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淮安市林业信息化建设面向林农服务的思考

2013-04-11吕克

绿色科技 2013年4期
关键词:林农服务体系林业

吕克

(江苏省淮安市林业技术指导站,江苏 淮安223001)

1 引言

林业信息化已成为现代林业建设的一大突出亮点,是林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林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要素之一。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把“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纳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现代林业是信息化的林业,是由现代信息技术武装起来的林业,是紧跟时代发展潮流的林业。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林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推动力量,它能够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提高林农收入水平、改善林农生产生活质量,从而促进林业事业的现代化发展,创造更大的社会经济价值。

2 淮安市林业信息化建设现状

淮安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位于江苏省中部,下辖4区和4县。全市总面积10072km2,现有林地面积345万亩,活立木总蓄积量1800万m3,林木覆盖率为26.5%,中心城市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分别达到39.93%、37.51%和10.99m2,总体上看,淮安市森林覆盖率较高,排在江苏省的前列。

目前淮安市运行的林业信息系统有国家林业局开发的森林病虫害防治信息系统、森林植物检疫管理系统、林业有害生物监测系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网络直报系统、全国木材运输管理系统、全国林业统计系统;省林业局开发的有营造林信息管理系统;市本级开发的林业行政审批系统。2007年6月,为宣传和展示淮安林业的形象,加强林业发展与社会公众的沟通,为淮安的绿化事业服务,淮安林业网正式投入运行,网站以合理的栏目设置、丰富的林业知识与和谐的色彩赢得了市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3 建设具有淮安特色的面向林农的信息服务体系构想

3.1 相关概念

林业信息化服务是指在林业各个领域应用信息技术,采集、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促进生态建设、林业产业、生态文化和行政管理的科学发展,带动林业实现现代化的过程。

3.2 面向林农的信息服务体系构想

面向林农的信息服务是由林业主管部门、林业科研机构、林业大学、林农合作组织等林业信息服务主体通过各种信息技术手段,采用多种服务方式,为林农在林业生产活动中的决策、管理、生产、加工、经营、消费等提供信息的活动。面向林农的信息服务体系包括信息服务主体、信息服务对象、信息化服务内容、信息化服务手段、信息收集与处理和信息化服务运行机制6个方面,如图1。

图1 面向林农的信息服务体系框架

(1)信息化服务主体指能够提供信息服务的组织或机构。在面向林农的信息服务中,可供选择的信息服务主体有政府相关部门、科研机构、涉林企业和林农合作组织等。

(2)信息化服务对象为信息服务的接受方。在面向林农的信息服务体系中,信息服务的受体为林农群体。

(3)信息化服务内容建立在对信息服务受体即林农的信息需求调研基础上,了解林农的信息需求现状,有针对性地为林农提供信息服务。

(4)信息化服务形式是决定信息化服务内容实施效果的关键。选择服务形式的时候充分考虑各地区林农的特点,选取林农方便和易于接受的服务形式。信息化服务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利用电脑、互联网等工具,通过各类应用系统的开发和运行,为林农提供信息浏览、信息查询、智能决策以及多媒体信息服务。

结合广播与电视提供服务的形式,把林业相关信息,如林业适用科技信息、职业技能教育、林业产品加工技术等录制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电视科教节目或通过广播向林农发布。

通过电话呼叫中心的形式为林农提供语音服务,采用语音自动导航或人工服务形式接受林农的电话咨询。

通过手机短信的形式给林农定期发送信息;林农还能通过智能手机获取信息和智能决策服务。

建立由专家和技术人员组成的科技服务流动队与林农面对面进行信息交流的服务形式,可以把被动咨询转变成主动服务。

此外还可以根据地方特点和需求在乡镇林技站设立信息亭向广大林农提供“一站式”服务。可在内放置信息查询机,林农可通过触摸屏等信息查询机,浏览林业信息,如实用技术、市场信息、政策法规等。还可以举办培训班、编印技术丛书和资料、成立林农协会等多种服务形式。

(5)信息收集与处理。信息收集主要指信息人员,根据信息对象的需求通过各种方式,发现、获取并聚集广大林农需要了解的信息的过程。信息的处理就是对获取的各种信息和林农反馈的信息进行加工、分析、综合、归类、过滤,从中获取有用的情况、数据全过程。

(6)信息服务体系运行机制。面向林农信息服务体系的运行以政府主导提供公益性服务为基础,运行费用以政府投入为主,鼓励社会力量为运行提供技术、设备和资金支持。

3.3 林农感兴趣的林业信息内容

3.3.1 林业科学技术信息

林木新品种信息、种植技术、浇水施肥、林下间作等知识以及土地、水、生态环境、气象、灾害、病虫害等林业资源与环境信息。林业科学技术信息在林木种植养护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也是林农在林木生产经营过程中急需了解和掌握的信息。

