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承德安远庙石质文物的保护

2013-04-10白毓薇

史志学刊 2013年3期
关键词:安远石质山门

白毓薇

安远庙俗称“方亭子”,建于乾隆二十九年(1764),仿新疆伊犁河北岸的固尔扎庙规制修建。它完全打破了汉式寺庙坐北朝南的“伽蓝七堂”传统布局,在风格上明显保留了原伊犁固尔扎庙的民族风格,并巧妙地融入了汉、藏民族的建筑精华,从而使整个庙宇从布局、外观和建筑上都别具一格,引人瞩目。

一、安远庙概况

安远庙东西宽l46米,南北长255米,占地2.8公顷。分为三进院落,第一进山门上额嵌有乾隆皇帝御书汉、满、蒙、藏四种文字的“安远庙”匾额,门内一片广阔场地,是清代举行跳步踏等宗教活动的场所,南北各有五间配殿,原为存放仪仗、经卷之所。正面及两侧原有三座棂星门,现已不存。

第二进院落以一座汉、藏结合的平台门(二道山门)与第一进院落分开。二道山门砌砖石城座,券门三个,壁设盲窗,上建门殿,布瓦歇山顶,门殿两侧设腰墙、腰门。门前有嘛呢杆两对,现仅存石质旗杆座。

第三进院落呈回字形,在四周围墙之内,由70间相互联结的廊房又组成了一个正方形的院落,廊房现已仅存遗址。围房正面中央是5间碑亭,殿内的凝灰岩(当地俗称鹦鹉岩)卧碑《安远庙瞻礼书事》碑保存完好。

群房正中偏后是主殿普度殿,外观四层,室内实际三层,一、二层平面房七间,檐柱、老檐柱,金柱计32根环绕。三层正、侧面仍七开间,殿内四周设走马廊两层,围以栏杆,将大殿内里隔成三层。外观第四层(实际为屋顶的重檐结构)收成五间。顶部为斗八藻井,中塑盘龙衔珠雕刻。殿内四壁一、二、三层分别以白、绿、红色为主调画满了以《佛国源流》和神佛战胜“八可畏”为主要内容的壁画。一楼供奉主尊绿度母,二楼供三世佛和六大菩萨,三楼供大威德金刚,普度殿外观三重屋檐,通高27米,殿顶为黑色琉璃瓦黄剪边,正脊上装饰三座悬铃式琉璃喇嘛塔,饰以琉璃八宝法器图纹。黑瓦覆顶在寺庙建筑和皇家建筑群中极为罕见。

1949年前后安远庙仅存普度殿、山门及附属建筑小殿,其余建筑皆塌毁。80年代,国家拨款对寺庙进行修整,最独特的建筑普度殿以及山门、二道山门、配殿、门殿均已恢复清代原貌。

二、安远庙现存石质文物现状

安远庙现存清代有纹饰雕刻的石质文物主要为山门石椽望、碑刻及石雕艺术构件等。

1.安远庙山门的石材按照位置、属性分为山门屋面石椽望、山门石拱门及拱门基座。

山门屋面石椽望由长约80厘米的多块凝灰岩雕刻拼对而成。总长15.8米,侧面总长12.6米,外露宽0.5米,高0.32米。局部可见少量建筑彩画痕迹,颜色有红绿两种。正山门石拱门共有3座,均由凝灰岩雕刻拼对而成,雕刻图案为蕃草纹。基座共4座,均由红砂岩雕刻拼对而成。

2.《安远庙瞻礼书事(有序)》碑。

该碑由凝灰岩雕刻而成,长2.74米、宽0.78米,高2.5米,位于第三进院落围房正中。碑首、碑趺雕刻着精美的雷纹,碑身四周用玻璃罩包围,碑文大部分保存完好,局部由于石质残缺无法看清。碑身两面镌刻着乾隆皇帝撰文并书丹的《安远庙瞻礼书事》碑文,正面为满、汉文字,背面为蒙、藏文字,记述了安远庙落成的经过,以及蒙古王公来庙朝贺的喜庆气氛,是记述清代统一西北边疆的重要历史文献。两侧镌有乾隆题写的五言律诗,表现乾隆帝建安远庙是“缘系众藩情”,而其目的则是为了“安远永销兵”。

3.幢杆基座。

幢杆石共有4座,位于安远庙二道山门前,左右各有2座,均由2块红砂岩雕刻后拼对而成,为顶面八边形的柱体,顶面边长为0.5米,半埋入地下,地上部分高1.31米,中间有直径0.34米中空孔,以便于放置旗杆。文物露天环境存放。

