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高校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013-04-11韩小菊

湖北体育科技 2013年5期
关键词:校园体育文化

韩小菊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具有多种功能的指向和特点,其核心是确立高校学生的体育价值观。它不仅具有锻炼身体机能、提高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发展智力等教育功能。对培养学生体育观念,提高思想品质,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心理素质都有积极的作用。以校园体育环境和社会体育文化为背景,大学生们根据个人爱好,开展以竞技体育、传统保健体育、现代健身体育和娱乐体育为主要内容的余暇体育文化活动,丰富了大学生的课余生活,构成了高校特有的校园体育文化“校园体育文化节”,以健身、增长体育科技知识、参与协会时间为宗旨,推动全民健身计划在高校的开展,促进学校体育运动科技水平的提高,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学生课余活动,提高自身对体育科学的认识。

1 体育文化在高校传承与发展的意义

1.1 符合并适应时代需要

体育文化全球化的今天,有着五千年历史的中国体育文化的危机和遭到的冷遇,体现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高校是学生社会化的孵化器,肩负着为社会发展提供人力和文化教育的重任,也是传播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的大课堂。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社会对高校培养人才的标准也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对高校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除了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技能、职业素养,还必须经过先进的文化熏陶,不断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社会道德、良好的意志品质、创新能力、团队精神与竞争意识、个体的社会化等。体育文化对于提升大学生的各方面综合素质有着良好的教育功能。充满了时代精神和人生哲理的体育文化更加丰富了体育活动的内涵与外延。

1.2 高等学校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现实价值

1)精神价值。激励、鼓励、竞争、道德规范、意志品质、人文价值、塑造人格、健心等价值。2)健身价值。在“终身体育”、“阳光体育”的理念下,带动众多参与者参与体育锻炼,既营造了浓厚的体育文化氛围,又推进大学生的体制全面发展,促进高校的健康事业。3)审美价值。体育运动中很多项目,例如:体育舞蹈、健美操、瑜伽、艺术体操、花样游泳、花样溜冰等以其独有的艺术魅力吸引着广大学生,既有文化艺术内涵又具备体育的各种健身、健心、健美、竞技功能,是体育与艺术有机结合。能够直接作用于参加者、观赏者,使他们能得到精神享受,愉悦人的身心,陶冶人的情操,对直接参加者来说,是体力、技术与智慧的较量。同时,借助于参与者的实体表现,溶动作美、美的意识和美感于一炉,以人体动作来表现自身的美,并通过动作去塑造美、创造美。

1.3 促进学校体育教学的实施和提高教学效果

1)加强体育文化教育,促进大学体育改革。校园体育文化各项活动中的各个相关环节,首先让大学生对运动项目产生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学生接近、探究了解体育运动知识和参与体育活动的心理倾向,也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因素。它能使学生在集中精力获得知识的同时,努力地去进行创造性的活动,成为创新的动力因素,从而全面提高发展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2)推进体育教学的实施和完善。校园体育文化所蕴含的深刻内容正在通过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运动训练、竞赛等运动形式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全面推进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丰富的校园体育文化,良好的体育锻炼环境能够更好地调动学习兴趣,有利于推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与体育教学的实施和完善,对于培养在校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建立养成体育锻炼习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3)改善课堂氛围。体育文化的发展与传承有助于提高校园体育文化素养,提升大学生对体育以及其价值与功能的深刻认识和理解。使参与者能够以良好的心态和端正的目的积极、主动地投身到体育中来,从而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参与体育的氛围,消除被动式参与的体育教学现象,从而改善体育课堂氛围。

4)完善的活动与交流平台。“和谐校园”、“生态体育”已经成为现代校园的主打歌,在这种浓厚的和谐的氛围中,参与者的交流互动也更加和谐、更加密切。逐渐形成了一个以大学校园为平台,汲取了众多文化内涵,吸收了周围众多体育运动参与者和爱好者,为广大参与者提供了活动和交流平台。

