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纺织行业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2013-04-12汤彰明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3年4期
关键词:价差棉花纺织

□文/汤彰明

(石家庄常山纺织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河北·石家庄)

受外需不振、内需趋缓及国内外棉花价差不断扩大等因素影响,近一年来我国纺织行业生产、出口、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持续放缓,纺织行业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目前,制约纺织行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国内纺织工业快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60年前,全球纺纱总规模1亿锭,我国只有500多万锭,占全球的5%。30年前,全球总规模1.6亿锭,我国只有1,800万锭,占全球的11%。2000年以来,我国纺织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到2010年底已发展到1.2亿锭,占全球的50%。在快速发展过程中,我国纺织工业大而不强等问题日渐凸显,尤其是自主创新能力亟待提高。既面临发达国家高端技术、品牌垄断和发展中国家低成本竞争的双重挤压,也面临国内劳动力结构性短缺和环境资源约束的制约。首先,受耕地资源等因素影响,棉花资源已经步入战略短缺期,纺织行业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受到原料资源瓶颈的制约。同时,其他要素成本也明显上升,“用工荒”、“招工难”等问题更为突出,一味依靠规模扩张和低成本优势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另外,产能过剩也成为制约纺织行业发展的重大因素。不仅在较低水平上的竞争十分激烈,高水平过度竞争也日渐显现。我国纺织行业已经进入由快速增长期向成熟期转变的关键阶段。

第二,国内外棉花价差不断扩大是纺织行业步履维艰的直接原因。2011年我国棉花经历了从每吨18,000元上扬到34,000元,再下跌到18,000元,有如过山车一样大起大落的巨大振荡,纺织行业深受其害。随着国家出台实施棉花临时收储政策,两次调整棉花收储价格,国内棉价逐步稳定在每吨19,000元左右。由于国际市场持续低迷、需求不足,2011/2012棉花年度以来,国际棉价持续振荡下跌,国内外棉花价差不断扩大。2012年7月初,国内棉价比国外每吨高出4,500元左右。到2012年11月底,这一价差已经达到每吨5,000元左右。棉花价差长期持续扩大,使国内棉纺织企业承担了相对较高的原料成本,严重削弱了棉制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造成国际订单严重流失,给国内纺织行业发展带来较大压力。

第三,成本持续上升是纺织行业优势丧失的现实原因。近年来,国内纺织企业生产成本,特别是工费成本和环保能源成本大幅提高。与周边国家相比,我国劳动力成本优势不复存在。20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我国纺织职工的收入是印度、巴基斯坦等国的1/3,现在是这些国家的3~5倍。目前,印度、巴基斯坦、越南、印尼、孟加拉等以纺织品出口为主的发展中国家,其纺织服装企业工费成本仅为我国的20%~30%,原料成本不到我国的60%。这些国家以成本优势,靠低廉的产品价格抢占国际市场份额,成为我国纺织行业在国际市场上的主要竞争对手。据了解,我国纺织产品在美国、欧盟和日本的市场占有率均有下滑。

第四,国内外市场需求不足是纺织行业长期不振的根本原因。一方面由于外需疲软、订单转移、人民币持续升值和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加剧等,我国纺织品出口形势较为严峻。据统计,2012年前三季度,全国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1,871亿美元,同比微增0.53%。除了3月、5月和9月三个月以外,其他月份均比上年同期下降;另一方面2011年二季度以来,国内纺织市场持续低迷,纺织企业普遍缺乏订单支撑,尤其是大订单、长订单明显减少。由于国内外两个市场的叠加效应,纺织行业困难重重。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也是建设现代化新型纺织企业的必由之路,必须把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

第一,加快技术创新。对标行业技术高端和优势企业,密切跟踪纺织技术发展前沿,借助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上下游高端客户的技术优势,建立产学研联盟,加大投入力度,开展协同攻关,切实加快纺织工序连续化、自动化、高速化、信息化进程,提高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新产品开发水平。

第二,加快产品创新。加大品种调改力度,跟上名牌产品的发展潮流,增强差别化、功能型、多组分混纺交织产品的研发生产能力,设立新产品试验生产线,培育精品生产线,打造拳头产品、高附加值产品和市场主导型产品,努力提高产品的精品化、特色化水平。

第三,加快营销创新。从终端市场入手,密切关注高端客户的需求趋势,把自身优势与市场需求、产品定位结合起来,把纺织生产与产业链上下游环节结合起来,建立健全“产、供、销、研一体化快速反应机制”,并大力推进品牌建设,与名牌联姻创品牌。在提高效率、增加效益的基础上,让客户享受到更优质的服务、更放心的质量、更足够的数量、更准确的交期。

第四,加快管理创新。以质量、效率和成本为主线,以行业高端企业的指标和优质客户的标准为标杆,围绕提高劳动生产率、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不断深化工业化、信息化两化融合,不断推进制度创新,不断提高企业精细化管理水平。在提高信息综合利用效率,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加强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明显突破。

虽然目前纺织经济形势不容乐观,但我国纺织业有比较完整的产业链条,有潜力巨大的内销市场,有良好的国际声誉,加上国家对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发展实体经济、加快传统行业转型升级的政策支持,我们对建设纺织强国的光辉前景充满信心。

猜你喜欢

价差棉花纺织
澳洋纺织
棉花是花吗?
纺织届的“两优一先”
棉花
长短纤浆价差持续扩大,短纤浆价或反弹
考虑价差和再制造率的制造/再制造混合系统生产批量研究
第三讲 棉花肥害诊断及其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