3.3.2 林产品市场供求信息

面对当前严峻的市场压力,从事林业生产经营的林农对产品供求信息、价格信息需求越来越迫切,林农充分获得的市场信息,可以有效地指导林农进行林产品生产决策,准确把握市场商机,有效回避交易风险,充分实现对人力、土地、资金和物化投入的有效配置。

3.3.3 绿化苗木、花卉信息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苗木花卉产业在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城乡生态环境、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然而,花卉苗木作为商品流通,其流通体系远不如其他商品,部分花卉苗木产区仍然存在卖难的局面,花卉苗木流通渠道不畅。因此,构建良好的花卉苗木信息平台让众多的花卉生产经营者和销售商足不出户便可了解市场信息,促进花卉苗木产业健康发展。

3.3.4 林业相关的政策法规信息

经过林权改革后,林农已经成为造林经营的主体,广大林农渴望得到更多有关惠林政策方面的信息。惠林政策对林农在林木品种选择、生产结构调整等方面有重大导航作用。林业的生产经营者需要及时了解中央及各级政府对于林业的方针、政策、措施,从而正确引导林业生产、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3.3.5 教育培训信息

提供林业科技知识技术培训、专业技能培训、法律培训及远程教育等方面的内容。将各种林业新技术、新成果、新专利等服务于林农,让广大林农选择消化吸收,从而达到增产增收。

3.3.6 专家在线交流

提供林业专家和技术人员与林农进行信息交流的服务形式,可以把被动咨询转变成深入林农、主动服务。一方面可以向林农推广先进的科学技术,传递科技信息,解决林农在林木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另一方面还可以了解林农的实际需要,并及时将这些需求整理、反馈,以便相关部门及时地制定措施和解决方法,更好地为林农服务。

4 加快推进淮安市林业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4.1 形成政府主导的林业信息运行机制,完善林业信息化的基础设施

面向林农的信息化服务体系建立初始由政府出资进行网络平台的搭建、信息资源的收集与处理等基础建设。并制定监督制度维护面向林农的信息服务体系的正常运转,包括为林农提供无偿的信息服务和培训服务。淮安林农的文化素质偏低,接受各种信息的能力有限。各县(区)林业部门应定期组织开办信息培训班、网络训练班等,着重培养林农的信息意识、信息知识和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同时,加强林业信息化宣传,鼓励林农通过电话、计算机网络等向林业信息部门和专家进行各种信息咨询,及时掌握林产品市场价格及供求状况,充分发挥信息化在林业生产经营和农民增收中的作用。

4.2 推进林业数据库建设,为应用系统开发奠定基础

首先整合森林资源、营造林、测土配方、森林防火和病虫害监测数据等内部信息资源,制定统一信息标准,开发统一信息采集处理软件,完善林业部门现有信息采集渠道,解决指标不全面、渠道不畅通、报送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解决各个涉林部门各自为政,各建各的信息服务体系,造成资源浪费,大量的科技成果、林业新政策等信息无法为社会公众和林农及时享用的问题。其次林业数据库建设从需求迫切程度、应用的深度和广度出发,逐步建成既能满足林业资源管理的技术需求,又能维护林业生产经营者的切身利益的综合性数据库。同时制定数据更新机制,规范数据应用服务权限,确定建设、更新、维护单位,明确职责,确保数据库的时效性和正常运行。

4.3 逐步完善林业信息服务体系,积极为林农提供各类信息服务

由于面向林农的信息服务面广,服务对象对信息的需求具有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特点。因此,应在政府主导的基础上,引入市场机制,鼓励和扶持林业科研机构、林业院校、林业科技推广部门、林业科技企业等社会力量加入到面向林农的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中来,走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无偿服务与有偿服务相结合的路线,形成能够使广大林农满意的信息服务模式与机制。

4.4 加强基层林业信息技术人才培训,逐步提高林农的信息技术素质

市林业主管部门制订科学合理的规划,聘请林业类高校专业教师对在职人员进行林业专业基础知识教育和信息化技术培训,包括计算机的操作、网络运行和有关林业运营系统的使用。使基层林业技术人员能够熟悉林业信息化领域里的一些基本要求和知识结构,掌握各系统的操作方式。

[1]李世东.信息革命是生态文明的金钥匙[EB/OL].http://xxb.forestry.gov.cn/portal/xxb/s/2520/content-581467.html.

[2]张 顺.响应公众诉求的林业信息服务平台构建研究[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1.

[3]张绍晨,李 昀.浅谈面向林农的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框架[J].河北林果研究,2009,24(3):254~255.

[4]李忠斌,文晓国,李军明.基于信息化视角下的技术传播与农民响应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110~114.

猜你喜欢

林农服务体系林业
智慧出行,智绘未来——新一代出行服务体系构建与实践探讨
《林业勘查设计》简介
河北省平原地区林农技术培训供需分析及发展对策*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林业科学》征稿简则
《林业科技》征稿简则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land produces
建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最后一公里”
沙洋停征林业“两金”减轻林农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