1.4 促进和谐校园文化

校园体育文化是在校园中由文化、体育、教学等各类实践活动共同凝聚在一起,经过长期的优秀文化沉淀而逐渐形成。各类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体育竞赛活动是校园体育文化发展的基础,不仅影响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也直接关系着受众群体的身心健康成长。可以说,和谐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体育教育的目标之一。校园体育精神文化通过体育文化的传播、体育运动的感受与感化对参与者体育观念、体育精神和体育道德等方面有着积极的影响,是校园体育文化中最积极、最健康、最活跃的因素,决定着校园文化正确的发展方向。作为一种具有独特的内涵和丰富外延的精神文化现象,校园体育文化与校园德育、智育、美育等优秀因素等共同构成了一个学校的整体文化群。体育文化为校园文化的建设,提供重要的体育物质文化基础和精神力量以及团体意识和民族精神氛围。

1.5 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高校体育文化作为高校校园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学生体质、心理、个性、智力、社会适应性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高校体育文化的发展能有力地推进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1)文化的传承。培养大学生对体育的积极向上的竞争与拼搏精神的追求;2)导向性和教育性。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与社会准则,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实现学生身心发展的有机统一;3)人文性与创新意识。塑造学生的个性品质、精神境界、民族精神以及在体育实践活动中创新意识;4)社会化。通过不断的适应、参与和交流,促进学生个体掌握和不断提高自身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增强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趋势,培养学生职业素质。

2 高等学校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优势及策略

2.1 高等学校具备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基础和氛围

高校为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提供了交流的平台。高校具有传统文化与传统运动项目的优势,有利于推动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的基础上,不断推广和创新;推进课程设置、教材选用、教学内容、场地设施的优化和普及;加强高校体育文化软实力,提升体育文化的经济价值;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训练队、竞技体育的多元化发展,充分发挥高水平运动队、体育社团的带动作用;构建高校体育文化品牌;完善体育文化建设管理制度,明确发展目标;重视提高师生员工的体育文件素养,构建科学、合理的适合高校发展的体育文化模式;利用校园网络平台促进体育文化的传播及影响;以“健康校园”建设为契机,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2.2 充分利用社会和学校所提供的资源,推进社会体育文化与学校体育文化的互动发展与传承

体育场地设施、体育认识与参与的氛围不就是体育文化发展的物质基础,更是体育文化发展与传承的有利催化剂。高校为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人文环境和物质基础;高校为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提供了交流的平台;高校具有传统文化与传统运动项目的优势,有利于推动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以“健康校园”建设为契机,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2.3 构建体育文化品牌,促进社会体育文化与学校体育文化的互动发展与传承

体育文化品牌不仅是文化与智慧的结晶,更是体育的形象与地位的象征。在政治、文化、经济、教育的领域具有重要的地位。加强高校体育文化软实力,提升体育文化的经济价值;重视提高各年龄段群众的体育文化素养;完善体育文化建设管理制度,明确发展目标;构建科学、合理的体育文化发展模式;加强体育文化的宣传。

2.4 协调好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的地位,推动社会体育文化与学校体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转变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分隔成两个部分发展的观点,努力寻求两者之间良性的交互、互促的切入点。体育文化由体育物质文化、体育行为文化以及体育精神文化三个层面构成,是人类体育运动的物质、制度、精神文化的总和。遵循客观规律,协调好两者地位与利益等关系,有利于推动社会体育文化与学校体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3 小结

高校体育文化不仅可以丰富高校体育活动的内容,激发学生参与健身锻炼,提高身体素质,而且对深化高校教育改革和体育改革、建设健康向上的学校文化、全面提高育人质量、促进和谐校园建设等方面均具有深远的积极意义;也是推动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学校文化建设重要部分,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

[1]谭 红,陈中林.论校园体育文化的特性及价值向度[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2).

[2]吴红胤.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思考[J].浙江体育科学,2008(1).

[3]林萍仙.试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及其构建[J].体育文化导刊,2003(3):50-51.

[4]王爱华.论高等学校校园体育文化环境建设[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9).

猜你喜欢

校园体育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谁远谁近?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