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程测量课程实践教学改革

2013-04-10李爱民闫超德吴连成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3年6期
关键词:测绘仪器教学内容

李爱民, 闫超德, 吴连成

(郑州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河南郑州450001)

0 引言

工程测量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许多高校的工程类专业都开设这门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具有工程测量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为以后从事建筑、道路、水利、地铁等行业的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工作奠定基础。近年来,随着以3S为代表的现代测绘技术的快速发展,新技术、新仪器不断应用于工程建设中,传统的工程测量实践教学已远不能适应现实需要,为了满足学生“零距离”就业的要求、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有必要改革工程测量实践教学的模式和内容[1-6]。本文结合在工程测量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改革创新,对工程测量课程的实践教学问题进行探讨和交流。

1 工程测量实践教学的现状分析

(1)仪器老化与工程实际差别较大。目前,GPS、全站仪、电子水准仪以及数字化成图软件在工程建设领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但是,一些高校的工程测量实习还在使用工程上早已被淘汰的光学经纬仪、光学水准仪等传统仪器,。虽然一些学校购置了几台电子测绘仪器,但由于数量有限,也只能进行演示实验。学生接触不到工程上已经普及的现代仪器,直接影响学生毕业后的就业。

(2)实践教学内容简单陈旧。工程测量课程的主要内容有: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误差理论、控制测量、地形图测绘、施工测量等基本知识。为了配合这些教学内容,学校开设一些课间验证性实习。随着测绘新技术、新仪器、新内容的不断增加,许多高校的教学内容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实习内容与工程实际相脱节,影响了学生工程创新能力的培养。

(3)实践教学模式单一。目前,许多高校的测量实践教学模式单一,验证性实验或实习多,设计性实验少。在实习中,学生大多按照老师的指导去完成实习,很少自己去设计和分析实习,忽视了学生的实际兴趣,造成学生学习上的被动性和依赖性。

(4)测量实习场地不规范。目前,许多高校没有固定的测量实习场地,只要有实践教学课,老师就把校园作为实习场。校园地物多地貌少,使得实习内容难以与实际工程相结合,制约了学生处理实际生产问题等综合能力的培养。没有测绘工作的真实感,也使学生对实习不够重视,实习效果不好。而且,实习对校园的交通和环境都造成一定的影响。

2 工程测量实践教学环节的思考

(1)创新实践教学模式。“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引发了全国对创新教育的改革与思考。创新教育的过程,不是受教育者消极被动地被塑造的过程,而是充分发挥其主体性、主动性,使教学过程成为受教育者不断认识、追求探索和完善自身的过程,亦即培养受教育者独立学习、大胆探索、勇于创新能力的过程。

因此,工程测量实践教学应以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为主线,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指导教师主要发挥引导和辅助作用,实施启发教学方法,培育创新性、系统性且切合工程实际的实习项目,采用自主开放实验、多媒体、网络等手段建立灵活高效的实践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实现人才培养和就业的衔接。

(2)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应紧跟测绘行业发展的需要,不断更新实践教学内容,充实实习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增开实验课程门数和实习项目个数。跟踪最新测绘技术,编写反映测绘新技术和新仪器的高水平实习教材,对于已经编写出版的实习教材,根据测绘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及时修订和再版。根据工程测量专业的实践教学特点和学生实践能力训练的需要,重组实践教学内容,分层次开设基础验证性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及个性化创新性实验,合理安排不同类型实验的比例。具体地说,角度测量、距离测量、水准测量、全站仪测量构成基本型实验主体构架,着力培养学生的基本理论素养和基础操作技能,一般了解工程水准仪、经纬仪等仪器的构造,并具备一定的操作技能,学会识图及应用地形图。数字测图、施工放样与工程应用构成综合设计型体系,着重培养学生综合应用专业知识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主要目的是掌握与建筑、道路、隧道等土木工程的测绘工作技能,以及大坝等大型建筑物的变形观测及成果分析的能力。广泛利用科研立项、科研成果、自主软件等,通过开放式、自主性、选择性等方式开展个性化创新实验,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实习内容尽量接近生产实际、靠近学科技术发展的前沿,及时将教师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实践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就业能力[7-9]。

