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院门诊药房信息化及自动化建设浅析

2013-04-07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100037张琦罗艳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3年2期
关键词:配药药剂师药房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100037)张琦 罗艳

为适应时代的发展,特别是在医改背景下,我院依托信息技术的进步,不断提高自身信息技术水平,努力建设符合医院发展的现代化模式。随着医院全面现代化建设,医院也逐渐认识到门诊药房作为医院对外的窗口,药品流通的主要职能部门,其信息化及自动化程度对于全面建设现代化医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特殊的意义,因此,各医院也逐步对门诊药房进行了信息化及自动化改造。现结合我院门诊药房的实际情况,就我院门诊药房进行信息化及自动化建设的发展历程作简单阐述及相关探讨,以供其他医院对其门诊药房信息化及自动化建设时的参考。

1 门诊药房进行信息化及自动化建设的必要性

我院是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是北京市医疗保险、农村合作医疗等医疗定点医院,门诊日均就诊人数近3000人次,门诊日处方量约2000余张。门诊药房原采取传统手工摆药模式,当收方窗口收集患者的处方信息后,药房后台药剂师根据处方信息手工摆药,之后将摆好的药交与窗口发药人员,再由窗口药剂师核对处方后填写用法用量,最后将药交给患者并向患者交待用药注意事项。从这一过程可以看出后台摆药人员较多,工作量大,从而使药剂师每天忙于应付大量的处方调配和发药工作,失去了原本应辅助临床医生制定药物治疗方案、给予患者用药指导及审核医生处方用药配伍合理性的本职工作意义。由此可见,这种模式依靠人工完成,自动化程度低。如此高强度的体力劳动不但易出现药品调配差错,且同时也增加了患者就医等待的时间,从而降低了工作效率,增加了医患矛盾的发生。由此可以看出,传统工作模式发展滞后,已成为制约医院医疗水平、医院现代化程度以及服务质量提高的瓶颈,不仅给社会医疗资源带来了不必要的损失,同时也增加了患者就医看病的难度。因此说实现门诊药房的信息化和自动化迫在眉睫。

2 我院门诊药房信息化及自动化建设的初步探索

我院为实现门诊药房信息化和自动化,医院和药房领导借鉴国外药品管理设备研究应用的新进展及先进的管理经验,以国内率先实现药房现代化的医院为参考,在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发展的基础上逐渐嵌入了电子处方、条码技术,药品管理射频标签,尝试引进了快速发药系统以及无方配药的相关自动化硬件设备。

2.1 电子处方与条码体系的结合 患者初诊挂号时,经办工作人员将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联系电话、家庭住址等基本信息输入电脑后得到相应的ID号,而患者到医生工作站就诊时,医生根据患者诊断疾病选取相关药品,完成后保存电子处方,同时打印纸质处方,并签名或签章。电子处方的使用改变了过去先收处方再备药、发药的流程。患者拿纸质处方缴费后,电子处方先于患者直接通过网络输送到门诊药房,药房后台药剂师通过打印机打印出带有条码的配药单进行调剂配药,送到前台窗口扫描配药单条码并呼叫患者取药。患者在取药前到自动扫描设备处扫描处方条码后便可在侯药区座位上排队等候取药。当后台配药完成,门诊药房的电子屏幕显示患者取药信息并呼叫患者时,患者再到窗口交验处方,经前台药剂师核对处方和药品无误后,发药并再次扫描处方,电脑系统就会自动核减药品库存数量,完成整个发药过程。这种“后台配方,前台发药”模式的双核准制度必须由前后台药剂师共同完成,与传统发药模式相比,真正实现了双人双核对发药,药品配发过程差错率降低[1][2][3]。

2.2 IRON-快速自动发药系统构成及工作流程 我院门诊药房引进的IRON-快速自动发药系统是根据我国医院药房实际情况研制的药房自动化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模块。

