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的发展对策
——基于海峡两岸(广西玉林)农业合作试验区

2013-04-06曹明玉

关键词:玉林海峡两岸试验区

曹明玉

(中共玉林市委党校教研部,广西 玉林 537000)

【经管索微】

论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的发展对策
——基于海峡两岸(广西玉林)农业合作试验区

曹明玉

(中共玉林市委党校教研部,广西 玉林 537000)

海峡两岸(广西玉林)农业合作试验区经过6年发展,两岸合作交流日益深化,台资企业不断增多,特色农业稳步推进,科技支撑体系初步建立,政策法规环境不断优化。但在人才、品牌意识、产业链、基础设施、部门协调机制等方面还存在制约因素。因此,应加强队伍建设,强化品牌意识,构建“台湾特色”系列产业链条,完善基础设施,健全协调机制。

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广西玉林;农业合作;现代农业

海峡两岸(广西玉林)农业合作试验区(以下简称“海试区”)于2006年4月经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商务部、农业部批准正式设立,是全国9个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之一,也是广西唯一一个。海试区范围包括玉林市7个县(市、区),面积1.28万平方公里,分为核心区、示范区和辐射区三个功能区。作为玉林市诸多城市名片中的第一张,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从成立之日起,就受到各方关注,如今已经走过6年多的历程。期间,海试区从无到有,再到初具规模,取得了许多成绩,但不可否认的是,它的发展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在统筹城乡、加快城乡一体化的战略下,如何加快海试区发展,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市,是值得关注的课题。

一、已有成就

海试区成立以来,按照构筑“高层次交流、高技术引进、高端产品培育”桂台农业合作交流平台的目标,结合玉林市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战略,重点发展现代农业优势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

一是两岸合作交流日益深化。海试区成立以来,台湾各界人士多次前来考察寻求商机,参与洽谈的台湾政要、农业组织、财团、各地台商协会等共200多批次3900多人次。以海试区为平台,2009年玉林举办了海峡两岸农业合作研讨会;2010年和2011年在台湾举办了专场推介会;2011年10月第八届玉博会期间成功举办了台湾特色风情馆专题活动,吸引了100多家台湾参展商。2012年6月在玉林举办的第二届广西名特优农产品交易会首次增设了海峡两岸(广西玉林)农业合作试验区展馆。2012年7月23日至29日,玉林市经贸文化代表团赴台参加了2012年桂台经贸文化合作论坛系列活动,如玉台农业交流合作恳谈会、玉里——玉林“再携手·心连心”联欢会、“两岸产业高峰会议——2012年广西台湾经贸文化合作论坛”主论坛等。这些活动有力地宣传了玉林试验区,台商前来访问、考察和洽谈投资的日益增多,为两岸农业合作交流和技术项目的引进提供了广阔平台,海试区逐步成为桂台经贸合作和招商引资的重要载体。[1]

二是在玉台资企业不断增多。随着两岸交流日益活跃,农业合作不断加强。目前,台商在玉林投资的企业达53家,总投资额达43亿元。旺旺集团、福昌集团、台湾农友种苗股份公司、玉林云天文化城、台湾农业合作社联合社等一批著名企业和农业组织落户玉林。此外,玉林宝钿(台湾)农业开发服务部是广西第一个获得工商注册的台湾农民个体户企业。台资企业在玉林的投资涉及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业、食品、旅游、餐饮、制鞋、制革等众多行业,对加快玉林经济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升级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三是特色农业稳步推进。海试区以引进台湾新技术、新品种为重点,以引进台湾项目为抓手,发挥台资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推进了玉林农业的产业化发展。目前,已成功引进台湾农业新品种、新技术260多项,建成以台湾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和经营理念为特色的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150个。同时,还积极筹建了一批农业产业化项目,建成了海峡两岸农业合作示范园、海峡两岸优质水果引种和农业科技推广示范基地、台湾农业新品种种植示范基地、台湾种蔗种植示范基地、玉林巨东福昌种猪研发繁殖基地、特种水产生态养殖示范基地等一批标准化示范基地。

