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诊科医护人员对病人家属在复苏现场态度的研究进展

2013-04-08吴晓韦张华君欧阳艳琼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年16期
关键词:支持者急诊科医护人员

吴晓韦 张华君 欧阳艳琼

家属在复苏现场(FPDR)是指对病人进行心肺复苏时,病人家属陪在其身边,能够与病人进行身体或视觉接触[1]。家属在复苏现场的问题一直存在争议,西方国家部分医院已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尝试让家属进入复苏现场,本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家属在复苏现场的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1 西方FPDR的实施进展

1980年,美国密歇根州的Foote医院首次允许病人家属在复苏现场。1995年,英国皇家护理学院和英国意外及急救医学协会联合建议,如果可能的话,目睹复苏现场应该被考虑和支持。美国心脏协会国际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2000)主张允许家属目睹复苏过程。支持FPDR的组织越来越多,如美国急诊护士协会(ENA,1993),美国重症护理协会(AACN,2004),加拿大重症护理协会(CACCN,2005),欧洲重症护理联合协会,欧洲儿科和新生儿科重症监护协会,欧洲心血管护理心脏协会等,并且有些组织制定了相关指南[2]。

2 FPDR的理论依据

允许家属在复苏现场给予病人心理支持和安慰,体现了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指导下,国际医学和护理界提出以家庭为中心护理(FCC)的理念。“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要求医护人员不能仅仅重视病人的医疗问题,而要意识到病人属于一个家庭、一个社区和一种生命或文化的特殊形式,护理人员不仅要重视其医疗问题,而且充分考虑到家庭作为影响病人健康的重要因素,综合考虑病人及其家庭成员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各方面的状况与相互关系,为病人及其家庭成员提供全面的健康维护[3]。

3 FPDR指南实施的具体方法

3.1 “家庭支持者”介绍 家庭支持者是指在FPDR过程中,专门为病人家属提供情感和心理社会支持的医院工作人员,如护士、医师、医院的牧师、社会工作者、儿童健康专家等。“家庭支持者”在FPDR实施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复苏团队和病人家属之间的桥梁。他们的工作流程包括询问医疗团队、评估/筛选家庭成员、病人家属准备、护送病人家属到床边[4,5]。病人家属在复苏现场时,家庭支持者将会一直陪在病人家属身边,解释治疗过程,并回答问题。在探视后,病人家属将会被护送入一个私人房间,由家庭支持者提供病人的最新状况。

3.2 政策 复苏过程中,选择适当的时机,询问病人家属是否选择在复苏现场。具体过程:当急诊科电话响后,家庭支持者应在急诊室,并首先要询问复苏团队负责人是否允许病人家属在现场,如果允许,则家庭支持者告诉病人家属有关病人的状况,以评估病人家属谁适合进入现场;是否有适度的处理能力,要求其没有暴力倾向,没有极度的情绪变化,没有精神疾病;病人家属能不能进入复苏现场,需要复苏团队负责人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决定。进入复苏现场前,家庭支持者需要向病人家属解释给予病人的相关操作,并需要向病人家属强调病人是第一位的,指导病人家属进入复苏现场的多少,病人家属应站的位置,在哪些情况下病人家属需要被护送出抢救现场,如病人情况的突变,病人家属受打击过大,给现场造成混乱,病人家属在复苏现场的时间有限,他们可能随时离开复苏现场;家庭支持者和复苏团队一起确定病人家属在复苏现场的最佳时间,理想状态下,探视时间在10min内。

4 亚洲国家相关研究进展

Sheng等[6]的调查结果显示,270份有效问卷中,虽然38.5%的被调查者同意家属有在复苏现场的权利,但只有15.8%的医护人员同意允许家属在复苏现场。医师同意FPDR的人数是护士的2倍(P=0.002)。这可能是因为马来西亚卫生系统的工作文化传统,即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普遍采用的是“跟随领导者”态度。FPDR制度没有被马来西亚的医护人员接受。

Ong等[7]在新加坡中央医院对医护人员的调查表明,80%的医师和78%的护士不同意病人家属目睹复苏过程,其中的原因包括:对病人家属来说,目睹复苏过程的经历会给家属带来创伤;家属可能会提出很多问题,从而干扰复苏过程;家庭成员会增加医护人员实施抢救的压力;有可能带来法律纠纷。在另一项研究[8]中,73.1%的大众支持 FPDR,只有10.6%的医护人员同意FPDR。其结果再次表明,亚洲大部分国家医护人员不支持FPDR。

