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球员归化?做起来挺难

2013-04-15王晓东

看世界 2013年8期
关键词:双重国籍林书豪中国男篮

王晓东

2月26日,2013赛季亚冠联赛重燃战火。广州恒大坐镇主场以3:0完胜日本的浦和红钻跃居小组头名,酣畅淋漓地取得了赛季开门红。纵观全场比赛,穆里奇表现得尤为抢眼。除了上半场的助攻外,下半场他还凌空射门帮助恒大锁定胜局,而球队的第三球也由他策动。穆里奇的优异表现得到诸多赞誉,前国足名将李毅在微博中呼吁让穆里奇归化入籍。这一想法得到了很多球迷的赞同,甚至有球迷建议:干脆归化一支世界级的男子国家足球队,一举夺得亚洲冠军,那样就一劳永逸地解决男足给国人“添堵”的问题。球员归化,听起来很过瘾。但是,能真正的实施吗?

在国际体坛上,归化球员可谓是遍地开花。男足世界杯是最好展现归化球员魅力的舞台,德国、葡萄牙和意大利都拥有外籍球员加盟,其中有10名归化球员披上了日耳曼战袍,当波多尔斯基、克洛泽、卡考这些外来力量为德国足球挥洒汗水时,并没有人为此大惊小怪,全当是新的德意志精神体现。其实,在当今世界足坛的传统强国中,只有阿根廷和巴西还固守民族主义的大门,即使西班牙队也没有保住金身,2008年欧洲杯冠军队的主力后腰塞纳就是不折不扣的巴西人。

我国优势项目的海外兵团也是国际体坛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当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办时,成为中国海外兵团回家的盛会,与过去将背叛和排斥的字眼送给他们不同,这一次一句“欢迎你们回家”体现了国人的包容和成熟,而换个角度来看,正是归化球员现象越来越普遍,才使得这种包容和成熟显得更加顺其自然。拥有体育全球化的平台,归化球员的涌现也将习以为常,在今后的时间里必然还会有更多的归化球员事例出现。

尽管“归化球员”现象已经普遍,但也并非没有争议。原籍中国的体操运动员李东华在1996年奥运会上代表瑞士获得鞍马金牌,尽管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人,但李东华是结识了一位瑞士姑娘,并远“嫁”瑞士后才拥有了代表他国出战的机会。而2008年奥运会上,NBA球星、原籍美国的中锋卡曼跟随德国队出战,因为他的祖母为德国国籍。按说,卡曼和李东华成为归化球员既合情、又合法,但一些国家若纯粹为了好成绩,就挥舞着大把的钞票,毫无根据的进行“嫁接”,不但与体育精神相违背,也突破了体育世界的道德底线。

2004年卡塔尔足协希望归化当时在德甲表现突出的巴西人埃尔顿和迪迪,而埃尔顿也报国无门,为了征战2006年世界杯的夢想,他也希望代表卡塔尔出战世界杯。国际足联对这种金钱至上的做法进行打压,最终在布拉特的干涉下,埃尔顿的“归化梦”成为了黄粱一梦,而国际足联之所以“棒打鸳鸯”也并非毫无道理,埃尔顿的祖上既无卡塔尔关系,他也并非卡塔尔的女婿,更未在这个西亚国家居住或所在地联赛效力,纯粹就是有钱能使鬼推磨的思想体现。体育精神的核心就在于公平竞赛,国际足联阻止卡塔尔归化埃尔顿体现了对体育精神的维护。

国籍在很多国家眼中不再与爱国划绝对等号,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选择多重或双重国籍的人呈直线上升趋势。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世界上承认双重国籍的国家大约90多个,剩下的国家大多是默认状态,即不承认这一群体公民的外国籍,也不因为他获得外籍而剥夺本国籍。只要不伤害国家正当利益,政府可以不让他们担任政府部门公职,却无权剥夺他们的本国籍。这样一来,反对双重国籍的国家其实仅仅是少数。在当今世界主要经济体中,除中国大陆地区之外,大都承认或默认双重国籍。

伦敦奥运会之前,林书豪表示,如果接到中国篮协对他发出“加入中国男篮参加伦敦奥运”的邀请,他一定会认真考虑。事实上,中国男篮的1号位一直是软肋,国家队在重大比赛中,也常在这个位置上吃大亏。若林书豪加盟中国男篮,这个痼疾将迎刃而解。林书豪出色的组织和犀利的攻击,绝对会给中国男篮带来立竿见影的帮助,他甚至能将国家队过去10多年留下的最弱环节,直接铸成最强位置。林书豪若加入,必能大大提升中国男篮在伦敦的竞争力。但林书豪代表中国参赛的愿望最终没有实现,最大障碍就是国籍问题。林书豪现在是美国国籍,如果要成为中国男篮的归化球员就必须获得中国国籍。由于中国法律不承认双重国籍,林书豪必须放弃其现在拥有的美国国籍,才有可能获得中国籍。这意味着,在“参加奥运”和“保留美国国籍”之间,林书豪无法做到鱼与熊掌兼得,他必须做出一个非此即彼的取舍,这无形中增加了归化林书豪的难度。

此外,归化球员还要考虑国民的心理承受力,让穆里奇这样的外国人代表中国出战会不会引起国人的反感,恐怕也是决策部门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猜你喜欢

双重国籍林书豪中国男篮
论我国有限承认双重国籍的必要性
哪些国家允许公职人员有双重国籍(相关链接)
澳“会上喂奶”议员因双重国籍辞职
第28届亚锦赛中国男篮与对手整体实力分析
周琦,中国男篮的“大魔王”
第31届里约奥运会中国男篮与对手攻防能力的对比分析
对“林书豪现象”的文化学剖析
尼克斯留林书豪可端四年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