四是科技支撑体系初步建立。成立了玉林两岸农业合作研究院、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广西玉林博士后科研基地等科研服务机构,引进了清华科技园玉林分园项目,与中国农科院签订了共建海试区战略合作协议,为促进两岸现代农业合作、加快海试区建设和创建现代农业示范市提供了强大的科技和人才支撑。

五是政策法规环境不断优化。海试区成立以来,各级党委、政府不断加大对海试区的支持力度,使到海试区投资的企业享受一系列优惠政策。其一海试区可以享受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出台的各项优惠政策,如国家西部大开发、沿海经济开发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开发区、民族区域自治和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等;其二《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台资企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把海试区列为广西支持台商投资建设的6个产业园之一,明确了台资企业在项目审批、项目用地、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优惠措施。其三自治区人大审议通过了《海峡两岸(广西玉林)农业合作试验区条例》,于2011年1月1日起施行,为海试区发展建设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2]

二、制约因素

6年来,海试区从无到有,再到初具规模,取得了许多成绩,但不可否认的是,它的发展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

一是涉农人才不足。一方面,玉林缺少涉农专业人才的培养机构,高素质农业人才缺乏。另一方面,农村大多数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留守的劳动力大多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不强,信息意识缺乏,对于发展现代农业的方法、理念、要求不能很好理解。

二是品牌意识不强。品牌意味着知名度和市场的通行证,更意味着高效益。现代农业需要品牌引领,但目前玉林农产品拥有的商标尤其驰名商标不多,品牌营运及管理更加薄弱,如玉林仁东镇的大蒜、博白县的桂圆在广西、广东都小有名气,但是由于没有形成知名品牌,只能在低端价位竞争,也无法走入更广的市场。这与玉林的农业大市地位不相匹配。

三是产业链短,“台味”不浓。试验区的产品以初级种植和养殖为主,处于产业链低端,属于农业中的第一产业。对于延伸的农产品加工、观光服务、信息、物流、金融、技术推广等农业中的第二、第三产业涉及数量甚微,对台湾先进的农业运营系统应用也不多,交流的广度、深度更不够,距离高技术引进、高端产品培育的目标有一定差距。

四是基础设施不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是招商引资,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但是由于资金等条件的限制,海试区核心区配套路网工程项目、特色农产品加工园供水工程、特色农产品加工园污水处理工程、核心区南流江茂林段河道整治工程等建设缓慢。

五是部门协调机制欠缺。海试区内的产业在开展品牌建设、市场开拓、质量认证申报等工作时,需要财政局、农业局、农产品检测中心、商务机、工商局、发改委、环保局等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如何加强协调,避免推诿内耗,提高效率是个现实问题。

三、发展途径

在统筹城乡、加快城乡一体化的战略下,如何加快海试区发展,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市,是值得关注的课题。

一要加强队伍建设,多渠道培养、储备、使用涉农人才。首先,要加强专业人才培养。用好玉林师范学院的资源,与中国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合作培养人才,设立蔬菜学、林学、茶学、果树学、园艺、畜牧生物工程、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植物检疫与农业生态健康、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能源作物栽培、循环农业、生态工程与废弃物利用、创业指导等与玉林农业长远发展配套的专业。其次,要加大专业技能培训,对农村相关从业者进行现代农业知识、市场知识培训,宣传年轻人在农业领域事业成功的典型案例,采取有效手段吸引大学毕业生和外出务工的年轻人回乡发展现代农业,用政治上关心、观念上引导、经济上扶持等措施,营造尊重农业、尊重农业人才的氛围。再次,要善于利用外援,应聘用国内和台湾已退休的农业专家和政府官员做顾问,请其在项目申报、审批、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等方面给予指导和帮助。

