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侦查讯问中谈话管理的实施研究

2013-04-11余清清魏海亮

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供述讯问嫌疑人

余清清 魏海亮

(1.重庆市公安局;2.重庆警察学院,重庆 401331)

一、前言

谈话管理是指在侦查讯问开始前,侦查讯问人员在充分获取信息的基础上,对讯问程序、内容和场所等进行准备;在侦查讯问过程中,侦查讯问人员通过对自身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的控制,与犯罪嫌疑人进行积极地互动,建立合作的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信息传递,从而有助于获得犯罪嫌疑人的真实供述。谈话管理的主要程序为:计划和准备;参与和解说;促使犯罪嫌疑人供述、对犯罪嫌疑人的陈述质询和挑战;总结。谈话管理的主要技术包括:积极倾听;积极反馈;对谈话顺序的管理。

谈话管理是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的讯问方法,以信息理论和管理学理论为依托,是20世纪80年代由英国心理学家Eric Shepherd在英格兰首次提出并逐渐发展成熟的。目前在英格兰和威尔士得到广泛运用,并逐渐推广到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和欧洲部分国家。其理论与实践价值得到国外侦查实践部门的认可,成为国外讯问实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我国的理论和实践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二、个案情况

(一) 案件基本情况

犯罪嫌疑人樊某与其他三名男子团伙盗窃轿车内财物案件。某年9月9日晚,四名犯罪嫌疑人窜至祥和路,趁车主下车办事之际,采用技术开锁的方式,盗窃轿车内财物,共盗窃1500元。四人在祥和路盗窃以后,又在9月12日到某建筑地盗窃轿车内的财物。樊某实施盗窃,其他三个人予以配合。当樊某在驾驶室盗窃时,车主回来了。车主在距离车2米的地方用钥匙遥控开锁,车门打开了,车主发现樊某从其轿车驾驶室跑出来。于是车主用钥匙锁上车门,并去追樊某。在追赶过程中,樊某跑不动了,于是拦下一出租车,准备坐车逃跑,被旁边的联防人员当场抓住。

(二)犯罪嫌疑人情况

犯罪嫌疑人的基本情况是:姓名:樊某。性别:男性。出生时间:1982年。前科情况:无。

(三)分析方法

笔者对整个讯问过程和讯问内容进行具体分析,找出目前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三、研究分析

(一)讯问过程分析

1.五次讯问过程

第一次讯问过程:

讯问时间:9月12日22时30分——9月12日23时45分

证据情况:只有被盗车主的证人证言,没有其他实物证据。

犯罪嫌疑人表现:不配合,低头供述,不愿意抬起眼睛看侦查讯问人员。当侦查讯问人员给其递烟时,其拒绝。

讯问情况:狡辩,称自己被追赶的原因是,自己在车主旁边的轿车撒尿,以为被车主看见了,所以逃跑。

第二次讯问过程:

讯问时间:9月13日0时43分——9月13日2时40分

证据情况:只有被盗车主的证人证言,没有其他实物证据。

犯罪嫌疑人表现:仍然没有与侦查讯问人员已经建立信任关系。低头供述,仍然不愿意抬起眼睛看侦查讯问人员。

讯问情况:仍然没有承认。继续狡辩,坚持自己原来的说法。

第三次讯问过程:

讯问时间:9月13日3时40分——9月13日7时45分

证据情况: (1)在犯罪嫌疑人的包里发现了两张加油卡,其中一张确认为被盗的加油卡; (2)进行外围调查,找到其同伙之一胡某的的活动轨迹和其身份,后来在安徽将胡某抓获。

犯罪嫌疑人表现:与侦查讯问人员已经建立信任关系,配合。愿意抬起眼睛看侦查讯问人员,在快要供述时,主动向侦查讯问人员要香烟。并要求松开手铐,侦查讯问人员为其打开。

讯问情况:进行有罪供述,承认了在扬州盗窃轿车的两起案件。并且还供述了在安徽和泰州盗窃轿车的其他案件。交代其共作案5起,团伙盗窃了2万多元。

讯问策略: (1)使用加油卡这个证据。 (2)运用其与同伙胡某之间的矛盾,劝其在胡某之前交代,才能争取自首、立功,才能争取减刑、缓刑。 (3)针对樊某是初犯,犯罪数额不大,刑期不会很长,进行说服教育。 (4)针对胡某的女儿才3岁,其重视家庭,对其进行情感教育。

