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教师队伍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陕西省铜川市为例

2013-04-11雷宏友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铜川市园长幼儿教师

李 玲,雷宏友

(1.咸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陕西咸阳 712000;2.咸阳师范学院外语系, 陕西咸阳 712000)

幼儿教育是国民教育的起点,关乎民族复兴和国家未来。幼儿教师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关键所在,幼教要发展,师资建设要先行。由于历史原因,西部地区经济欠发展,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导致幼儿教育较中东部地区发展缓慢。为了研究西部地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状况和存在问题,我们对铜川市的幼儿园教师进行了调查。

铜川市位于陕西省中部,是关中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人口数为86万,全市下辖宜君县、王益区、印台区、耀州区和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区。2012年铜川市入选“2012年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2013年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城市荣誉称号。经济增长速度连续7年保持在15%以上。截止2011年9月,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幼儿园(含托幼机构)116所,其中,公办园17所,企业办园3所,集体办园1所,民办园95所。在园幼儿14540人,教职工852人,全市学前教育毛入园率83.6%,学前三年毛入园率67.8%[1]。铜川市的经济与教育发展是我国西部地区发展的缩影,对该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现状的调研具有代表意义。

一、调查对象、内容与方法

调查对象为铜川市3区1县1个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幼儿园教师。调查内容包括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状况、工资待遇、职业态度、教育教学状况及教师培训五个部分。调查采用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方法。调查问卷由课题组自行编制。调查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铜川市的6所幼儿园发放问卷162 份,其中耀州区幼儿园25人,铜川市城关幼儿园47人,宜君县第一幼儿园19人,铜川市新区第一幼儿园28人,铜川新区的两所私立幼儿园43人。收回问卷152 份,回收率93.8%;有效问卷143份,有效率94.1%,回收数据用SPSS18.0 进行处理分析。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 幼儿教师社会地位低,队伍不稳定

教师的职称及工资待遇是其社会存在的重要标志。官方公布数据显示,2013年公办园教师人均工资性收入3000元左右,民办园教师人均1800元左右[2]。可见,占铜川幼儿园总数81.9%的民办幼儿园的教师的工资收入偏低。另外,本次调查的5所幼儿园中有2所实力较强民办幼儿园聘请了外教。非英语国家外教的工资是每小时150元,英语国家外教在每小时200元以上。外教授课吸引了大量学生家长的眼球。而日常的英语课程则都是由园内的教师担任。访谈中,部分教师表示,较低的薪金严重打击幼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而这种同工不同酬的歧视性待遇更是让人难以接受。

统计还显示,受试者中仅有23.9%教师有职称。这个比例远远低于中东部的68.3%[3]

较低的工资收入影响了教师的工作投入,也影响了教师队伍的稳定。调查数据显示,该市教师平均年龄为26.2岁,40岁以上教师仅占5.5%。年轻教师比例偏高,30岁以下的教师占34.2 %,教龄在0-3年的占59%。教龄超过10年的仅占9.6%。这表明幼儿园教师队伍呈现年纪轻、教龄短的特点。这一方面说明铜川市近几年幼儿教育发展迅速,新增园多,同时也反映幼儿园教师队伍不稳定,年轻教师补充迅速的特点。23.8%的教师表示他们如有机会就会转入其他行业。教师队伍不稳定,尤其是教龄长、有经验、有发展潜力教师的流失,对幼教事业的发展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大批年轻幼儿教师学历较低,教学经验不足,教学能力有待提高。而学历层次较高、教龄长的优秀幼儿教师数量少。因此,老中青教师间的传帮带十分迫切,亟需传帮带。

(二)数量不足, 专业师资缺乏

2011年8月31日陕西省教育厅颁布的《陕西省幼儿园基本办园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要求全日制幼儿园原则上每班配备保教人员不少于3名(两教一保)。考察中我们看到, 部分幼儿园为了降低成本并没有配备保育员。师资数量的不足致使教师整天疲于应付, 很少有时间备课和学习。

