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12例临床体会

2013-04-16王锡雄广西医科大学第10临床医院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骨三科广西钦州535000

吉林医学 2013年9期
关键词:骨道骨块重建术

王锡雄(广西医科大学第10临床医院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骨三科,广西 钦州 535000)

前交叉韧带(ACL)是维持膝关节稳定性、实现膝关节抗压、抗扭转的重要结构之一,ACL断裂是常见的膝关节损伤,而ACL手术重建则是治疗的主要手段[1]。传统的ACL损伤手术采取膝关节切开重建,在恢复韧带功能的同时易损伤伸膝功能,导致术后关节僵硬,且手术创伤大,远期疗效不尽人意。微创技术的发展为ACL重建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与传统手术相比,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操作精细、对关节正常功能影响小等优势使其成为ACL重建术的首选。通过关节镜进行ACL重建手术12例,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笔者对患者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度我院行关节镜下ACL重建术患者12例,男10例,女2例,年龄19~55岁,平均(29.76±6.29)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7例,运动损伤3例,高处坠落及摔伤各1例;左膝关节8例,右膝关节4例;伴有半月板损伤4例,侧副韧带损伤2例,软骨损伤1例,从受伤至手术时间间隔1.5~29个月,平均(8.6±3.5)个月。损伤后主要临床症状为受伤关节疼痛、肿胀、行走不稳等,体格检查前抽屉试验均阳性,Lachman试验阳性11例(91.67%),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52.78±5.23),MRI示ACL损伤10例(83.33%)。

1.2 治疗方法:①关节镜下探查ACL:首先进行膝关节镜检查,确认膝关节ACL断裂,估计受损程度,清理韧带残端及纤维粘连坏死组织,进行术前合并伤的处理;②切取移植肌腱:沿髌骨韧带在髌骨下缘及胫骨结节处行4 cm左右纵形切口各1个,充分暴露髌骨、髌腱和髌骨结节,按照髌腱宽度切取1/3,并凿下止点处的髌骨和胫骨结节骨块,骨块长宽厚分别为20~25 cm、10 cm、7~8 cm左右,且髌骨髌骨厚度小于其1/3,髌骨韧带内翻,可吸收线缝合其中1/3处,形成一个中间髌骨韧带、两端骨块的移植体;③建立骨隧道:取90°屈膝位显露关节腔,在原胫骨结节内2 mm处,膝关节ACL残端中心偏后4 mm处瞄准器定位,钻入2.5 mm导针,钻透胫骨进入髁间窝,套上空心钻头,钻出胫骨隧道,在股骨髁间窝内侧定位于左膝2点或右膝10点,经胫骨形成深约3~3.5 cm的股骨骨道,检查骨道四壁完整性并清理残留组织;④植入重建植件并固定:在关节镜的引导下,将近端骨块经胫骨骨道穿入股骨骨道,通过挤压螺钉拧入股骨骨道内口,固定骨块,移植体张力调整至合适后,再经胫骨骨道外口拧入螺钉,确认移植体固定良好,完成手术。合并半月板或侧副韧带损伤者,同时进行手术缝合修复。术后屈膝20°~30°石膏固定,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6周左右去除外固定,扶拐行走,逐步练习负重,加强股四头肌锻炼。

2 结果

12例患者术后恢复顺利,关节稳定性较好,临床症状均有较大缓解,伤口Ⅰ期愈合,未有感染发生。

3 讨论

近年来关节镜手术作为安全有效的微创技术,广泛应用于关节病变、尤其是膝关节病变的诊断和治疗[2]。膝关节ACL损伤后的重建术中,传统术式多选用筋膜、半腱肌肌腱、腘绳肌腱、骨薄肌肌腱及髌骨韧带等作为移植体,并且随着技术进步,已经发展出自体、异体移植体及人工韧带等。根据生物力学相关研究,1/3结构髌骨韧带的抗伸拉强度即接近正常ACL的抗伸拉强度[3]。因此髌骨韧带也成为ACL重建术移植体的最佳选择,临床采用最多的为自体骨块—髌骨韧带—骨块组合,词组和在强度及长度上均与ACL最为接近,且两端骨块为螺钉固定提供附着点,利于手术操作及后期恢复,且多项研究结果表明,与异体移植体级人工韧带相比,自体移植体具有稳定相强、组织相容性好、易于固定、没有排异问题等优势,是ACL重建术的首选[4]。ACL重建术的难点集中在移植肌腱的选取和骨隧道的建立,要求移植体在体内尽可能接近解剖学位置,同时具有良好的抗压、抗扭转能力。本组资料采用自体骨块—髌骨韧带—骨块组合,其髌骨长度接近正常ACL,术中骨隧道的建立包括股骨隧道和胫骨隧道,其中股骨隧道要求手术精确测量骨道长度,确保等长ACL移植,隧道长度过长或过短,均可造成骨栓脱出,螺钉固定不良;胫骨隧道则要求其位于足印区的后面,以尽量接近解剖生理。同时ACL重建术后患者恢复膝关节功能要伴随着一系列功能训练,研究证实,根据手术恢复情况,遵循由简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设计科学、系统的锻炼方案,能够有目的的促进患者膝关节的稳定性和活动度,提高手术远期疗效[5]。

[1] 徐 虎,张春礼,裴国献,等.改良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安全性研究[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1,11(12):1096.

[2] 裴晓春,付 亚,李 琰.膝关节镜手术围手术期功能锻炼指导[J].中外健康文摘,2009,35(3):473.

[3] 荣国威,王承武.骨折[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114.

[4] 乔绍文,武永刚.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研究进展[J].包头医学院学报,2009,25(1):116.

[5] 祝 涛.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术后功能锻炼的效果观察[J].全科护理,2011,9(5):1153.

猜你喜欢

骨道骨块重建术
应用Transtibial技术进行前交叉韧带生物力学止点重建的病例系列研究
关键骨块技术联合解剖锁定加压钢板治疗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23例
可吸收缝线结合Nice结在长骨干骨折游离骨块中的应用
膝前交叉韧带非圆形骨道重建技术的研究进展
椭圆形骨道改良重建兔前交叉韧带动物模型的建立
保留残端重建兔前交叉韧带术对其胫骨骨道扩大的预防作用
青少年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脑功能重塑的功能核磁共振观察
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时间选择
腰椎附件结构性骨块植骨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疗效观察
假体置换联合LARS韧带软组织重建术治疗肱骨近端恶性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