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封闭负压引流在难治性创面治疗中的应用

2013-04-07赵玉玲朱典勇

实用医药杂志 2013年5期
关键词:创腔半透膜植皮

赵玉玲,王 强,朱典勇,于 磊

在临床工作中,深度电烧伤、伴骨外露的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头皮撕脱伤、手足套脱伤以及其他各种经久不愈的创面,都是临床经常会遇到的,针对这些创面情况,利用封闭负压疗法及结合手术治疗,能减少创面感染,增加植皮或皮瓣成活率,缩短治疗时间。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 ̄03—2011 ̄08笔者所在科收治复杂难愈性创面患者45例。男32例,女13例;年龄13~72岁,平均38岁。受伤原因:热压伤13例,电烧伤l0例,头皮脱套伤6例,深度火焰烧伤8例,糖尿病溃疡7例,褥疮1例。创伤部位:上肢14例,下肢22例,头部8例,骶尾部1例;创面最大56 cm×32 cm,最小28 cm×8 cm,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肌腱等深部组织的外露。

1.2 VAC材料 VAC材料(由武汉维斯第医用科技有限公司生产)主要组成包括:①VAC敷料:即医用海绵,是一种泡沫型合成材料,成分为聚乙烯醇;②引流管:为多孔引流管,包含在VAC敷料中;③粘贴薄膜:为一种生物型半透膜,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透氧透湿性能,对皮肤无刺激性,同时能防水和阻止细菌入侵;④三通管:用于多根引流管间的连接;⑤负压引流装置:本组采用病房中心负压引流装置,持续负压吸引 (维持负压在 30~40 kPa,1 kPa=7.5 mmHg),根据敷料下分泌物渗出情况选择生理盐水或甲硝唑冲洗1~3次/d。

1.3 治疗方法 根据创面部位选择相应麻醉,臂丛、硬膜外或者全麻,术中尽量彻底清除坏死及感染组织,3%过氧化氢溶液、0.1%氯己定冲洗创面,经负压封闭引流1~2周,拆下VAC敷料,观察创面坏死组织脱落及创面肉芽生长情况,如果肉芽组织生长良好,无或仅存点状坏死组织时可以考虑植皮手术修复,如果坏死组织仍呈片状或坏死肌腱骨骼外露较多,但无明显感染时,可彻底清除坏死软组织、肌腱骨骼后皮瓣转移覆盖;如坏死组织较广泛感染仍存在,则需进一步清除坏死组织后更换VAC敷料继续治疗1~2周,采用皮瓣覆盖。

创面拆除VAC敷料后,若肉芽生长良好可以选择刃厚皮片覆盖,因刚拆除敷料肉芽平整,术中简单搔刮,用3%过氧化氢溶液、0.1%氯己定反复冲洗创面至少3遍后,刃厚皮片打眼覆盖,可选择打包加压包扎或者选择VAC敷料覆盖加压。常规应用头孢类、喹诺酮类及奥硝唑抗感染治疗5~7 d,患肢石膏托制动,术后14 d拆除敷料观察植皮成活情况并拆线,嘱患者每日温水浸浴改善局部血循环,适当佩戴弹力加压袜防止局部水肿及瘢痕增生,定期复查。若创面肉芽覆盖不能选择植皮可选择皮瓣覆盖。

2 结果

本组27例一次VAC治疗后创面应用植皮或者皮瓣覆盖全部封闭,15例创面应用2次VAC治疗,3例应用3次VAC治疗;VAC去除后大部分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明显且较清洁,并且肉芽组织生长后新鲜平整受皮能力强,符合植皮条件的创面,植皮后全部或大部成活,修复效果满意,需要皮瓣覆盖者,应用游离或带蒂皮瓣覆盖后,皮瓣全部成活,无感染发生。随访30~360 d创面修复部位无迟发感染,外形及色泽等良好。

3 讨论

VAC最早是Fleischmann等[1]在1993年描述的。VAC技术采用医用泡沫材料包裹多侧孔引流管,再用半透膜封闭被引流区,使之与外界隔绝,接通高负压源,形成一个高效引流系统。高负压有利于局部微环境改善和组织水肿的消退,解决了引流堵塞问题,又有效地防止了污染和交叉感染。透明的半透膜使得局部环境接近生理状态,又有利于医护人员对创面的观察。VAC技术可被用于促进烧伤创面游离植皮片间的连接和生长,以及植皮取皮处的治疗,特别是表面不规则或是轮廓较深的部位,例如会阴部、手部、腋下等处[2]。在这些情况下,VAC技术能够防止因组织液的积聚而引起的移植皮片的生长不牢固。VAC技术减少了机体对组织毒性产物的重吸收,明显改善了引流效果,显著加快创面愈合,缩短住院时间,大幅度减少抗生素的应用,减少换药时的痛苦,是治疗难治性创面的一种有效方法[3]。VAC是一种治疗急、慢性创伤创面和(或)创腔的新方法或技术[4],作为创面与引流管的中介,引流从点到面做到全创面引流,改变了传统创面和(或)创腔的引流方式;负压吸引结合冲洗保证引流通畅和创面处于相对干净的环境,清除坏死组织,减少创面的细菌量(因细菌在负压下不易存活),利于创面肉芽组织生长;减轻创面肉芽组织肿胀,增加创面血流量;促进白细胞和成纤维细胞进入创面,起到抗感染、促进胶原合成作用;使创腔周围组织紧密地贴附,加快创腔愈合;现逐渐被推荐到各种问题创面(problem wounds),如慢性经久不愈的溃疡创面、大面积的软组织损伤创面、特殊部位创面(头、手、会阴部)的临床治疗中[5,6]。

总之封闭负压技术在复杂难愈性软组织损伤创面的应用,给医师提供了一种创面封闭或修复的简单、经济、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1]Fleischmann W,Strecker W,Bombelli M,et al.Vacuum sealing as treatment of soft tissue damage in open fractures[J].Unfallchirurg,1993,96(9):488-492.

[2]Fleischmann W,Becker U,Bischoff M,et al.Vacuum sealing:indication,technique,and results[J].Eur J Orthop Surg Traumatol,1995,5(1):37.

[3]王春喜,卢 怡,王晓勇.负压封闭引流促进创伤修复机制的研究进展[J]. 创伤外科杂志,2009,11(2):184-185.

[4]姚元章,黄显凯,麻晓林,等.负压封闭技术治疗创伤后软组织缺损[J]. 创伤外科杂志,2002,4(1):9-12.

[5]Neumaier J.Innovative therapeutic measures in problem wounds:a utologous skin and vacuum sealing[J].MMW Fortschr Med,2004,146(17):14.

[6]Tautenhahn J,Pross M,Kuhn R,et al.The use of VAC system in wound management for borderline indications[J].Zentralbl Chir,2004,129(S1):12-13.

猜你喜欢

创腔半透膜植皮
颅脑术后创腔张力性积液的诊治分析
中药透皮技术对植皮术后坏死的临床应用
“创腔”在黄梅戏唱腔教学中的应用
“五步疗法”治牛蹄叶炎
重度烧伤患者植皮术后应用烧伤专用翻身床与悬浮床对比效果分析
早期切削痂植皮应用于手部深度烧伤中的效果
“渗透作用”实验中半透膜的选择
四肢深度烧伤切削痂植皮治疗的疗效观察
渗透作用实验装置改进
奶牛腐蹄病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