调查还表明,专业不对口现象严重。幼儿园需要的英语专业、学前教育专业及艺术类专业的教师占调查总人数的45.2%,其他专业的教师占54.8%。调查显示,在英语专业、学前教育专业及艺术类专业三类专业教师中,承担英语的幼儿教师以幼教专业为主,还有部分英语专业及艺术专业的教师。这些非幼教专业的教师缺少幼教的专业知识,教学效果难以保证。

此外,我们对其中5位幼儿园园长的教育背景和从教年限等情况做了调查。数据表明, 3人是学前教育专业毕业,本科毕业1人;2人有过中小学从教的经历, 其中1人有10 年以上的小学教龄。这表明幼儿园园长学历参差不齐,专业不对口,这与陕西省教育厅颁布的办园标准有差距。《标准》规定“园长应符合任职资格和岗位要求,具有中等幼儿教育或中等师范教育及以上学历,一般具有五年以上实际工作经验,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和管理能力。”

(三) 教师教育观念落后, “小学化”倾向严重

通过问卷及访谈,我们对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进行了调查。数据显示,63.5%的教师对科学有效的幼儿教育与管理缺乏正确认识。57.4%的教师在教材的使用上缺乏较强的选择和整合能力,忽略课程目标、幼儿兴趣及身心发展水平等核心要素,不能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49.7%的教师认为“传授知识是教学活动的主要目标”,另有51.7%教师模仿小学教师的上课模式,不能将学习活动组织成一个愉快的游戏过程,“小学化”倾向严重。

在调研中,我们注意到部分教师在组织幼儿活动时,重保育轻教育, 只关心孩子的安全, 形同“保姆”。个别教师不能发挥教师应有的作用,游离于幼儿活动之外,不懂怎样参与和引导幼儿活动,成为旁观者。

(四)培训机会少, 形式单一, 收效低

对幼儿教师参加培训的调研表明,87.5%的教师希望通过培训提高专业能力,这表明大部分教师有较强的专业成长意识和专业发展愿望。近三年,35.3%的教师能够获得脱产学习的机会,仅有11.3%的教师获得2次以上的培训机会。

调查显示,64.8%的教师参加过教育教学技能培训, 43.5% 的教师接受过幼儿教育理论培训,70.4%的教师参与了政策法规培训。面对英语教育低龄化的趋势,许多幼儿园打出“双语教学”的招牌,并派员参加幼儿英语师资培训。数据表明,幼儿英语教师培训存在培训课时少、培训内容不系统、培训覆盖面小、培训针对性不强等问题。在访谈中教师反映多数培训都是由中学或高校专业英语教师授课,培训内容也以英语专业知识为主,很少涉及幼儿英语的专业知识,与实际教学需要联系不密切。

此外,受试者反映多数培训以知识讲授为主,缺乏幼儿教育教学实践,缺少现场观摩、教学互动、专家点评等环节。单一的培训方式难以满足一线教师的实际教学需要。48.2%的参训教师认为培训效果并不理想。另外,作为提高幼儿教师水平重要形式的园本培训常常由于幼儿园专业教师匮乏, 特别是有经验的教师欠缺,收效不大。

访谈中教师反映培训难的主要原因有四: 一是培训机会少,幼教相关部门每年组织的教师培训活动少,能够接受培训的教师人数较少;二是经费短缺,各个幼儿园经费紧张, 培训费用难以解决; 三是“工学矛盾”突出,幼儿教师的包班制使得他们很难脱身外出学习;四是参训人员遴选机制不透明,缺乏公平性,影响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五)教师分布不均衡

有研究显示,由于社会公众对幼儿教师职业的偏见和学前专业较低的社会认可度,仅有59.8%的本科毕业生选择本专业就业。数据显示,铜川市的城市公立幼儿园吸收了62.1%的幼儿英语教师,而农村民办幼儿园只能吸引15.5%的幼儿英语教师。