2.2.1 上药系统 由1~2名药剂师辅助,上药机械手自动将药品放入相应的药槽,进药速度达1500盒/时,高效快捷;上药时采用条码核对与三维尺寸扫描的方式,自动记录药品的几何尺寸,三维检测系统可将错误药品排除,确保上药无差错;此外,机械手带盘点器,可对药品进行盘点。

2.2.2 存药模块 采用高密集的斜槽模块储存药品,储存量为2万盒,内部有温度、湿度恒定控制系统,可配置辅助模块进行系统内储药环境的温度和湿度控制,保证药品的储存质量。

2.2.3 出药系统 采用批量出药技术,平均发药速度达到8秒/处方;出药时药品下落至传送带,升降机起落将药品送至出药口;在此过程中应用电磁铁动作计数和光电计数双重方式,可以有效地保证出药的准确性,并能精确统计发出药品的数量。当处方信息经系统自动分析后将需要自动配药的信息传至快速发药系统控制平台时,会提示药剂师自动配药,当选择自动配药并发出指令后,快速发药系统便可根据处方信息进行盒装药品的自动调配发送。该系统与HIS系统无缝连接后,可自动记录药品的进药时间、批号、有效期和包装信息,对药品进行信息化管理。

2.3 无处方手持PDA模式配药的应用 我院率先使用无处方手持PDA模式调剂药品,利用itouch设备,通过自主开发的ios格式软件连入院内局域网接收患者信息。

患者在窗口外自助扫描处方,系统自动分析处方信息,选择人工配药或者机器自动配药,之后将处方信息排序显示在药房内的LED屏幕上。人工配药时,药剂师将带有芯片的配药筐置于人工调配端的芯片读取器处刷取处方信息,配药筐的编号与患者处方信息绑定,然后再将配药筐编号输入itouch手持设备内,手持设备内显示出患者处方信息,药剂师据此信息进行配药;但机器自动配药时,需将带有芯片的配药筐置于快速发药系统的出药口端,经此处的芯片读取器读取配药筐编号后,快速发药系统自动将编号与患者处方信息绑定并自动配药,药品落入出药口处的配药筐内。人工或机器配药完成后,药剂师将配药筐送到系统分配的指定窗口,经芯片读取器读取后,患者姓名显示在药房外LED屏幕上并呼叫患者前来取药。无方配药实现了电子处方信息化,速度快,传输过程中介质无损害,缩短了配药时间并保证了配药的准确性。此系统仍在不断完善中,待运用成熟后将逐步替代纸质化处方配药。

2.4 药品管理射频标签的试用 射频标签是信息化发展中信息技术运用比较普遍的一种,射频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在商品流通对商品的跟踪及商品管理中[4][5]。贵重和毒麻药品有一定的特殊性,需要医院加强对其进行管理和控制,并监测其使用过程和流通途径。因此,我院门诊药房试用射频技术对这类药品进行管理,使每一种特殊药品都有其唯一对应的射频标签,只要药品在射频标签的接受范围内,无需扫描射频标签,都可以通过接收器来反映相关药品的信息。如此一来,便可利用射频标签中的电子监管技术有效管理相关药品的出库时间及相关使用情况,如果药品没有按照有关规定就出库,系统将会自动报警,防止了贵重和毒麻药品的恶意出库,进而减少了药房损失,避免了医疗事故。

3 信息化及自动化建设给药房带来的益处

3.1 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 我院实行信息管理系统后,电子处方与条码系统的结合,为门诊药房的窗口调剂带来了突破性的进步。电子处方由电脑打印,信息承载量大,记录信息明确,药剂师审读及调配处方一目了然,解决了药剂师辨认潦草处方的困难和配方差错问题。缩短病人计价、交费、取药的时间,加快窗口调剂的速度。同时全自动发药系统实现了药品调剂自动化。我院应用门诊药房信息化及自动化后,后台只需一人核对机器摆出的药品,1~2人负责准备和补充机用药剂盒的药品,前台药剂师也只需核对病人姓名及ID号即可,而用法用量等信息均由全自动发药机清晰地打印在药袋上,因此,配发一张处方平均只需8秒,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这不仅大大节省了人力,而且还保证了药品调剂的准确性。特别是在节假日和夜间,急诊量大,而值班人员少的情况下,使用快速自动发药系统更是有效地提高了药房的工作效率,该系统在帮助药房提高工作效率和保证工作质量的同时,还能节约药房空间,使药房实现将更多的空间给患者、更多的效益给自己。

