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维和医疗工作中外籍伤病员文化休克的心理干预治疗

2013-04-08任桂荣

海军医学杂志 2013年5期
关键词:支持性移情维和

杨 玲,任桂荣,白 华

2010年12月至2011年8月,我院首次组建医疗分队,赴联利团驻利比里亚绥德鲁二级医院,执行维和医疗保障任务。任务期间,共接收外籍住院患者29人,分别来自印度、巴基斯坦、埃及、孟加拉、南非、美国以及利比里亚等国家。他们中大多为维和人员,也有一部分为联合国的文职人员以及当地群众。入院后,由于国籍、语言、肤色、宗教信仰、饮食习惯、角色、环境、个人的不同承受能力以及疾病的原因,患者出现一系列不同程度的文化休克现象,有的人甚至出现焦虑、沮丧、恐惧、绝望等不良的心理反应。针对上述情况,笔者在日常医疗中给予支持性的心理干预,帮助尽快解除这种文化休克的现象,圆满完成了维和任务。

1 文化休克产生的原因

文化休克,也称为文化震撼或文化震惊,是指生活在某一种文化环境中的人初次进入另一种环境,如到了不同民族、社会群体或地区、国家所产生的思想混乱与心理上的精神紧张综合征[1]。对于外籍维和人员来说,在异国他乡执行维和任务本身就是一项压力大、风险性强、紧张度高的军事行动,当由于身体疾病原因来到中国二级医院住院治疗时,又要面对来自第三方的文化差异,导致文化休克的进一步加重。而对于联合国的文职人员和当地群众来说,住院后由于来到了陌生的文化环境,肤色、信仰、语言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原有社会角色的丧失也容易导致生理、心理、情绪等方面的紧张症状。

2 支持性心理干预

在健康服务体系中,医务人员是能帮助患者减轻或消除文化休克的最主要成员 。由于文化休克所表现的不良情绪体验有其明显的时间性和条件性,所以在维和医疗工作中要抓住时机,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有效的沟通,给予支持性的心理干预,帮助患者缩短适应新环境的过程,达到消除文化休克、加快康复的目的。

2.1 正确评估患者文化休克的程度

患者入院后,笔者通过对其基本情况如文化背景、宗教信仰、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心理状况等进行评估,了解其可能发生文化休克的因素和程度,为支持性心理干预提供可靠的依据。

2.2 用适度的文化移情消减文化休克

在跨文化交际能力的7种要素中,文化移情最为重要,它是影响跨文化交际能否成功的关键[2]。患者入院后,医务人员要尽量设身处地,将心比心,站在伤病员的立场上去思考、去体验、去表达感情,向对方表示已经充分理解了他们的思想和感情。摆脱自身文化的约束,努力置身于另一种文化模式中,如实地感受、领悟和理解患者的文化。在尊重患者的宗教信仰、生活习惯,不违反原则的情况下尽量满足他们的需求,尊重他们的民族习俗与饮食习惯。遇到他们重大的传统节日时与他们共同庆祝,促进文化间的相互渗透,通过这种支持性的心理干预,消减不同国籍患者的文化休克,提高了医疗质量。

为提升文化移情的效果,笔者不断从多方面提高个人的素质,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不断加强英语学习,提高英语会话的能力。揣摩总结各国人员英语发音的特点,熟悉各国的风土人情,因人而异地进行个性化的支持性心理干预,以更为有效地解除文化休克。

2.3 发挥非语言交流在消除文化休克中的作用

非语言交流除了能辅助有声语言外,由于其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吸引力,又可跨越语言不通的障碍,所以往往比语言性信息更富有感染力[3]。在维和医疗工作中笔者发现,借助目光、肢体等非语言来传递信息,表达感情,是一种重要的支持性的心理干预。

2.3.1 用目光稳定患者的情绪 眼睛是心灵之窗,平和友善的目光可以给患者带来良好的心境,稳定患者的情绪。维和期间笔者曾经遇到过一名因情绪失控割腕自残的巴基斯坦维和士兵,入院时情绪激动,烦躁不安。在整个缝合过程中,配合者用手扶住他的胳膊,始终用平静鼓励的目光注视着他,给他以无声的安慰,终于稳定了他的情绪,顺利完成了治疗。

2.3.2 用触摸给予患者支持 触摸是一种有效的沟通方式,可以表达关心、体贴、理解、安慰和支持等情感。在维和工作中,医务人员审慎地、有选择地使用适当的触摸,对患者的心理起到了一定的支持作用。笔者曾经收住过一名因肝炎住院的50岁艾滋病抗体阳性女患者,刚入院时她目光呆滞、情绪低落、沮丧绝望。经过评估分析后,除去一般的操作治疗外,查房时笔者总是轻轻地拉着她的手,给她友好的微笑;送餐后扶她坐起,帮她捋顺头发,扎好头巾。慢慢地她的情绪变得乐观了,脸上笑容也多了起来。在精心的治疗护理下,她的肝功能明显好转。正是笔者没有嫌隙的触摸给予了她战胜自卑的信心,对治疗起到了重要的辅助支持作用。

2.3.3 发挥仪容和表情的作用 医务人员端庄得体的仪容往往给予患者信任感,作为维和医疗人员更要注意仪表,以展示良好的职业形象,让患者产生深深的依赖和信任。一般的情况下应给予患者友善的微笑,当患者痛苦不堪时要表现出温和同情、慈爱关怀;当患者烦躁焦虑时要表现出坚定平静、从容淡定。这些,对于克服患者的文化休克都能起到支持性的干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小妹.护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57-58.

[2] 高永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移情能力的价值与培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12):17-19.

[3] 高玉祥.人际交往心理学[M]:北京:中国科技出版社,1990:30-92.

猜你喜欢

支持性移情维和
浅析诗歌翻译中的移情——以《再别康桥》韩译本为例
维和亲历记
幼儿游戏中实现深度学习的支持性策略研究
小学1~6年级师生关系特点实践研究
移情于物,借物遣怀(外一则)
维和女兵
提高材料对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支持性
海外维和
面部表情、文化差异与移情作用
关于“移情作用”在音乐审美体验中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