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过度补偿心理初探

2013-04-22祝传清

学理论·中 2013年3期
关键词:分类建议

祝传清

摘 要:过度补偿就是个体不仅要弥补某一方面的不足,实现正常的补偿,还要努力使自己补偿的结果超越普通人,形成一种优势。过度补偿心理本身并无是非对错之分,重点在于对过度补偿心理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正确利用过度补偿心理,从而实现从“缺陷”到“优越”的转变。

关键词:过度补偿;分类;建议

中图分类号:B8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8-0049-02

一、过度补偿的起源

1.补偿

“补偿”(compensation)最早是生理学概念。1907年,阿德勒发表了一篇题为《器官的自卑感与它的生理补偿》的著名论文。在这篇论文中,阿德勒提出这样一种观点,人们特别容易患器官的疾病,致使这些器官没有得到发展,或较其他器官“低劣”。这些生理的缺陷由于环境给予的压力在个人生活中产生了不少问题。这些器官的缺陷阻碍了个人作用的正常发挥,所以,必须以某种方式给予解决。既然身体是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发挥作用,个人就能通过竭尽全力发展有缺陷的器官,或突出发展能补偿这种缺陷的其他功能来实现“补偿”。这种补偿的例子比比皆是。例如,早年严重口吃的狄摩西尼(Demosthenes)最终竟成为一位伟大的演说家。

阿德勒将生理上的补偿引入心理学,并且经过多年的研究,创立了“自卑与补偿”理论。阿德勒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我们都发现我们自己所处的地位是我们希望加以改进的。”同时,“没有人能够长期忍受自卑之感,他一定会使他采取某种行动,来解除自己的紧张状态。”这种采取的行动就是补偿。简单地说,补偿就是发展一方面的能力去掩盖另一方面能力的不足,以消除某种自卑。

2.过度补偿

对于过度补偿(overcompensation),并没有一个确定的定义。霍利婷认为过度补偿是指,为了摆脱卑微极力寻求另一种满足,以掩饰其某方面的自卑感,甚至不顾别人的需要和社会的要求,专横跋扈,贬低他人。杨小艳认为,过度补偿是个体通过极大的努力使以前的缺陷转变成优势,从而达到某种缺憾的补偿或实现,达到追求优越或完美完善的实现,达到对自我的创造与超越。《心理咨询大百科全书》将过度补偿定义为,一个人在身体方面或心理方面的缺欠引起过度的补偿行为或“矫枉过正”。《犯罪学大辞典》将过度补偿定义为,个人为了克服因生理、心理或社会生活方面的缺陷而产生的自卑情结(自卑感),采取过分行动以求解脱的心理防御机制。

笔者认为,既然补偿是个体发展一方面能力去弥补另一方面能力的不足,那么过度补偿就是个体不仅要弥补某一方面的不足,实现正常的补偿,还要努力使自己补偿的结果超越普通人,形成一种优势。阿德勒认为,每个人都有改进自己现状,追求优越感的需要。因此,这种过度补偿本身并没有是非对错之分,许多学者将过度补偿贴上消极意义的标签,认为过度补偿本身就是错误的,只会带来消极的结果。笔者认为这种界定并不可取,过度补偿里的“过度”是与一般意义上的补偿进行对比,即克服缺陷达到正常水平,而“过度”是指不仅要达到正常水平,还要超越正常水平,形成优势。因此,这种“过度”本身并没有错。过度补偿也就没有任何消极的意义。

二、过度补偿的分类

1.成功的过度补偿和失败的过度补偿

根据过度补偿的结果,可以将过度补偿分为成功的过度补偿和失败的过度补偿。

所谓成功的过度补偿是指过度补偿的结果是积极的。这种过度补偿建立在个体对自己、对他人的正确认识的基础上。成功的过度补偿的例子很多,例如许多儿童自身存在某种生理缺陷,如左撇子,他们的右手不适合书写、绘画,但是他们并不放弃,在不懈努力后,不仅实现了用左手书写、绘画,而且工作比正常人更加出色。许多天才人物的成功是成功的过度补偿的最好印证。海伦·凯勒因病失去听力和视力,但是她用顽强的毅力克服生理缺陷所造成的精神痛苦。学会了读书和说话,并开始和其他人沟通。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哈佛大学德克利夫女子学院,成为一位学识渊博,掌握英语、法语、德语、拉丁语、希腊语五种语言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她走遍世界各地,为盲人募集资金,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她获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赞扬,并得到许多国家政府的嘉奖。

失败的过度补偿是指,个体没有对自己、对人生形成正确的认识,形成了一种不正常的过度补偿心理。他们无法正视自己的缺陷,不能以积极的心态去解决问题,最终只有通过侵害他人、牺牲他们的方式来超越自卑感。他们为了实现自己的优越感,不惜损害他人和社会的利益,最终非但不能实现正常的补偿,还会给社会带来危害。许多杀人犯都是因为不正常的过度补偿心理,不能正视自己的缺陷,转而用伤害他人的方式来获得自尊和优越感。

2.主动的过度补偿和被动的过度补偿

根据过度补偿的来源可以将过度补偿分为主动的过度补偿和被动的过度补偿。

主动的过度补偿是指个体意识到自己某方面存在缺陷,通过自身不断努力,克服缺陷,达到超出常人的水平。前文提到的狄摩西尼(Demosthenes)是古希腊最伟大的政治家、演说家和雄辩家、希腊联军统帅,但他曾经是个严重的口吃患者。他出身富家,幼年多病,两肩不平,个子瘦矮。幼年时叔父为了霸占他的家产而涉及诉讼,当法院审问时,他因无法答辩而败诉,并因口吃加上外貌丑陋,到处受人嘲笑和欺侮,因而终日过着悲哀绝望的生活。他想到自己的苦难都是由口吃而造成,于是下定决心,立志矫正自己的口吃,锻炼正常说话和辩论的能力。相传他每天在家对着镜子练习讲话,或者跑到海边,把大海当听众,用自己激烈的雄辩式的演说,和海潮澎湃的吼声相对抗。他曾用石子含在口中练习说话,这样持之以恒的苦心锻炼,经过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居然成为了一个了不起的雄辩家。