第四次讯问过程:

讯问时间:9月14日9时00分——9月14日10时50分

犯罪嫌疑人表现:与侦查讯问人员已经建立信任关系,配合。神情自然,和侦查讯问人员主动说话,询问自己将被带到哪里去。

讯问情况:犯罪嫌疑人没有改变供述。但是也没有对侦查讯问人员的疑问进行有效回答。

第五次讯问过程:

讯问时间:9月16日16时00分——9月16日17时00分

犯罪嫌疑人表现:与侦查讯问人员已经建立信任关系,很配合。主动要求香烟。表达了自己想要快回家的愿望。向侦查讯问人员寻求帮助。请求方侦查讯问人员打电话向其家里报平安,转达自己的现在的情况。在讲述中,落泪,讲到泣不成声。

讯问情况:主要进行攻心,进行政策教育。希望犯罪嫌疑人供述其他案件。

2.对五次讯问过程的分析

从五次讯问过程整体来看,侦查讯问人员和犯罪嫌疑人之间逐渐建立了合作关系。犯罪嫌疑人愿意与侦查讯问人员进行谈话,进行沟通,这是进行谈话管理的基础。

但是,在这几次讯问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障碍。这些障碍主要体现在:第一,侦查讯问人员没有有效控制讯问过程,把握讯问的主导权。侦查讯问人员并没有主动去介绍讯问的程序和过程,以及向犯罪嫌疑人介绍讯问的目的以及所希望达到的目的。特别是在第一次和第二次讯问时,证据还不是足够充分时,犯罪嫌疑人此时的情绪起伏明显,因此更需要了解程序性的信息和对侦查讯问人员进行判断。此次讯问中,往往是犯罪嫌疑人主动提问,侦查讯问人员处于被引导状态,不利于讯问。第二,侦查讯问人员没有能与犯罪嫌疑人达成一致的目的。在第四次和第五次讯问中,犯罪嫌疑人供述以后,最关心的是自己的量刑和家人,而侦查讯问人员关心的是是否再深挖余罪。在讯问过程中,侦查讯问人员没有将犯罪嫌疑人的工作目标引导到交代余罪中来,而是与犯罪嫌疑人围绕量刑问题和交代余罪问题兜圈子,不断进行话题重复选择,将精力浪费在话题转化上,而不是共同解决问题上面。第三,合作关系巩固不够明显。合作关系的建立和增强是一个不断反复的过程,需要侦查讯问人员不断引导和强化。否则,合作关系可能消减。第五次讯问中,犯罪嫌疑人受到其他人的影响,开始主动询问 “以钱代罚”,希望能够以钱代替罚款,而不是相信侦查讯问人员的建议,积极交代,争取立功减刑。这时候就需要侦查讯问人员开始重新建立合作关系,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有效引导。

(二) 讯问内容分析

这是第五次讯问的部分内容。

1.讯问内容

第一部分:

犯罪嫌疑人:可不可以通过罚钱或者其他早点出去?

侦查讯问人员:这个完全可以。我和你讲,只要你态度好,你完全可以判缓刑。

……

犯罪嫌疑人:那我可不可以在这里 (某市看守所)少呆一点时间?

侦查讯问人员:你和我事情什么时候讲完了,我什么时候就起诉到检察院。

第二部分:

犯罪嫌疑人:我不是已经讲完了吗?

侦查讯问人员:我知道,你还是比较爽气的,但是你还有没有交代的。如果你现在说,算你自首的情节。我举个例子,你怎么只会偷这点钱呢?我们有证据的,别人的车被偷了,会报案的。我们会查到的。我再问你一遍,你到底偷了多少钱?

犯罪嫌疑人:2万多一点。

……

侦查讯问人员:现在我不和你追究,我们正在查。你现在不过是3000块的事情,你也不要有思想负担。别的事情我也不会说你。1万块钱起点是1年,你才3000,又是初犯,完全有可能是缓刑。但是如果你是瞎讲,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现在我提醒你一下。给你打个预防针。你要完完全全的讲清楚,但是你不能瞎讲。你现在和我讲清楚还来得及。

犯罪嫌疑人:没有没有。

侦查讯问人员:我现在不问你具体的事情,我现在是提醒你一下,对不对。万一我回去查出来你说的是假话,你的自首情节就没有了。立功是 (被打断)

犯罪嫌疑人:我没有。 (被打断)

侦查讯问人员:你先听我把话说完。立功是建立在要把事情完完全全的讲清楚,并不是瞎讲一个。你看着我啊,对不对啊?