二要强化品牌意识,以品牌集聚提升海试区的功能。首先,要成立品牌营销工作部。品牌意味着产品在市场上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更意味着高效益。比如山东平度的“马家沟”牌芹菜,以前只能卖2元多钱1公斤,注册商标后经过品牌运营和宣传,实行精品培育和标准化生产,最高价卖到30多元钱1公斤!实现农业产业化,做大做强农业品牌的关键是打好“绿色牌”和“有机牌”。[3]其次,应加强品牌的宣传引导。政府部门要带头强化品牌意识,创品牌、树形象,确立精品农业、效益农业观念;鼓励龙头企业创立品牌,突出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建立公司+基地+农户的现代农业品牌培育体系,如北大荒集团以“绿色的家园,精神的家园”为品牌理念,大力“奉献绿色精品,关爱生命家园”,让“北大荒”绿色食品走进百姓餐桌;要帮助农民树立“优势就是潜力、特色就是卖点、质量就是市场、品牌就是效益”的新观念。其三,要做好品牌规划和培养。2000年之前山东寿光市鲜有叫得响的农业品牌,但短短10年间寿光市蔬菜品牌经营风生水起,已是全国最大的蔬菜基地、著名的“蔬菜之乡”。在培育品牌的过程中,寿光市按照“规划一批、培育一批、成熟一批、推出一批”的要求,坚持“独”、“特”和不可复制性原则,对特优农产品进行筛选排队,确定培育方向,明确培育重点。玉林可以根据本地实际设定出具体目标,在建设蔬园、花园、果园、药园、林园、农园、畜园、渔园8个特色园的框架下,一年或几年内打造一些绿色、环保、健康、响当当的农产品牌,如给特色养殖、种植、加工的农产品注册商标,申请原产地保护,实行标准化生产,扩大市场,在无公害、绿色、生态健康饮食领域占据高地。其四,增加投入,设立品牌奖励基金。对创立农业名牌的政府部门、龙头企业和各种协会组织、农业合作社、技术服务单位给予奖励,促进社会各界全方位树立品牌观念,增强名牌意识。如寿光市曾经对当年新获“中国名牌农产品”的企业由市财政一次性奖励50万元。其五,要做好品牌试点。凡是经过市场化的著名农副产品都是经过开发的,选择玉林优质特色产品进行试点,如对北流稻米、仁东大蒜和博白桂圆等进行分级、包装、深加工等,同时争取与知名肉类速食企业(如双汇火腿)联合开发陆川猪肉制品,与保健企业合作开发大蒜精,扩大奶水牛乳制品种类等等。其六,要扩大与其他海试区的交流合作。加强与福建、江苏、广东、山东等地发展较快的海试区联系,争取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交流品牌运营经验,鼓励该区的台资企业到玉林拓展业务设立分部。

三要突出“台味”,构建“台湾特色”的系列产业链条。首先,要延长产业链,在充分利用台湾先进技术和理念的同时,加强与农业部和农业高等院校的交流合作,在精致农业、生态农业、畜牧养殖上争取项目和技术支持。玉林人多地少,人均耕地不足0.7亩,适合发展用地较少的畜牧养殖业和农产品深加工,以增加附加值。一方面与台湾食品企业联合,积极推出便捷食品如“保鲜餐”、“全餐配备”、“速配餐”、“即食汤”,以及健康食品如低脂、低盐、低糖食物,瘦身特餐等。另一方面,与科研院所联合,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国际上玉米可被精加工成3 000多种产品,尤其是其深加工产品如各种氨基酸类等,其增值程度是原料价格的成百倍甚至上千倍。农产品精深加工是未来的趋势,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其次,应分级打造乡村生态游。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业生态游、度假村、农家乐等假日经济呈现井喷式增长,如十一黄金周各地农家乐火爆,可见市场潜力巨大。玉林农家乐还处于起步阶段,同质化、低端化明显,应该加强对农家乐经营者指导培训,出台行业标准,按照农家乐、度假村、主题乐园等进行分级打造,发展有创意、有品质、各具特色,吃、住、游、玩、学一条龙的观光休闲农业,做好宣传推广,并利用多种媒体尤其是网络进行品牌营销,使农家乐不仅有乐趣,还能增长知识,寓教于乐。再次,要扩大合作范围,如建立台湾人在玉协会,加强沟通,鼓励台资企业加入专业合作社建设、参与开办学校、医院等社会事业,开展文化创意、金融服务等。选择规划建设一些现代多功能农业试验区,重点在高效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农业、设施农业等领域,吸引台商投资,共同打造农业特色品牌,配套建设关联企业及专业化规模化的高优农业,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4]