主动的过度补偿是个体主动意识到自身不足而主动进行的过度补偿。而被动的过度补偿是指个体没有主动要求过度补偿,而是他人将过度补偿加于个体身上,以完成他人的愿望或弥补他人的缺陷。这种补偿最常见于家庭教育中。例如父母小时候由于条件限制没有接受教育,于是迫切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不重蹈自己的覆辙,让孩子接受教育。

三、过度补偿心理可能导致的问题

追求完美而产生过度补偿心理是人之常情,但是过度补偿的目的和方式不对,都可能带来危害性后果,导致失败的过度补偿。

1.家庭教育中的过度补偿心理

家长为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望子成龙”本身并没有错,这也是人类进步和发展的表现。但是,很多时候,由于家长对自己的过度补偿心理缺乏自我察觉,导致“过度”的过度补偿。这种过度补偿主要有以下几个体现:一是让孩子在学习之余参加各种各样的辅导班,加重了他们的学习负担;二是不考虑孩子的意愿,让他们学习很多家长自己觉得“有用”的本领;三是什么事情都一手为孩子办好。很多家长觉得自己小时候吃苦,不能让孩子再吃苦,于是很多事情全部为孩子安排好,自己累点也没关系。家长的这种过度补偿心理,由于没有考虑孩子的意愿,一方面导致孩子负担增加,另一方面使孩子习惯了无忧无虑的生活,导致其缺乏主动性,适应能力弱。

2.人际关系中的过度补偿心理

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交往关系的总称,也被称为“人际交往”,包括亲属关系、朋友关系、学友(同学)关系、师生关系、雇佣关系、战友关系、同事及领导与被领导关系等。人是社会性动物,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单独存在,人际关系在个体发展和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

个体由于某种自身缺陷,而产生自卑心理,于是在与其他人的交往中,始终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因此在人际关系中,个体遵循的首要原则就是要对别人好。如果别人没有对他的好产生回应,他便产生了一种过度补偿的心理:小心翼翼的处理人际关系,刻意迎合他人,即便是违背他的本心,甚至不惜改变自己。这种过度补偿的心理往往使个体失去了自我,很多时候非但没有改变别人对自己的印象,反而更加让别人看不起自己,进而导致个体自卑感的增加。如果个体不能很好地处理这种恶性循环,常常会导致悲剧的发生。

3.过度补偿心理导致的犯罪

犯罪心理学对过度补偿的研究很多,很多学者将过度补偿心理解释为一种犯罪模式,即自卑感——过度补偿——犯罪动机。马惠、徐静英(2011)通过对冀东地区67名男性青少年犯和当地40名年龄相仿的无违法犯罪行为的男性青少年抽样调查研究发现,深度自卑是青少年团伙犯罪的主要根源。一方面,这些男性青少年犯由于家庭环境、经济条件的原因而产生深度自卑感,进而产生对物质、情感等的过度补偿心理;另一方面,由于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加上教育的失误,他们的过度补偿心理以一种非正常的方式进行,最终导致犯罪的发生。

四、总结及建议

一方面,过度补偿心理既能成就像海伦?凯勒那样的许多天才人物;另一方面,过度补偿心理也能导致像马加爵、赵承熙那样的违法犯罪的发生。因此,怎样正确利用过度补偿心理成为个体及家庭教育甚至学校教育应该重视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首先,个体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有缺陷并不可怕,自卑心理也很正常,关键在于正确的认识自己的缺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然后通过正常的途径、正确的方式进行补偿、过度补偿;其次,家长、学校应该进行正确的引导。家长应该教育孩子正确认识自身的缺陷,引导孩子正视自卑;学校应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从自卑走向超越,避免其采取不正确的方式进行过度补偿,而导致失败的过度补偿。

阿德勒认为,“自卑本身并不是变态的,他们是人类地位之所以改变的原因”。因此,过度补偿心理本身并无是非对错之分,重点在于对过度补偿心理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正确利用过度补偿心理,从而实现从“缺陷”到“优越”的转变。

参考文献:

[1][奥]阿德勒.超越自卑[M].刘泗,译.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

[2]张铭凯.“自卑与补偿”理论之于大学生教育:内涵、意义与启示[J].社会心理科学,2012,(3).

[3]霍利婷.阿德勒个体心理学对家庭教育的启示[J].基础教育,2008,(8).

[4]满忠坤,赵鹏程.阿德勒自卑与超越理论的早期教育启示[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0,(5).

[5]黄燕虹.家长过度补偿对学前儿童的影响[J].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2009,(2).

[6]马慧,徐静英.青少年犯罪的物质与心理原因—基于阿德勒“自卑”与“补偿”的视角[J].城市问题,2011,(5).

[7]吕翠凤.自卑与内趋力——关于阿德勒自卑与补偿理论的评述[J].上海电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3).

猜你喜欢

分类建议
垃圾分类的困惑你有吗
我给资源分分类
我建议,你也想我一下
过剩的建议
按需分类
教你一招:数的分类
说说分类那些事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三代人的建议
给塑料分分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