由于公立幼儿园与民办幼儿园之间存在的体制、福利待遇差异以及城市优越的生活工作条件,公立幼儿园及城市幼儿园吸引了较多的年轻幼儿教师。这一方面促进了城市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但同时也加剧城乡教育的不均衡发展。访谈中许多教师反映农村幼儿园很难留住年轻教师,在农村执教的大多数是年龄大、学历水平低的教师,而他们对英语学习感到难度较大。

三、对策与建议

铜川市幼儿园师资存在的问题在西部地区带有普遍性。特别是针对幼儿园英语师资所存在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一) 强化政府监管, 规范教师队伍管理

首先,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应将幼儿教育的发展纳入当地教育事业统筹规划中,教育主管部门要明确分管领导及管理责任人;培养一批掌握幼儿教育管理理论的管理人员, 加强对幼儿园的指导、管理和服务,形成推动幼儿教育发展的合力。

其次,加强对幼儿教师管理的规范性, 逐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强对现有幼儿教师定期培训和检查;建立幼儿教师准入制度,并逐步提高幼儿教师准入门槛,逐步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建立动态监控体系,适量增加幼儿教师的数量,保持生师比的动态平衡。

第三,教育行政部门应保护幼儿教师的合法权益,逐步改善教师的生活环境,提高师资队伍的社会地位和工资待遇,吸引和稳定合格的专业教师,防止教师流失。此外,保证教师在培训、奖惩、社会保障、医疗保险等方面的相应待遇,提高幼儿教师的职业吸引力,吸引更多高素质的人才来从事幼儿教育工作。

(二) 严格园长任职资格审核, 提高园长业务水平

“一个好园长,就是一所好幼儿园”。教育主管部门应从加强园长管理入手,严格园长资格审查,坚持园长持证上岗制度。其次,采取多种形式, 不断提升园长的科学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主要包括有计划地开办园长培训班,定期组织园长经验交流会,组织园长参观学习,为他们搭建平台,提高其精神境界,促进园长专业发展。再次,增强园长科研意识,提高科研能力,促使园长运用教育规律合理调整管理思路,提高管理效果。健全幼儿园规章制度,在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不断优化幼儿园的人文环境,提高幼儿园管理水平及教育教学效果。

(三) 加强培训, 提高幼儿教师专业能力

教师培训是促使教师不断进步的平台,是教师职业化的重要特征之一。我们首先应建立以教育行政部门为领导,市、县级中心幼儿园负责指导,乡镇中心幼儿园分片包干,骨干教师分点指导的无缝覆盖的教师培训网络。其次, 联合相关单位定期进行教师培训和讲座,不断提高幼教师资的专业水平。各幼儿园要划拨专项资金,加大对幼儿教师教育和学历培训的扶持力度,提高其专业水平。第三, 积极探索幼儿教师培训的新途径,不断提高培训效果。更新培训内容,针对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新问题进行研讨,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提高培训实效性;采取诸如讲座与讨论结合,研讨与总结结合,现场观摩、专家点评、集中培训与园本培训相结合等形式,使得培训方式多样化。教师个体间应积极开展支教、拜师结对、名师指导等形式的传帮带活动,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参 考 文 献]

[1] 陕西省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铜川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年)》的通知[EB/OL].(2011-07-22).http://www.tongchuan.gov.cn/structure/zw/wjz/szbwnr_64279_1.htm.

[2] 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铜川市学前教育三年任务两年完成[EB/OL].(2013-06-25).http://www.tongchuan.gov.cn/html/xwzx/zwyw/28750/28750.html.

[3] 陈德枝,秦金亮.两省区幼儿园教师现状抽样调查与分析[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6(7).

猜你喜欢

铜川市园长幼儿教师
忍不住想打扰你
嘟嘟熊家的百货商店(二十八)——兔园长买学习卡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狮 舞
陕西省铜川市环力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朱继文:故事教你做园长
铜川市放射防护知识培训调查分析
踏着梦想 传承文明 走向辉煌 铜川市耀州区柳公权初级中学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