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春“老人菜场晕倒”真相缘何被遮蔽?

2013-04-18

法治新闻传播 2013年5期
关键词:菜市场长春

长春“老人菜场晕倒”真相缘何被遮蔽?

·链接·

这两天,一则 “长春老人菜市场晕倒,178人无视跨过,仅有1人施救”的消息,在网络上传得铺天盖地。虽事后调查表明,传言存在不实之处,但讲述事实真相的报道,反被海量谬传淹没。

对此,当地部分有识之士深感忧虑。

4月7日,各大网络惊现一则消息,内容大致为:5日9时30分许,在长春市财神大厦2楼菜市场,一名老人买葱时突然晕倒,一商户用手机拨打了120急救电话。据市场监控录像显示,老人晕倒在地后,不断呕吐,先后有178人从老人身上跨过并离开,只有一名白衣女子留下守护,她用纸壳垫起老人头部,指挥行人让出空间,直到120急救人员赶到……

在网络上迅速传播的同类消息中,还有如下片断: “一男子边打电话,边若无其事地从老人身上跨过”、 “一戴眼镜女子一脚绊到老人身上,摘下眼镜后,看了一眼,再次跨了过去”、 “在老人倒地后的近5分钟内,通道前有52人陆续地从老人身上跨过,大多面容平静”……

178∶1,这个数字显然令人难堪。消息一出,立即引发大量网民关注,有人感慨 “世风日下、 人情冷漠、 道德沦丧”;有人指责长春市民缺乏公民素养,讥讽 “这就是东北人的活雷锋精神”;也有人坦言 “我可能也不会去帮,最多打一下120”……

然而,经记者实地调查,长春菜市场里那一幕,事实却并非如网络所传。

在老人晕倒后,第一时间拨打了120电话的菜市场业户杨先生告诉记者:“有好心人要扶,当时我告诉别扶,这时扶容易脑出血。还有人要拨打120,我告诉他们已经打完了。”

而据财神大厦负责物业管理的王经理介绍,老人摔倒的地方,是一条重要通道,不足两米宽,因为人特别多,有人就从老人腿上 “迈”了过去。

“跨过和迈过, 一字之差, 谬之千里。”王经理特意说明,多数路人都关切地询问老人的伤势,直到那位看似有一定医疗经验的白衣女子出现。

市场工作人员说: “监控录像没有声音,实际上,业户老杨一直在提示过往路人,也有很多人关切地询问老人伤势,后来市场保安也来了,不断疏导行人。”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虽然有媒体很快披露了记者的实地调查结果,但这一报道,却被那些此前迅速传播的大量不准确信息所淹没。

时至今日,仍有很多人 “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直至 9日, 央视 “新闻联播”、 “焦点访谈”对事实真相作连续报道后,情况才有所扭转。但是,也仍旧有人宁愿相信先前网络所传为真。

“纵观这起事件的前前后后,折射出很多值得思考的社会问题。”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副教授李兆良说。

“一方面,当前有不少人热衷于道听途说,只看到事情表象,不了解前因后果与真实背景,就贸然传播,并加入自己的主观臆断和个人情绪,对社会消极事件不负责任地夸大;另一方面,还有很多人不加甄别地接受,对传言深信不疑,在传播扩散过程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这反映出当下存在的一种消极社会心态,对提升国民生活幸福感、建设和谐社会构成了一定阻碍。”李兆良不无忧虑。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北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党委书记沈健认为,对这种消极社会心态,要客观看待、理性分析: “必须要追问为什么?因为这是当下社会确实存在的问题, ‘好心帮倒忙、助人遭遇碰瓷儿、好心反被冤枉’,这样的个案屡见不鲜,久而久之在人们心底打下深深烙印,使大家不敢去见义勇为、乐于助人。就像网友所说, ‘讹诈的太多,谁也不想为了做好事而家破人亡’,所以才导致人们 ‘选择性相信’。”

“当然,如果换一个积极的角度来分析,这类负面事件之所以被广泛关注、被不断放大,也是因为人们心中还存在着正义与良知。”李兆良对记者表示,以此为基础,应在宏观机制上制定更有力的奖励政策,鼓励人们大胆助人。同时媒体也要把握好报道的度,遇到突发事件时,应多采用积极思维,在澄清事实后再进行客观解读,并通过加强对真善美的报道,引导人们不要只关注社会阴暗面,从而形成正面的社会行为、阳光的社会氛围。

“网络使信息交流变得快捷方便,也使谣言 ‘插上了翅膀’。一些不实信息,小则败坏当事人名誉,大则给正常社会秩序造成伤害。”两位学者一致呼吁,无论公民个人还是大众媒体,都要增强社会责任感,在传播信息前,首先考虑是否有确凿根据,而作为受众,也要学会甄别。

“治理网络不实信息,理应是一种公共行动。彻底净化网络空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沈健说。

(记者彭冰)

猜你喜欢

菜市场长春
初夏
成都最生活——逛菜市场
热闹的菜市场
The pursuit of desire between life and death
印语长春
柳长春藏品欣赏
欧洲菜市场的江湖style
热闹的菜场
走进长春净月潭
买菜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