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鸡球虫病的防治措施

2013-04-07卢振军李新朋河南省汤阴县畜牧兽医总站456150

山东畜牧兽医 2013年11期
关键词:毒苗艾美耳卵囊

卢振军 李新朋 (河南省汤阴县畜牧兽医总站 456150)

疾病防治

鸡球虫病的防治措施

卢振军 李新朋 (河南省汤阴县畜牧兽医总站 456150)

鸡球虫病是由艾美尔属球虫寄生于鸡的肠道上皮细胞而引起的寄生虫病。该病分布广泛,特别是在集约化的、封闭的或者笼养的大型养鸡场。据统计,在各种鸡病中,球虫病的发生率最高,占17%~20%。对养鸡生产的危害十分严重,15~50日龄的雏鸡发病率为50%~60%,死亡率20%~30%,严重时高达80%。成年鸡多为带虫者,增重和产蛋受到一定影响。耐过的病鸡,长期不得康复,生长发育受到严重的影响。鸡球虫病的控制主要依赖于抗球虫药的预防与动物的自然免疫,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带有抗药性基因的球虫株产生。

1 分布及危害

鸡球虫广泛存在,球虫病广泛流行、难以彻底清除的原因为球虫卵囊外壁为卵囊的存活提供了强大的保护,多种去污剂均不能将其灭活,甚至固定染色处理过的组织切片中的卵囊仍然可以发育;球虫异常强大的繁殖力为其后代的大量存在提供了数量保障,如感染一个柔嫩艾美耳球虫卵囊最终可产生多达80万个后代卵囊。鸡球虫病在集约化养殖场发病率达50%~70%,死亡率通常为20%~30%。近20年来,因球虫病引起的鸡大量死亡已得到有效控制,但球虫感染导致的生产性能下降仍对养禽业为害巨大。

2 抗球虫药物

自Levine和Grumbles发现磺胺类药物可预防鸡球虫病以来,又陆续发现其他药物如呋喃类、生物碱类、离子载体类等药物能用于防治球虫病。已报道的抗球虫药物有50余种,目前仍应用的有20余种。

2.1 离子载体类 离子载体类抗球虫药物有莫能霉素、盐霉素、拉沙里菌素、马杜拉霉素和海南霉素等,这类药物的作用机制相似,能与碱金属离子相互作用,促进虫体细胞膜的离子转运,导致生物膜两侧钾、钠、钙和镁等阳离子梯度的变化,引起虫体细胞膜功能失调而起到抗虫作用;不仅抗球虫谱广,且能促进增重,是目前广泛应用的抗球虫药物。

2.2 化学合成类 化学合成类抗球虫药物有磺胺喹噁啉、磺胺二甲氧嘧啶、磺胺间氧嘧啶、氯羟吡啶、氯苯呱、尼卡巴嗪、氨丙啉、地克珠利、妥曲珠利(百球清)、常山酮和球痢灵等,其作用机制不同。例如磺胺类通过阻断叶酸合成途径抑制球虫的生长发育;氨丙啉通过竞争性地抑制虫体硫胺摄取而导致硫胺缺乏,阻碍虫体的糖代谢过程而抑制球虫的发育;地克珠利则通过影响嘧啶代谢,使DNA合成受阻而杀死球虫。有些药物如尼卡巴嗪、氯羟吡啶、磺胺类药物已被列入禽肉禁用药物。

2.3 药物的应用 各种药物的作用原理、应用效果不同,球虫产生耐药性的速度也不同,从快到慢大致为喹啉类和氯羟吡啶最快,磺胺类、呋喃类、氯苯胍、氨丙啉、球痢灵和尼卡巴嗪次之,聚醚类抗生素较慢,部分聚醚类离子载体抗生素还对宿主有毒性。应考虑药物的抗虫范围,雏鸡和小鸡阶段选用对柔嫩艾美耳球虫作用最强的药物,中、大鸡则选用对毒害艾美耳球虫较敏感的药物;成年鸡常有多种球虫混合感染,选用同时对多种球虫有效的药物。

2.4 开发利用中草药 中草药具有毒副作用小、抑杀球虫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和促生长等优点,尤其是鸡球虫对其不易产生耐药性,因而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以常山、柴胡、苦参、青蒿、地榆炭、白茅根配合而成的“驱球散”抗鸡柔嫩艾美耳球虫的效果优于克球粉和SMZ与青霉素合用。以土大黄30%、黄柏30%、黄芩40%的比例配制的中药添加剂,抗球虫指数高达194.3。但目前中草药防治鸡球虫病多数停留在田间试验或与西药的疗效对比试验上,对其抗球虫病的作用机理尚处于探索阶段。

3 营养调控

球虫因改变了鸡的肠道功能而降低鸡对营养成分的吸收,同时日粮的成分也影响球虫发育及致病。因此,通过在日粮中添加某些营养物质或改变日粮成分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可减轻或控制鸡球虫所造成的危害,从而减少因抗球虫药带来的耐药性及药物残留问题。高蛋白日粮可以提高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鸡的死亡率和增加堆型艾美耳球虫感染鸡的球虫卵囊产量,而低蛋白日粮可降低球虫感染率,高能量饲料增加球虫病的发生,而低纤维日粮可降低艾美耳球虫感染鸡的死亡率。日粮中添加维生素E、维生素A和硒可提高感染球虫鸡的增重,降低死亡率。