3.2 转变工作模式,促进药剂师业务发展我院药房自动化设备的引进提高了工作效率,促进了药剂师的工作专项发展。自动化设备缩短了药品调剂的时间,由手工摆药模式彻底转变为自动摆药模式,使药剂师从简单重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因此,药剂师可以节省更多的时间,把工作重心放在为患者提供合理的用药指南及药事咨询上,更好地体现了药剂师的自身价值,实现了药剂师的技术服务转型。同时也对药剂师依托新的信息技术,完善药品管理、提高药学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3 促进合理用药,规范医师处方 电子处方系统通过与门诊药房联网,医师在门诊工作站可以看到药房现有药品的库存、规格、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禁忌症及药理作用等,给医师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与参考,从而促使医师开出合乎规定的处方。此外,门诊药房使用全自动快速发药系统时,当收到错误或不规范处方时,控制终端便能自动识别错误信息,拒绝摆药并提示药剂师,方便药剂师及时联系医师更改纠正处方,避免了配药错误,促进了患者用药安全。

3.4 可控储药环境,保证药物质量 全自动快速发药系统内部配置温度、湿度控制系统,保证了药品存储的最佳环境。此外,全自动快速发药系统配有机械手上药系统,能自动将药品放入相应斜槽,高效快捷,确保上药无差错,机械手还带有盘点器,可对药物进行自动盘点,减少人工摆药或盘点时对药品包装的损害,保证了药物质量。

4 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4.1 电子处方的使用简易了患者就医流程,一旦电子处方出现错误,患者需返回医生处重新修改电子处方,重复整个就医流程,降低了医生和药房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更给患者带来不便。

4.2 自动化设备的应用要求病人及时取药,否则就会造成药房发药窗口摆放的药品堆积,进而影响到后面排队的患者取药,干扰了门诊药房发药工作的正常进行。

4.3 电子处方和自动发药系统受计算机软硬件依赖程度高,一旦电脑出现故障则无法正常使用,并且自动化设备造价高,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及时维护,所应用的程序需要定期升级等,这些方面都会造成医疗成本的增加,局限了自动化设备的广泛推广。

4.4 由于自动发药系统采用重力落料模式整盒发药,需要处方药量为整合包装,而且发药种类受到限制,如针剂、胶浆剂、酊剂等特殊口服型药品及大包装药品,则不能通过该系统进行发药。

5 结语

医院门诊药房信息化及自动化的建设,能更好地节约时间、人力和物力,但也存在局限性,因其对技术要求更高,同时还需要更多的资金以支持其运作。但就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门诊自动化药房系统已经越来越人性化,适用性更强、功能更丰富,这使得医院药房管理变得更加完善、方便,同时也会更加安全,可靠,真正做到科学化、人性化,药房的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也会得到极大幅度的提高。

综上所述,门诊药房信息化及自动化建设给药房带来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而且随着医院现代化建设潮流,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会得到妥善解决。目前,我院门诊药房的信息化及自动化改造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采用人工和机器相结合的配药模式。但通过门诊药房信息化及自动化建设的初步探索,使得我院也得到了宝贵的经验,为解决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推广药房全面自动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配药药剂师药房
配药机器人主要技术方案及临床使用
智能配药机器人在化疗药物配制中的应用效果
药剂师星星狐
何时结婚都不晚
何时结婚都不晚
医院门诊西药房智能配药发药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药房托管
陈勇:我不看好这样的药房托管
药房托管 好还是不好
药房托管动了谁的“奶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