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美术专业教育中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

2013-04-11支林ZHILin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南昌330013JiangxiScienceandTechnologyNormalUniversity330013Nanchang

设计艺术研究 2013年4期
关键词:美术专业教学模式艺术

支林 ZHI Lin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南昌330013(Jiangx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ormal University,330013 Nanchang)

高校美术专业教育中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

支林 ZHI Lin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南昌330013(Jiangx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ormal University,330013 Nanchang)

高校美术专业教育是培养高艺术素养、高艺术技能人才以及美术理论家、画家甚至是艺术家的一种重要教育途径。随着高校美术专业教育的不断发展、改革以及各大美术院校(高校)的相继扩招,高校美术专业教育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随之出现了新的问题。有基于此,拟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办法的三个逻辑层面而对高校美术专业教育中的教学模式、盲目崇洋、作品风格趋同三个实际问题进行专门的探讨与研究。

高校美术专业教育;教学模式;崇洋;风格趋同

一、高校美术专业教育中的问题

1.教学模式陈旧

美术专业教学有着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独特教育方式,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独立的艺术创造力和审美素质。在当今高校美术教育中,长期形成的传统教学模式往往把教学重心放在对美术技能和对国内外经典作品的模仿性训练,忽视了对学生作为有独立思考能力和审美差异的个体潜力的开发。每一个学生都有他擅长的领域、独特的表现方法和对事物的看法,而这些才是每一个学生最为可贵的才气。在美术专业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过分干预学生的思维模式,引导学生崇拜、因袭自己的教学模式和思维方式的情况屡见不鲜;有些教师又过于放松,充分给学生自由但却又使学生看不清方向。因此,作为传道授业的教师对这种张弛度的把握显得尤为重要,而这种尺度的掌控和教育模式的革新给当今从事高校美术专业教育教学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盲目崇洋

如所周知,早在清朝前期就有外籍宫廷画师用中西结合的方式绘制中国帝王像,并且具有良好的效果。清末,水彩画、油画等经由外国传教士带入中国,开始了油画民族化等西方画种民族化的进程。而那一时期的西方美术界,表现主义已崭露头角,立体主义也正含苞待放,还有达达主义、抽象主义、野兽派、波普艺术等各种美术流派纷纷兴起。而今,西方艺术文化和社会意识形态正源源不断地涌进中国美术界,在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中国部分高等艺术院校提出了“与国际接轨”和“国际联合办学”的理念,这本来就是一种非常具有前瞻性的眼光,但一些院校未对“洋流”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就一并引进而且大力推崇、不断渲染,致使一些风格荒诞、怪异,甚至是变态的西方现代艺术思潮充斥其间,这于一些还没有形成对艺术本质和艺术创作规律有所了解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洗脑”,学生则会认为这是一种“创新”,是一种国际前沿的主流趋势而对其盲目崇拜和效仿,所造成的直接后果便是学生的审美品质被扭曲、投机取巧心态的强化,甚至是对传统现实主义绘画产生鄙夷。

3.作品风格趋同

风格趋同问题一直是高校美术专业教育甚至是美术圈中长期存在的问题,表现为某种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被效仿和临摹而创造出艺术效果相似或相近的作品的群体性“艺术重复”。艺术的重复等于自杀,而这样一种“艺术重复”无疑为创作群体集体性的“自我否定”与盲目跟风,甚至摆脱不了急功近利的嫌疑。清初“四王”在现在看来似乎也与摹仿宋人脱不了干系,但他们在将宋人山水“搬前挪后”的同时更是把笔墨发展到极致,后人望尘莫及,这其实就是一种创新,一种升华。因此,我们认为像“四王”那样对旧事物既抛弃又保留、既克服又继承的关系——即黑格尔定义的“扬弃”理念,在艺术创作中是具有现实意义的,这往往才是艺术创作灵感的源泉。

二、问题出现的原因

1.教育体制下对人文艺术学科的关注不够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思想,指引着中国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其中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行业绝大部分是理工类以及金融类学科,而“经济价值”较少的人文艺术类专业则受到冷落,这从国家每年下拨的研究经费与上述理工类和金融类学科经费对比便知。国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搞经济建设理所当然。物质决定意识,美术教育作为上层建筑中重要的一环,必然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墨子说过:“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求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可见,只有经济基础达到一定标准,上层建筑才能有效运行。经济发展固然重要,但人文艺术中那种对人的终极关怀的精神力量是用多少“经济”也买不到的。