4 免疫预防

目前研制的球虫疫苗有强毒苗、弱毒苗和球虫基因工程苗等。

4.1 强毒虫株虫苗 强毒苗的虫株是直接从自然发病的鸡体内或粪便中分离出来的,致病力强,在实验室传代,没机会接触到各种抗球虫药,为药物敏感株。其免疫原理是球虫在低水平感染时不会使鸡发病,但球虫卵囊能循环地在鸡体内繁殖,并排出新的卵囊于垫料中,鸡从垫料中可获得再次免疫,经过3次生活史循环,鸡就可以产生较好的保护性免疫。

4.2 弱毒虫株虫苗 由于活的强毒虫株虫苗未经致弱,如果免疫量不准确或免疫接种经鸡传代后卵囊的数量越来越多,有可能导致球虫病的暴发。20世纪70年代起开始了致弱虫苗的研究,获得了一系列致弱球虫株,如弱毒苗Paracox和Livacox等疫苗。

4.3 球虫基因工程苗 迄今通过基因重组技术产生的重组抗原种类并不多,仅有10余种。其中,经免疫检测,效果较为显著的E. tenella重组抗原有5401、GX3262、CheYS O7、TA 4等。GX 3262是用克隆鸡血清从柔嫩艾美耳球虫cDNA文库中筛选出来的,带有艾美耳属的112个氨基酸高度保守序列,Th细胞表位已知,B细胞表位也已知,对堆型和柔嫩艾美耳球虫有显著的保护力。GX 3262有4个种的交叉性,用天然的或重组抗原免疫,都能使病变积分降低50%。CheY2S O7的序列涵盖GX3262的序列,是用pJC 264 构建的含S O7基因的表达载体CheY2S O7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融合蛋白,用此重组抗原免疫雏鸡后可降低E. tenella、E.maxia和E. acervulina中等剂量引起的球虫病变。而且,未经CheY2S O7免疫的鸡群中,E1tenella攻毒后85%以上的鸡的病变记分≥210 (平均2190),而经CheY2SO7免疫的鸡群,85%以上的鸡的病变记分≤210(平均2.90),说明CheY2S O7是有部分保护力的。Danforth用抗球虫抗体从cDNA文库中筛选出一个基因片段5401,该片段在大肠埃希氏菌中表达为31ku的子孢子表面抗原蛋白,可能具有蛋白的膜定位区段,用该融合蛋白免疫鸡能降低死亡率和提高饲料转化率。TA4是球虫子孢子表面抗原,通过二硫键连接8ku与17ku两条多肽形成的,在孢子化16~24h合成,在虫体与宿主的关系中起重要作用。Binger用兔抗E1tenella表面抗原的抗体从E1tenella裂殖子cDNA文库中筛选出的一个cD2NA片段λMz527,该基因与痘苗病毒重组构建成重组病毒,经皮下免疫17日龄鸡,1周后能在鸡血清中检测到抗Mzp527抗原的抗体,自然感染球虫恢复期的鸡血清能与Mzp527重组蛋白反应,说明此抗原能被感染鸡的免疫系统识别,可能具有一定的免疫原性。用GZ珠的KMz527基因的重组抗原免疫海兰小公雏,发现KMz527基因的重组抗原能诱导一定的免疫反应,但对球虫攻击的保护性较低。

5 小结

球虫的耐药性已经被认为是控制球虫病的重要制约因素随着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呼唤 缓解和解决鸡球虫病耐药性刻不容缓,它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许多专家已经尝试着从不同的角度来延缓和解决耐药性的产生,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例如强毒苗的接种剂量难以确定弱毒苗的致弱途径繁琐,基因工程苗保护性抗原的提取以及其耗时耗力耗资巨大,新药开发费用高中草药成分消化和吸收困难等;这些都提示人们将疫苗和药物协调使用,同时开发高效低毒广谱的抗球虫新药和研制安全、有效的基因工程苗将是控制鸡球虫病保护或恢复抗球虫药物效力的长远策略。

随着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等技术的发展随着对球虫生物学特性、代谢机制和耐药机制的研究,有目的地开发高效低毒广谱的抗球虫新药以及中草药有效成分,提取安全有效的基因工程苗和核酸疫苗的研制将会实现,如果保护力强的基因工程苗研制成功,单独使用疫苗就可以控制鸡球虫病的话,那么将彻底解决耐药性和药物残留问题。

S858.31

B

1007-1733(2013)11-0025-02

2013–08–13)

猜你喜欢

毒苗艾美耳卵囊
羊群疫苗接种方法
鸡球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球虫感染鸡群有哪三种表现
不同PRRS疫苗组合对仔猪免疫效果的研究
鸡球虫免疫成功要点
仔猪球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微小隐孢子虫在HCT-8细胞内的培养
鸡和缓艾美耳球虫早熟虫株选育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毒害与巨型及毒害与柔嫩艾美耳球虫间在免疫方面的相互影响
猪蓝耳病灭活苗和弱毒苗免疫效果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