四要完善基础设施,打造招商引资良好环境及氛围。首先,要多渠道筹集资金。要利用好《海峡两岸(广西玉林)农业合作试验区条例》,争取上级和农业部门的资金扶持;要借助金融手段,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快海试区核心区配套路网工程项目、特色农产品加工园供水工程、特色农产品加工园污水处理工程、核心区南流江茂林段河道整治工程进度。其次,实行时间倒逼机制,设定具体时间表并对外公开,以接受外界监督,分阶段进行绩效考核,提高执行力,推动工作有效有序进行,营造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实干氛围。

五是健全协调机制,发挥海试区的高效示范效应。首先,应成立海试区业务推进工作部。海试区发展涉及的领域广、部门多,许多工作需要多部门共同推进,成立业务推进工作部,相关部门一把手为工作组成员,可以细化分工和项目推进时间,定期召开业务推进会,实行月度绩效考核。这样,可以利用好时间的指挥棒,促进部门联动、高效务实,避免推诿内耗。其次,应建立数据库,实现信息共享。所有的相关部门建立一个统一的数据库,以严格工作流程,简化办事程序,方便客户进行业务查询、申报、审批等事项,这样才能收到高效的效果。

[1]金湘军,韩元利.玉林样本:地级市统筹城乡发展的探索与实践[M].北京:红旗出版社,2011.

[2]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海峡两岸(广西玉林)农业合作试验区条例[EB/OL].(2010-09-29)[2012-10-20].http://www.law-lib.com/law/law_ view.asp id=346148.

[3]吴家林.依托海峡两岸(广西玉林)农业合作试验区,把玉林市农业产业化做强做大的建议http://gxylzx. gov.cn/ShowTa.aspx ID=28.

[4]王蒲华.海峡两岸农业合作的发展趋势与对策研究[J].宁夏社会科学,2010,(3):62-65.

Countermeasures to Develop the Experimental Zone of Cross-strait Agricultural Cooperation——Based on the Experimental Zone of Across-Strait Agricultural Cooperation
(Yulin in Guangxi Province)

CAO Ming-yu

(Teaching and Research Department,Party School of Yulin Municipal Party Committee,Yulin 537000,China)

The experimental zone of cross-strait agricultural cooperation(Guangxi.Yulin)was established in April 2006.Six-year cooperative practice results in effective cooperation and frequent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ese mainland and Taiwan,increasing Taiwan-owned enterprises,improvement of pecialty agriculture,establishment of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supporting system,and perfect environment of the policy and laws.But there are also aome restrictive factors involving talents,brand awareness,industrial chain,infrastructure,coordination between departments.Based on these factors,some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to strengthen the team construction,to enforce the brand consciousness,to construct the industrial chain with Taiwan characteristics,to improve the infrastructure,and to perfect the coordination mechanism between different departments.

the experimental zone of cross-strait agricultural cooperation;Yulin in Guangxi Province;agricultural cooperation;modern agriculture

DF413.8

:A

:1672-3910(2013)02-0087-04

2012-12-18

曹明玉(1975-),女,辽宁绥中人,经济师,硕士。

猜你喜欢

玉林海峡两岸试验区
王玉林作品
18个自贸试验区
邱玉林艺术作品欣赏
各试验区先行先试 探索创造模范做法
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展望
Unit 6 Travelling around Asia Listening and speaking
赵玉林藏石欣赏
海峡两岸
海峡两岸
4个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实施率超过90%