犯罪嫌疑人:是的。

侦查讯问人员:到时候我查下来不是这样,至少不是立功或自首,这个是没有意义的,对吧?

犯罪嫌疑人:我说的是实话。

第三部分:

犯罪嫌疑人:我不是可以罚款吗?

侦查讯问人员:你是可以罚款的,但是你不把事情说清楚,有什么用啊。我和你说,当前最重要的是把事情说清楚。

犯罪嫌疑人:我以后再也不什么了,再也不犯了。我知道犯了一个错误。

侦查讯问人员:你们挣钱容易花的也容易。你们挣钱去洗澡、去嫖娼、去按摩。

犯罪嫌疑人:这我没有干过。

侦查讯问人员:反正你们几个都干过。

……

犯罪嫌疑人:我出来以后,一定好好做人。你现在能不能和我家联系啊?

侦查讯问人员:这个没问题,我会和他联系的。

2.讯问内容分析

在这次讯问中,存在以下几点不足,影响了沟通。

第一是讯问过程不明确,侦查讯问人员没有对讯问程序做出明确的说明,整个讯问就失去了目标性和方向性。犯罪嫌疑人沟通目标是要获得有关 “以钱代罚”的相关信息,而侦查讯问人员想要获取的是犯罪嫌疑人没有交代的情况,希望深挖余罪。虽然侦查讯问人员一再强调犯罪嫌疑人说谎的事实,试图将犯罪嫌疑人引导到供述方面,但是,没有成功,反而被犯罪嫌疑人引导到 “以钱代罚”讨论中来。在讯问开始时,犯罪嫌疑人就开始询问 “罚款”的信息,说明其在讯问前就考虑好了对策,不愿意再交代更多的问题。而侦查讯问人员过早的抛出了 “可以”的结论,犯罪嫌疑人已经达到了自己的目标,所以不愿意再参与到讯问中。

第二是侦查讯问人员对犯罪嫌疑人的品质进行了评价。侦查讯问人员提出: “你们挣钱容易花的也容易。你们挣钱去洗澡、去嫖娼、去按摩。”这是一种人身导向沟通。人身导向的沟通关注的则是个人品质而不是问题本身,沟通者以给他人的人身作评判的方式进行沟通。人身导向一般着眼于对方的动机,而忽视问题本身。可以说,没有具体指向的人身评判是沟通的最大弱点。因此,在侦查讯问人员提出后,犯罪嫌疑人指出 “这我没有干过”以表示否认,并且情绪开始激动。

第三是倾听中插话过于急躁。在这次讯问中,侦查讯问人员有一次插话的过程。侦查讯问人员: “你先听我把话说完。立功是建立在要把事情完完全全的讲清楚,并不是瞎讲一个。你看着我啊,对不对啊?”侦查讯问人员插话的过程直接是说打断犯罪嫌疑人刚才的说话,继续自己刚才的谈话。这样既没有使得犯罪嫌疑人能够充分辩解,交流足够的信息,也使得犯罪嫌疑人的合作情绪被抑制。

第四是没有向犯罪嫌疑人说明讯问失败的后果。此次讯问中,侦查讯问人员也向犯罪嫌疑人提出了这次失败的后果,第一个后果是: “我现在不问你具体的事情,我现在是提醒你一下,对不对。万一我回去查出来你说的是假话,你的自首情节就没有了。”此时,侦查讯问人员运用胁迫的方法而没有运用告诫的方式。第二个后果是: “你和我事情什么时候讲完了,我什么时候就起诉到检察院。你没有讲完,我就和你拖。”侦查讯问人员犯罪嫌疑人说明的实际上是另外一种不利的后果,但并不是合法的方式。这样可能会激怒对方,引起对方的反感。

四、谈话管理实施建议

(一)确定沟通目的

在讯问过程中,侦查讯问人员应该掌握主导权,当侦查讯问人员明确了犯罪嫌疑人的目的后,可以对其进行引导,在犯罪嫌疑人的目的和侦查讯问人员的目的之间搭建桥梁,进行联系,使得双方的目的有联系,促使双方朝着共同的目的努力。在这个过程中要使犯罪嫌疑人了解,需要犯罪嫌疑人自己积极参与,促成双方目标的实现,进而实现自己的目标。

