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公共图书馆数字化阅读的探析

2013-04-11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3年5期
关键词:检索数据库数字化

侯 琳

(广州图书馆,广东 广州 510055)

阅读是了解社会的一个最主要的方式,人们可以通过阅读报纸、杂志、网络等各种载体获得自己想要了解的信息,并结合自身情况,对信息进行处理和评价,从而获得社会上的信息,使自己与社会发展保持同步,更好地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从而达到阅读的目的。近些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的阅读方式正在渐渐地淡出人们的日常生活,网络上的数字化阅读开始进入并改变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人们获取信息、接受教育和发展智力的常用途径。如今,数字化阅读已经进入到飞速发展时期,将来也会成为公共图书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

1 数字化阅读的特点

1.1 内容上更加丰富多彩

计算机技术能储存大量的信息,互联网又将不同领域和不同地区、国家的信息链接起来,这样就使数字化阅读更容易推广,读者在单位时间内获取的信息量就会更大。在新型的数字化阅读中,阅读内容的涵盖面更广,各类资讯形式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如大家常见的新闻、娱乐、体育、经济、微博、博客等,已经成为当今大众的阅读重点,而一些电子小说和时尚书籍是另一个重点。

1.2 阅读过程中的互动性与同时性

数字化阅读的另一个特点就是互动性[2]。由于数字化阅读抛弃了传统阅读的纸张,是一种超文本形式,这使得读者可以在文章中加入自己的标注或者插入自己想要的图像,这样就能很快地打开一个相关联的内容。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迅速地浏览自己喜欢的内容,这样就可以大幅度地提高阅读内容的选择性和自主性。读者不仅可以通过互联网浏览世界各地的信息,还可以在浏览的同时就信息的内容与其他人通过电子邮件、QQ等聊天工具进行在线的直接交流,加深对信息的理解与把握,使得阅读带有互动性。这样,交流的双方可以互相启发,共同加深对信息的理解,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1.3 环境上更加开放与自由

数字化阅读突破了传统阅读方式的时间、空间界限,在互联网的世界中,真正实现了地球村。互联网是一本全世界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以阅读的“书籍”,人们可以通过它进行语言交流、成果交流和文化上的讨论等等。如此开放的阅读环境,使得信息能够更加广泛地传播,价值得到充分的利用,读者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爱好,从容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阅读,真正打破时间与空间的束缚,使全世界的读者实现资源共享、自由交往。

1.4 更加突出了阅读的实用性能

如果抛开一些资讯类的信息不谈,读者上网的主要目的就是查找自己所需要的资料。为了完成预期的任务,需要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而除了传统的文献查找之外,人们更愿意向互联网求助。随着搜索引擎的不断发展,在互联网上查找资料已经十分的方便快捷,而且搜到的结果与预期相关性很好。

2 数字化阅读发展的瓶颈和困难

目前,大多数图书馆都提供数字化阅读的服务,主要包括电子书刊的借阅、数据库检索与下载、视听资料阅览、上网服务等。随着科技的进步,图书馆会提供更多形式的数字化服务,但由于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些问题,数字化阅读的推广工作会遇到很多困难与阻碍[3]。

2.1 数字化建设重投入轻服务

数字化建设重投入轻服务,这是现在图书馆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的现象。数字化服务很大程度上被认为是图书馆评定综合实力高低的重要因素,因此,许多地方的图书馆就利用文化大发展的机会盲目地大力发展数字化服务,往往只是加大了资金的投入,而在后期的管理服务中没有严格把关,常常会导致出钱又出力,但得不到人们的认可。

评价一个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好坏,最直接也是最有说服力的就是读者对数字化服务的利用率。如果图书馆的数字化阅读不能吸引读者,投入再多的人力物力也不能说明数字化建设的发展是好的,长此以往,会严重影响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以及未来的发展状况。