4.香炉基座。

香炉基座由7块凝灰岩雕刻拼对而成,高0.92米,顶面直径1.14米,露天放置于安远庙普度殿前,上供铁质香炉一座。

三、安远庙石质文物病害调查

1.山门。山门椽望表面有大量片状剥落、鳞片状起翘与剥落和泛盐,特别是盐分在剥落层间频繁出现,严重威胁着椽望的完整性。其他病害有:粉化剥落、水锈结壳、应力裂隙、残缺、水泥修补和动物病害等。椽望的整体保存状况较差。

石拱门主要病害是残缺、裂隙,其他病害有人为污染、孔洞状风化、动物病害、鳞片状剥落等,拱门整体保存状况较好。

2.《安远庙瞻礼书事(有序)》碑。碑身局部有残缺,大部完好。碑文部分保存完好,局部由于石质残缺无法看清,碑身上有大面积墨迹,碑顶被积尘覆盖。碑身上有大面积的孔洞状风化和水锈结壳。另外还存在有机械裂隙、表面粉化剥落、表层片状剥落等。该碑整体保存状况尚好。

3.幢杆基座。幢杆基座均有大面积粉化剥落、鳞片状起翘与剥落、机械裂隙等。其中1号幢杆基座有一处大面积的空鼓,4号幢杆基座有大量的残缺和断裂。1号和3号幢杆基座所雕刻的花纹基本保持完整。另外均伴有浅表性裂隙、孔洞状风化、水锈结壳等病害,整体保存状况较差。

4.香炉基座。香炉基座表面有大量孔洞状风化及机械裂隙,炉座基石基本呈片状破碎并有大量残缺,炉座表面还存在表面粉化剥落、微生物、水泥修补、水锈结壳等病害。

四、安远庙石质文物保护修复的基本措施

1.表面污染(水锈结壳、人为污染、水泥、苔藓等)。主要采用清洗的方式,包括手工清扫、高压蒸汽清洗、喷砂清洗、激光清洗等。可优先选用高压蒸汽和喷砂清洗等物理方法,尽可能减少化学溶剂的使用。清洁工作从去除表面的松散性沉积开始(用软毛刷、水喷雾器等),使用去离水配合物理方法去除。对于精美石碑和石刻纹理及图案区域的清洗,在条件允许下,优先选用激光清洗方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激光波长、频率、功率及是否需要辅助涂覆水等需要根据文物与污垢的实际情况确定。

2.表面泛盐。吸附脱盐是主要修复方法。一般都是采用纤维纸、纸浆、脱脂棉、纱布、臌润土等吸附物质,用水作为溶剂,使水渗入岩石微孔而溶解可溶盐类。安远庙石质文物采用宣纸和纸浆作清洗材料。

3.表面风化。表面封护对于风化严重处于亟待抢救境地的文物来说,是一种较好的解决办法,但要确保使用适当的防护材料。中国文化遗产院根据承德鹦鹉岩的特性,在经过大量科学试验及相关研究基础上,最终确定选出使用3%浓度的高模数硅酸钾溶液(PS)和岩石加固正硅酸乙酯改性材料(ZB-WB-S)。PS作为一种无机化学材料对低强度岩石有非常好的加固效果,耐老化性好,长期封存不变质。ZB-WB-S具有良好的渗透性,使加固工作具有长久保证,从而提高加固风化砂岩的强度。

4.裂隙。裂隙加固主要针对的是已经风化、有解体危险、砂化的多孔文物。针对承德鹦鹉岩石质文物的特点,选用国产水硬性石灰作为主要的灌浆加固材料。

5.空鼓、剥落。对于空鼓、片状剥落的加固和小型岩块的开裂,主要采用粘结方法。采用传统水硬性石灰材料,将已经开裂的岩片粘结住,防止脱落,同时可以封闭裂隙,防止材料流失。

此次安远庙石质文物保护工程由中国文化遗产院负责方案设计及具体施工,预计将于今年4月份开始施工,将会更好地对安远庙石质文物进行保护研究,为承德石质文物保护提供科学的保护方法和措施。

猜你喜欢

安远石质山门
漆涂层对题刻类石质文物的影响研究
被遗忘的角落:畅春园遗迹恩佑寺、恩慕寺山门考
露天石质文物表面苔藓的科学认知和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口吃男孩的福尔摩斯
龙岩市社前村天后宫山门舞楼及舞台题记考述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社前村天后宫山门舞楼
陈卉丽:石质文物修复技惊世界
江西安远:主动作为拓富路 内外兼修促脱贫
介休城内五岳庙及山门戏楼考略
露天石质文物的风化和加固保护技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