(二)进行问题导向沟通

在讯问时侦查讯问人员不要搞人身攻击,不要轻易对犯罪嫌疑人下结论,要学会克制自己,以解决问题的角度考虑如何讯问。因为侦查讯问人员在批评别犯罪嫌疑人时,会引起其反感和防卫心理,因为即使是犯罪嫌疑人对自身是认可的。

因此侦查讯问人员要运用问题导向沟通,指沟通关注的问题本身,关注的是如何处理和解决好问题。问题导向的沟通,关注的是问题的发生、发展和解决,以事实说话。因此,侦查讯问人员可对盗窃行为、嫖娼等行为本身进行批判,引起犯罪嫌疑人自身对事情的评价,帮助犯罪嫌疑人树立正确的是非价值观,以达到教育感化的目的。

(三)对讯问过程做出说明

在传递信息和使犯罪嫌疑人作出让步的过程中,如果犯罪嫌疑人信任侦查讯问人员并且认为其是真诚且公平地对待自己的,犯罪嫌疑人会容易合作并且让步。根据研究有两种方法有助于建立这样的信任和信念:第一种是基于结果的认识。第二种则是基于对过程的认识。基于结果的办法力图改变犯罪嫌疑人对某个事物认识到的重要性和价值的估计。基于过程的认识,主要是在过程中传达平等的姿态、公平的提议与让步中的互惠。在以前的讯问策略以前中,通常重视对结果的认知,而往往忽视对过程价值的认识。而实际上,讯问是一个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在这个过程中,犯罪嫌疑人和侦查讯问人员需要理解正在发生的事情,并根据这些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应对方法,以达成预期结果。一旦犯罪嫌疑人了解并接受讯问程序,并且他们所说的将会被很好的运用,他们对讯问程序的理解有助于讯问效果。

(四)倾听中运用插话技巧

当犯罪嫌疑人在叙述时急切地想让侦查讯问人员理解他的谈话内容时,侦查讯问人员可以用一两句话来综述对方话中的含义 “你是说”来巧妙转移话题。当犯罪嫌疑人由于心烦、愤怒等原因,叙述中不能控制自己情绪时,可用一两句话来疏导 “你一定感到很气愤”, “你似乎有些心烦”,这些话的目的就是把犯罪嫌疑人心中郁结的一股异常情感引导出来,当犯罪嫌疑人发泄一番后,会感到轻松、解脱,从而完成供述。但是,说这些话时侦查讯问人员不要陷入盲目安慰的误区,不应对犯罪嫌疑人的话做出判断、评价。因为侦查讯问人员的责任不过是顺应对方的情绪,为犯罪嫌疑人架设一条疏导管,而不应该火上浇油,强化他的抑郁情绪。

(五)让犯罪嫌疑人了解讯问失败的后果

让犯罪嫌疑人了解讯问失败的结果可以促使犯罪嫌疑人供述,侦查人员要从犯罪嫌疑人最关注的利益着手进行陈述,并且让犯罪嫌疑人能够信任侦查讯问人员,增加侦查讯问人员陈述的讯问失败后果的可信度。因此,侦查讯问人员在向犯罪嫌疑人提出讯问失败的后果时,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向犯罪嫌疑人举出现实的例子,让犯罪嫌疑人了解后果。二是在告诉的过程中要用告诫的语气而不要用胁迫的语气,不可以激怒对方。三是向犯罪嫌疑人说明最佳代替方案,代替方案必须建立在犯罪嫌疑人关注的利益的基础上,并且要通过合法方法。

[1]Eric Shepherd.Investigative Interviewing:The Conversation Management Approach[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7:340-381,59-102.

[2]魏江,严进.管理沟通[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34.

[3]曾振华,江波,邓虹.谈判心理战[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2:23-25.

[4]凯瑟琳.凯利.里尔登.谈判的力量[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5:17-24.

[5]李忠实.谈话的艺术[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4:122.

猜你喜欢

供述讯问嫌疑人
比较法视域下被告人庭前供述证据能力的三种模式
——以被告人翻供为主要研究视角
重复供述排除问题研究——评《严格排除非法证据规定》第5条
论我国辩护律师对侦查讯问录音录像的阅卷权
论重复性供述排除规则
光从哪里来
定位嫌疑人
20年了,我还是嫌疑人吗?
非法讯问与监控式讯问机制
非法讯问与监控式讯问机制——以公安机关侦查讯问为中心的考察
三名嫌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