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国传统文化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问题

2013-04-11

关键词:传统文化设计

刘 娟

(山西大学 美术学院,山西 太原030006)

中国平面设计艺术的历史犹如一幅历经沧桑但风采依旧的中国画,人类在这画卷上留下的是文化的痕迹。设计是把一种计划、设想通过视觉形式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早在远古时期,人类就萌生了设计的意识。新石器时代彩陶器物上的鱼纹、商周时期青铜器上的饕餮纹、汉代织锦上的云气纹、唐代铜镜上的花鸟纹、宋代瓷器上的莲花瓣造型、明清建筑上的寿字纹等,上面都有明确的设计理念。这些纹饰图案,无一不是古人们从大自然中选取最优美的形态或某局部,经过提炼与概括,通过夸张与简化,使造型与纹饰达到完美的结合,从而由形似上升到神似的艺术境界,这是人类设计智慧与自然形态组合的结晶。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平面设计的意义

(一)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兼容并蓄,和而不同。它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科学技术越是发达,就越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播。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人们长期创造的过程形成了这样的产物,它也是一种历史现象,在社会不断发展、历史不断更新中积淀下来。它还是一种艺术现象,将多姿多彩的艺术形式和审美角度恰如其分地贯穿在平面作品中,视觉语言的呈现更好地证明了这一点。

中国传统文化带有鲜明的个性色彩,其特质表现为:其一,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无与伦比的生命延续力,它在发展中既是一脉相承的,又汇入综合了我国各民族的智慧,形成了独特的具有强盛生命力的文化体系,成为人类文化史上的伟大奇观;其二,中国传统文化有着非凡的包容会通精神,中国文化具有非凡的融合力,而这种融合力也就成为了凝聚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种亲和力;其三,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推崇天人和谐的思想,中国古代思想家一般都反对把天和人割裂、对立起来的观念与做法,而是竭力主张天人协调,天人合一;其四,中国传统文化贯穿了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用中国传统文化的话语来说,就是肯定在天地人之间,以人为尊,在人与神之间,以人为本。[1]

(二)中国传统文化与平面设计的关系

平面设计发展到今天这个多元化的时代,其作品表现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越来越多,所以我们必然认真细致和研究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相结合。中国的平面设计立足于传统文化,伴随着历史传承至今,设计的足迹也印在了广阔的大地上,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这些凝聚了几千年的思想语言和艺术气质,对现代平面设计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指导意义。平面设计的意义在于给人以深刻的启示,独特的思想性和教育性让平面设计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且带有深厚的文化韵味和审美习惯。

平面设计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各种养分,如果说,中国传统文化是底蕴的话,那平面设计一定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延伸。对平面设计的不断探索让我们感觉到中国传统文化对平面设计的意义重大。中国的平面设计无法脱离中国的传统文化,只有加入了中国古老艺术文化的精髓,才会出现更加夺目的平面设计。

二、平面设计中几种吉祥物的文化取向

(一)福娃的设计特征

福娃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是人的形象和动物的完美结合,设计中蕴含着与海洋、森林、火、大地和天空的关系,应用了中国传统艺术的表现方式,展现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1.福娃贝贝是人和鲤鱼的结合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鱼”和“水”的图案是繁荣与收获的象征。贝贝的头饰上运用了中国新石器时代彩陶上的鱼纹和海浪图样,鱼纹最早出现在半坡型彩陶器具上,形象为鱼体分割或重新组合,并形成几何化、抽象化。[2]鱼是原始社会的一种图腾,表达了长辈对晚辈的疼爱和祝福。通过对鱼纹图案的简化和加工,形成了一个新的对称样式,蓝色的基调,配上点点绿色,使小鲤鱼的形象灵动自然。

2.福娃晶晶是人和大熊猫的结合体,头部纹饰直接采用了大熊猫的基本形态和宋代瓷器上的莲花瓣造型。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也是我国濒危的珍稀动物之一,借奥运会的舞台也宣传了保护动物的口号;莲花带有浓郁的宗教色彩,所以应用于盛行宗教的宋代的瓷器造型上,体现出浓重的中国味道,它在中国文学里是友谊的象征、文明的使者。晶晶在色彩上采用了熊猫独特的黑白色,并配上绿色的莲花瓣,增加了形象的亲和力。

3.福娃欢欢是人和火炬的结合体,头饰是对中国传统火纹图案和敦煌壁画中火焰纹样的提取再加工,最后形成一个对称的火娃娃的形象。火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膜拜,因为火的出现是人类利用自然改善生产生活的第一次实践,它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随着奥运会的开展,圣火熄灭了一次次的战火,给人类带来了光明,象征着团结、友谊、和平。