2.2 数字化资源的同质化及应用过程中存在困难与阻碍

图书馆的数字化资源常常分为两大类:自建数据库和外购数字化资源。就目前的国内统计来看,少数的数字化资源控制商以其大量的资金为后盾,掌控了传统资源的数字化使用权,形成了垄断的格局。例如:电子图书市场被超星、书生之家、北大方正等几家所占领;数据库资源方面则是CNKI、维普、万方等的天下。这些数字化资源不仅仅在形式上,而且在内容上高度的同质化,造成了图书馆在资源选择上有较大的局限性,使得各个图书观的数字化趋于雷同。与此同时,读者的数字化阅读的拓展空间也受到了极大的挤压。除此之外,针对目前国内的数字化资源建设,无论是外购的数字化资源还是图书馆的自建数据库,都只是简单地将原有的纸质文献进行数字化转换,这更加重了信息资源的同质化。

数字化资源的应用过程中存在困难与阻碍更多的是在整合数字化资源时遇到的技术上的难题。如今,虽然各个图书馆基本上包含了大量的数字化资源,但往往缺乏一个统一的、可以跨库提供服务的技术平台,这使得数字化资源分散开来,增加读者查找信息的难度。读者进入不同的图书馆时,要面对各种各样的登录界面和搜索方式,往往会产生厌倦和疲惫,渐渐地会远离数字化阅读。出于经济方面的考虑,大部分的数字化资源供应商都会要求各个机构购买的数字化资源只在限定的IP范围才可以使用。这种经济与技术上的困难与局限,大大降低了公共图书馆数字化资源的使用率,同时也使得公共图书馆的读者人群对数字化阅读方式失去了兴趣。

2.3 读者所处层次不同

大部分读者缺乏数字化阅读的意识,也缺乏相关的技能。公共图书馆面向社会大众,其读者来自各个阶层,不同的职业、年龄和社会背景都会影响他们使用数字化阅读的能力。以前采用传统的纸质文献,读者在图书馆获取信息没什么太大的区别,然而数字化的阅读需要人们懂得基本的电脑操作流程,还要有一定的网络知识以及掌握信息检索的能力。公共图书馆的一部分读者是老人、少儿和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群,与普通的读者相比,他们不仅在数字化阅读上缺乏相应的意识,而且没有掌握相关的检索技能。而这一部分读者,往往是公共图书馆基础性服务利用率最高的群体。这样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的公共图书馆花费了大力气用于建设数字化阅读,却收效甚微的现象。

3 数字化阅读时代公共图书馆的应对措施

数字化阅读已经成为阅读形式的一个发展趋势,针对目前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解决[4]。

3.1 着重提高图书管理员数字化服务与管理水平

现在许多地方图书馆的一线员工大多是图书馆学历或职称相对较低,缺乏数字化阅读知识,更别说数字化阅读服务,然而这恰恰是公共图书馆最重要的岗位。

3.2 整合现有的公共图书馆资源,建立统一的检索口径

应对读者进入不同的图书馆时面对的各种各样的登录界面和搜索方式,整合现有的公共图书馆资源,建立统一的检索口径,共用后台数据库资源,提供完善的在线服务,使读者真正进入数字化阅读的领域。

3.3 建立丰富多彩的网站

公共图书馆网站的建设往往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进行缜密的安排与计划,不但要考虑自身的特点和所存文献资源,还要考虑读者浏览时的感受,力求为读者提供一个直观、快捷、简便的检索方式和导航功能。建好网站后,还要进行不断的维护和改善,增加网站的吸引力,吸引更多喜欢数字化阅读的读者。千篇一律的页面设置往往使读者失去浏览兴趣,图书馆可结合自身优势,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数据库,并为读者提供特色化的服务。

3.4 针对现行的外部数字化资源垄断状况,建立网站导航系统

面对现行外部数字化资源垄断情况,建立网站导航系统,有针对性地为读者所需信息进行网上资源整理和链接,及时检索权威及常用数据库资源,将检索到的资源信息链接到图书馆,避免读者重复检索,同时实现网络数字资源的增值。

[1] 麦敏华.公共图书馆数字化阅读的困境与思考[J].公共图书馆,2009(12).

[2] 陈丽娟.试谈公共图书馆的数字化阅读[J].图书馆学刊,2010(11).

[3] 马飞.数字化阅读让阅读更精彩[J].新世纪图书馆,2008(4).

[4] 朱学武,霍晶.公共图书馆应构建全民阅读的平台[J].图书馆学刊,2008(5).

猜你喜欢

检索数据库数字化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数据库
数字化制胜
数据库
专利检索中“语义”的表现
数据库
数据库
国际标准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