2.西方艺术文化的无节制引进

纵览西方美术史,各个时期都有杰出的画家和极具代表性的艺术流派,并且这些流派均对应着里程碑式的大师级人物,对世界美术史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在当今高校美术教育课程设置中,引入了很多西方的艺术思潮和审美理念,并且其中不乏一些荒唐、怪诞的“粗枝烂叶”,且不说这些荒诞的理念是否会不利于从事教育的教师和接受教育的学生,即使是西方艺术中的“经典”,我们认为也应该有取舍地引进。西方美术史中的“经典”其实也是各个时代的烙印,都是当时社会文化环境的现实产物。西方社会的发展和美术形态的流变与中国有着天壤之别,中间相隔的正是那条无法逾越的“文化鸿沟”。正是根基于这一问题,东西方艺术文化唯有互相借鉴,有取舍地利用各自的精华而非照搬全收,这样才能不断创造出兼具东西方艺术精华又有鲜明时代特性的艺术经典。

3.创新意识缺乏

在现今高校美术专业教育教学中,沿袭传统教学思想和教育观念,坚持传统表现方法和审美理念的现象普遍存在,从宏观上看,这是一种对传统的尊重和坚持,但从美术教育发展的角度来看,这无疑是一种因循守旧。现今是倡导教育改革和创新的时代,学习美术需要相当深厚的人文基础知识与悟性,后而者正是艺术创新所必需的素养。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必然导致部分“悟性”不高的学生进入高校,因此无形之中学生整体的创新水平便被降低了,加上授课教师的传统授课方式和个人偏好,很容易误导那部分“悟性”不高的学生效仿甚至照抄授课先生的表现方法和审美取向,长此以往必然导致师生之间作品的趋同和相似,而毫无创新性。此外,艺术市场的导向也让一些创作团队或者个人受利益的驱使绘制一些与自己审美理念有别甚至是相悖但却很容易售卖的作品,而真正需要创作者不断坚持的东西在渐渐地流失。

三、解决的办法及措施

1.美术专业教育改革

现今国家经济水平与日提升,生产条件不断改善,高校招生数量也在逐年攀升,其他学科随着中央倡导教育体制改革的指示纷纷革新,而高校美术专业教育因其学科的特殊性始终未能搭上改革的末班车,造成许多美术院校依然沿用陈旧的教学模式和传统的教学理念进行教学,教学效果不明显。现在高校美术专业教育大多只是在美术技能教学中展开,这种孤立的、片段式的教学没有完全反映美术专业教育所应承担的责任和所追求的目标。基于以上问题,我们认为教师应该首先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艺术修养,充分利用自身的理论和技能以及教学设施,重新定义教学思想,从自我的“个人”角色进入教学的“大家”中来,明确主次,理清教学思想,加强审美修养和人文素养,以全新的面貌对高校美术专业教育进行革新。

2.有选择地引进西方艺术

关于西方艺术的选择性引进已在上文稍有涉及。西方艺术之所以和中国传统艺术具有截然不同的风貌,其根本原因还是中西文化的差异。仅就目前而言,从西方引进的诸如油画、水彩画等都有着或者正在步入民族化这样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其实质就是中国对西方艺术自然选择的过程。因此,西方艺术进入国内,显然会而且应该与中国的艺术发生关系,这种文化的碰撞产生的事物必然会是精华与糟粕共存,这就要求广大的艺术教育工作者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开阔眼界,客观充分地认识中西方艺术文化的差异,去粗取精并糅合中国的传统艺术,创造出个性鲜明、中西风貌良好融合以及富有鲜活生命力的作品。

3.因材施教

包豪斯学院的约翰·伊顿有句名言:“师生关系中最宝贵的时刻,即当教师成功地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迸发出他们自身的灵感之时”[1],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自我性格正是他们作为艺术创作者最为宝贵的资源,因此这就要求高校美术专业教育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特别注重对学生个性特点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及开发,并且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分别制订出不同的培养计划,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才能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最大潜能。重要的是,学生的创造力又能让教师耳目一新,激发教师对教学和自身艺术道路的思考反省。由此看来,“教学相长”应该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和最高要求。现今高校美术专业教育也应该朝着这个目标迈进。

[1]约翰•伊顿.造型与形式构成——包豪斯的基础课程及发展[M].曾雪梅,周至禹,译.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9.

On the Problems in Fine Arts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Countermeasures

The college art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way to cultivate high artistic accomplishment and artistic skills talents, art theori sts and painters.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and reform of art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the f ne arts college enrollment expansion, new issues began to emerge. This essay will analyze the problems in college art education from three aspects, including educational model, blind worshipping of foreign things and stylistic changes.

college art education;educational model;foreign worshiping;stylistic changes

J021

A

10.3963/j.issn.2095-0705.2013.04.022(0110-03)

2013-08-06

支林,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教授。

猜你喜欢

美术专业教学模式艺术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课改下美术专业班教学及管理的探究
作品赏析(3)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多媒体设备在高校美术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