在中国香港,Lam等[9]对儿科医护人员的调查表明,大部分医护人员(55.1%)不同意或强烈不同意FPDR,只有10.1%的医护人员同意或强烈同意FPDR。医护人员认为,如果实行FPDR,他们的表现不会受到家属的影响,他们对自己的技能很自信。但是,由于没有受过专门的培训,他们担心在特殊的环境下,不能够对病人家属提供很好的情感和心理支持,对环境进行控制。从目前的调查可以清楚的知道,我们的医护人员没有做好接受这一实践的准备。改善以下领域可能帮助促进这一实践:在进入复苏现场前,病人家属应该被很好地告知;应该有一支经验丰富的哀伤支持团队陪伴;在复苏时,增加医护人员的数量,包括支持病人家属的人员,明确制定相关制度,从而促进FPDR的实施。

何满红等[10]通过对深圳3所医院急诊科医护人员和病人家属的调查发现,86%的病人家属对于FPDR持积极态度,而医师与护士的认可度较低,只有24%和22%,三者的认可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医护人员均认为实施FPDR会干扰操作和抢救,而病人家属则认为便于了解病人的信息,增加病人的舒适感和安全。

5 FPDR的意义

CPR成功的幸存者是很少的,据估计,在急诊科接受CPR而幸存下来出院的病人占15%~20%[11]。当死亡在急诊科发生的时候,它通常是不可预见或意料之外的事件,对家庭的影响是深刻的。在这样一个关键时刻,将病人与家属分开是不合乎护理理念的[12],应该鼓励护士将家属包含在对病人的整体护理中[13]。家庭成员在生命之初和生命的中间陪伴在病人身边,为什么在生命的最后,我们有权利不让家属在病人身边[14]。一项研究表明[1],即使是深昏迷的病人也能够感知来自亲人的鼓励和爱,而我们通常的做法是让病人家属在外面等候,这样只会增加他们的无助、焦虑、内疚感。

6 小结

实施FPDR,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资源和精力。急诊科的工作特点是急,也就是时间观念强,医护人员以抢救病人生命为中心,治疗为主,很难顾及到病人家属,而我国急诊科护士的工作负荷大,护患比例失调;当今社会,医患关系又十分的紧张,急诊科室是护患纠纷容易发生的地方,实施FPDR会更加困难。因此,在急诊科实现“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是非常困难的,这需要医疗政策的完善;需要医护人员不仅有娴熟的技能操作,还要有一定的心理干预技巧;需要更多志愿者的加入。总之,实施FPDR,不仅要考虑到病人家属情感的需要,还要考虑到医护人员的利益。

[1]Leung NY,Chow SK.Attitudesof healthcare staff and patients'family members towards family presence during resuscitation in adult critical care units[J].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2011,21:2083 -2093.

[2]Mcclement SE,Fallis WM,Pereira A.Family Presence During Resuscitation:Canadian Critical Care Nurses'Perspectives[J].Journal of Nursing Scholarship,2009,41(3):233 -240.

[3]张晓艳,徐 红,周 芬.有创操作家属陪伴的研究现状[J].护理研究,2012,26(10):2593 -2594.

[4]Feagan LM.Family presence during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the impactof education on provider attitudes(Master's thesis)[J].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nursing,2008,17(3):155.

[5]高钰琳,王惠珍.侵入性操作和心肺复苏时病人家属在场的影响的研究进展[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2):53 -54.

[6]Sheng CK,Lim CK,Rashidi A.A multi- center study on the attitudes of Malaysian emergency health care staff towardsallowing family presence during resuscitation of adult patients[J].Int J Emerg Med,2010,3(4):287 -291.

[7]Ong ME,Chan YH,Srither DE,et al.Asian medical staff attitudes towards witnessed resuscitation[J].Resuscitation,2004,60(1):45-50.

[8]Ong ME,Chung WL,Mei JS.Comparing attitudes of the public and medical staff to wards witnessed resuscitation in an Asian population[J].Resuscitation,2007,73(1):103 - 108.

[9]Lam DSY,Wong SN,Hui H,et al.Attitudes of Doctors and Nurses to Family Presence During Pediatric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J].HK JPediatric(new series),2007,12:253 -259.

[10]何满红,赵小斐,侯梅萍,等.急诊侵入性操作和心肺复苏时病人家属在场认可度调查[J].护理学报,2008,15(6):92 -93.

[11]Sandroni C,Nolan J,Cavallaro F,et al.In - hospital cardiac arrest:incidence,prognosis and possible measures to improve survival[J].Intensive Care Med,2007,33(2):237 -245.

[12]Walters AJ.A hermeneutic study of the practice of critical care nurses[J].JAdv Nurs,1995,21(3):492 -497.

[13]Robinson CA.Beyond dichotomies in the nursing of persons and families[J].Image JNurs Scholarsh,1995,27(2):116 -120.

[14]Madden E,Condon C.Emergency Nurses'Current Practices and Understanding of Family Presence During CPR[J].Journal of Emergency Nursing,2007,33(5):433 -440.

猜你喜欢

支持者急诊科医护人员
急诊科床旁超声的教育和培训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先行者 践行者 支持者
“摸脸杀”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急诊科护理安全管理的探讨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护理绩效考核在急诊科的应用
【通 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