(3)改善实验教学设备。为了确保学生接触到新仪器、新技术,掌握先进的实践技能,需购置或租借一些新仪器、新设备,同时,对现有测绘仪器设备进行统筹协调,提高使用效率[10]。由于新仪器比较贵重,使用频繁,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和科研,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做到仪器设备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4)建立固定的实习场地。稳定的实习场地是实践性教学活动的基本前提和保证,实习场地的设施、条件直接影响着实习的质量。所以,应结合工程实际和实习内容,建立固定的实验场地。实验场地应选择能够满足实习目的需要的地形地貌特征,制作一些固定的平面控制点和水准点。在实习场,学生可以进行角度测量、距离测量、水准测量、施工放样、仪器的检验与校正,数字测图、变形监测等各种实验。同时,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实习创造具体工程实践的机会[11-12]。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可以采用校企共建、共管的建设模式,就是充分利用社会、企业各种资源开展实践性教学,这样即可以节省经费又提高了实习的效果。使学生走出校门,就能很快适应就业的岗位。

(5)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网络等教学手段,使实验教学内容生动形象,易于学生接受。例如,可以利用三维动画的形式模拟测量仪器的构造及测量的原理与过程,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新仪器及在工程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6)加强创新性实验。近年来,许多高校对学生开展了如科研小组、大学生创新基金等项目,鼓励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所以,应鼓励学生结合工程测量的内容申请学校创新实验项目。对学生自主开展的科研项目,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科研目标,自己组织仪器设备,自主设计实施方案和观测方法,实验的过程完全由学生自己控制,教师只是审查学生科研项目的可行性、实验的设计方案,解答学生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评价学生的实验结果。对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要求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查阅资料、设计实验,处理数据,参与编写课题研究报告和结题报告[13-16]。通过创新性实验,学生可以接触最新的专业技术,熟悉科研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7)加强交流与合作。加强与其它高水平院校的交流与合作。包括交流实践教学经验,实验教学课件、网络实验系统建设、大学生创新成果等。加强与工程建设单位和测绘仪器公司的交流与合作。

3 结语

从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零距离”就业要求出发,在工程测量实践教学中,应紧密结合现代测绘学科发展,突出学生主体地位,通过开设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为他们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快速适应社会需求,发挥个人技能打下良好的基础。

[1] 李晓莉.测量学实验与实习[M].北京:测绘出版社,2006.

[2] 杜 鹏.《工程测量》课程实践教学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高等教育,2012(4):20-23.

[3] 何永红.关于对土木工程测量实践教学改革的探讨[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33(4):145-146.

[4] 张红华,孙 江,赵威成.工程测量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矿山测量,2009(5):92-95.

[5] 赵琴霞.论工科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09,11(1):70-71.

[6] 唐冬梅,刘明星.土木类专业工程测量实践教学改革[J].中国电力教育,2009(2):154-155.

[7] 赵会芝,刘伟洋.以就业为导向的测量综合实训教学改革研究[J].教研教改,2009(3):30-31.

[8] 齐冬梅,初湘义.非测绘专业测量学实验教学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10):100-102.

[9] 胡明霞.基于项目驱动教学法的高职《工程测量》实践教学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1(9):137.

[10] 虞积强.强化高校测量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5):184-185.

[11] 罗有才.规范化建筑工程测量实训场地的建设研究[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3(4):117-119.

[12] 张庆伟,张 明.基于能力培养的土木工程测量实践教学改革[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29(5):63-64.

[13] 杨春艳,肖 静.工程测量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0,31(10):84-85.

[14] 李永梅.非测绘专业“工程测量”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组织与管理初探[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5(10):129-130.

[15] 张前勇,鲁胜平.非测绘专业测量实践教学改革与尝试[J].测绘工程,2007,16(4):73-76.

[16] 许秀凤.工程测量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尝试[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1,20(6):126-128.

猜你喜欢

测绘仪器教学内容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浙江省第一测绘院
工程测绘中GNSS测绘技术的应用
我国古代的天文仪器
04 无人机测绘应用创新受青睐
无人机在地形测绘中的应用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星敏感器用仪器星等的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