4.福娃迎迎是人和藏羚羊的结合体,藏羚羊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保护藏羚羊是绿色奥运的展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羊是十二生肖中的一员,象征美好、吉祥,例如“三羊开泰”,人们借羊的形象来表达美好的愿望,甚至有很多部落都用羊作为他们的图腾动物,说明羊在古代有很高的地位。迎迎的头饰融入了青藏高原和新疆等西部地区的装饰风格,这样的结合也证明了中国对西部的重视。

5.福娃妮妮是人和雨燕风筝的结合体,头部造型来自于雨燕的形象和北京传统沙燕风筝的装饰纹饰。中国风筝年代久远,它是一个从历史中走来的天使,除了娱乐,还成功的用于军事中。中国风筝是世界文化史和科学史上的一项重大发明。很久以前,古代的科学家就已经懂得利用风筝进行科学实验,探索人类和自然的奥秘。[3]北京传统的沙燕风筝在造型上夸张了燕子展翅的动态,在形象上丰富了眼睛和爪子的形状,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强烈的装饰性。

(二)海宝的设计特征

海宝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物,以汉字“人”字为核心创意,体现出中国文化的特色。海宝的造型是汉字“人”和现代卡通形象的结合体。他有海浪般的头发、卡通化的表情、又大又圆的眼睛、圆润的身体,高高竖起的大拇指和站稳地面的大脚,全身是象征生命的海蓝色,充满想象力,这个形象可爱、个性、活泼,是中国对世界人民的盛情邀请,也象征了逐步发展和潜力无限的中国。“人”是中国的人,也是世界的人。文字把人类社会的原始阶段和文明阶段区分开来,文字可以记录语言、交流信息、积累知识,从而形成文化。汉字是中国几千年来特有的文字文化,它与卡通形象的结合加快了中国文化的传播。

(三)吉祥物的文化取向

大自然是一个神奇的造物主,水里游的、地上跑的、天上飞的,有生命的、无生命的都给设计师带来了无穷的想象空间,为设计创造了很多的灵感。设计师对各种元素进行加工创作出的作品,其实既是对大自然中各种形象的关注与赞美,也是设计师对顽强生命力所引发的情感联想。五个福娃与“金木水火土”五行之说相契合,又分别从不同的层面出发,或者是中国传统的图腾文化,或者是中国濒危的珍稀动物,或者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发明,或者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海宝则是对中国汉字的延续,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表达。设计师站在传统文化这一历史高点上,创作出很多优秀的设计作品,是传统与现代的交流,也是身体与心灵的沟通。

三、平面设计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应用

自古以来,设计和自然之间都是紧密联系着的,古人已经知道从自然形态中选取最有代表性的一部分,经过提炼与概括,叠加组合形成一个新形象。这些形象能够满足人们内心祈福的心理需求,也就是原始文化中的吉祥物,包括龙、凤、麒麟等瑞兽,文化形象的累积就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而在平面设计盛行的今天,越来越多的设计作品运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因为它们更能代表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历史。现代平面设计应建立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作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作品。在对中国传统文化实际运用的过程中,就会出现很多的问题,我们必须针对这些问题,思考有效的解决方法。

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不能够停留在事物的表面,龙、凤等神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但是对这些吉祥物的使用也是有讲究的,比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的征选会上中国龙落选就值得大家思考,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是吉祥、如意、和谐、长久的象征,代表中国无可厚非,但奥运会是面向世界人民的,既要体现中国的传统文化,又要顾及西方的文化,因为在西方,龙是邪恶、残暴、势利的化身。如果只考虑中国文化使用了龙的形象,将不利于吉祥物的国际市场开发。龙落选不代表中国传统文化落选,在适当的地方运用恰当的形象才能更好地突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我们要深入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仅要对现有形象和门类进行归纳,还要把思想理念和实物结合起来。比如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物海宝,它的造型是以中国汉字“人”为原型的,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中国汉民族几千年文化的瑰宝。汉字可以引起我们美妙而大胆的联想,海宝“人”的造型还结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以人为本”的思想,包涵了“上善若水,海纳百川”的理念。这两个方面的融合,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也具有更深远的影响,引发人们对中国文化的思考,更利于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传播。

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到平面设计的理念中去,既符合人类的审美风格,又利于体现设计的时代性。香港著名平面设计师蕲埭强就强调这种相融并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在对中国文化深刻理解上的融合。例如中国银行的标志,包含了中国古钱币的造型,暗含天圆地方之意,中间一个巧妙的“中”字凸现中国银行的招牌,整体设计简洁流畅,富有极强的现代感。这样的设计肯定了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中的深刻含义,也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作品形象简单,传达出的意义却令人深思。

