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过实验室资质认定的县级环境监测站如何有效运行质量管理体系

2013-04-09

环境科学导刊 2013年1期
关键词:监测站资质管理体系

李 萍

(宣威市环保局,云南宣威655400)

实验室资质认定是指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实验室和检查机构的基本条件和能力是否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以及相关技术规范或者标准实施的评价和承认活动。

经过依法认定过的县级环境监测站实验室必须具备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并保障其有效运行,才具有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结果和数据的能力。但县级环境监测站往往因实验室简陋、人员少、任务重、业务素质相对较低、和上一级质量管理部门沟通较少等诸多因素,导致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不畅。针对保障县级环境监测站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问题,作者提出几点看法。

1 构建有效的管理体系

1.1 发挥管理者对管理体系建立,改进资源配备等方面的决策作用

成立以站长为组长,质量主管领导为副组长的管理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建立与管理体系相适应的要素工作小组并确定各小组之间的隶属关系、联系方法。制定管理体系建设的总体规划和符合本站实际的质量方针和目标。

1.2 分析实验室现状,确定管理体系要素

(1)人员资源状况。人员少、业务素质相对较低是制约县级环境监测站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瓶颈。人员少就会造成一人身兼数职,既是管理者,同时也是被管理者,起不到相互监督、相互管理的作用。应与上一级行政管理部门多沟通,加强站工作人员配置建设;或者以合同工的形式招聘待业大学生进行上岗证培训,保证认证项目均能2人以上持证上岗;正式工作人员除持证上岗外,必须进行质量管理的学习和考核。这样才能有效保障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职责、权利,相互制约。

(2)实验室设施和环境条件。县级监测站实验室尽管条件有限,但也应确保检测/校准设施及环境条件满足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或标准要求;实验室工作间应合理布局,任何两相邻区域的工作 (活动)相互之间有不利影响时应采取有效隔离措施;无论是固定场所检测还是临时或可移动的场所检测,均应有有效的监控记录。

(3)建立符合本站特点的管理体系文件。管理体系文件一般包括四方面内容: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记录。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是质量管理体系的具体体现和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法规,也是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依据。在运行过程中应让每一个职工认识到每一次检测活动都应与质量管理联系起来,按照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中的要求来进行检测/校准工作。

(4)认证项目的实用性。县级环境监测站任务重,在计量认证过程中往往认为多认证一些项目有利于监测站自身的发展,事实上这是一个误区。在项目认证的选取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本县的区域特点、环境特点、监测人员业务素质特点、实验室能力特点等因素,少而精地选取认证项目,才能保障简陋实验室建立的管理体系与其开展的检测/校准活动相适应。

2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

(1)实践出真知。管理体系文件在运行过程中难免会有与实际工作脱节或不相符的情况,应采用一些激励机制鼓励职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充分反馈回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中完善、改进文件,保障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实用性。

(2)保障质量管理体系运行通畅。在实验室的管理制度上应保证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正常;加强信息管理,所有与质量活动有关的人员都应按体系文件要求,做好质量信息的收集、分析、传递、反馈、处理和归档等工作;所有职工应养成按体系文件操作或工作的习惯,并严格按照文件要求执行。

(3)保证定期对质量活动进行监控。在实验室的一年工作计划中,应定期安排对质量活动的监控工作,根据自身情况和特点选用《评审准则》中规定的“校核方法”,编制实施计划或相应的规定,定期有效评审,从而对质量结果进行控制。

实验室资质认定的有效期从过去的五年变更为如今的三年,县级监测站如果在日常生活中不把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有效地运行起来,将会疲于应对实验室资质认定的复评审,没有时间和空间来考虑监测站自身的发展。县级监测站的质量技术活动应在日常生活中始终贯彻体系文件要求,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不断找出问题并分析相关因素,有针对性地制定和落实纠正措施,并验证纠正后效果。县级监测站实验室自身建设只有符合实验室资质认定要求,才能不断发展壮大。

猜你喜欢

监测站资质管理体系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拟发布《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等4项资质标准
对质量管理体系不符合项整改的理解与实施
基于KPI的绩效管理体系应用研究
当代经济管理体系中的会计与统计分析
控制系统价格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
资质/荣誉
北京市监测站布局差异分析
对辐射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系统开展数据化运维的探讨
与酷暑奋战的环保英雄——宜兴市环境监测站现场采样组的一天
环境监测站计量认证现场评审的常见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