择与应用
治理城市黑臭河道的方法
南京市鼓楼区黑臭河道的治理
植树造林防沙治沙 改善环境安居乐业
“慕课”建设本土化问题及对策探析
探讨生态堤防的现状与建设思路
克拉玛依城市园林绿化与生态建设思考
地方高校对宿迁生态建设影响之研究
某河河道演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