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口支援新疆资源开发引发的环境问题

2013-04-12□文/吴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3年4期
关键词:对口新疆资源

□文/吴 静

(新疆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新疆·乌鲁木齐)

一、引言

新疆位于我国的西北边陲,是我国面积最大、陆地边境线最长、交界邻国最多、少数民族聚居的省区。处于战略机遇期,新疆逐步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大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到2011年,新疆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6,610.05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0,087元,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然而,受特殊的自然、资源分布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无论从经济的总体规模,还是从经济增长的质量和社会发展情况来看,新疆与其他内地发达地区差距逐渐扩大。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12年以来,伴随着新疆大规模的资源开发活动,生态环境更趋脆弱,这成为新疆新一轮发展进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

2010年3月,中央召开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新疆迎来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对口支援,19个对口支援省市携手推进援疆工作。在新一轮开发政策的引领下,在新一轮全国19省市对口支援的协助下,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进展顺利,成效显著。通过此次对口支援,将有效缓解全国东西部地区差距和疆内南北地区差距,从而为2020年新疆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打好基础。

二、环境问题内涵

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造成的影响。人类与环境不断地相互影响和作用,在改造自然环境和创建社会环境的过程中,自然环境仍以其固有的自然规律变化着。社会环境一方面受自然环境的制约;另一方面也以其固有的规律运动着。

新疆所处的特殊的封闭性内陆环境,使得新疆的环境问题不同于内地,因其环境容量有限,生态系统的脆弱性极易引起逆行演替,环境污染的累加性潜伏的危机会一触即发。

对口支援新形势下新疆面临新一轮的资源开发,也必将产生新的环境问题。无论是自然因素还是人为因素所造成的环境问题,都势必会阻碍其实现经济社会大发展,制约其后发优势的发挥,引致南北疆经济发展不平衡。因此,重视环境问题的研究,制定合理强势的环境政策,对保护新疆环境至关重要。

三、新疆资源开发引发的环境问题

(一)新疆资源现状。新疆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有着得天独厚的光、热、水、土资源和丰富的矿产资源。石油、天然气和煤是新疆最具优势的矿产资源,根据第二次油气资源评价,新疆石油资源量300亿吨,占全国陆上石油资源量940亿吨的1/4;天然气资源量为10.8万亿立方米,占全国陆上天然气资源量30万亿立方米的34%;煤炭已探明的储量约170多亿吨,在全国名列第8位。

在经济发展取得进步的同时,新疆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受自然条件制约,干旱、风蚀、盐害、气象和洪水灾害频繁,新疆生态极其脆弱,生态环境问题面临的形势异常严峻,环境承载力有限。再加上近几十年来人类活动的增加和对资源生态的不合理开发,目前新疆荒漠化土地面积已达近80万平方公里,每年约有1,000万亩农田遭受风沙危害,1.2亿亩草场严重沙化。荒漠化发展日趋严重。要实现新疆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二)新疆资源开发引发的环境问题

1、经济环境问题。伴随着对口支援政策的实施,新疆宏观经济步入快速增长轨道。2011年新疆国民生产总值6,610.05亿元,比上年增长17.7%;人均生产总值30,087元,比上年增长16.8%。但也要认识到新疆忽视了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改善之间的关系,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益显著。落后的南疆地区经济发展缓慢,贫困人口多,再加上自然环境恶劣,生态环境相较更加脆弱,南疆与北疆和东疆的差距逐渐加大,与北疆天山北坡经济带的差距更大(2011年北疆经济带的生产总值达到4,507.02亿元,占全区比重的68.2%)。加快南疆经济发展对促进全疆经济协调发展、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有着重要意义。

2、社会环境问题。新一轮的对口援疆政策的实施使得新疆民生状况得到显著改善,城乡各族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2011年新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513.62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442元,位居西北五省区第一位,2011年比1978年分别增长35倍和28倍。

然而,由于新疆境内外的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等“三股势力”的存在,不仅直接影响了事件发生地的社会稳定,也对国家安全和新疆稳定构成现实的威胁,区域发展差距、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社会成员贫富差距问题日趋严重。