现代平面设计必须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上,融合现代的思想观念和设计思维,才能使之更具文化性与社会性。在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提取“形”,延伸“意”,传达“神”。比如中国联通的标志,无论是从形象上还是从意义上,都反映出了浓厚的民族底蕴,还有强烈的时代气息。标志借鉴了中国传统吉祥符号中的“中国结”图案,造型中的四个方形有四通八达之寓,六个圆形有路路畅通之意,十个空隙则有十全十美之含,两个上下相连的“心”展示着联通公司的宗旨。标志是吉祥寓意与信息理念巧妙组合的结果,使中国传统文化有了延续性,少了浓重的商业气,多了丰富的文化性和亲和力。

无论是传统文化中的吉祥物还是现代设计出的平面作品,都是人类设计智慧和自然完美组合的结晶。中国传统文化带给人类很多的创作灵感,并引领设计行业未来的方向,将琴棋书画、京剧脸谱、文房四宝、篆刻印章等应用到平面作品中,似乎成了一种流行趋势。俗话说“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成功的设计作品一定能够深入人心,才能感动读者。中国传统文化要靠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去传承,要让世界人民都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气息。

四、应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法

很多成功的平面设计作品告诉我们:现代平面设计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的。那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应用,应当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一)从构图形式上说,中国的平面设计多采用对称的样式,体现规整、和谐的美感。

中国人向来有对称思想,尤其表现在明清时期的建筑、家具,各个时代的器皿,古老的民间艺术剪纸、年画、脸谱等方面,可见中国人追求和谐、平衡的态度。而平衡是对孔子“中庸”之道的进一步解释,“中庸”的核心就是要求认识事物、处理问题时把握好度,做到无过无不及。平衡亦有此意,不偏不倚,恰到好处。这种“中”的观念在我们的心目中根深蒂固,也体现在构图形式上。现代书籍设计中常采用中线分布的排版方式,表现极强的画面感和空间感。这样的对称结构严谨丰满、工整规则,具有条理、平衡、严肃的风格,力量感和稳定性较强。完全对称的呆板也使设计逐渐向均衡方向发展,既是对“中”的延续,又富有变化的新鲜感。中国人认为对称就是美,这是中国人长期形成的审美习惯,也是区别于其他国家的独特的地方。

(二)从表现方式上讲,平面设计主要包括图形和色彩两个方面。

1.图形 平面设计的重点是对图形的诠释。如果说要用中国特有的图形的话,汉字是最佳选择。因为汉字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也是中国艺术的灵魂,而且它本身就是一种图形,也是一种符号,象形的字形和巧妙的结构使它拥有独特的魅力,使视觉表现有了无限种可能。比如明清建筑上的“寿字纹”,没有一个是现代“寿”字的结构,而更像一种图形或者符号。清代吉祥文字“黄金万两”利用字体结构的相似,把四个字连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图形。吕敬人设计的书籍将“吕”字写成两个上下一样的“口”,看起来更倾向于图形,而不是文字。这些是中国特有的文化,把汉字的笔画、偏旁部首融入平面作品中能够增加设计的趣味性,也具有参与感。

2.色彩 中国传统的五行色彩是一种最具民族代表性的色彩体系,其与“金木水火土”五行相对应,分别为:白、青、黑、赤、黄。这五种颜色分别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其中白色给人感觉明亮、朴素、纯洁、雅致;青色包含蓝色和绿色,蓝色是冷静、沉思、智慧的象征,绿色被视为和平、生命、希望的化身;黑色是严肃、冷酷、沉重的代名词;赤就是红色,它是热烈、振奋、红火、吉祥的代表;黄色一直都是神圣、富贵、威严、地位的象征。长期以来,五行色彩发展成为了能够代表中国文化的民族色彩。中国传统色彩与现代平面设计的结合,更好地发掘了传统的文化内涵,表达了丰富的民族情感,形成了国际化的视觉语言。

从中国传统文化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来看,现代对设计的要求既不是对传统文化无休止的重复,也不是对已有事物的再次展现。扎根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里,开出的花也会带有传统的味道,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和探索,不会让我们停止不前,而是会用新的姿态来重新审视本族的文化气质。延续历史留给我们的瑰宝,融入现实带给我们的感动,是我们与世界平面设计对接的基础,我们要用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去影响世界。

参考文献:

[1]张应杭,蔡海榕.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2]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简史[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6.

[3]矫友田.图说老绝活[M].北京:金城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设计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谁远谁近?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