3、生态环境问题。新疆自然生态环境具有脆弱性、不稳定性和遭受破坏以后的不可逆转性,新疆环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承载能力较差,且新疆的生态环境保护具有很强的外部性,大批能源项目的建设和大量资源的开采,伴随着输出资源的同时,是严重的生态恶化。

(1)污染水环境。在对口援疆过程中,中西部地区引进众多建设项目,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土地的开发改变了地表水的地域分配,使地下水的水位和水质发生变化。油气田勘探开发也导致部分含油污水泄漏,造成地下水污染,严重影响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

(2)污染土地。伴随着西部开发与援疆步伐的加快,在资源开发过程中,矿产勘探、开发与加工产生了大量的固体废弃物,特别是油田勘探开采后期导致的土地污染日趋严重,污染土地面积不断增加,土质层受到破坏。

(3)破坏土壤和植被。由于对土壤利用不合理,致使部分土壤肥力下降,土壤侵蚀增加,风蚀和荒漠化增强。同时,过度放牧及对草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草地的退化现象十分严重。目前,新疆森林覆盖率已达4.02%,绿洲森林覆盖率达到23.5%,只及全国平均水平的1/8。

四、解决环境问题的对策

资源是大自然赋予人类长期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按照生态保护优先的原则,经济发展、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要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三者之间要相协调、相适应,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

(一)应对经济环境问题的对策。目前新疆处于经济高速发展、工业化快速推进的阶段,经济粗放型高增长与高能耗强度是造成环境负荷加剧的主要原因。在对口支援新形势下,资源面临更大规模的开发,为应对引发的环境问题,新疆应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放在首位,坚定“一个动力,一个方向”,即创新是核心和动力,产业升级与转型是方向。通过技术创新和进步,发展低碳经济,促进资源型产业的升级与转型,降低资源和能源消耗,提高资源的再利用率,减少污染排放,实现人与自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同时,要充分利用丰富的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占领新能源的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的制高点,为新疆产业结构升级、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二)应对社会环境问题的对策。制定和完善激励环境保护的法律制度与经济政策,以达到刚性约束资源使用者和环境污染者的行为,降低市场主体的环境外部性。全方位地提高新疆地区公众参与环保的意识,通过营造环境保护的良好公众舆论氛围来督导和促进政府环保意识的提高。通过电视、网络、报纸等各类媒体,多渠道和多层次地对公众进行环保宣传教育,加强对全社会的环境宣传教育力度。

同时,高度重视公共安全措施的完善,提高应对突发事件控制能力,加强对重大灾害及人为事件等的监测、预防和防止措施研究,始终把稳定社会与维护祖国统一放在首位。

(三)应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对策。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在追求经济效益与保护生态环境发生冲突的情况下,应保护生态环境,牺牲部分经济效益。利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重要的外部条件,巩固和强化已建立的生态系统,做好统筹规划,贯彻“环保优先,生态立区”战略,加强领导和协调,建立健全环保机制,在加大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同时,有计划、有步骤地退耕还林(草),有效、逐步地改善生态环境。

此外,由于西部生态建设需要长期持续投入,以国家投入为主体的融资机制显然不能满足西部生态补偿的长期需要。因此,建立制度化、多层次及多元化的生态保护建设资金渠道是新疆生态补偿机制的重要任务。

五、结束语

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衡量一个地区的发展水平不仅要看经济指标,还要看人文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目前,新疆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期,新一轮的对口援疆政策全面启动,在这个大发展、大建设、大开发的背景下,新疆必须抓住机遇,发展经济,改善环境,最终实现经济跨越式大发展与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林毅夫,蔡昉,李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2]方立.新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几个问题[J].民族研究,1993.

[3]王国印.环境问题探源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

[4]秦放鸣等编著.新疆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M].新疆大学出版社,2001.

[5]罗宏,王全南,曹东.西部大开发面临的环境挑战及其对策 [N].科技日报,2000.4.

猜你喜欢

对口新疆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选用对口药剂 适期防治病虫
对口帮扶这一年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从对口帮扶到合作共建
对口支援的6篇“代表作”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
新疆对外开放一类口岸
新疆小巴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